带耳塞睡觉有危害吗:中国改革开发首次批经济特区有哪个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6 03:28:09

1980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会议,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在1979年4月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习仲勋、杨尚昆汇报了广东省想办一个‘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的设想,获得了中央领导人的赞同,邓小平更将之称为‘特区’。6月,中共广东省委即提出办‘出口特区’的设想∶特区内允许华侨、港澳同胞、部分外国厂商投资设厂,或合资兴办企业、旅游业;外商须遵守中国的所有法律,在经济上实行开放政策。其后,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受中央委托,带了一个由中央各部委(包括国家计委、财政部、进出口委员会)领导组成的工作组到了广东,用了约一个星期的时间与广东当局讨论、修改广东省的报告,修改后的报告给特区定名为‘出口特区’。报告修改后,再次上报中央。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深圳、珠海先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再在广东的汕头、福建的厦门设置。

中央文件下达后,广东省委责成丁励松、秦文俊等人筹划‘出口特区’。经过研究和讨论,大家认为,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理所当然要广泛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达到发展生产,振兴经济的目的,但仅限于这一点,目光未免过于短浅。他们设想,特区既是一个生产基地,还应该是一个‘窗口’、一个‘试验场’,使中国能够通过这个‘窗口’观察外面世界的经济形势、科学技术、市场供求的发展变化,引进、学习和向内地转移别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全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特区还是一个培养和向内地输送人才的大学校。基于这种考虑,对‘出口特区’的提法,做了多种设想,又考虑了十多个可供选择的名称如自由加工区、出口加工区、边境加工区、出口特区、经济特区等,经过一番筛选,一致认为,‘经济特区’这个名称与中央设立特区的初衷最贴近。而且经济特区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它是中国在经济领域进行多方面改革试验的区域,在对外的经济活动中可以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灵活的经济措施,中国将利用经济特区这个‘窗口’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另一方面,经济特区将有别于回归祖国后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与大陆统一后的台湾,它的社会主义基本性质不会改变。

1980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决定,把‘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广东应先集中力量把深圳特区建设好,其次是珠海、汕头、厦门可先进行规划。

4月,谷牧在广州主持召开第一次特区工作会议,具体研究广东省如何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这个会议上,他肯定了‘经济特区’这个名称。5月,中央和国务院下达了正式文件,把特区的名称正式定为‘经济特区’。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广东省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设置经济特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