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防溺水绘画:邓小平对苏联模式的批判和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5 22:58:00

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此进行了艰苦的探索。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全面确立,这标志我们走出了一条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在国民经济恢复并开始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一方面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禁运和封锁,使我们只能向苏联寻求援助;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没有经验,只能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因此,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开始就基本上照搬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曾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我国很快抑制了通货膨胀,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56年苏共20大的召开和波匈事件的发生,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和历史局限性,促使我们党以苏为鉴,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开始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惜由于我们党当时对改革苏联模式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在左倾路线的干扰下,这次有益的探索没有能坚持下去,并于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给中国社会主义带来深重灾难。
??正是这场危机充分暴露了“左”倾错误的危害和我们体制的弊端,从而促使邓小平认真总结教训,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和形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和挫折都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准备。一方面,1956年后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积极理论成果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源泉;另一方面,这二十年探索中的错误所提供的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机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和重要契机。
当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持续繁荣发展,相继进入现代化的高级阶段。在我们周边,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已经崛起,成为令人瞩目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70年代后期,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经济竞争中已明显处于劣势,长期被社会主义国家搬用的苏联模式的弊端已暴露无遗。
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形成的一种建设社会主义模式,是当时苏联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集中了当时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量,取得了震惊世界的高速增长,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并依*强有力的工业基础,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保卫了社会主义制度,也显著地改善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但是,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有明显的备战型或准战时型特点。在发展战略方面,以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忽视经济效率;以粗放发展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片面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以实现自给自足为重要目标,具有封闭和半封闭的特点。在经济体制方面,具有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特点。在政治体制方面,也具有官方机构庞杂、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和高度集中的特点。
随着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逐渐向和平与发展的转换,与备战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作用开始弱化;粗放发展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体制的潜力也逐渐耗尽;新技术革命把苏联模式的企业缺乏活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缓慢的缺陷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新技术革命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暴露了这个模式封闭半封闭的弊端。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苏联东欧国家没有作出有力的调整和改革,从而导致苏联东欧国家在6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在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军事竞争中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境地。苏联模式的僵化和普遍化,已经阻碍了人民群众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体现。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终于发生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宣告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终结。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在苏联模式衰败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邓小平理论就是在总结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特别是苏联模式的兴衰成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