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龙游天下之若水:舌苔占整个舌背多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5 20:35:08
舌头两侧有一些小白点是什么原因
舌头不见光一面是淡黄色是什么原因

舌诊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见图3-1)。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看,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加以考虑。

1.舌质:是指舌的本体,主要观察其色,形,态三方面。

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见于健康人,也可见于外感初起或内伤病情轻浅者。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1.正常舌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

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11.淡红紫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

意义:湿热阻滞三焦

14.淡红舌黄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

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

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

意义:胃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

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

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18.裂纹舌

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

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

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

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1.红舌黄腐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

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

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

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

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

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

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

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

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

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

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

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

意义: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

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

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

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

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

意义:湿毒内盛。

舌上长白斑 九类人易癌变
本报讯 (记者唐迎春)舌头上长了一块白斑,怎么也刮不掉,3个月后,邝先生惊奇地发现,舌头的中间部位又长出了一个白色的斑块。到医院一看,确诊为口腔白斑。医生建议手术切除,否则可能会引起癌前病变。邝先生十分恐惧,担心会得癌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王安顺博士说,口腔白斑属于癌前病变,不一定会癌变,但要引起高度重视。

表现:

色白质地较粗糙

无独有偶,一位读者近日也给本报来信说:“我在三个月前发现口腔内有一个白点(小米粒大小)不痒也不痛。但用手触摸时可以感觉到白点下有红豆大小的硬块。因不妨碍正常生活,一直也没有特别留意。在此之前有过一次这样的‘白点’经历大约半年前了吧!那一次没有管它就自己好了。但这次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而最近有时会感到太阳穴附近有胀痛感,用手按压一下就感到舒服一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王安顺博士说,口腔白斑的发病率是50%,这种病以50~60岁为发病高峰,多发生于男性。口腔白斑长在舌头上、牙黏膜上,比较粗糙,大小不一,直径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一般是一块白斑。

临床症状主要有五种:一是斑块状,口腔内出现白色或灰白色均质型较硬的斑块,平或稍高于黏膜表面,不粗糙或略粗糙,可无症状或轻度不适感。斑块可为乳白色,表面隆起,呈结节状、颗粒状或乳头状,很粗糙或有龟裂,摸上去较硬,有不适感;二是颗粒状,多见于口角区黏膜。在充血的黏膜上白色损害呈颗粒状突起,表面不平,可有小片状或点状糜烂,刺激它有轻微痛感。三是皱纹纸状,多发于口底及舌腹,表面粗糙,边界清楚,周围黏膜正常,白斑呈灰白色。患者除粗糙不适感外,刚开始感觉不到其它症状,有的表现为刺激痛等症状;四是疣状,损害呈乳白色,厚而高起,表面呈刺状突起,粗糙,质稍硬。疣状损害多发生于牙槽嵴、唇、上腭、口底等部。五是溃疡状:在增厚的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可有反复发作史,疼痛。白斑好发部位为两颊,其次是舌、唇、牙齿等处。

原因:

口腔长期慢性刺激

王安顺博士介绍说,有一类人容易得口腔白斑:在街边牙医诊所做假牙,由于街边牙医用的是制凝损料涂上去的,质量太差,容易造成口腔脏物沉积,时间长了,舌头受到磨擦,舌面增厚,容易引起白斑。口腔医生临床发现,不少白斑患者有口腔卫生方面问题,如咬牙错乱、牙缘尖锐、残根残冠、龋洞边缘等,残根残冠等长期对颊舌黏膜机械刺激,也造成口腔黏膜增厚,引起白斑。有的人则是因为牙齿有两种不同修复体,可在口腔内产生微量电流刺激黏膜发生角化。

“嚼槟榔也容易引起口腔白斑。”王安顺说,不过,这倒不是广东的习惯。

白色念珠菌与白斑有密切关系。王安顺说口腔白斑患者中,白色念珠菌阳性率为34%左右。根据这个数字推测,少数白斑患者,白色念珠菌可能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而对于另一些白斑患者,白色念珠菌可能是其中一种联合病因的因素之一。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量吸烟、长期饮酒、吃过烫食物等,维生素A缺乏,内分泌紊乱及遗传等因素,与白斑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

防治:较严重者普遍主张切除白斑

中山大学附一医院口腔科王安顺说,口腔白斑重在预防。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要及时治疗;有全身疾病要及时的调整和治疗。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也应除去;更换金属修复体,避免不同金属修复体的电流刺激;还要去除刺激因素,戒除烟、酒嗜好,不吃辛辣食物。只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一般都能治愈。

已经发现有口腔白斑最好到专科治疗检查,以防止延误了治疗时间。口腔白斑一定要及时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局部涂抹0.1%~0.3%维生素A(注意:不适用于充血、糜烂的病损),口服维生素A或维甲酸片,每日15~30mg,有助于消除上皮的过度角化。

(2)若白斑在治疗过程中有增生、硬结、溃疡等改变时,存在癌变可能性,病人可考虑手术切除,并做进一步检验。

(3)忌用腐蚀性药物,因为腐蚀性药物有促进癌变的危险,一切疗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王安顺博士说,治疗口腔白斑,临床上一般都主张手术切白斑,而且切除一定要干净,如果切得不够彻底,白斑黏膜下残余组织继续存在,病变的根源没有消除,会继续引起病变。对于长在舌头上的白斑,一般采用纵切法,舌头长度不会变,但舌头会变薄,说话多少有一定的影响,影响说话功能的,可以做皮瓣修复术。

“口腔白斑一般很难发现,初期又不难受,一旦发现,可能都存在一段时间了,因此,最重要的还是预防,注意口腔卫生,消除慢性刺激”。王安顺博士说。

9类 口腔白斑患者要防癌变

白斑虽属癌前病变,但不一定会癌变。若有以下情况则应注意有癌变倾向,应定时复查。①年龄较大,60岁以上者。②男性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女性,但不吸烟的女性,特别是年轻患者,这种特发型白斑恶变可能性大。③吸烟时间越长、烟量大的可能性越大。④部位:位于舌缘、舌腹、口底以及口角等危险部位。⑤类型:疣状、颗粒型溃疡或糜烂型易恶变。⑥具有上皮异常增生者,程度越严重越易恶变。⑦患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者。⑧病变时间较长者。⑨有刺激痛或自发痛者。

白斑本身一般无害,但也有资料证实可发生癌变,其癌变率为1%,50~70岁老人的口腔白斑最易癌变。在白斑柔软、光滑、色浅、手触感不明显时,不致于有癌变的可能,如果颜色变白、表面变粗糙、并出现皲裂、溃疡等现象时,则提示有癌变的可能。

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