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冰激凌怎么做:诸葛亮和庞统的统帅能力更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3/28 19:18:36
欢迎讨论!

一、刘备对诸葛亮和庞统的使用

诸葛亮是在207年,也就是赤壁之战前一年投靠到刘备手下的,虽然刘备对其的《隆中对》很满意,但是并没有对其非常重用。由于当时刘备是在刘表手下,没有能力给诸葛亮封什么官,这还说的过去。可是在赤壁战后,刘备做了荆州牧,诸葛亮还是一个小小的军师中郎将,留在刘备身边帮助打理私人事务,相当于只是刘备的亲信高参。
再看看庞统。原是周瑜的功曹,周瑜死后才投靠刘备(211年初),比诸葛亮晚了三年多,打个比方可以说一个是抗日战争参加的,一个是解放战争参加的。可是庞统来后,虽然开始有过一些误解,但是刘备很快就了解了此人的能力,因此马上提拔为与诸葛亮级别相同的军师中郎将,而且还担任了荆州的治中(相当于常务副州长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当然,在庞统未投靠过来担任治中以前,诸葛亮还负责督三郡的工作。

211年底,刘备准备率军入川,这是刘备集团最关键的一步棋。走好了,可以夺取一个安全、富饶的根据地,失败了,可能多年的战果将全部毁灭。
刘备准备带谁跟其一起入川去完成这项艰巨而又关键的任务呢?是庞统。
为什么刘备不选择诸葛亮呢?按照常理,庞统是荆州治中,负责荆州的治理已经很得心应手了,加上负责军事的关羽,完全可以把荆州防守的很好。而诸葛亮名义上仅是军师中郎将,又是刘备的亲信高参,刘备完全应当带诸葛亮入川才合乎常理呀。

我分析,刘备通过4年的观察,发现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军事才能很高的人,其水平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
举个例子,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刘琮投降。这时刘备只有约1.5万人的兵力,又处于曹操大军和刘琮部队的夹缝中,刘备慌忙带大众向南转移,以尽快寻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落脚点。在部队路过襄阳时,诸葛亮建议趁机攻城,夺取襄阳作为对抗曹操的据点。刘备以不忍心为借口拒绝了。
刘备是真的不忍心夺取襄阳吗?刘备能夺取襄阳吗?即使夺取了襄阳能守吗?
首先,从刘备以后夺取四川的行动来看,刘备可不是真的不忍心。刘琮对刘备并不好,他周围还有不少敌视刘备的大将、大臣。而刘璋是真的对刘备很好,刘备照样取了四川。
那么,刘备主要是因为后两个问题而不能在当时夺取襄阳。
刘备当时加上关羽的水军也就1.5万人左右,而襄阳的刘琮军约有3万人。虽然有记载说荆州人众投靠刘备的不少,但是仔细分析,真正掌握权利的大官,均没有投靠刘备,而是投靠了曹操:比如蒯越、文聘、韩嵩、刘先、蔡瑁等。因此想依靠这些人战场起义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以1.5万人进攻3万人防守的襄阳,是很不明智的建议。何况,曹操的大军距离也就15天的路程,一旦攻城不下,再想南撤恐怕就来不及了。
就算刘备真的拿下了襄阳,刘琮在蒯越等人保护下弃城而逃,以刘备的兵力在襄阳的平原地带对抗曹操的9万精锐大军,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到那时可真的要全军覆没了。
所以,诸葛亮的这个建议让刘备明白了其军事水平的高低。所以,刘备把负责荆州治理工作的庞统带去参加关键的入川作战,而留下了军事能力一般,政治水平较高的诸葛亮。
入川的行动是必定要以作战来结束的,而荆州实际上相对平静,并不会发生大规模的作战,以关羽的能力,守住它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有关记载也说:刘备对庞统“亲戴亚于亮”。想想这也很正常:庞统每天忙于州府事务,自然与刘备一起交流的机会要少一些,而诸葛亮的主要工作就是亲信高参,自然是天天跟在刘备身边,显得更亲密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重用的是庞统,在军事上也更依赖庞统的谋划。

文中说:“纵观整部三国,他那无限的智慧只得到了极其可怜的体现”,那么就让
我们来看看庞统的功绩。

第一,献连环计,使曹操战船用铁索连环,促使周郎火烧赤壁。能够只身骗得
蒋干信任,介绍到曹营,施展辩才,夸耀曹操功绩,取得曹操信任,与众谋士“同说兵
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使“操深敬服,殷勤相待”,这是没有真本事的人所不
可能做到的。借醉引出妙策,使身经百战的沙场老狐狸曹操“下席而谢”。能够在成功
献计之后,找到合理的借口(劝降江左豪杰)离开,还摆出官面堂皇的理由(非为富贵
,但欲救万民耳),曹操怎么能够不放人?庞统把握人物心理把握的相当好。

第二,耒阳县凤雏理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
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
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庞统真高人也,果然非百里之才,能够在半天时间内处理百余天的公务,可见庞统是个
讲究效率的人。而且确实有处理事务的才能,只是不屑于处理这百里小县。

第三,议取西蜀。“玄德独坐沉吟。庞统进曰:“事当决而不决者,
愚人也。主公高明,何多疑耶?”玄德问曰:“以公之意,当复何如?”统曰:“荆州
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
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
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
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
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
道也。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
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

可见,庞统是一位有着远见卓识的战略家,看到了荆州的潜在危险,看到了益州的
战略重要性,看到了时机的重要性,而且有着极好的辩才,能够使固执的刘备“恍然”
,最终迈出具有决定性的一步。其中,庞统的贡献不可磨灭。

第四,献上中下三计。统曰:“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
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
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
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玄德曰
:“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

刘备毁书辱使,前功尽弃,在这危急关头,庞统能够冷静思考,分析形势,尽谋士
之极至,让君主来决断。ps:我觉得庞统知道上计危险太大,下计速度太慢,中计比较
稳妥,而且推进速度不慢,故意让献上三条计,让刘备来选,其实他猜得到刘备会选中
计,之所以说出另外两条只是为了让刘备对比一下。

第五,识破杨怀、高沛行刺之计。“正说间,忽起一阵旋风,把马前
“帅”字旗吹倒。玄德问庞统曰:“此何兆也?”统曰:“此警报也,杨怀、高沛二人
必有行刺之意,宜善防之。”“庞统叱左右搜其身畔,果然各搜出利刃一口。”

其他方面,1、挂剑夜读孙吴兵法,可见庞统文武双全,勤奋好学;
2、面见孙权,不卑不亢,有文人傲骨;
3、识破诸葛亮吊孝之计;
4、调解黄忠魏延争功;
5、办事果断,喝斩二将;
6、先斩后奏,令魏延舞剑;
7、肚量宽广,不记刘备酒后之言;
待补充。

庞统一生最大的败笔:分兵进攻雒城。庞统低估了张任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西蜀将领
,没有料到小路的埋伏,惨死落凤坡。但是毕竟暇不掩玉,圣人云:“人谁无过?过而
能改,善莫大焉!”,然而苍天呢,你为何不给凤雏一个改过的机会呢?

庞统之死在于计谋未能得到全部施展,如果在涪城之会的时候,刘备摒弃所谓的仁
义,狠下杀手,早就除掉了刘璋,西川唾手可得,何用折损张松,何用折损庞统?(难
道长得丑就这么命苦么?)

庞统之才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得到如此体现,难道还不够么?对比一下,程昱
、荀攸、荀口、张昭、鲁肃、法正、马良,哪一个能够比得上庞统的这五大功,七小绩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几个人物出场那么长时间,怎不见其功绩?

可见,庞统是名副其实的凤雏,是未能得到施展的英雄。

我个人认为,如果从统帅能力能力来说是庞统强,所以庞统可以独当一面,出将入相!而诸葛亮统帅能力不是太强,所以很少单独行动。但诸葛亮的策划能力还是应该比庞统强!所以他始终是刘备的第一军师!

这个应该说是孔明!~
毕竟庞统死的早,无法体现其能力!~
庞统不会保护自己,我估计要是换诸葛亮准死不了.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什么都第一
真实的应该是庞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