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频道 搜搜:关于环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5 22:35:54

污染的海洋

  --------------------------------------------------------------------------------

  来源: 发布时间: 2005-06-14

  海洋在无知人类的全面侵入下,早已被严重污染。人类继续把在陆地上演练纯熟的老手段:“开发-掠夺-破坏”运用在了地球最后一块阵地——海洋。美国每年排放入大海的污水超过200亿吨,排放入海的还有超过7000万吨工业废渣。日本排放入海的污水超过130亿吨,独联体每天有超过300万吨的污水排入波罗的海。中国每年也有100亿吨的污水排放入海洋,1996年7月,中央电视台的报道说,中国沿海有200多个排污口,昼夜不停的向大海排放污水,使沿海水域、渔场严重污染,渤海湾的渔民沉重的发现:没有鱼了!!!

  鱼没有了,赤潮来了。随着江河排入海洋的氮、磷等大量富含养分的物质,使海域的水体富氧化,导致一些微小的海洋生物——海藻的过度繁殖,从而形成赤潮。这些过度繁殖的藻类消耗掉大量氧气,使大量海洋生物缺氧致死;一些藻类还会堵塞鱼鳃,使鱼窒息而死;另一些藻类更会分泌毒素,毒死海洋生物,或侵入贝类体内并残留一段时间,如被人食用,就会中毒,严重的导致死亡。

  就在现在,航运中泄露的原油和排放的污水、陆地排放的污水、向海上倾倒的废弃物、开发-破坏海洋矿物,都时刻严重污染着海洋。而过度捕捞使海洋生物有的大大减少、有的濒危、有的绝种。而大量人类还没有多少认识的海洋生物则悄悄的消失了。还有各种人工合成的物质,并非来自大自然,生物圈无法分解,即使海洋自身号称强大的净化功能也无能为力。

  污染严重、物种锐减、赤潮频繁,都使海洋蒙上了巨大的灾难。法国著名的学者查卡·伊斯柯瓦斯认为:“近五十年来,由于世界海洋的污染,成千种海洋生物正无影无踪的消亡,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这个过程更加强化了。海洋空间如果继续污染下去,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果海洋死亡,人类便不复存在。”

  悲哀的天空

  --------------------------------------------------------------------------------

  来源: 发布时间: 2005-06-14

  曾几何时,天空已不再蔚蓝,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固执的认为天空是灰的。而即使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也看不到多少飞鸟翱翔在空中,与祖辈们如数家珍的一口气能讲出上百种鸟类相比,他们几乎没什么可说的。灰色的天空——没有飞鸟,这将是怎样的悲哀。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对人以及其他生物造成危害。现在,大气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一旦发生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都会发生造成大量人口和生物的中毒和死亡。颗粒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都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空中的死神” 酸雨

  酸雨被人们称之为“空中的死神”,是因为它的PH值小于5.6,雪、雾、霜、露等方式的大气降水也可能成为“酸雨”。它形成的原理是由于工业生产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等被烟尘中的金属离子催化氧化后,与大气中的水汽结合成为雾状的酸,随雨水降下,充满了硫酸、硝酸、盐酸等酸性物质。

  酸雨绝对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性问题,全世界酸雨污染的范围日渐扩大。不仅是发达的工业国家饱尝酸雨的滋味,就连发展中国家也不能幸免。在中国,大部分城市都出现酸雨,到了长江以南酸雨已非常普遍,而到了西南,酸雨的浓度就相当的强了。

  1993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整个中欧地区23%的森林叶子凋落严重。酸雨对植物的危害严重。同时,酸雨中的硫酸使土壤更加贫瘠,它融化了土壤中的钙、镁、钾等养分,将它们硫酸化。酸化的土壤更加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失去中和能力。水质也因酸化而影响到鱼类的繁殖,鱼类减少甚至灭绝。当酸雨渗入地下水,水中活化铝、镉、铅、锌、汞等有害金属溶解度增加,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在加拿大已经有14000个湖泊严重酸化,美国约1000个湖泊酸化,瑞典有14000个湖泊中水生物已不可能生存繁殖,2200个湖泊几乎生物灭绝。

  一方面我们在抱怨并承受着酸雨带来的种种危害,一方面我们却丝毫没有停止对大气的空气污染,冒着工业废气的高大烟囱到处可见。大自然的雨水曾被古人比作甘露,滋润大地,带来勃勃生机,而现在,很少有人再徘徊在小雨中去享受这份滋润了,雨水已经太脏了...甚至成为的“空中的死神”。

  迅速扩大的“臭氧层空洞 ”

  --------------------------------------------------------------------------------

  堪称地球上芸芸众生“保护伞”的臭氧层,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99%被它吸收,成为地球天然的保护伞。一旦没有了这层伞,地球的处境无法设想!至少正是由于有了它,才使地球成为我们所认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然而,就是这个对人类有着天大恩惠的保护伞,正被它所保护的人类严重破坏。

  现在,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铅为200万吨、砷78000吨、贡11000吨、镉5500,已经超过自然背景值20--300倍不等!而南极的臭氧层空洞,也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继1985年南极地区发现臭氧层空洞以后,1988年德国考察人员发现北极上空也出现了一个臭氧层空洞。两个空洞都一直以极其惊人的速度扩大。

  臭氧层中的臭氧损耗、浓度降低,究竟会带来什么后果呢?科学家认为,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减少10%,则地面紫外线的辐射将增加20%,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15-25%,若臭氧层破坏,地球上2/3的生物将失去繁殖能力,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诱发各种眼病、皮肤病,最终危害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但是,就在我们都认识到了这些的同时,人类的破坏行为并没有丝毫减缓。全球的氟氯烃等的产量还在逐年增加。尽管我们已订立诸如《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之类的国际公约,也有些许成果,但离我们能做到的还太遥远。因为,对地球的疯狂掠夺和破坏,仍是我们大部分国家的主要目的,这些自我毁灭性的行为仅仅是为了人类可笑的经济效益,不知未来的子孙面对即将毁灭的地球,还用什么来衡量经济效益。
  “温室效应”下的地球

  “温室效应”,是人们借用花房温室繁殖花卉、种植农作物的经验而定义的一个名字。太阳通过短波辐射为地球提供热量,地球以长波辐射向外层空间放出热量,这两个过程使地球表面保持基本常定的平均温度。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如水汽、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具有对辐射的选择吸收功能,它们近似于透明的让太阳的短波通过大气进入地球,却把地球向外辐射的长波辐射部分吸收。吸收的热量用于再加热大气和地球表面。

  现在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甲烷、氟氯烃等温室气体,大量排入空气,导致地球的“温室效应”增强,地球升温。在20世纪,地球升温了整整0.7摄氏度。1994年夏季,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8月18日最高气温达到51摄氏度。1992年9月13日是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记载下了利比亚沙漠出现的全球有史以来最高气温——58摄氏度。1988年希腊的热浪造成数十人死亡,同年的中国,因热浪而死亡的人数达到700人,数百万人中暑。

  并且“温室效应”的可怕后果是全方位的,农业减产、物种变迁、疾病流行。当然还包括海平面上升。计算机模拟实验表明,当地球气温升高2摄氏度,局部地区会明显变暖。增加4摄氏度以上时,万年冰山融化,极地冰层融解,地球的沿海地区将被淹没。

  当洪水滔滔而来的时候,人类的诺亚方舟在何处?

  美丽而荒凉的金星

  金星是当我们在野外的夜晚仰望长空时,所能看到的一颗美丽而明亮的星。在我们为它宁静而美丽的星光所陶醉时,可曾知道在它的表面还有着另一番凶险景象。在金星,狂风大作,高空的风速达100米每秒,而地球上,即使12级的台风也只有32米每秒。电闪雷鸣,1978年前苏联发射的探测器在极短暂的时间里,记录了上千次闪电,有一次闪电竟然长达15分钟。

  金星上的大气只要是由二氧化碳组成,占97%,到了低层达到了99%。在金星地面上空30-40公里的范围内,由浓硫酸组成的密云,无所不在。这正是一个典型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是“透明”的,它使太阳光毫无阻碍的进入金星的大气层,但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却是半透明的,它吸收其中的部分热量,造成热量在金星表面的积累。结果就是,金星的温度一般都在460-480摄氏度之间。在这样的“温室”里,所有的生命存在都是难以想象的。

  地球,现在已经开始了“温室效应”,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地球的温度上升了0.7摄氏度。而计算机模拟实验表明:地球的气温只要再升高2摄氏度,局部地区就会明显变暖,海平面上升,疾病流行。当气温再升高4摄氏度以上时,就将万年冰山融化,极地冰层融解,地球的沿海地区将被淹没,很难想象究竟会一直淹到哪里...

  也许,现在美丽荒凉而灼热的金星,就是未来地球的缩影。

环保,从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