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捷李晶情侣头像:五代十国哪个皇帝最贤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18 18:30:08

中学课本上都学过,是后周世宗-柴荣

我认为是耶律阿保机~~~~

当然是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
一代名君后周郭威
文 / 霞姐 已被阅读过 253 次
——写在郭威诞辰1100周年
时间的脚步轻轻的一跨,就是悠悠千年。当我们一行三人挟着二十一世纪温熙的春风,带着48万尧乡人民的深切祝福,驱车数百里来到五代后周太祖郭威的陵墓前,我们的心仿佛穿越千年的时空,与一代名君郭威那颗清政、圣洁、体恤民情的博大之心紧紧贴在了一起。
这一天是2004年的4月6日,一个不太晴朗的日子。与隆尧诗词学会会长国印周、副会长张自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郭威、柴荣的陵墓。当我们一路寻访,来到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郭店村南约一公里处时,我们惊喜地看到了一座高高的陵墓,在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和绿油油麦田的簇拥中,巍然肃立。这里就是我们尧乡儿女引以为荣的一代名君郭威的陵墓了。
缓步来到陵墓前,一块大理石纪念碑,郑重地镌刻着郭威的名字。环顾陵墓,高约9米,周长103米,保存完好。它不奢华,不张扬,简简单单,朴实厚重,与我们心目中郭威的形象不谋而合。墓地四周,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灿烂地开放着,生机勃勃,完全没有冷落荒凉的景象。可见郭威的英魂并不寂寞。尽管岁月流失,他的体恤和贤明,还是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间。
我们没有带来鲜花,只能采来一大束油菜花,连同《尧乡诗词》等书稿放在他的陵墓前,为他添一掊黄土,送上我们的祝福,寄托我们的哀思。近在咫尺的郭威魂是否会想到千年后的今天,与他同气连枝,同根同族的老乡千里迢迢前来凭吊呢?
风,吹乱了我的发丝,也吹开了我悠悠的思绪。
当今世界,钱潮涌动,物欲横流。在商品狂潮的惊涛拍岸声里,在现代的滚滚红尘之中,郭威的知音,又有几人?此刻,触摸着冰冷的石碑,和傲视千古的灵魂对话,我的心绪沉浮在一千一百年的天空。我知道,我们拜谒的不仅仅是一代名君,更是他为人的傲骨脊梁,是民族的浩然正气,是历史的巍然丰碑。
郭威(公元951——954年在位)是五代时期后周朝的开国皇帝。隆尧县郭园村人,出身贫寒。公元951年,被部下拥立,夺取政权,建立了后周,定都开封,为周太祖。他深知民间疾苦,即位后兴利除弊,免除额外苛敛,取消州县贡献珍美食品和特产。他曾对宰相王峻说:“我是穷人出身,碰到机会做皇帝,岂敢厚自俸养,以害百姓”。他虚心纳谏,保持节俭生活,境内祥和,百姓安居乐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广顺四年(公元954年),郭威因病去世,终年51岁。虽然,他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年零半个月,可他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却深入人心,启示后来人。他一生的重要功绩,是初步惩治了腐败,给政治注入了新鲜的空气。郭威的治国体制,是通过改革达到统一的目的,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仅是各个方面的,而且政令畅通,立竿见影,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是他,清正廉洁,提倡俭朴;是他,广纳贤才,得到了魏仁甫、王薄、李毂、范质等一大批有志之士;是他,整顿吏治纲纪,减轻剥削和压迫;是他,招抚流民,组织生产;又是他,治理河患,灌溉良田,开展统一战争。一颗衷心,唯求民富国强。他的睿智,他的通达,他的思想,以及他的经济,他的改革,他的统一战争,都为后来赵匡印建立宋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郭威历来被史学家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较开明的封建统制者。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郭威一生俭朴,崇尚薄葬。辞世前,曾多次谕示晋王柴荣:“陵所务从俭约,不得差配百姓。陵寝不得用石柱,只以砖代之,用瓦棺纸衣薄葬”。郭威这种丧事从俭,身先立行的做法,至尽仍对我们有所启示。与历代皇陵相比,后周皇陵大概是设置最简单,最俭朴的一处了。在盛行厚葬风的封建社会,后周天子能够体恤民情,厉行节俭确实难能可贵,值得后来人效仿和学习。而郭威的养子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中国历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愧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英主。虽然后周太祖的御花园和柴王井已经灰飞湮灭,但郭威、柴荣这两代父子英王的美名却在人民心目中历久弥香,盛传不衰,永垂史册!

后周皇帝—柴荣

郭威是五代时期后周朝的开国皇帝.出身贫家,以军功做到天雄节度使。公元九五一年,被部下拥立,夺取后汉的政权,建立了后周,定都开封,为周太祖。由于他能虚心纳谏,保持节俭生活,境内小安,使人民得到喘息机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公元九五四年,郭威病死,义子柴荣继位,号周世宗。他的姑母是郭威的圣穆皇后,他从小跟姑父姑母长大“以谨厚见爱,太祖遂以为义子”。柴荣即皇帝位后,精明强干,志气宏大,内政和军事都取得了成就。他深知民间疾苦,即位后改革弊政,免除额外苛敛,停止州县贡献珍美食品及特产。他减轻民困,限制佛教,废除寺院三万多所,连历朝受优待的曲阜孔家,也被取消免纳赋税的特权。他颁布“大周刑统”,加强法制,赏罚分明。他也能直言纳谏,曾对群臣说:“你们说了我不用,是我的罪过;我求言你们不说,是谁的罪过?”柴荣还多次亲征,开拓疆土,致力统一全国的事业,曾先后大败北汉、南唐和辽国。九五九年,柴荣在征辽前线生病,班师回京后病死。儿子宗顺继位,年仅七岁。第二年,总揽军国重任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开封城北二十里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历时十年的周朝至此结束。 五代时期战乱不已,政治黑暗,官吏贪暴,人民极端痛苦。郭威、柴荣父子起于民间,体察民情,改革五代的积弊,为后来宋王朝统一中国做出了贡献。他们执政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历史上却占有一定的地位。

柴荣

--------------------------------------------------------------------------------

柴荣(924-959)即周世宗,五代十国时后周皇帝。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柴荣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显德元年(954年),继郭威为帝,对政治、经济、军事加以整顿。政治上,严禁贪污,惩治失职官吏,以求治风清廉。经济上,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严禁私度僧尼;又收购民间铜器佛像铸钱,以增加国库收入;同时招民开垦逃户荒田,发展农业生产;颁《均田图》,均定河南等地60州租赋,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军事上,赏罚分明,严明军纪,又检阅禁军,裁汰老弱,选留精锐,又募天下壮士,选取优异。此外,柴荣还下令扩建京城开封,恢复漕运,兴修水利;又修订刑律历法,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四出搜求遗书,雕印古籍等。显德二年伐后蜀,收复凤(今陕西凤县东)、秦(今甘肃秦安北)、阶(今甘肃武都东)、成(今甘肃成县)四州;又曾三次亲征南唐,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六年北伐辽,收复易(今河北易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北)三州及淤口(今河北霸州东信安镇)、瓦桥(今河北雄县)、益津(今河北霸州)三关。六年,周世宗正欲乘胜进取幽州,却因病被迫班师回开封。同年六月死。周世宗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均有成就,建树良多,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吴越国王----钱武肃王

钱王(公元852-公元932),字巨美,浙江临安人。公元893年为唐镇海节度使。五代时被封为吴越国国王,定都杭州,公元978年归北宋。从历史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钱王不仅是雄居一方、身经百战、智勇双全、文韬武略的君主,更是一位深谋远虑、审时度势,顾全大局有作为和有恩于吴越百姓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书法家。

一、 吴越文化的创立者

作为一个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吴越文化,自钱王创立以后,经三代五王的不懈努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钱王青少年时期读书不多,只在暇时温理《春秋》,兼读《武经》,深知文化对保境安民的重要,因而当权后十分重视网罗文人学士,他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兼听纳谏,唐末名家皮光业、林鼎、沈崧、罗隐、武将杜陵、阮结、顾全武等都受到他的礼遇,罗隐成为他的重要功臣。佛学兴盛更是吴越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标志,据《咸淳临安志》统计,吴越都会杭州有寺院150多所,素有“江南佛国”之称,临安的功臣塔,杭州的灵隐寺,余杭大涤山的天柱观,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保淑塔等都是吴越时修建的。灵隐寺的弥陀石佛、摩崖石刻和石塔、凤凰山的梵天经幢等吴越时期文物一直保持至今。

钱王本人不仅能征善战,还留下许多诗文,诗文中多显英雄气概,令人仰慕。不仅如此,他的书法也颇有造诣,擅长草隶,蜚声中原。

文化的发展、佛学的兴盛,又促进了印刷业的进步,而印刷业的进步又加快了文化的发展。实际上杭州已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大印刷中心。所以活字印刷由钱塘人毕升发明也绝不是偶然的。

五代前后吴越地区文化名人数量的变化情况也可窥见文化发展之一斑。当代著名教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古文鉴赏大词典》中收录的五代前文化名人86人,其中吴越地区为7人,占8%;五代及其后的文化名人114人,吴越地区为33人,占30%。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收录的五代前名家30人中吴越地区仅有1人,占3%;五代以后的名家33人,吴越地区达11人,占30%,两个30%当然不是偶然的巧合,它反映了钱氏对文化发展的重视,吴越地区一跃而成为文化之都和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钱氏是功不可没的。

二、 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的开拓者

自秦至唐的一千多年中,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一直在北方。经过唐末藩镇割据、苛政暴敛及连年战乱和频繁的自然灾害(仅公元910-953年,黄河决口及其他大水灾即达24次之多),北方社会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人口锐减。而与此同时,南方诸割据政权,即在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发展了生产,繁荣了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地区。

五代时,南方诸政权中,吴越国是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在钱王“善事中国,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指导下,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手工业、商贸业和文化事业,扩建杭州、苏州等中心城市,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终于使吴越的经济和文化跑到了五代诸分裂政权的前列,也使钱王成为这一重大转移的重要功臣和开拓者。今天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繁荣始自钱王开创的吴越时期。

钱王在发展经济中首先紧紧抓住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整治了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从而把吴越建成了鱼米之乡。钱王还十分重视晒盐、制茶、制瓷、织业等手工业的发展。丝织业的发展又刺激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使境内“桑麻蔽野”,蚕季出现了“青巷摘桑喧姹女”的热闹景象。吴越之地已成为全国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丝绸之府”。
经济的繁荣,基础在于生产的发展,但其实现还赖于商贸的发展。通过商贸交易,沟通中国两大经济带--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实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五代前中国大都市都在长江以北,西京、东京称为“两京市”,是全国最大的商贸中心,其次便是扬州、益州(成都)。五代后,商贸中心便慢慢向苏、杭、明等州转移。这些均为后来赵匡胤统一中国,南宋王朝定都杭州的实践所证实。

回眸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钱王在中国经济文化中心转移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现在,长江三角洲最富庶的宁沪杭(含嘉、湖),苏锡常、温甬绍九个地区中有七个均在原吴越地区。很难设想,要是没有钱氏三世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今天的宁沪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地区是否会有如此辉煌,是否能承担起中国经济振兴的“龙头”地位。吴越往事已越千年,但其意义却绵延至今,钱氏三世实践“善事中国,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已永垂史册。

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奠基人

苏州、杭州均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人间天堂”,而今日的繁荣都是与钱王早年的努力分不开的。仅以杭州为例,钱王自灭刘汉宏,坐镇杭州,后又平董昌,统一“两浙”正式建立吴越国后,从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到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的18年间,钱王带领军民5次扩建杭城,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元907年,扩建牙城时,有术士向钱王献策,如在旧基扩建,国祚只有百年,如填西湖更建,可以延长十倍,钱王回答说,百姓靠湖水为生,无水即无民,哪有千年不变的真主?有国百年就心满意足了,并且化大力疏浚西湖,后人有“留得西湖翠浪翻”句赞扬他。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钱王增调军民数十万在沿江北岸,从六和塔到艮山门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大作战,并采用立幌柱、打竹笼的科学方法降服汹涌的湖魔,筑起了一道长338593丈的捍海石塘,彻底根治了杭州城的潮浸之患,也留下了“钱王射潮”的美丽传说。

“五代之际,天下纷扰,杀人如麻,独吴越人民安居乐业,百年不知兵革”,使吴越百姓免去磷青骨百之苦,过了一段太平富裕的日子,钱王还凿平钱塘江中暗礁以利通航,重视农桑,发展经济,使吴越国“富甲东南”。

隋代杭州只有15380户,吴越盛时已达“十余万家”。“盖当时隋时杭地苦卤,水咸难饮,自唐邺候李泌开六井,引西湖水入城外,钱王又凿井九十九眼以泽民”。杭州的“百井坊巷”,传说原来有井九十九眼,就是钱王开的,故称钱王井,钱王第七子元灌命金华将军曹杲,引西湖水入城为涌金池,便利居民汲取饮用。另设置龙山、浙江二闸,“以大小二堰,隔绝江水,不放入城,则城市专用西湖水,水既清澈,无由淤塞”。钱王对杭州城的饮水淡化做了大量工作。“沮洳斥卤,化为乐土”。

钱王对开发和繁荣两浙经济,文化之功,代有评述。著名的宋代铁面御史赵汴的《表忠观记》,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开国元勋刘基分别撰写的《武肃王传》中,均有详细记载。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苏东坡称道钱王有保卫两浙之功,并说“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其德于斯民甚厚。”综上所述,钱王为“人间天堂”苏杭的奠基人已当之无愧了。

四、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倡导者

当年钱王衣锦还乡,其父钱宽却避而不见,他对钱王说“吾家世代田渔为事,未曾有贵达如此,至今为十三州主,三面受敌,与人争利,恐祸及吾家”的教诲,对钱王后来实行的“保境安民”、“事奉中原不失臣节”的方针颇有影响。吴越立国后,虽曾建元,皆私行于国内,连自己的年号钱都未曾铸行过,当时曾有一个农民在田里得国玺献给钱王,武肃王说:“此天子所用之宝,非臣下所宜留”,马上献于朝廷,在这里我们已清楚地看到钱王盼望民族统一不搞分裂的可贵精神。而钱王“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大之礼”的临终政治遗嘱更为后代钱王所遵循。公元978年5月4日,钱弘淑遵照祖上“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的遗训,审时度势,纳土归宋,使当时吴越国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免遭破坏,人民免受生灵涂炭。钱弘淑弃王纳土归宋后,为消除宋帝对在吴越国深得民心的钱氏王族的疑虑,避免燃起战火,使吴越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先后携3000家人赴汴京居住,稳定和巩固了中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局面。吴越国三代五王的这种以民意为归,民利为先,民族统一大业为重的伟大情怀,更加增添了广大人民对他们的敬仰与爱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