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先锋狂鼠和美:六大古都的介绍!哇咔咔,快!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1 00:11:37
西西,有米有图片???

古都并称演变

* 早期有 四大古都 的说法,四大古都指 西安 、 洛阳 、 南京 、 北京 。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 开封 和西安、洛阳、南京、北京一起并称为 五大古都 。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 杭州 和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一起并称为 六大古都 。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 安阳 和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一起并称为 七大古都 。

郑州市 于二十一世纪初倡议申报中国八大古都。经过50余年 夏 商 周 断代工程正式的 考古 发掘,郑州正式标列为“商代最早的”的都邑。郑州商时为汤都、隞都, 东周时期 为 郑 和 韩 的都城的新郑。郑州作为统一王都都城的时间约为170年,建都时间早于八大古都中的其他城市。郑州作为都城时间在700年以上,古都积年仅次于西安、南京、北京和洛阳。

东南西北中国京都

* 西都(西安、长安,另有附近同一地区的古都 咸阳 )
* 东都(洛阳,成周,另有附近同一地区的汴京 开封 )
* 南京(金陵、江宁)
* 北京(北平、燕京)

各大古都

由于中原地区是 中华文化 的发祥地,郑州和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八大古都中,有四个位于今 河南 。
安阳

上古 三皇五帝 时代,颛顼、帝喾两位帝王在 安阳 境内建都。 殷商时期 为商都殷墟。汉末以后,以邺城为中心的安阳先后成为 曹魏 、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王朝的都城。
北京

北京 为五朝帝都(辽、金、元、明、清):

* 春秋 战国时期 为燕国国都,当时称为 蓟 。
* 辽代 为陪都,称 燕京 。
* 金朝 (1115年 -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7年为 中都 。
* 元朝 为 大都 。
* 明朝 自 永乐帝 起为首都,称为 京师 。
* 清朝 入主中原后亦把北京作国都。
* 中华民国 北洋政府 时期,当时称 北平 。
* 现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首都。

西安

西安 ,古称 长安 ,又曾称 西都 、 西京 、 大兴城 、 京兆城 、 奉元城 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先后有 西周 、 秦 、 西汉 、 新 、 东汉 ( 献帝 初)、 西晋 (愍帝)、 前赵 、 前秦 、后秦、西魏、北周、 隋 、 唐 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100余年之久。又曾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 李自成 )等农民起义政权的都城。因此西安位居中国六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 四大文明古都 之一。

详见 长安 条目。
杭州

杭州 在 五代十国时期 为吴越之首都。金朝灭 北宋 后,皇族 赵构 逃往南方,令当时称为 临安 的杭州成为 南宋 都城。
开封

开封 是五代十国时期四个中原地区政权——后梁、后晋、后汉及后周的国都,时称 大梁 。 赵匡胤 陈桥兵变代后周称帝、建立 宋朝 后,仍以开封为首都。
洛阳

夏 、 商 、 西周 、 东周 、 东汉 、 三国时期 魏 、 西晋 、 北魏 (493年才自 大同 迁都至此)、隋、 唐 、后梁、后晋、后唐均以 洛阳 作国都。是中国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
南京

南京 三国时称为 建邺 ,是 吴国 的首都。 西晋 避司马业讳,改名为 建康 。接续的 东晋 、及 南北朝 的宋朝、齐朝、梁朝、陈朝皆以此城为都,所以南京亦称 六朝古都 。

明成祖 迁都北京前南京是明朝国都。 太平天国 时期改为天京,为太平天国都。

中华民国 政府在北伐后至 日本 於 1937年 发动 侵华战争 前(期间 重庆 为临时首都-陪都),以及战后以 蒋介石 所领导的 国民政府 在 1949年 撤退到 台湾 前的首都均位于南京。(理论上南京至今还是中华民国的正式首都,不过这种说法在中华民国境内被人提起的次数已渐渐减少。)

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②京都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③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国家长治久安。历史上任何政权都城位置的选择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条件,而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相对有利的地点,所以都城的选定往往反映该时期总的形势。反之,都城一旦确定,也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先秦都城
夏代是中国国家形成的标志,也是中国都城出现的开端。传说中的夏都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安邑(今山西夏县东北)、斟?(今河南登封西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原(今河南济源西北)、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西河(今河南汤阴东北)等地。分布在豫西颍河上游、伊洛盆地、豫北和晋南汾河下游、涑水地区,迁移不定。195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发现两个工程量很大的宫殿建筑基址,以及普通居址遗址、作坊遗址、窖穴和墓葬群,与夏文化时代相当,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座都城。公元前16世纪商汤(即汤)灭夏,始建都于亳(今山东曹县东南)。其先,商人都城已有过八次迁徙,此后又有六迁,为嚣(今河南荥阳东北)、相(今河南内黄东南)、邢(今河南温县东北)、庇(今山东郓城)、奄(今山东曲阜)、殷(今河南安阳)。盘庚迁殷之后,凡二百七十三年,商都未再迁移,直至晚商帝乙二十年(前1065)移处离宫朝歌(今河南淇县)。殷是商代鼎盛时期的国都,为研究中国奴隶社会都城提供了最早而且较为完整的实例。

周代的都城也经历了数次迁移,从黄土高原一步步移到渭河谷地,"作邑于丰" (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武王继位,以丰京地狭,迁都于沣河东岸的镐(今西安市斗门镇),惟留宗庙于丰京,通称丰镐,"周王居之,诸侯宗之",故镐京又称宗周。西周王朝以镐京为中心,分封诸侯,发布政令,集各地工匠于此制作,三百年间,是周王朝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都会。武王克商之际,曾"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管、蔡、武庚谋乱,周公东征,为加强对东方诸侯的控制,成王五年营建新邑于洛水北岸,作为东都,称作"洛邑"(今洛阳市王城公园);并于城东营建军事城堡,监控"顽民",史称"成周"(今洛阳市东汉魏故城)。洛邑成周因居天下之中,道里均衡,便于四方诸侯入贡。成王自镐京移居此城,迁九鼎以示国家社稷,使洛邑逐渐成为全国经济和礼仪祭祀中心,俨然为西周王朝的陪都。公元前771年,周幽王为犬戎所俘,次年,平王东迁,都于洛邑,称"王城",改原成周为下都,二城交替为都。周代推行二都制是中国历代建都史上的一大创举,多为后世所效法。

东周列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带来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商业的分离,以及人口繁聚,从而促进城市的兴起。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争霸,列国纷纷筑城设防,营造都邑,形成一批大大小小诸侯国君居处的列国都城。国都的命运同各诸侯国家的命运紧紧相系,所谓"城破国亡"即此含义。列国都城也有一个选址和迁徙的过程,是各诸侯势力消长,争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欲与外界交往,不安于局促一隅的反映(列国都城见附表)。

早期中国都城大多选择平原内的岗丘或两种地貌景观(山地、平原) 的接触地带,而且依附于一条河流。夏、商、周三代相继,又皆屡次迁都,地望虽难确指,却未曾脱离黄河流域河谷平原地区,就是早期都城位置的选择重视肥沃富庶区域之所致。商代后期长期都殷,两周分别以关中、洛阳盆地为政权中心,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建都史前期以黄河为轴线东西迁摆的格局。

秦至北宋的主要都城 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直至12世纪初赵宋政权南渡的一千三百多年间,统一政权和统治中国北方较大地区的政权,皆以长安、洛阳、开封或邺作为都城;建康只在南北分治对立时期作为中国南方政权的都城;而十六国和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的都城存在的相对时间均不长。这一时期国都的迁移,主要是在中原地区的长安、洛阳、开封、邺间做东西轴向的摆动。这种局面的形成是上述地区自然环境和全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8世纪以前中原地区沃野千里,是全国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能为都城提供可靠的经济倚托。一个政权若能有效地掌握这片地区,就足以控制全国。

长安的建都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关中盆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阻三面而守,东出足以制内,有扼拊亢背之势;当来自西北方面的匈奴、突厥和吐蕃先后构成主要威胁时,择都关中还便于抵御外侮,向西北开拓疆土,故西汉、隋唐皆定都长安,于制内御外都屡有建树。关中之不足,在于脱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土地有限,物产所出难以满足京师及西北边防用度,惟借运河转漕,劳费不止。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河朔联兵,拒不纳赋,京师所需只得取自千里之外的江淮地区,加之长安屡遭兵燹,破败不堪,作为国都的地位就难维持了。

洛阳,曾为九朝古都。伊洛盆地有关河之固,具备凭险以守的建都条件,土地虽不如关中广袤,却靠近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兼有水陆转输之便,少有乏粮之忧。隋唐两代营建洛阳为东都,以居洛为常,被时人戏作"逐粮天子",正是看重洛阳地理适中,便于集聚贡赋。伊洛盆地的优势还不止于形胜、居中,更主要的是有利于南进,凡有南窥江汉,欲吞诸夏之势者(如曹氏、拓跋魏)必都洛阳。但是洛阳偏离西北边防,难于照应,使东汉、西晋对西北的经略总有鞭长未及之感。

邺, 地处公元8世纪以前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山东"——太行山以东黄河下游平原地区的中心,虽然无险可守,却得利于兼备经济优势和水陆交通之便,而为那些控制山东地区却不能掩有整个中国的政权看重,选作首都。自曹操攻灭袁绍、平定北方,离开经营多年的兖州、许昌而都邺,至公元 580年邺城被隋文帝杨坚焚毁,邺作过近一百年北方较大地区政权的首都。若把殷商包括在内,则有三百七十年国都的历史。邺亦曾是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南下的跳板,并与洛都腹背相倚,关系颇为特殊。倚邺助洛易图南进,但据邺也能制洛,以洛制邺则难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多有反映。

开封为都始于五代。中晚唐以来,全国经济重心逐渐由黄河下游移向江南,东北契丹的兴起使中原政权的主要边患不再来自西北,依靠江南物资支撑而又漕运不济的关中屡遭战火摧残,日趋衰落,已丧失择都条件。于是,以北控燕赵、南通江淮、舟车辐辏、人庶浩繁为优势的开封遂取代长安、洛阳,成为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首都。如果包括金朝末年躲避蒙古压力从中都(今北京市)迁都于此,开封建都历时二百二十一年。开封之兴起主要得利于水陆交通之便,城市盛衰与运河通塞息息相关。开封四野平畴万里,无险可守,除加强城垣防御性建设之外,只好悉举天下之兵宿于畿甸。北宋一代,冗费俱增,国家始终处于积贫积弱之势,与定都开封,不得不依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这一时期,分据一方的地方政权大多以所在州(郡)的治所为国都。如十六国时成汉立国益州,以成都为都城;前凉据有凉州,以姑臧为都。各割据政权一般只设国都而无陪都之制。

南宋至清的主要都城 公元12世纪,金兵南下,开封失守,赵宋政权仓惶南迁。几经奔波,落脚于杭州,升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正式以临安府为南宋都城,但以"行在" 称之(见北宋四京与南宋行在)。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自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迁都原辽南京析津府所在地燕京(今北京),定名中都大兴府。宋金南北对峙,开始了中国历代建都史以都城位置偏于东部近海地区、?

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是:

北京、南京、西安、洛阳(九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杭州。

北京

南京

南京是六朝古都,简称宁,历史上曾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在此建都,故称六朝古都。

南京为东吴、东晋、南朝、明朝等建都的历史名城,素有虎踞龙盘之称。文物古迹很多,有石头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天王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中山陵等。

西安

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

秦兵马俑距西安市38公里,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

秦始皇陵位于临潼县东5公里,距西安市36公里,动用了70万人力,用了36年时间建造。

西安城墙,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周长12公里,墙高12米。

骊山,位于西安东25公里处,骊山脚下的华清池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沐浴的地方,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就是在骊山上被捉的。

大雁塔,在西安市内,唐玄装从西天取经回国后,在这里译经。

灞桥,在西安市东10公里处,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古桥。

风味食品

西安最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是羊肉泡馒。

西安市的餐饮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特别是在食品街的夜市上,价格更加便宜,质量也很好,营业时间从下午一直到次日凌晨二三点钟。

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古代也叫雒阳,是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先后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武周、后梁、后唐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长达934年,所以称“九朝古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洛阳保存着大量历史文物古迹,如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庙白马庙,中国三大关公庙之一的关林等。洛阳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东汉明帝于记平7年(64年)派蔡*、秦景西行求佛经,蔡*等偕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入华,以白马驮佛经等至洛阳。永平11年(68年)建白马寺供西僧寓此译经。

洛阳的唐三彩也是很有名的。

开封

开封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先后有七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这座古都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特别是开封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北宋时期的都城,更有“汴梁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加之许多古代文人墨客的着力渲染,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表现了当年开封古都的繁华景象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北宋时开封是一个有着150万人口的世界最大的都市(当时15万人就算大都市)。开封古都历经沧桑,屡遭劫难,由于黄河多次泛滥,泥沙淤积,地面比原来平均提高了七八米,最多的地方提高了十一二米。许多历史的遗迹或毁于战火,或被深深地埋藏在黄河的泥沙之下。

著名的名胜古迹有:铁塔、龙亭、相国寺、清明上河园、禹王台、繁塔、北宋汴梁城遗址、刘少奇纪念馆等。

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前身是一座木塔,坐落开封东北隅,是开封古都的象征。铁塔又名开宝寺塔,为宋代建造,高55米,由28种形状的铁褐色琉璃砖组合垒砌而成,每块砖上都有精美的浮雕,远看通身似铁,故名“铁塔”。

包公饲坐落在开封包公湖西侧原包公府的遗址上,是为纪念宋代清官包拯而建造的一座仿宋代词堂。这里有介绍包公在开封任知府和丞相时为政清廉、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史迹陈列和传说故事。

繁(音婆)塔,原名兴慈塔,因塔附近居住的都是繁姓人家,所以称繁塔。

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塔为宋代时所建)。

延庆观的前身是重阳观,是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金代著名道士王[吉吉](字知明,号重阳子)传道的地方。延庆观的建筑风格独特,观内玉皇阁的建造,是蒙古包与楼阁的巧妙结合,也是蒙汉文化融全在建筑上的反映。

北宋宋仁宗时,樊楼已经相当显赫,南宋诗人刘子翠回忆汴京旧事时,曾写诗:

梁园歌舞足风流,

美酒如九解断愁;

忆得少年多乐事,

夜深灯火上樊楼。

山陕甘会馆坐落在开封中心的徐府街,它的前身是明代开国重臣徐达的府第。清乾隆年间,山西、陕西、甘肃的富商大贾在徐府的遗址上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会馆作为同乡的聚会场所,定名为“山陕甘会馆”。山陕甘会馆面积虽然不大,但建筑十分精美,其中以木雕、石雕、砖雕为代表的三雕艺术堪称“三绝”。此外,这里还有介绍北宋开封古都全貌的模型,是了解开封古都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翰园碑林与清明上河园相对,是现代书法石刻艺术碑林。占地120亩,分碑廊、园林两大景区,北部以碑廊建筑为主,有3600块艺术碑刻。

旅游建议:在开封旅游龙亭(门票20元)和清明上河园(门票30元)相距一站路,大相国寺(门票20元)位于寺中心,开封市博物馆(门票10元)和包公祠距离较近,步行即可到达,如果有时间可以去朱仙镇,从长途汽车站乘车,车票10元,也可在长途汽车站乘车去位于封丘的陈桥(距开封40里,需在封丘换车),著名的陈桥兵变就发生在陈桥,宋太祖赵匡胤在这里皇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到了陈桥后,只要打听赵匡胤就可以了。

杭州

杭州也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杭州三面环山,西湖总面积5.6平方公里,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旅游景点有湖心亭、灵隐寺等。如果时间比较紧,可以参加市内的一日游旅行团,杭州的一日游团安排得还比较好。

西湖十景。康熙下江南,五次到杭州,1699年第二次到杭州时,给西湖十景一一亲笔题名,并命建亭刻石。

苏堤春晓 双峰插云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南屏晓钟 三潭印月 雷峰西照 断桥残雪

文澜阁,位于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以收藏《四库全书》闻名。该书约有10亿字,先手工抄写四份,分别藏于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热河行宫文津阁、奉天(今沈阳)行宫文溯阁。后又抄三份,分别藏于扬州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现七阁仅存三阁,江南仅存文澜阁。

岳飞墓,位于西湖西北侧栖霞岭下。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被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杀害。墓前照壁上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跪像。

严子陵钓台,位于离桐庐县城18公里的富春山上,上有东西两大石台,高近百米,西台是谢翱哭文天祥处,东台即严子陵钓台。严光,字子陵,今浙江余姚人,少时与汉光武帝同学,刘秀称帝,召至洛阳,不肯为官,归隐富春山耕钓而终。

白堤,西湖历史悠久的古堤,南宋归属孤山路,明朝又名十锦塘,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曾修筑湖堤,诗篇中有“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等名句,因而自清朝起俗称白堤。20世纪50年代以来,加高堤身,拓宽堤面,铺设草坪。

苏堤,苏轼任杭州太守时,为了清除湖中的於泥,又节省人工,就将於泥堆于湖中的一条直线上,自南屏山至北山,堤上筑起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当地人称其为“苏公堤”或“苏堤”。

断桥, 位于西湖白堤东端,断桥之名始于唐,宋称宝佑桥,元称段家用桥。是一座独孔环洞桥。桥堍东北有“断桥残雪”御碑亭,亭旁有“云水光中”水榭。每当瑞雪纷飞,积雪未消,桥的阳面冰雪消融,阴面却是铺琼砌玉,远处眺望,“断桥不断”展现出“断桥残雪”的竟境。民间神话《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和许仙即在此相会。

“九溪烟树”碑
九溪十八涧 位于西湖西边鸡冠陇下,九溪的水发源有二,一自龙井之狮子峰,一翁家山之杨梅岭,向南流淌,会合青弯、宏法、渚头、方家、佛石、云栖、百丈、唐家、小康九坞之水,注入钱塘江,故称九溪。这九溪,穿林绕麓,汇合了许多细流,故又有“十八涧”之名。九溪十八涧以“小径屈曲,峰峦夹崎,涧泉峥琮,篁楠交翠”著称,为西湖西部一胜境,1986年又建人工瀑布。

西泠(音零)印社成立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专门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

在杭州搞金石篆刻的人很多,到杭州旅游的很多人希望在杭州刻一枚印章,除了在西泠印社刻章外,在杭州市中心的吴山路夜市也有许多刻印章的摊位,有的艺术水平很高,更主要的是价格非常便宜。在夜市的2段14号有一位叫寿刚的先生(传呼:127-8192326),从事篆刻、微雕、印石艺术多年,有许多人找他刻印。

据当地人说三潭原来是用来标志中间水比较深的标志,后来成为西湖的一景“三潭印月”。据当地出租车司机说,关于雷锋塔的倒下,也是因为人为的因素,因为传说中法海和尚将白娘子压在塔下。而杭州地区是著名的蚕丝产地,蛇又是蚕的天敌,有些蚕农认为雷锋塔可以镇住蛇,就纷纷到雷锋塔下扒砖,放在蚕室中,久而久之雷锋塔就被扒倒了。2002年春,雷锋塔正在重建。

苏州与杭州之间互通客轮,每天下午五点开船,次日早晨到达,根据游客的多少安排船只,除了节假日一般都能买到船票,票价一般在40-80元,最好不要买位于轮机仓上面的铺位,这样的铺位嘈音较大。

三潭印月
诗词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林升《题临安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