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铁路卫生学校qq群:求我国古代的科举的详细制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3/29 19:21:37

中国的科举制度,大约滥觞于隋代,历经唐 宋、元各朝发展,乃成为国家取士用人的正途。到了明代,制度愈形缜密,并创出一套以羁糜牢笼儒生的八股制义文体,清代又因袭前明遗规,办理更为严苛。有人形容科举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人间炼狱,一点也不为过。清朝末年,海运大开,西洋文化随之而来,所谓「代圣人立言」的八股文辞,已经不合时宜,清廷就在光绪三十一年颁布了开办学堂、停止科举的诏令,于是上一年的「甲辰正科」,就成为科举制度的绝响了。
停止科举考试,迄今将近百年,当年曾身历其境的儒生,早已凋零殆尽,但社会上一些与科举有关的名词,仍常挂在人们的嘴边,甚至习俗上也会受到若干影响。当然时代在变,科举考试的一些弊病,无可否认的,在现代社会中仍改头换面,形成受人诟病的「新科举」,然而在没有更公平的方法之前,即使是几乎可与古代科举划上等号的各项考试,还会是许多人的梦魇。
清代各府县儒学生员,俗称秀才,为科举制度上最基本的功名,有了秀才资格,才能参加省级的举人考试(乡试)。秀才考试又称小试或童子试,每三年举行二次。逢辰、戌、丑、未年,称为岁试,文武童生并考,逢寅、申、己、亥年,称为科试,只考文童生。每次的考试,都必须经过县试、府试、院试(学政)三个阶段,考生无论年纪多大,通称为「童生」,但考试时则分「已冠」(十六岁以上)、「未冠」(十五岁以下)两个层级出题。县试共考六场,俗称一考五覆,县试第一名称「县案首」,有一不成文规定,将来院试必取进为秀才。
初进学的秀才,称为附生,附生升廪生,廪生升岁贡生(含恩贡生),都必须经过岁试,依次递补。廪生出贡,有一定年限,例如清初台湾府学是每年一贡,台湾、凤山、诸罗县学每二年一贡,彰化初设时四年一贡,到干隆末才改二年一贡。这些依序出贡的贡生,便称为「岁贡」,假如出贡的年份,朝廷恰有重大庆典或喜事,则这年的岁贡,便称「恩贡」,恩贡有一项岁贡所无的特权,即非有重罪,学政不能呈请革去科名。正途出身的贡生,另有「拔贡」、「优贡」、「副贡」三种。拔贡逢酉一选,也就是十二年考一次,优选者以小京官用,次选以教谕用。至于优贡,则是由地方教官保举品学兼优生员,项目呈送学政会同巡抚考试,非常难得。副贡是由乡试卷中,选取文极佳却因额满见遗,或极好卷中稍有瑕疵的落第者,称为副贡。正途五贡之外,又有「准贡」、「廪贡」、「增贡」、「附贡」、「例贡」等名目,都由捐纳而来,视其身分,而名目也不相同。
从前的举人考试,三年一科,正式的名称叫「乡试」,也雅称为「乙科」,考上的就是举人了。乡试都在各省省会举行(每年秋八月)。乡试的考场,称为「贡院」,每次须考三场,日各一场,共三日考完。
通过了乡试的举人,紧接着就是明年二月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会试和乡试相同,都是三年一科,逢丑、未、辰、戌为会试之年。会试考试仍是三场,赴试的举子,都享受公费待遇,,公家应车船,称为「公车」。中式会试,称为「贡士」,贡士第一名为「会元」,前十名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为「会魁」。贡士要经过保和殿覆试,且列等,才有资格参加殿试。覆试的等第,将来作为进士甲第的依据。殿试也叫廷试,例于四月二十二日举行,地点仍是保和殿,殿试试卷写法有一定的格式,每份试卷,都须经八位读卷官阅过,最后拟定前十名进呈御览,钦定名次,一甲共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其它七名列入二甲。新进士受职前,又须经过朝考,朝考分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之后核计覆试、殿设、朝考三者的等第授职,优者授翰林院庶吉士或庶吉士,俗称「馆选」。
武科考试
其次,附带略谈清代的武科考试,武科的应试阶段与科名,大抵与文科相同。如通过院试为武生员,武生员通过乡试为武举人,武举人通过会试、殿试为武进士,一甲的三鼎甲,也分别称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其它一切仪注,也都与文科无异。文武之间的差异,最主要在于武科没有廪生、贡生阶段,另外武举人直接应殿试,也忽略了贡士阶段,当然更没有翰林这项荣衔了。武试,所考项目以武技为主,童试分内外场共三场,先考外场,第一场考马射,第二场先考步射,通过这后,再试硬弓,次试刀、石(技勇)。外场之后,接着考第三场,默写武经,但实际上考生多不识字,终至流于形式,或干脆请人代写,形同虚设。武乡试、武会试、殿试,仍不出马步射、硬弓、刀、石范围,只是过程更为严苛而已。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仲玉英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
(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
(四)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评价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
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把被选的士分为九品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将士分为九品的执行者为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地方上有声望的人担任.
为"综核名实"而立,在初期受到一定的效果,之后,演变为按门第取士.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流弊.
(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
选举制度的发展演变:以德取人的察举制-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607年,隋炀帝招十科举人,其中进士科的开始标准着科举制度的产生.
思考:为什么科举制度能在中国维持1300多年
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中国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
为什么要在1905年废除
对我们今天的考试改革有什么启示
(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
1,生源和考试手续
(1)生源:"生徒"和"乡贡".
(2)手续:经学校或地方长官考核送礼部参加考试,再经吏部复试后授官 .乡试(地方)-省试(尚书省礼部)-吏部试
2,考试的类型和科目:
类型主要是常科和制科;科目主要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6科
3,考试方法:
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等6种
帖经

墨义

(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
1,宋代的改革
2,元代的改革
3,明代的改革
4,清代的科举制度

1,宋代的改革
(1)确定殿试制度,皇帝直接控制科举.
(2)设置"别头试",限制考官权力.
(3)建立弥封誊录制,防止考官舞弊
(4)扩大及第名额.
(5)考试周期确定为三年一次.
(6)每次考试分三个阶段:乡试--省试--殿试
(7)确定殿试之后的待遇.

宋殿试图

殿试之后的待遇
按"三甲五等"发榜
第一甲:名列第一,第二等者,赐以"进士及第" 名义.
第二甲:名列第三等者,赐以"进士出身" 名义;
第三甲:名列第四,第五等者,赐以"同进士出身"名义.

告示

2,元代的改革
(1)明定三场三制:
乡试,省试都各考三场,每场之间相隔三日
(2)确定乡试,省试的具体日期 :
乡试第一场为农历八月二十,会试第一场为农历二月初一
(3)规定考试范围 :
出题范围是《四书》,答题范围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3,明代的改革
(1)确定"三年大比"制度.
(2)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
(3)考试的手续更为严密.
(4)确定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

"三年大比" 制度
洪武十七年 (1384年)正式规定每隔三年,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乡试,称"秋闱",
每逢丑,辰,未,戌年的二月举行会试,称"春闱"
这些年头称为"大比之年".

四个阶段的考试过程:
童生试(院试):州县级考试,考中者称为"生员,秀才或相公",送到省里去参加乡试 ;
乡试:省级考试,每三年一次,八月举行,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发榜图)
会试:中央级考试,在乡试后第二年举行,试期在春季二月,称"春闱",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入宫廷参加殿试;
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发榜分为三甲,第一甲的三人,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乡试发榜

八股文体
第一是"破题",用两句话破题目要义;
第二是"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
第三是"起讲",为议论的开始;
第四是"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
第五是"起股",又称"提比";
第六是"中股",又称"中比";
第七是"后股",又称"后比";
第八是"束股",又称"束比".

八股文特点
1,取材于四书五经
2,代圣人立言
3,采用排偶文字,文体本身集诗,赋,论,
策于一体.
古怪题目:截搭题:"则吾从先进"
"其为仁之本欤 子曰巧言令色"
枯窘题:"互乡","居","其然","叟"
5,清代的科举制度
(1)考试科目上,增设了制科和翻译科.
(2)对作弊的防范措施更加严密.
"三场辛苦磨成鬼,
两句功名误煞人"

北京贡院

(四)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评价
(一)积极意义:
1,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选士大权归中央政府;相对保证官员素质;思想统一于儒学.
2,相对客观公正.
3,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消极影响:1,束缚思想,阻碍学术发展.2,科场舞弊带来虚伪性.
3,影响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4,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

宋真宗《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家不有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状元梦

科场舞弊
科场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