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鲁拉吧: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6 03:02:37
就是小学五年级课本上的第22课

古罗马共和国后期,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奴隶起义。
斯巴达克(?~公元前71)为色雷斯人,在反抗罗马征服的战争中负伤被俘,沦为卡普阿角斗士训练学校的角斗奴。前73年春夏之交密谋暴动,事泄后领70余名角斗士逃往附近的维苏威山起义。远近各地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纷纷响应, 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千 人。斯巴达克被推为领袖,克里克苏和恩诺麦伊为其副手。起义军多次打败当地官军,队伍日益扩大。罗马当局派G.克劳狄乌斯率军3000人前往镇压,包围维苏威山。起义军乘夜暗顺着野葡萄藤编成的梯子滑下悬崖,绕到罗马军营寨侧后突然发起进攻,击溃罗马军。起义军名声大震,队伍扩大到上万人。斯巴达克把起义军编成步兵、投枪兵、骑兵、侦察兵、通信兵和辎重队,进行严格训练。
同年秋,罗马派执政官P.瓦利尼乌斯率2个军团约1.2万人围剿。斯巴达克采取避强击弱、各个击破战法,首先击溃瓦利尼乌斯副将傅利乌斯率领的2000人,继而在萨林纳击败另一副将科辛纽斯率领的援军。瓦利尼乌斯调整部署,挖壕筑垒,把起义军压缩在一个崎岖的山区。斯巴达克施巧计迷惑敌人,在夜暗掩护下率军沿狭窄山路撤出包围圈,占领有利地形设伏,打败追击的官军。前72年初,起义军转移到意大利半岛南部,然后沿亚平宁山脉东侧向北推进。年中,罗马元老院派执政官C.楞图鲁斯和L.盖利乌斯率2个军团进剿。这时,起义军内部出现分裂。克里克苏率一支人马脱离主力,在阿普利亚北部的加尔加诺山麓大部被歼,克里克苏阵亡。斯巴达克率军继续向北推进,计划翻越阿尔卑斯山,离开意大利。他利用敌人兵力分散的弱点,先打败楞图鲁斯指挥的堵截军团,继而击溃盖利乌斯率领的追击军团。一路上起义队伍发展到12万人左右。
起义军进抵山南高卢的穆蒂纳城,打开了渡过波河通向阿尔卑斯山的道路。但斯巴达克并没有按原计划翻越阿尔卑斯山,而是挥师南下。罗马元老院非常惊慌,担心起义军攻打罗马,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并授予M.L.克拉苏相当于独裁官的权力,令其率6个军团会同上述2个军团继续截击。同年秋,起义军避开罗马城,开赴意大利半岛南端,准备渡海去西西里,但因缺乏船舶未果。这时,克拉苏率近10个军团追来,在起义军背后布鲁提乌姆(今卡拉布里亚)半岛地峡处构筑一道横贯半岛的大壕沟(长约55公里,深宽各4.5米)进行围困。斯巴达克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利用敌人疏于戒备之机,指挥起义军在一段不长的壕沟中填满树枝、泥土和木材等,而后以骑兵为先导突破封锁线,直奔布伦迪休姆,企图由此渡海去希腊。为尽快歼灭起义军,罗马当局从马其顿调回L.鲁库鲁斯的军队,从西班牙调回庞培大军,协同克拉苏从东、北、南三面包围起义军。起义军接近布伦迪休姆时,鲁库鲁斯的军队已在该处登陆,庞培率军从北面压来,而克拉苏也从后面追来。在此危急时刻,起义军内部再次发生分裂,一支1.2万人的队伍脱离主力行动,被克拉苏消灭。面对强敌,斯巴达克决定在几股敌人会合前,与最近的克拉苏军队决战。前71年春,双方在阿普利亚境内激战。起义军战士英勇不屈,但终因师旅疲惫而战败。斯巴达克壮烈牺牲,另有约6万名起义军将士战死,6000名被俘官兵全部被钉死在卡普阿到罗马大道两边的十字架上。
斯巴达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英勇斗争的气概,斯巴达克高超的统帅艺术,却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其作战行动的主要特点是:步骑协同,隐蔽机动;出敌不意,外线进攻;避强击弱,各个击破。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灭亡。

古罗马共和国后期,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奴隶起义。

斯巴达克(?~公元前71)为色雷斯人,在反抗罗马征服的战争中负伤被俘,沦为卡普阿角斗士训练学校的角斗奴。前73年春夏之交密谋暴动,事泄后领70余名角斗士逃往附近的维苏威山起义。远近各地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纷纷响应, 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千 人。斯巴达克被推为领袖,克里克苏和恩诺麦伊为其副手。起义军多次打败当地官军,队伍日益扩大。罗马当局派G.克劳狄乌斯率军3000人前往镇压,包围维苏威山。起义军乘夜暗顺着野葡萄藤编成的梯子滑下悬崖,绕到罗马军营寨侧后突然发起进攻,击溃罗马军。起义军名声大震,队伍扩大到上万人。斯巴达克把起义军编成步兵、投枪兵、骑兵、侦察兵、通信兵和辎重队,进行严格训练。

同年秋,罗马派执政官P.瓦利尼乌斯率2个军团约1.2万人围剿。斯巴达克采取避强击弱、各个击破战法,首先击溃瓦利尼乌斯副将傅利乌斯率领的2000人,继而在萨林纳击败另一副将科辛纽斯率领的援军。瓦利尼乌斯调整部署,挖壕筑垒,把起义军压缩在一个崎岖的山区。斯巴达克施巧计迷惑敌人,在夜暗掩护下率军沿狭窄山路撤出包围圈,占领有利地形设伏,打败追击的官军。前72年初,起义军转移到意大利半岛南部,然后沿亚平宁山脉东侧向北推进。年中,罗马元老院派执政官C.楞图鲁斯和L.盖利乌斯率2个军团进剿。这时,起义军内部出现分裂。克里克苏率一支人马脱离主力,在阿普利亚北部的加尔加诺山麓大部被歼,克里克苏阵亡。斯巴达克率军继续向北推进,计划翻越阿尔卑斯山,离开意大利。他利用敌人兵力分散的弱点,先打败楞图鲁斯指挥的堵截军团,继而击溃盖利乌斯率领的追击军团。一路上起义队伍发展到12万人左右。

起义军进抵山南高卢的穆蒂纳城,打开了渡过波河通向阿尔卑斯山的道路。但斯巴达克并没有按原计划翻越阿尔卑斯山,而是挥师南下。罗马元老院非常惊慌,担心起义军攻打罗马,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并授予M.L.克拉苏相当于独裁官的权力,令其率6个军团会同上述2个军团继续截击。同年秋,起义军避开罗马城,开赴意大利半岛南端,准备渡海去西西里,但因缺乏船舶未果。这时,克拉苏率近10个军团追来,在起义军背后布鲁提乌姆(今卡拉布里亚)半岛地峡处构筑一道横贯半岛的大壕沟(长约55公里,深宽各4.5米)进行围困。斯巴达克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利用敌人疏于戒备之机,指挥起义军在一段不长的壕沟中填满树枝、泥土和木材等,而后以骑兵为先导突破封锁线,直奔布伦迪休姆,企图由此渡海去希腊。为尽快歼灭起义军,罗马当局从马其顿调回L.鲁库鲁斯的军队,从西班牙调回庞培大军,协同克拉苏从东、北、南三面包围起义军。起义军接近布伦迪休姆时,鲁库鲁斯的军队已在该处登陆,庞培率军从北面压来,而克拉苏也从后面追来。在此危急时刻,起义军内部再次发生分裂,一支1.2万人的队伍脱离主力行动,被克拉苏消灭。面对强敌,斯巴达克决定在几股敌人会合前,与最近的克拉苏军队决战。前71年春,双方在阿普利亚境内激战。起义军战士英勇不屈,但终因师旅疲惫而战败。斯巴达克壮烈牺牲,另有约6万名起义军将士战死,6000名被俘官兵全部被钉死在卡普阿到罗马大道两边的十字架上

斯巴达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英勇斗争的气概,斯巴达克高超的统帅艺术,却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其作战行动的主要特点是:步骑协同,隐蔽机动;出敌不意,外线进攻;避强击弱,各个击破。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灭亡。

斯巴达克 Spartacus(?,色雷斯~前71)
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领袖。在战斗中被俘并沦为奴隶,被卖到卡普阿一角斗士训练所。公元前73年初夏,为争取自由率70名角斗奴隶起义,占领附近的维苏威山,得到各地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的响应,不久即扩至数千人。他所率义师得到奴隶和贫民的广泛拥护,队伍不断扩大,盛时曾达到12万人。公元前72年率军先北后南进行了3次远征,多次打败罗马军队。公元前71年春在阿普利亚境内与克拉苏·迪弗斯决战,起义军失败,斯巴达克在激战中壮烈牺牲。这次起义予罗马统治者以严重打击,但因历史条件的限制和起义者未建立适当的基地,内部发生分裂等,终被强大的罗马统治者所镇压。K.马克思称斯巴达克是“伟大的统帅,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V.I.列宁赞誉他为“最大一次奴隶起义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

在人类战争史中,反阶级压迫的战争占有相当的比重。在这种战争中涌现出的军事历史人物的事迹无不英勇悲壮,可歌可泣。在古罗马奴隶制时代,奴隶领袖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起义,曾经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其不畏强暴、前仆后继求解放的斗争精神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奴隶,谱写了奴隶解放的光辉诗篇。

在古罗马,到处都有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奴隶被称之为“
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为了取乐,建造巨大的角斗场,强迫奴隶成对角斗,并让角斗士手握利剑、匕首,相互拼杀。一场角斗戏下来,场上留下的是一具具奴隶尸体。奴隶主的残暴统治,迫使奴隶一再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了。

斯巴达克是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色雷斯人。罗马进兵北希腊时,在一次战争中斯巴达克被罗马人俘虏,被卖为角斗士奴隶,送到卡普亚城一所角斗士学校,受非人待遇。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斯巴达克向他的伙伴们说∶“宁为自由战死在沙场,不为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角斗士们在斯巴达克的鼓动下,拿了厨房里的刀和铁叉,冲出了牢笼。在路上,他们正好遇上几辆装运武器的车子,就夺取了这些武器武装了自己,并跑到几十里以外的维苏威火山上聚义。斯巴达克率领起义者在这里安营扎寨,建立起一个巩固的阵地。

许多逃亡奴隶和农民都纷纷前来投奔,斯巴达克的妻子和他是同一个部落的,也参加了起义。起义队伍由70余名角斗士很快发展为约1万人,并多次战胜罗马军队的一些小部队,斯巴达克便按照罗马军队的形式将自己的部队进行了改编,除有数个军团组成的步兵外,还建立了骑兵,此外还有侦察兵、通信兵和小型辎重队。除夺取敌人武器外,起义军兵营里还组织制造武器。对士兵进行训练,并制定了严格的兵营和行军生活规章,不久就控制了整个坎佩尼亚平原。

公元前72年初,斯巴达克军队已增到6万人。他将部队开向阿普利亚和路卡尼亚,在那里人数达到12万(据有些史料记载为9—10万)。被起义的巨大规模震惊的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72年年中派遣以执政官楞图鲁斯和盖里乌斯为首的两支军队讨伐斯巴达克。这时,起义军内部产生了分歧。大部分奴隶,其中包括斯巴达克,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认为在意大利本土建立政权比较困难,主张离开意大利,冲过阿尔卑斯山,进入罗马势力尚未到达的高卢地区,摆脱罗马统治,获得自由,或者返回家乡。而参加奴隶起义运动的当地的牧人和贫农则不愿离开意大利,希望继续与罗马军作战,以夺取失去的土地。由于这种意见分歧,3万人的队伍脱离了主力部队,在伽尔伽努斯山下(阿普利亚北部)被罗马军队击溃(死2万人)。斯巴达克闻讯赶来救援,已经来不及了。斯巴达克杀死了300名罗马俘虏,祭奠了阵亡战友的“亡灵”,继续率军北上。公元前72年,斯巴达克的军队沿亚得利亚海岸穿过整个意大利。在齐扎尔平斯高卢省(北意大利)的摩提那会战中,斯巴达克的军队击溃了卡西乌斯总督的军队。起义者受到胜利的鼓舞又因越过阿尔卑斯山有不少困难,斯巴达克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挥师南下,返回意大利,从一边绕过罗马,向南方进军。

面对这支驰骋于意大利的起义队伍,罗马统治集团惊慌失措,没有人敢竞选执政官。元老院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最后选任大奴隶主克拉苏斯统率大军,镇压起义军。公元前72年秋,斯巴达克的军队在意大利布鲁提亚半岛(今卡拉布里亚)集结,预计乘基利基海盗船渡过墨西拿海峡。但海盗不守信用,没有提供船只,斯巴达克自造木筏渡过海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这时,克拉苏斯在起义军兵营后方构筑了一道工事,切断了起义军撤回意大利的后路。挖的是一条两端通海的壕沟(长约55公里,宽和深均为4.5米),并筑起土围。但是,起义军用土和树木填平了壕沟,突破了工事。在突击中,斯巴达克的军队损失了约三分之二。不久,斯巴达克在军队很快得到补充后(达7万人),于公元前71年春试图以突袭的方式占领意大利南部的主要港口——布尔的西,乘船渡海驶向希腊,进而到色雷斯(今保加利亚、土耳其的欧洲部分)。罗马元老院竭力想尽快地将起义镇压下去,分别从西班牙和色雷斯将庞培的大军和路库鲁斯的部队调来增援克拉苏斯。为了不让罗马军队会合,斯巴达克决定对克拉苏斯的军队发起总决战。他用急行军快速将部队开向北方,迎击克拉苏斯。在阿普里亚省南部的激战中,斯巴达克军队虽在数量上比罗马军队少得多,但他们仍然英勇战斗。斯巴达克身先士卒,骑在马上左冲右突,杀伤两名罗马军官。他决心杀死克拉苏斯,但由于大腿受了重伤,只好在地上屈着一条腿继续战斗。在罗马军队的疯狂围攻下,6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约5000名斯巴达克起义军逃往北意大利,不幸在那里被庞培消灭;6000名俘虏被罗马人钉在从罗马城到加普亚一路的十字架上。但是,一些分散而没有统一领导的起义队伍在意大利许多地区仍然坚持战斗10年之久。

轰轰烈烈的斯巴达克起义失败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没有一个能够联合广大受剥削群众的总纲领;参加起义的罗马社会各阶层的社会成分和民族成分复杂,对之缺少必要的教育工作;作战指挥上由于缺少经验也有许多错误等。然而,这次起义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起义的本身,它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促使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帝制的过渡。斯巴达克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列宁也说∶“斯巴达克是大约2000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

斯巴达克起义对奴隶解放与自由运动是一次巨大推动,在人民群众争取社会解放的斗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迹。列宁在评价斯巴达克起义时指出∶“在许多年间,完全建立在奴隶制上的仿佛万能的罗马帝国,经常受到在斯巴达克领导下武装起来、集合起来并组成一支大军的奴隶的大规模起义的震撼和打击。”就当时来说,极大地动摇了罗马奴隶制基础。奴隶主被迫对剥削奴隶和经营田产的方式作出某些改变,并开始改变控制奴隶的方法和对奴隶的态度。他们尽量收买不同种族的奴隶,避免把同族的奴隶集中使用,提防他们联合在一起。奴隶主开始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奴隶可以分享一部分收成,奴隶就在这样的方式下开始演化为“隶农”,而释放奴隶的数目也渐渐增多。上述情况到公元1世纪后就更为普遍。

斯巴达克起义能够建立较强大的军事组织,多次打退罗马精锐部队,在军事上有许多成功之处,如在战斗行动中力求夺取和掌握主动权;组织好步兵和骑兵的协同,力主进攻;在战区内巧妙地机动部队;行军隐蔽迅速,设置埋伏,实施突袭;善于各个歼灭敌人。这些对后来的奴隶起义战争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古代希腊最强大的的城邦中,雅典第一,斯巴达第二
斯巴达克领导的古代罗马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原是色雷斯人,在一次反抗罗马的战争中被俘,卖到卡普亚的一个角斗训练所当角斗奴隶。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和他的伙伴们不堪忍受角斗士的悲惨境地,决定起义
回答者

斯巴达克(?~前71),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领袖。生于色雷斯,在战斗中被俘并沦为奴隶,被卖到卡普阿一角斗士训练所。公元前73年初夏,为争取自由率70名角斗奴隶起义,占领附近的维苏威山,得到各地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的响应,不久即扩至数千人。他所率义师得到奴隶和贫民的广泛拥护,队伍不断扩大,盛时曾达到12万人。公元前72年率军先北后南进行了3次远征,多次打败罗马军队。公元前71年春在阿普利亚境内与克拉苏·迪弗斯决战,起义军失败,斯巴达克在激战中壮烈牺牲。这次起义予罗马统治者以严重打击,但因历史条件的限制和起义者未建立适当的基地,内部发生分裂等,终被强斯巴达克起义大的罗马统治者所镇压。K.马克思称斯巴达克是“伟大的统帅,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V.I.列宁赞誉他为“最大一次奴隶起义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
斯巴达克斯是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色雷斯人,罗马侵入北希腊时,他被俘虏,并被卖为角斗士奴隶,送到卡普亚城一所角斗士学校参训。他鼓动同伴们夺取武装,逃到维苏威火山上发动起义。 起义队伍由七十余名角斗士很快发展为十余万人,并多次战胜罗马军队。前72年,斯巴达克斯率军沿亚得利亚海岸穿过整个意大利,在摩提那会战中击溃了卡西乌斯总督的军队,然后又挥师南下。罗马元老院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命令克拉苏统率大军前往镇压。当年秋,起义军在布鲁提亚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被迫于前71年春试图突袭意大利南部港口布林底西,渡海前往希腊。罗马军队四面围剿,终于在阿普里亚决战中将起义镇压下去,斯巴达克斯战死,余部在意大利许多地区坚持战斗达十年之久。
在西西里第二次奴隶起义以后的第25年,罗马的意大利本土发生了一次震惊整个南欧的伟大的奴隶起义,领导起义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奴隶领袖——斯巴达克。

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今天的保加利亚一带)人,在战争中被罗马人俘虏。奴隶主看中了他强壮的身体和高超的武艺,想把他训练成一名出色的角斗士,就送他进了罗马城南边的加普亚城角斗士学校。

角斗是罗马奴隶主最喜爱的一种十分野蛮和残忍的娱乐。每逢举行角斗的日子,看台上总是坐满了奴隶主观众。先是角斗士带着盾牌短剑走出场。接着,从地下室里把饿狮或者猛虎赶进来。突然,全场爆发一阵鼓噪声,人和兽的角斗开始了。经过一场生死搏斗,不是角斗士把猛兽杀死,抛在一旁;就是野兽把人撕成碎块,在那里狼吞虎咽。到了这时候,奴隶主才感到心满意足,高声喝起采来。

后来,罗马人不满足于人兽相斗,还要观赏角斗士和角斗士相斗。

他们经常强迫非洲人和鱼雷斯人对阵,非洲人手持长矛和盾牌,色雷斯人用圆盾和短剑。双方在场上格斗的时间越长,越受到疯狂的喝彩。对上场怯战的或者是打不了几个回合就倒下的角斗士,观众就大喊:“用鞭子抽他,杀死他,用烙铁烙他,他为什么怕刀……他为什么那样怯懦地倒下去,太不够味了!”有时候,那倒下去的满身血污的人会突然跳起,踉踉跄跄地又投入格斗,但是走不了两步,就被对手刺穿了胸膛。每杀死一个角斗士,就把干沙撒在一滩滩的鲜血上,再叫另外一对角斗士出场。

角斗士就这样一批批地死去。奴隶主为了保持这种娱乐事业继续下去,在罗马城和其他许多地方开办了角斗士学校,不断挑选身体够条件的奴隶送去受训。渐渐地,在角斗士学校里,聚集了这样一批奴隶:他们一个个都十分健壮、强悍,可是生命最没有保障。

斯巴达克一进入角斗士学校,就发现这里有许多人和他一样,心里都揣着一团烈火。这是仇恨的火,渴望复仇的火。斯巴达克开始在角斗士中秘密地组织奴隶起义。他对大家说:“我们今天像亲兄弟一样相待,可是为了自己能够多活一天,明天就要当着仇人的面,杀死自己的兄弟。而且,到后来谁也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我们与其自相残杀而死,为什么不举起手中的利剑,对准仇人的心窝,和他们拚个你死我活!这样,也许还能有条活路。”这些话唤起了角斗士对于新生的强烈的向往。斯巴达克很快串连了200名角斗士。正当他们密谋夺取武器的时候,有叛徒告了密。情况紧急,不能坐以待毙。起义者用厨房的菜刀、烧肉叉和警卫展开了搏斗。结果200多名伙伴中,有74人冲出了牢笼。

伟大的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了,这一年是公元前73年(中国西汉宣帝初年)。

斯巴达克把伙伴们带到了维苏威山上。这是一座曾经喷出过炽热岩浆的火山,很久很久没有再爆发了。现在,这74名造反的奴隶走上山来,点燃了熊熊燃烧的起义之火。

角斗士上山的消息,如野火春风,很快传遍四方。成百成千的奴隶冒着生命危险,逃过奴隶主的追捕,前来投奔斯巴达克。

罗马统治者派将军克劳狄乌斯率领3000精兵来到维苏成山下,把起义者围困起来。他们封锁了所有的大、小山路,要把奴隶逼入绝境,一举加以消灭。

沉着冷静的斯巴达克运用他的超人的智慧,挽救了起义队伍。他看到山上长着很多野葡萄藤,十分结实,就命令战士用这些野藤编成绳梯。到了深夜,战士悄悄地从悬岩陡壁的一面,顺着藤梯缒到山下。早就进入梦乡的罗马士兵,一点也没有发觉。斯巴达克带着战士冲进了罗马军营,把敌人杀得懵头转向,大败而逃。他们夺得了大量的武器和马匹,武装了自己。

接着,斯巴达克又打败了两个罗马军团的进攻。起义军的声威大振,队伍迅速扩大到7万人,几乎占领了整个南意大利。

罗马统治者惊恐万状,立刻调集了6个新的军团来对付斯巴达克。他们任命老奸巨猾、残暴凶狠的奴隶主克拉苏担任军团的统帅。他一到任,就实行残酷的“什一法”:凡是打了败仗,临阵脱逃的士兵,十人杀一。结果将近4000人被杀。克拉苏就用这种恐怖手段逼迫士兵为他卖命。

斯巴达克清醒地看到,罗马人的兵力还很强大,能从广大的农村和城市不断地补充兵源。起义军虽然已经发展成一支10多万人的大军,可是没有根据地,又缺乏军事训练,而且外籍奴隶(从意大利本土以外其他地区掠夺来的奴隶)占多数,要进行长期战争是困难的。因此,他计划带领起义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让弟兄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去过自由的生活。可是起义队伍中有一部分是罗马的破产农民,他们不愿意离开意大利,希望马上进攻罗马城。这种战略方针上的意见分歧,使得起义队伍分裂了。主张进攻罗马的首领是克里克斯,他带领部分队伍独立行动,结果给了罗马军队各个击破的机会,这支队伍很快就被消灭了。

斯巴达克率领大军北上,多次挫败罗马军队的堵截,夺取了大量武器。但是他发觉,在北部意大利平原比较富裕的农民中,起义军很难得到支持,于是就改变主意,立即回师南下,杀向罗马。

惊慌的罗马政府连忙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任命克拉苏为“狄克推多”(即独裁官,任期不得超过6个月,任内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带领8个军团封锁了通向罗马的道路,企图包围和消灭起义军。但是,智勇双全的斯巴达克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屡次挫败罗马军队,粉碎了克拉苏的计划,打进了意大利南部平原。

斯巴达克原想从南意大利渡海去西西里岛,因为缺乏船只,没有成功。这样,他不得不再次突破克拉苏的防线,以便由东岸渡海,把部队带回色雷斯去。就在这大敌当前,生死存亡的关头,起义军内部又有一部分人脱离了斯巴达克,单独行动,被敌人消灭了。这时候,起义军只剩下9万人。克拉苏率领的罗马大军一直尾追不放。斯巴达克看出了前途的险恶,知道一场决战已经无法避免了。

公元前71年的春天,双方在阿普里亚展开了决战。战斗开始以前,战士给斯巴达克牵来他心爱的战马。斯巴达克拔出短剑向马的前胸刺去。乌黑的骏马望着亲爱的主人,像是懂得他的心情似的,平静地倒下了。斯巴达克用他的行动告诉战士:今天的战斗是一次决定命运的战斗。

斯巴达克身先士卒,勇猛地冲入敌阵。战士不顾敌我力量的悬殊,人人抱着拚死的决心跟了上去。克拉苏的强大骑兵,疯狂地砍杀起义者,许多优秀的起义军将领一个个地阵亡了。斯巴达克率领着1000多起义军,在进行最后的战斗。罗马人把他包围起来。他的盾牌被敌人的标枪穿透了几十个洞眼。突然,从20步外投来一支标枪,打中了他的左腿。他跪倒在地,继续用破损的盾牌抗击着敌人。手中挥舞的带血的短剑,像一条吐着火舌的蛟龙,使敌人不敢接近他。敌人的七八支标枪一齐向他掷来,英雄的斯巴达克倒下了。罗马人涌上来想抢走他。已经精疲力竭的战士,挤出最后一点气力,护卫着自己敬爱的统帅的遗体。据说,战士在斯巴达克血战过的战场上掩埋了他。

坚持了3年英勇斗争的奴隶起义终于失败了。有6万起义者壮烈牺牲。克拉苏把6000名俘虏钉死在从加普亚到罗马大道两旁的十字架上。

斯巴达克是2000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杰出的英雄。后世的人们在许多文艺作
他的英雄事迹.

在人类战争史中,反阶级压迫的战争占有相当的比重。在这种战争中涌现出的军事历史人物的事迹无不英勇悲壮,可歌可泣。在古罗马奴隶制时代,奴隶领袖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起义,曾经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其不畏强暴、前仆后继求解放的斗争精神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奴隶,谱写了奴隶解放的光辉诗篇。

在古罗马,到处都有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奴隶被称之为“
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为了取乐,建造巨大的角斗场,强迫奴隶成对角斗,并让角斗士手握利剑、匕首,相互拼杀。一场角斗戏下来,场上留下的是一具具奴隶尸体。奴隶主的残暴统治,迫使奴隶一再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了。

斯巴达克是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色雷斯人。罗马进兵北希腊时,在一次战争中斯巴达克被罗马人俘虏,被卖为角斗士奴隶,送到卡普亚城一所角斗士学校,受非人待遇。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斯巴达克向他的伙伴们说∶“宁为自由战死在沙场,不为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角斗士们在斯巴达克的鼓动下,拿了厨房里的刀和铁叉,冲出了牢笼。在路上,他们正好遇上几辆装运武器的车子,就夺取了这些武器武装了自己,并跑到几十里以外的维苏威火山上聚义。斯巴达克率领起义者在这里安营扎寨,建立起一个巩固的阵地。

许多逃亡奴隶和农民都纷纷前来投奔,斯巴达克的妻子和他是同一个部落的,也参加了起义。起义队伍由70余名角斗士很快发展为约1万人,并多次战胜罗马军队的一些小部队,斯巴达克便按照罗马军队的形式将自己的部队进行了改编,除有数个军团组成的步兵外,还建立了骑兵,此外还有侦察兵、通信兵和小型辎重队。除夺取敌人武器外,起义军兵营里还组织制造武器。对士兵进行训练,并制定了严格的兵营和行军生活规章,不久就控制了整个坎佩尼亚平原。

公元前72年初,斯巴达克军队已增到6万人。他将部队开向阿普利亚和路卡尼亚,在那里人数达到12万(据有些史料记载为9—10万)。被起义的巨大规模震惊的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72年年中派遣以执政官楞图鲁斯和盖里乌斯为首的两支军队讨伐斯巴达克。这时,起义军内部产生了分歧。大部分奴隶,其中包括斯巴达克,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认为在意大利本土建立政权比较困难,主张离开意大利,冲过阿尔卑斯山,进入罗马势力尚未到达的高卢地区,摆脱罗马统治,获得自由,或者返回家乡。而参加奴隶起义运动的当地的牧人和贫农则不愿离开意大利,希望继续与罗马军作战,以夺取失去的土地。由于这种意见分歧,3万人的队伍脱离了主力部队,在伽尔伽努斯山下(阿普利亚北部)被罗马军队击溃(死2万人)。斯巴达克闻讯赶来救援,已经来不及了。斯巴达克杀死了300名罗马俘虏,祭奠了阵亡战友的“亡灵”,继续率军北上。公元前72年,斯巴达克的军队沿亚得利亚海岸穿过整个意大利。在齐扎尔平斯高卢省(北意大利)的摩提那会战中,斯巴达克的军队击溃了卡西乌斯总督的军队。起义者受到胜利的鼓舞又因越过阿尔卑斯山有不少困难,斯巴达克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挥师南下,返回意大利,从一边绕过罗马,向南方进军。

面对这支驰骋于意大利的起义队伍,罗马统治集团惊慌失措,没有人敢竞选执政官。元老院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最后选任大奴隶主克拉苏斯统率大军,镇压起义军。公元前72年秋,斯巴达克的军队在意大利布鲁提亚半岛(今卡拉布里亚)集结,预计乘基利基海盗船渡过墨西拿海峡。但海盗不守信用,没有提供船只,斯巴达克自造木筏渡过海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这时,克拉苏斯在起义军兵营后方构筑了一道工事,切断了起义军撤回意大利的后路。挖的是一条两端通海的壕沟(长约55公里,宽和深均为4.5米),并筑起土围。但是,起义军用土和树木填平了壕沟,突破了工事。在突击中,斯巴达克的军队损失了约三分之二。不久,斯巴达克在军队很快得到补充后(达7万人),于公元前71年春试图以突袭的方式占领意大利南部的主要港口——布尔的西,乘船渡海驶向希腊,进而到色雷斯(今保加利亚、土耳其的欧洲部分)。罗马元老院竭力想尽快地将起义镇压下去,分别从西班牙和色雷斯将庞培的大军和路库鲁斯的部队调来增援克拉苏斯。为了不让罗马军队会合,斯巴达克决定对克拉苏斯的军队发起总决战。他用急行军快速将部队开向北方,迎击克拉苏斯。在阿普里亚省南部的激战中,斯巴达克军队虽在数量上比罗马军队少得多,但他们仍然英勇战斗。斯巴达克身先士卒,骑在马上左冲右突,杀伤两名罗马军官。他决心杀死克拉苏斯,但由于大腿受了重伤,只好在地上屈着一条腿继续战斗。在罗马军队的疯狂围攻下,6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约5000名斯巴达克起义军逃往北意大利,不幸在那里被庞培消灭;6000名俘虏被罗马人钉在从罗马城到加普亚一路的十字架上。但是,一些分散而没有统一领导的起义队伍在意大利许多地区仍然坚持战斗10年之久。

轰轰烈烈的斯巴达克起义失败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没有一个能够联合广大受剥削群众的总纲领;参加起义的罗马社会各阶层的社会成分和民族成分复杂,对之缺少必要的教育工作;作战指挥上由于缺少经验也有许多错误等。然而,这次起义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起义的本身,它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促使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帝制的过渡。斯巴达克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列宁也说∶“斯巴达克是大约2000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

斯巴达克起义对奴隶解放与自由运动是一次巨大推动,在人民群众争取社会解放的斗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迹。列宁在评价斯巴达克起义时指出∶“在许多年间,完全建立在奴隶制上的仿佛万能的罗马帝国,经常受到在斯巴达克领导下武装起来、集合起来并组成一支大军的奴隶的大规模起义的震撼和打击。”就当时来说,极大地动摇了罗马奴隶制基础。奴隶主被迫对剥削奴隶和经营田产的方式作出某些改变,并开始改变控制奴隶的方法和对奴隶的态度。他们尽量收买不同种族的奴隶,避免把同族的奴隶集中使用,提防他们联合在一起。奴隶主开始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奴隶可以分享一部分收成,奴隶就在这样的方式下开始演化为“隶农”,而释放奴隶的数目也渐渐增多。上述情况到公元1世纪后就更为普遍。

斯巴达克起义能够建立较强大的军事组织,多次打退罗马精锐部队,在军事上有许多成功之处,如在战斗行动中力求夺取和掌握主动权;组织好步兵和骑兵的协同,力主进攻;在战区内巧妙地机动部队;行军隐蔽迅速,设置埋伏,实施突袭;善于各个歼灭敌人。这些对后来的奴隶起义战争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