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有鬼住在隔壁国语:张扬个性 享受快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0 02:34:46
以“张扬个性 享受快乐”为主题的文章应该怎么写?要和艺术节有关。请各位帮帮忙。

个 性 的 张 扬
  一 考 生
  当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百年孤独式的魔幻的时候,当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卡夫卡式的变形的时候,当一切过去都似乎离我们远去的时候,在那遥远的天边,人们似乎还看见那颗与从不同的心星,它的名字叫个性。

  世事如棋,人生如子,个性在岁月的张弛中产生,人格在个性的张扬中伟大。读孔子与孟子,有一种浑然不同的感受。前者洁光片羽,如雨露之养,时风之化,是敦厚温柔的儒雅典范,而后者却口若悬河,“其势不可挡,其锋不可犯”(苏洵),一泻千里,严辞危措,使人震撼。前者有三千弟子,因此显得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而后者常伴君王左右,踔厉风发,言辞中甚至带有火气,有一种睥睨王者的气度与风范。如此不同的个性,不同张扬后却一样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岁月如衡,心灵似秤,个性在生命的矛盾对立中深化。献身于罗布泊沙漠的余纯顺,为了打破阿根廷人托马斯徒步十万里的世界记录,一个人独自浪迹天涯,徒步“世界第三极”的西藏时,他曾说道:“走在有些道路上,每一分钟都有可能死亡。可我并不惧怕,因为我知道,在那远天之下,有我迟早要去的地方。”当他快要接近世界记录时,他却倒下了,将他的血肉之躯融在炎炎的沙漠之中,将他的个性肆意地张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壮举,却又何等的令人尊敬,令人仰望,我们在他的张扬的个性面前,就仿佛站在一个巨人的脚下。

  个性的张扬取得成就的人何止这些?韩愈不也是一个例子吗?一介罪臣,在发出“好收吾骨漳江边”的感叹后却将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当地人尊敬爱戴,人们给他修了韩祠,并给当地的一条河取名韩江,那儿的一片江山尽姓韩了。长安大殿的雕栏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瘴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手托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形单影只,独自走向海角天边,处逆境却明心志的个性使他并没有被人所忘,至今人们仍吟唱着他那华美的诗章。

  “自古圣贤多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屈原、司马迁、李白……他们无不以自己张扬的个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璀璨的一页。我们要做走路族,不应做“路走族”,不要让路走出我们,将灵魂帖在路这个压模上,变成路的制成品。我们应该张扬自己的个性,走出自己的路,因为只有走出自己的路才能显示生命的崇高、伟大.张扬个性吧,让那冲破晓雾的朝阳为我们作证!

  张扬个性 创新作文

  白交祠小学 叶跃民

  当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滥于模仿而少创造,情感虚假苍白而少真情的通病,更有呈现出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趋势。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规矩多多,要求多多,条条框框多,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标》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为此,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不断摸索、实践,终于欣喜地发现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张扬他们的个性,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思维和思路,启发了学生富有灵性的想象力,诱发了学生充满个性的创造力,写出了富有创意的作文,令人耳目一新。

  一、注入人文情怀,激发童趣,丰富命题形式。

  许多作文的命题不是“旧地重游”,就是“老生常谈”,毫无童真、童趣,使学生觉得兴味索然,提不起写作的兴趣,更谈不上写出有个性的习作。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以儿童幼稚纯真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以儿童特有的童真去感悟生活。因此,教师在作文的命题上多花点心思,相机创设多种形式命题,不但可引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写课后创意小文章。即结合刚学完的课文,或顺延其故事情节,借题发挥,通过推测、设想、假设进行补充;或干脆来个“老文新写”。换上孩子们自己的思路;或换一换人称体裁。这种练习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很容易引发联想,或迫不及待想发表自己的见解,“火花”的碰撞会诱发新的“火花”。如此一来,学生写作兴趣盎然,小文章往往一气呵成,当堂可完成。

  在教学中,我还尝试多种形式:(1)编写童话故事;(2)引导学生自创情境,写事记事;(3)创写理想人物,开辟写人新天地,如我理想中的教师、蓝猫历险记、魔圣奇遇等;(4)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如自画自写、自作自唱、手工记时、听音乐随想等。

  二、尊重个性,精心选材,创新立意。

  磨灭了个性,也就扼杀了创造力。没有个性的东西,哪谈得上新意。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家长的影响不同,学生们形成了不同的个性,他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也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感受也有差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说“真话”,然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精心选材,创新立意。俗话说:“有了好的作文材料,作文就写成了一半。”如果把材料比作巧妇手中的米,比作能使蚕吐丝的桑叶,丝毫也不夸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获得丰富的作文材料,并勇于发表独特见解,不盲从,不“人云亦云”,挑选出新鲜的材料,写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如写〈〈农村见闻〉〉,学生经常人云亦云,写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富起来,生活好起来,楼房建起来,家用电器应有尽有的题材。通过引导学生先摆后选,学生的作文就不同了。有的写“科技培训班”,有的写“文明新村”,有的写农村建立“奖教奖学基金”等报告农村变化的最新消息,介绍农村的新生事物,作文就有了新鲜感。

  同时,指导作文立意不能统得过死,要引导学生在判断、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多侧面立意。这样,让学生在同一题材中,找到新的内涵,表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教完《落花生》,要求学生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我以《蜡烛》为例,指导学生多侧面立意。有的学生从它的用途——照明,体会它照亮别人,毁灭自己,有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品质;有的同学虽然也从用途去思考,但角度不同,着重从应用的时间和范围去思考,蜡烛平时放在抽屉里或桌角,可电灯一灭,他就挺身而出,给人以光明,他那默默无闻,甘当配角的精神多么值得人们学习呀;有的同学揭蜡烛的短处——不坚强。一开始工作就流泪,不但泪痕满脸,而且泪痕满身,通热会弯腰、变形。体会它性格较弱,不像青松那样不怕重压,坚强不屈。通过对比,告诫人们要坚强,迎着困难勇往直前;有的同学则通过寓言写蜡烛和电灯的竞争,告诉人们不守旧,要承认科学,不能阻挡时代潮流。瞧瞧,学生们的立意是多么新颖、奇异,写出的习作当然篇篇都是灵动的、富有个性的。

  三、自由表达,鼓励想象性的描述,发展个性化语言。

  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观察孩子们平常的语言交往,就不难发现孩子们不同的个性。如有的快人快语,有的入木三分,有的喜欢揭短,有的善于赞美,有的知识面广,“妙语连珠”,有的小小年纪已有些“油腔滑调”。不管怎样,教师应让孩子自由表达说真话,鼓励孩子使用自己的语言,多作想象性的描述,多写“生活语”。例如,我发现学生在写人的眼睛时,常用的词不是“明亮”就是“炯炯有神”,千篇一律。于是,我让学生抓住人特别的神态,仔细观察,再用想象性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们一放飞想象,个个神思飞扬,许多个性鲜明的语言纷至沓来:“她的眼睛,如一潭春水,总是盛满笑意。”“上课时,他的眼睛专注如狩猎的豹子,从不错过任何猎物。”“每当我做错事,爸爸的眼睛总象强光的电灯泡。”……这样的语言脱了俗,有创意。

  总之,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作文教学只有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学生才能在作文天地里无拘无束,兴致盎然地驰骋想象,憧憬未来,抒写生活,表达真情,张扬个性。

  放飞想象的翅膀
  同安区河田小学:叶文中
  武侠名著大师金庸以其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加以无穷、多彩的想象,为无数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武侠世界,令读者读来回肠荡气,为之痴迷。因此,他的作品经久不衰,让人不得不佩服金庸大师那神奇而又动人的想象力。同样,科幻小说名家倪匡先生更是以其大胆、超乎自然的想象将我们带入了神秘的科幻世界。

  金庸、倪匡是大作家,他们的作品已得到大众读者的肯定。我们教师现在所面对的是一批批犹如雏鹰一般待翔的小作家,应当如何指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天空,并能写出优秀的习作?本人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谈谈几点浅见。

  一、 诱发情感,激趣想象

  想象的“火种”是情感。学生也如大作家一样,有着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一旦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所迸射出来的想象力是惊人。他们的想象甚至比成年人还要广、还要深:学生虽没有如大人一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但他们童真无暇的心灵却没有框框架架的束缚,就可以怎么想,怎么说。教师应创造一个没有拘束、没有框架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指导学生从中寻找写作素材。

  作为少年儿童,学生对未来充满憧憬,对新生、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幻想,因此,激发学生想象要以“趣”入手,要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发挥奇思妙想。

  我曾执教过一堂听音想象作文。在课堂上放一段几种动物的鸣叫声合成的音乐,让学生仔细听完之后,把听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再想象动物们可能在说什么、干什么?然后要求学生把动物当作人来写,编一个童话小故事。学生因此被激发的兴趣空前高涨,所表现出来的想象也是极其丰富。《小熊娶亲》《动物音乐会》《森林运动会》……一篇篇充满童趣的想象作文由此而诞生。

  二、 丰富直观,拓展想象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以及它在教学上的应用对于教师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助一臂之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开拓他们思维的关键。作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艺术形象,提供思维的凭借,从而激发儿童的想象能力。

  原人教版修订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安排了一次看图想象作文的练习。图画是一幅北京申奥宣传画。如果单凭一幅宣传画,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写出好的作品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本次习作时,我除了课前布置学生注意收集有关奥运会及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资料,还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设计这一习作训练:将北京申奥的有关报道、宣传画,几年来中国人民为申奥所做的各种努力、奥运会比赛上我国体育运动健儿的奋勇拼搏表现等精彩镜头、照片制成课件,并以雄壮的国歌为背景音乐,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使这幅宣传画显得有声、有色、有情景。学生由此获得直接的感官材料,激发其爱国热情,拓宽其想象空间,调动其写作兴趣,思之成型,言之有物,比较容易完成作文。

  三、注重积累,充实想象

  当今小学生习作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内容空洞无物,语言苍白无力。分析其原因,可以看出:学生虽然有着挺好的写作素材,但由于平常阅读量较少,词汇蓄积量贫乏,表达能力低下,辞不达意。同时,语言积累的贫缺让学生的想象只能停留于表面,而无法深入,影响着学生想象能力向高一层次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积累,以充实想象。如引导学生“把你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加强阅读量,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的想象能由此及彼。同时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丰富语言积累。

  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在此基础上所展开的想象就能做到多角度、多层次,也就避免了由于语言积累的贫缺而造成的习作缺陷。

  四、因势利导,放飞想象

  《现代汉语词典》对“胡思乱想”一词作如下解释:没有根据的猜想。含有批评色彩。学生的想法有时在成年人看来是极其幼稚、近乎荒唐,令人啼笑皆非,于是经常用“胡思乱想”来评价学生。我认为,语文教师在一定的程度上应当肯定、鼓励学生的“胡思乱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考虑到工作的对象,考虑到想象的主体是孩子,应当对于学生的想法予以鼓励并适时引导使其步入正轨。当然,其基调应是健康、向上、欢乐的。在作文教学中,也许就是在学生的“胡思乱想”中蕴藏着丰富的写作素材。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向学生布置了一个补充型的作文题目:假如我……其中有几位学生这样补充题目:假如我有钱。于是我对这几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钱以后干什么?”这是一个连成年人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被提了上来,纷纷提出自己的理想和做法。有的学生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提出一些颓废、无聊的目标。对此,我并没有加以斥责,而是以一些著名的成功大企业家事例使学生懂得:享受生活是对的,但生活可以更有意义。学生立刻围绕“有意义”展开讨论,纷纷提出更宏伟,更新颖的奋斗目标:太空探险,投资发明……之后,在写作成文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疏导、补充,学生完成的作文质量之高让我始料未及。

  当然,放飞学生的想象之后还应使之落实于写作,而激发想象应是习作成文的前提条件,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也许,在你的启发中会有金庸式、倪匡式的大作家,会有新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