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路由器密码修改:指桑骂槐语出何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19 18:34:09

指桑骂槐是说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是在骂一个人,实际上是在骂另外一个人。很多工具书籍中对于指桑骂槐这个成语的出处都是这样记载的:“语出《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桑骂槐的抱怨。”。这句话是王熙凤对贾琏进行抱怨时说的。

苏洪泉告诉记者,以前老南京人大多有在家门前栽种槐树,而在房子后面栽种桑树的习俗。因为在南京话里槐树的“槐”跟归还的“还”发音相近,所以人们希望依此象征外出的人能够平安回家,而房子里的丧气(邪气)则从后门都跑光。因此,民间有指桑骂槐之说。

由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在南京出生长大的,所以在<红楼梦>一书中南京话被用来作为通用写作语言。如拿大(以老大自居)、毛脚鸡(做事毛糙)、耳刮子(打嘴巴)、炭篓子(恭维人)等老南京话在这本小说中都有被多次使用。所以指桑骂槐极有可能也是曹雪芹用来写作的南京话。

也正是根据《红楼梦》通篇使用南京话作为通用写作语言,最近红学家们才得出了‘红楼梦》一书是由曹雪芹一人完成全书120回的写作的结论。

苏洪泉说,最近兰州商学院夏和教授研究认为《红楼梦》一书是由曹雪芹一人完成全书120回的写作,高鹗并未续写。其理由就是全书中通用的这些南京方言符合曹雪芹曾在南京居住的实际而作为东北人的高鹗是写不出这些南京方言来的。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也认为,曹雪芹实际已经完成了120回《红楼梦》,但是清政府不喜欢,于是主持修订《四库全书》的和砷就组织高鹗等删改了后40回。因此后世通常认为《红楼梦》的后柏回是高鹗续写。

关于《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地,这么多年来一直是红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但这本小说使用了大量的南京方言却是不争的事实,也正是根据这一点,加上南京民间自古有前门种槐树房后种桑树的习俗,苏洪泉才提出了指桑骂槐可能是由南京方言演变来的成语的观点。
参考资料:http://culture.longhoo.net/view/userobject1ai393976.html

指桑骂槐,此计的比喻意义应从两方面广为理解。一是要运用各种政治和外交 谋略,“指桑”而“骂槐”,施加压力配合军事行动。对于弱小的对手,可以警告和利诱的方法,不战而胜。对于比较强大的对手也可以旁敲侧击威摄他。

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就是运用此计。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国,鲁国畏惧,立即谢罪求和,宋见齐鲁联盟,也只得认输求和。管仲“敲山震虎”,不用大的损失就使鲁、宋两国臣服。 另外,作为部队的指挥官,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法令严明。否则,指挥不灵,令出不行,士兵一盘散沙,怎能打仗!所以,历代名将都特别注意军纪严明。管理部队,刚柔相济,关心和爱护士兵,但决不能有令不从,有禁不止。所以,有时采用“杀鸡儆猴”的方法,抓住个别坏典型,从严处理,就可以震慑全军将士。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禳苴为将,带兵攻打晋、燕联军,又派宠臣庄贾作监军。禳苴早早到了营中,命令装好作为计时器的标杆和滴漏盘。约定时间一到,禳苴就到军营宣布军令,整顿部队。可是庄贾迟迟不到,禳苴几次派人催促,直到黄昏时分,庄贾才带着醉容到营门。禳苴问他为何不按时到军营来,禳苴无所谓,只说什么亲戚朋友都来为我设宴饯行,我总得应醉应醉吧?所以来得迟了。禳苴非常气愤,斥责他身为国家大臣,负有监军重任,却只恋自己的小家,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庄贾以为这是区区小事,仗着自己是国王的宠臣亲信,对禳苴的话,不以为然。禳苴当着全军将士,命令叫来军法官,问:“无故误了时间,按照军法应当如何处理?”军法官答道:“该斩!”禳苴即命拿下庄贾。庄贾吓得浑身发抖,他的随从连忙飞马进宫,向齐景公报告情况,请求景公派人救命。全军将士,看到主将放杀违犯军令的大臣,个个吓得发抖,谁还再敢不遵将令。这时,景公派来的使臣飞马闯进军营,拿景公的命令叫禳苴放了庄景。禳苴沉着地应道:“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他见来使骄狂,便又叫来军法官,问道:“乱在军营跑马,按军法应当如何处理?” 军法官答道:“该斩。”来使吓得面如土色。禳苴不慌不忙地说道:“君王派来的使者,可以不杀。”于是下令杀了他的随从和三驾车的左马,砍断马车左边的木柱。 然后让使者回去报告。禳苴军纪严明,军队战斗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