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账卡和信用卡:孔子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3/29 14:01:33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离去了两千多年,他创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近现代,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他的学说遭受知识界的精英们强烈批判,几乎是毁灭性打击。在二十世纪,在人们对人自身问题的深度思考与反省时,他的思想学说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们的注意。

孔子生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孔子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思想
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礼”、“仁”、“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
“仁”

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对于这种“中”与“和”的思想,孔子主张不仅要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而且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质中,成为人的美德。他曾经感叹地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所以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他自己在为人的风格上也做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受到弟子们的尊敬。

“教”与“学”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与“学”的思想是他思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贵族。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旧局面,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孔子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他的学生来自十一个诸侯国,有各种出身的人。对于学习目的,孔子通过弟子的言论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支持平民出身的学生从政施展才能。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他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孔 子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家 世 】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生 平 】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的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开始办学,到去齐国求仕之前,约7、8年时间。这一阶段他的的门徒还不大多,但是办学有成效,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名声。在这一时期,孔子的学生中有比他只小6岁的颜路(颜回之父),有比他只小9岁的子路。
第二阶段:自37岁(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从齐国返回鲁国到55岁(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周游列国之前,共计18年的时间。 这18年中,孔子虽然有4年多的时间在做官从政,但并没有停止教授工作。这一阶段孔子的教育事业如日中天。教授的学生除了有鲁国的学生之外,还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其中一些较有名的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大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孔门的。
第三阶段:自68岁(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到他去世,共5年时间。这时,他虽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鲁哀公、季氏最终并没有任用他。他虽有大夫的身份,也发表过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於是他把精力集中於办教育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这一时期较为人知的学生有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这几个人后来大都从事教育事业。对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孔子思想的传播也起了重要作用。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孔子死后,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孔子生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孔子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思想
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礼”、“仁”、“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
“仁”

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对于这种“中”与“和”的思想,孔子主张不仅要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而且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质中,成为人的美德。他曾经感叹地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所以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他自己在为人的风格上也做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受到弟子们的尊敬。

“教”与“学”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与“学”的思想是他思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贵族。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旧局面,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孔子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他的学生来自十一个诸侯国,有各种出身的人。对于学习目的,孔子通过弟子的言论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支持平民出身的学生从政施展才能。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他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回答者:吴田田 - 举人 四级 10-5 09:39

--------------------------------------------------------------------------------

孔 子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回答者:战づ超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0-5 09:39

--------------------------------------------------------------------------------

子是一位文化巨人,被后世称为“圣人”。以他的学说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是构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起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历史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有关孔子言行的准确记载却少得可怜。孔子本人既是一个“述而不作”的人,古代典籍对他的记述又多是经过夸张、变形、寓言化了的。对他的记载最集中也最有权威的材料当数《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但《论语》不过是弟子们对老师的回忆记录,不确、不真、互相矛盾之处在所难免,而太史公的《孔子世家》所使用的材料,也多是当时的传说。总之,孔子给后人留下的是自己的背影、侧影。也许,正是历史的模糊才更激起了人们对孔子真相的探究、猜测之心,于是演化出一段段有关孔子的传说故事。

??

??一、历史孔子 ??

??孔子,名丘,字仲尼。“子”是古时候对男人的尊称,“仲”是排行老二。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比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相传生于公元前566年),晚生十几年;比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早生八十多年;比耶稣基督早生五百五十年。

??孔子的祖先是殷代的贵族,被分封到宋国,后为躲避战乱,迁往鲁国陬邑定居下来。传到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这辈时,已与平民无异了。叔梁纥是位武士,立过战功,晚年做了陬邑大夫。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就病故了。母亲颜征在带着童年的孔子迁往鲁国都城曲阜居住,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自幼好学,童年做游戏,便模仿祭祀行礼。年长后,为了生活,他给人放过羊,甚至在人家的婚喜丧事时去充当吹鼓手。孔子自己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贫困的生活环境锻炼了孔子,使他意志坚强,人格高尚。他刻苦学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从十五岁起,确立了学习的志向,孜孜不倦。通过自学和向人请教,掌握了当时社会评价一个人是否博学必须精通的“六艺”。“六艺”是指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认字写字)、数(算术)。孔子三十岁左右时,又进一步掌握了高级的“六经”,即《书》、《诗》、《礼》、《乐》、《易》、《春秋》。并开始收徒讲学,为文化下移开辟了道路,为私人办学开创了先河。由于孔子学业德行的广博深厚,门下聚集了无数的学生。他号称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

??孔子五十一岁时出任中都宰,他以德感人,以礼教民,并制定了“养生送死”的制度,因此干的非常出色,不出一年,周围郡邑都来效法。鲁定公便升孔子为鲁国司空(掌管建筑工程的官),不久又提升他做了司寇(掌管司法兼理外交的官)。孔子在鲁从政仅仅四年的时间,但在这期间却显露出非凡的政治才干。五十五岁那年,孔子弃官离鲁,但为了“求仕”,以便有机会治理国家,推行他的“仁政德治”的思想,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河南两省。在交通条件极不方便的情况下,孔子带着一批学生,花了十四年的时间,访问了一些国家,推行其仁政德治思想,虽经历艰难,四处碰壁,仍不灰心丧志,这种奋斗不懈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孔子六十八岁那年,结束了颠簸流离的生活,回到鲁国,被鲁哀公尊这“国老”。这一时期,孔子主要对以“六艺”为代表的古代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为中国古代文化承上启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孔子开创了私人著书立说的学术风气,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孔子的晚年在政治上受到冷遇,生活上也一再不幸。他的夫人亓官氏、儿子孔鲤、弟子颜回、子路等至亲至爱的人,都先孔子而去。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一日,孔子离开了人间,享年七十三岁。

??孔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一位闻名世界的著名人物。早在汉唐时代,孔子的学说便传播到东南亚,尤其是韩国、日本和越南,为这些国家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到了十八世纪,孔子的学说又传入欧洲,进而波及全世界。所以说,孔子的思想学说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

?? 二、民间孔子 ??

??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活动,由于古代历史文献的简陋,不足以比较全面、完整地体现出其真实的面目,而流传在民间的传说故事,便起到了弥补这一缺憾的作用。而且民间传说中的孔子及其弟子,似乎更加可亲、可近、可信,因为在民间传说的创作中,除了真实性的一面之外,更多的是普通百姓的愿望和理想。

??有关孔子的传说,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好学的孔子。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的好学是出了名的。传说他曾向老子学礼,向师襄学琴;三十多岁的时候,还曾拜年仅七岁的项橐为师。在孔子好学的传说中,渔家女、采桑娘、农夫、顽童、老者,都曾当过孔子的老师。这类故事隐藏的文化信息是,知识在民间、圣人无常师的生活哲理。

??多识的孔子。传说中,孔子曾识怪鸟,辨尸骨,拾箭说史,表现出渊博的学识。《千里问萍》讲的是孔子辨识一植物果实的事。传说,楚国国君渡汉江时在水面上捡到一粒植物果实,又红又圆,不知其名,派使臣来请教孔子。孔子说是浮萍的果实,叫萍实。并说,浮萍虽多,但因风吹浪打、鱼类吞食,果实实不易得。孔子还说,自己曾在汉江边听渔人唱过一首歌:“萍实大如拳,红如日,风吹浪打无定根,味甜如蜜鸟啄食,千年得一也不易。”可见,孔子的渊博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平日生活中的观察积累,正像一首歌谣所说:“圣人语识千古事,皆因是个有心人。”

??教书的孔子。孔子首开私人办学之风,而且是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被人们传为美谈。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孔子的学生中的素质较好的,如颜回、子贡;也有素质较差的,如曾参、高柴等。就反映迟钝的曾参来说,经过孔子的“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终于成了著名的贤才,成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领袖人物。

??理政的孔子。孔子理政特别看重“仁”、“德”二字。传说他周游列国时,一次走到泰山脚下,见一老妇人在坟前痛哭,问起原因,她说自己的公公、丈夫、儿子为了躲避官府的苛政来到山中,结果都被老虎吃了。孔子听后感慨地说:“苛政猛于虎也!”因此他主张“为政以德”,要“节财”、“利民”、“富民”、“使民以时”。他要通过施行“仁政”、“德治”实现理想社会。有一次,四个学生坐在孔子身旁,孔子让他们各言自己的志向。子路说到用武力治国,冉求说到用经济治国,公西华说到用外交治国,孔子都不甚满意。后来曾点说:“暮春三月,在和习的暧风里,我陪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旁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对这一理想表示十分赞赏。他的意思在于:一个国家强盛了,富裕了,还要进行道德教育和文化薰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天下太平,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境地。

??生活中的孔子。济宁地区流传着许多诸如孔子借粮、审案、治丧等生活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某些性格特点,或智慧,或慈祥,或重亲情,或重友情,而这样的性格,可能更符合孔子的真实面目,也更符合人民的意愿。例如《教主争宝地》,说孔子、老子、如来三位教主在曲阜不期而遇,都看中了曲阜这块宝地。为了夺为己有,三人各使手段。约定:各出一件宝物放进卧虎山的盘龙洞中,按先来后到,请天神裁决,谁的宝物在下,曲阜就是谁的。如来驾祥云,老子骑青牛,只有孔子徒步而行,自然走的最慢。如来和老子分别放进去念珠和炼丹炉,等到孔子放砚台时,便心生一计,把砚台放在了最下边。等到天神裁定,自然是孔子胜。孔子的投机取巧,使得如来这位四大皆空不会生气的佛祖也大发其火,且又无可奈何,从此再也不肯到曲阜来。这则故事,既是对曲阜为什么至今没有寺院的一种回答,也是人们对儒家的一种态度,这种令人会心的幽默,也只能在民间文学中得到体现。

??这些传说故事构成了孔子原型的基本框架:孔子是一位来自民间的智者,又是一位施惠于人的仁者。智与仁是民间圣人的基本质素,有关他的种种传说,都大致围饶这两个主题,实际上,这一形象才是真正的布衣孔子,也是农村常见的智慧而慈祥的老人形象。这一形象也许更接近于孔子的真面目,他既不同于先秦时期做为学者的孔子,也不同于两汉时期做为政治家的孔子,更不同于做为“素王”的孔子,距谶纬神学中完全神化的孔子更有千里之遥。这一点,是本书的特殊魅力及文化价值所在。

??孔子弟子的传说为数很多。已搜集到的就有颜回、曾点、曾参、子路、子贡、宰予、子夏、闵子骞、公冶长、宓子贱、高柴、冉求、樊迟、有若、子木、原宪、澹台子羽、公良孺、冉伯牛、子由、原壤等二十多人的故事一百余条。这些故事主要反映了孔子弟子的贤、孝、勇、才、诚信、好学等多方面的性格及才能。

??有关孟子的传说。 孟子名轲,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大儒,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学说,形成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正统思想,即“孔孟之道”,孟子因而被后世尊为“亚圣”。然而,孔子在民间的传说故事很多,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孔子的故事,整理发表于报刊出版物的也不少见,而孟子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则不多,被整理发表于书面的就更少。收入本书中的孟子传说从内容上看,大体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孟母教子的故事。我国旧时蒙学课本《三字经》中,载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话,讲的是孟母“三迁择邻”和“断机教子”的故事。民间广为流传的《杀猪不欺子》、《窗外听书》、《孟母断机》等故事,从一个侧面或用一言一行,反映出孟母为教子成才,含辛茹苦,锲而不舍的精神。孟母教子之法既朴素又科学,对今天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不无启发作用。

??二是孟子宣传仁义之道的故事。孟子为向各国国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曾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演绎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如《邹公问政》、《不受贿而受赏》、《四梁八柱的由来》、《猎场劝道》、《论乐》等。《不受贿而受赏》说的是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没有得到齐威王的重用,就要离开齐国,齐威王特意送上黄金二千两,被孟子谢绝了。孟子又到了宋国,宋王采纳了孟子提出的“实行仁政”的主张,在全国推行仁义之道。当孟子要离开宋国时,宋王送给孟子一千四百两黄金,孟子十分乐意地收下了。回乡的路上,孟子的弟子对孟子的做法表示不理解,问道:“齐王送二千两黄金不要,却收下宋王的一千四百两,这两种做法,那一种对呢?”孟子说:“两者都对。没给齐王出力而送钱给我,是想收买我,如果我收下,就是受贿;我为宋国做了事而送钱给我,这是奖赏。不受贿而受奖赏,天经地义。”孟子宣传仁政主张不遗余力,对待金钱也是非分明。似这类故事,都说明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政权才能巩固,国家才会强盛。

??三是表现孟子蔑视权贵、刚直不阿的品德故事。传说中的《孟子去齐》、《孟子与王子敖》、《齐王召而不见》等故事,集中表现了孟子和上层人士交往中刚直不阿、蔑视权贵的高尚品德。孟子对自身坐标的追求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说:“吾善养我浩然之气。”“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都是讲述孟子的这种道德操守的。孟子最瞧不起那些为求禄而不择手段、惟国君之命是从的人,称他们为“妾妇之道”。民间百姓正是按照孟子留给后人的这些言论来塑造心目中的孟子形象的。

??

??三、神话孔子

??

??孔子曾说他“不语怪、力、乱、神”。传说中孔子还曾否定过神话,像“黄帝四面”(《尸子》)、“夔一足”(《韩非子》)这类的神话传说,孔子一概不予相信。他说“黄帝四面”并不是黄帝有四张脸,而是他派遣四个人去分治四方;他说“夔一足”并不是夔有一只足,而是说像夔这样的人,一个也就足够了。孔子是把神话历史化了。其实,孔子是传播过民间神话的,虽然是无意的。孔子身后,他和他的几个著名弟子在民间传说中,也渐渐被附会上了许多神话因素,使他们不自觉地从历史人物走向了神话人物,最后是兼二者于一身了。

??首先来看孔子的形貌。《史记?孔子世家》说:“颜氏女祷于尼丘,得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圩顶”,就是四旁高而中间凹,是个凹脑袋。《太平御览》卷六九引《论语隐义注》说:“孔子屐长一尺四寸,与凡人异。”《吕氏春秋?慎大篇》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在济宁地区的民间传说中,孔子是奎星下凡,但其相貌丑陋。他不但头顶如反盂,且眼露筋,鼻露孔,耳露轮,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他的母亲颜征在以为是个怪物,就在丈夫的劝说下,把他扔在了尼山上的一片柏林中。后来由老虎喂养他。像这种生养方式和相貌特征,确乎不同常人。

??再来看孔子的能力。传说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在陈绝粮,许多人都被饿得有气无力,孔子却坐在地上弹琴。夜里,有一个九尺多高的怪人突然从黑暗中窜出来,挟持着子贡扭头就走。子路随即与之搏斗,好长时间不见输赢。孔子看了一会,发现那怪人两腋间总是一张一合,像两张大手拍巴掌。孔子便冲子路喊道:“把手伸进他的腋窝抓住他!”子路如法去做,用力一拉,怪人倒在地上,立时化为一条大鲢鱼。孔子说:“大凡东西老了,各种精灵都会附在它身上,使之变成精怪,这大鲢鱼可能就是成精的老怪物吧。它见我们遭难,便来趁火打劫。”孔子说罢,继续弹琴唱歌,子路则把大鲢鱼烹吃了。这则故事说孔子见怪不怪,指挥门徒和妖物作战,毙而食之,解了困厄,其能力显然出自神话幻想。在济宁地区流传的还有《哀歌动天地》、《孔子的砚台》等神话,亦能说明孔子的能力超出常人。

??最能说明孔子具有神话色彩的,是流传很广的《孔子成仙》的故事。说孔子死了多年之后,有一位鲁国人渡海经商,途中遇到风浪,被漂到一座小岛上。在岛上,他见到了孔子和他的七十二位弟子。孔子对商人说:“鲁国马上就要外敌入侵,大难临头,你赶快回去报告鲁君,修好城墙以备来犯之敌。”孔子交给商人一根木杖,让他闭目乘之。商人跨上木杖,来到海边,投杖入水,化为巨龙。商人赶回鲁国,备说奇遇,鲁君不信。第二天,竟有成千上万的燕子衔泥筑城墙。城墙刚刚筑好,齐军就来攻打,曲阜城固若金汤。齐军弹尽粮绝,只好撤军。孔子死后多年竟被人发现他安然无恙,和七十弟子俱游于海上小岛,而且由于爱国心的激发,让商人乘其龙杖报告鲁君,筑城备寇,后来事情的发展亦悉如所料。这故事中的孔子及其门人,显然是神人或仙人之流。

??除孔子外,孔门的几个著名弟子亦各有不同程度的神话色彩,如颜回剑斩蟒蛇精、子路杀死妖物、澹台入水斗蛟龙、公冶长识鸟语等。

??

??传说大部分是虚构的,带有神话的特点,同时又有实在的历史的因素,以至有人把民间传说称为对过去历史之“模糊的回忆”或“民间关于某些往事的叙说”。后世产生的传说,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传说除了披上历史的色彩之外,故事的中心也有所改变。神话以超自然的神作为叙述的中心,而传说则以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作为叙述的对象。不过传说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而是经过了取舍、剪裁、虚构、夸张、渲染、幻想等艺术加工,铺叙成的美丽动人的故事,并且,同一故事由于代代相传,而越来越具典型性。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文化巨人,同时又是一个历史之谜。可以肯定地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一个人能象孔子这样对华夏文化的演进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清代末年,尽管道教、佛教、西方文明一再冲击中国的思想领域,但孔子的学说却像皇权一样,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绝对优势。一个中国人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