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换剑连招:《孟子》中齐桓晋文之事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19 03:45:41

齐宣王②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③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④?”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⑤民而王,莫之能御⑥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⑦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⑧?’对曰:‘将以衅钟⑨。’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10,若无罪而就死地11。’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12?”

  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晋文,即晋文公,名重耳,当时晋国国君。两人都是春秋时的霸主,与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合称“五霸”。
  ②〔齐宣王〕姓田,名辟疆,战国初期齐国的国君。
  ③〔道〕述说,谈论。
  ④〔无以,则王(wàng)乎〕(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行王道吧。以,同“已”,止。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⑤〔保〕安。
  ⑥〔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莫,代词,没有人。
  ⑦〔胡龁(hé)〕人名,齐宣王的近臣。
  ⑧〔何之〕到哪里?之,往。
  ⑨〔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做“衅钟”。衅,通“(xìn)”,古代指杀牲取血涂物,用以祭祀。
  10〔觳觫〕恐惧发抖的样子。
  11〔就死地〕走向受死的地方。
  12〔诸〕之乎,合音词。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①。齐国虽褊小②,吾何爱③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④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⑤?王若隐⑥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⑦?”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⑧也,是乃仁术⑨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10也。”

  王说11,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12。’夫子之谓也13。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1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15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16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17,而不足以举一羽;明18足以察秋毫19之末,而不见舆薪20。’则王许之乎21?”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22?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23,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24,不为也,非不能也。”

  ①〔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②〔褊(biǎn)小〕狭小。
  ③〔爱〕吝啬。
  ④〔无异〕莫怪。异,对……感到奇怪。
  ⑤〔彼恶(wū)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恶,代词,表疑问,怎么。
  ⑥〔隐〕伤痛、哀怜。
  ⑦〔何择焉〕有什么区别呢?择,区别。

  ⑧〔无伤〕没有害处,等于说没有关系。
  ⑨〔仁术〕仁道,行仁政的途径。
  10〔庖厨〕厨房。
  11〔说〕同“悦”,高兴。
  12〔他人有心,予忖度(cǔnduó)之〕见《诗经·小雅·巧言》。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
  13〔夫子之谓也〕(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孟子。……之谓也,……说的就是……
  14〔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想不出是为什么。夫,句首助词。乃,这样。
  15〔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
  16〔复〕报告。
  17〔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相当于现在的15公斤。
  18〔明〕视力。
  19〔秋毫〕鸟兽秋天生的羽毛,意思是非常纤细。
  20〔舆薪〕整车的柴。
  21〔王许之乎〕大王相信吗?许,相信、认可。
  22〔独何与〕单单是为什么呢?独,单单、仅仅,副词。
  23〔不见保〕没有受到爱护。见,表示被动。
  24〔王(wàng)〕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①,何以异②?”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③,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④,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⑤。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⑥。’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⑦。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⑧,然后知轻重;度⑨,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10王兴甲兵,危士臣11,构怨12于诸侯,然后快于心13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14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15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16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17土地,朝秦楚18,莅中国19而抚四夷也。以若20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21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①〔形〕情形。
  ②〔何以异〕怎样区别?
  ③〔挟太山以超北海〕挟着泰山越过北海。太山,即泰山。北海,渤海。
  ④〔为长者折枝〕对长辈弯腰作揖。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⑤〔天下可运于掌〕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运转。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
  ⑥〔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见《诗经·大雅·思齐》。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刑,通“型”,作榜样。寡妻,谦辞。御,治理。
  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这是说拿这样的心加在他人身上罢了。举,拿、拿起。斯,此、这样。诸,之于,合音词。
  ⑧〔权〕用秤称。
  ⑨〔度〕用尺量。
  10〔抑〕难道、岂,副词,表示反诘。
  11〔危士臣〕使军士臣下受到危害。危,使动用法。
  12〔构怨〕结怨。
  13〔快于心〕心里痛快。
  14〔求吾所大欲〕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

  15〔抑〕还是。连词,表示选择。

  16〔便嬖(piánbì)〕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

  17〔辟〕开拓。
  18〔朝秦楚〕使秦楚来朝见。朝,使动用法。
  19〔莅(lì)中国〕统治中原地区。莅,临、统治。中国,指中原。
  20〔若〕如此。
  21〔缘木而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

  曰:“殆①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②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③,齐集有其一④;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⑤!今王发政施仁⑥,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⑦,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⑧其君者,皆欲赴愬⑨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10,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11,明以教我。我虽不敏12,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13而有恒心者,惟士14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15。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16,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17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18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19妻子;乐岁20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21,故民之从之也轻22。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①〔殆〕恐怕、可能。
  ②〔邹〕当时的小国。
  ③〔方千里者九〕纵横各一千里的地方有九块。这是当时流行的说法。《礼记·王制》:“凡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
  ④〔齐集有其一〕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九分之一。集,会集。古代计算面积是截长补短加以计算的。
  ⑤〔盖亦反其本矣〕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盖,通“盍”,何不。亦,语气词,用在句首或句中加强语气。本,指王道。
  ⑥〔发政施仁〕发布政令,施行仁义。
  ⑦〔商贾(gǔ)皆欲藏于王之市〕做生意的都想(把货物)储存在大王的集市上。
  ⑧〔疾〕憎恨。
  ⑨〔赴愬(sù)〕跑来申诉。
  10〔惛,(hūn)〕不明白,糊涂。
  11〔辅吾志〕帮助(实现)我的志愿。
  12〔敏〕聪慧,通达。
  13〔恒产〕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恒,常、长久。
  14〔士〕这里指有志之士。下面的“民”,指一般人。
  15〔放辟(pì)邪侈(chǐ),无不为已〕不服从约束,行为不正的事,没有不做的了。放,放荡。辟,邪僻、不老实。邪和“辟”的意思一样。侈和“放”的意思一样。已,通“矣”,表示确定语气。
  16〔从而刑之〕接着就加以刑罚。刑,动词。
  17〔罔民〕陷害人民。罔,同“网”,这里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的意思。
  18〔制〕规定。
  19〔畜〕养活。
  20〔乐岁〕丰年。
  21〔驱而之善〕驱使他们做好事。之,往、走向。
  22〔从之也轻〕跟着国君走挺容易。之,指国君。轻,容易。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①,奚暇治礼义哉②!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③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⑤,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