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loe perrin图片:中国各民族的迁徙过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6 05:28:15
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

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一、人口分布的基本形式
  我国近1亿少数民族人口广泛分布于祖国各地, 经过几千年的民族交往、迁移和发展已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基本分布形成。在地理分布上已呈现出互相交错分布、混杂居住的局面。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生活。不少民族分布范围很广,如回族有三分之二以上人口以散居形式遍布全国;蒙古、满、苗等族分布的省区也很广泛。建国后,为了建设需要,民族人口的调动增加,使各地区的民族成份更趋多样化,如北京有56个民族成份,其他各省区中绝大部分都有30 个以上的民族成份。
  同时,许多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迁移中,也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聚居地,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如分布于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口就占其总人口的73% ;藏族人口居住于西藏、四川的就占了70%左右;维吾尔族99%以上聚居于新疆;壮族人口92%居住于广西;其他如布依、白、傣、 哈萨克等几十个民族在某一省区的集中程度也都98%以上,显示了明显的聚居分布的特点。
  二、人口分布的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从全国范围来说,主要分布东北、西北、西南等内陆边疆地区。这里自然环境较差,人口稀少。但由于民族地区范围广阔,各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有显著的差
  异,因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一)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边远、内陆、高原、山区等地
  从分布的地理位置来看,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到海南的十个边境省区,居住着占全国近70% 的少数民族人口,仅西北、西南地区就集中了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50%。就自然环境来说,以深居内陆的高原山区为主,寒冷、干旱的荒漠占了相当比重。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远离海岸线,距离海岸线越远人口越多,越近人口 越少。在垂直分布上,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地、高原。如藏族即为世界驰名的高原民族,最高的居民点已达到海拔4880米,为世界所罕见。
  (二)人口密度底,地域间差别大。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很低。1990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密度,大约为每平方公里24 人, 约为全国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8人的1/5。各民族地区之间及内部,人口分布也很不均衡。如青海 7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占总面积4%的东部农业区,新疆西北部也是人口集中地区。各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也有很大差异,如1990年贵州和广西每平方公里分别为184人和178人,而新疆、青海每平方公里分别为9人和6人,最低的西藏每平方公里仅为1.8人。
  (三)人口的分布范围不断扩散,民族杂居现象更加突出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面貌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是由于民族人口得到迅速发展,再加上人口迁移的因素,使民族地区人口密度都有了不同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少数民族人口从原来的聚居区或散居区不断向全国各市县扩散,使其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各地区的民族成分也更多样化。如1990年,全国97.3%的市县都有回族人口分布, 藏族人口也平均每年扩散20个市县。
  三、人口的分布
  我国民族地区的人口分布,既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现根据国土资源、历史渊源、生态环境及经济建设等几方面特点,围绕人口分布发展这一中心,按照区别区间差异性和归内区内相似性的方法,可将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划分为四个大人口区。
  (一)桂黔滇区
  广西、贵州、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在南方的主要聚居地区,面积占全国的8.28%,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28.4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各民族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一个大区。
  (二)甘宁区
  大部位于西北内陆黄土高原上,还有部分地处内蒙古和青藏高原边缘,本区面积占全国5.41%,平均人口密度为46人/平方公里, 是民族地区中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但大大抵于全国人口密度的平均水平。
  (三)蒙新区
  内蒙古和新疆两自治区面积占全国28.36%,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稀疏的地区。
  (四)青藏区
  位于“世界屋脊”的青海和西藏,大部海拔在4000米以上。全区面积占全国21%,人口密度仅3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最稀疏的地区。
  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同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如藏族等世代生息的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贫瘠的土壤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低下,经济发展迟缓,人口增殖也就缓慢,从而形成我国人口分布最稀疏的地区。面积广大、尚未开发的藏北高原,更是地旷人稀甚至荒无人烟。西北地处干旱内陆,草原面积广大,农业以灌溉为主,水文条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因而其人口的分布明显与水资源分布相关。广大荒漠地带,人迹罕至,而河水流经地区及地下水丰富的地带,则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区,如宁夏银川平原及内蒙古河套平原,均得益于黄河水灌溉之利而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成为塞上明珠;又如新疆阿克苏地区93%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占总面积6% 的绿洲地带,人口密度为175人/平方公里;吐鲁番盆吐地中的绿洲上, 人口密度高达376人/平方公里,而绿洲以外不足一人或为无人区。 西南地区虽然大部分地方地形崎岖,石山裸露,但由于气候条件有利,在一些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形成许多农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
  (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特点的影响
  这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归根到底还要通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而起作用。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造成经济 结构的地域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
  (三)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
  人口的地域分布都不同程度地显示着历史的继承性,是历史的产物。它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布局的改变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其变化又表现出较大的惰性。越是历史悠久的地区,这种烙印就越深刻,在中原汉族地区,人口增殖的时间长,密度也较高;而少数民族聚居的大多数地区,因开发历史较短,人口增殖时间短,迁移人口数量有限,人口分布一般较稀疏。
  五、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指人们聚居位置在空间的移动。它同人口的增殖一道共同塑造着人口分布及人口结构的面貌。 民族地区人口的分布现状,与我国历代和近代的人口迁移有着密切关系,而少数民族人口的迁移,也往往是我国较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组成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的人口迁移
  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几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多与朝代交替和民族战争有关。如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一次规模很大的民族迁移。当时,汉族统治者为补充人口,增强国家实力,用各种形式吸引甚至强制少数民族迁居内地,原居住我国北方和西部的一些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数量大,民族成份也复杂,其中主要的有匈奴、氐、羌、羯、鲜卑等少数民族。大量少数民族迁入,并与汉族杂居,以至达到“关中之人,戎狄居半”的程度,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逐渐汉化,后大部陆续融入汉族。与此同时,为避躲频繁的战乱,也有大量汉族人民南迁长江、珠江流域,或北迁关外。从唐末五代至辽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迁移和融合的时期。这一期间有大量蒙古、女真、契丹、突厥、党项等民族人口,以入侵及迁居形式进入内地,此后大部分居留下来并被汉族融合,有的则形成了某些新民族,如回族,有的则与其他民族融合同化。
  (二)建国以来民族地区的人口迁移
  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人口和生产力分布不合理的状况,促进经济建设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建国以后,国家有计划地组织东部人口密集地区向边远民族地区的大规模移民。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沿海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抽调大批职工及其家属支援在民族地区进行的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及相应的商业服务行业等重点项目的建设。随着民族地区一批新的工矿业城市的兴起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使这些地区人口分布的面貌也得到改变。另一种是为了发展边疆地区的农林垦殖生产,先后多次组织以城镇青年、复转军人及其他人口稠密地区人员等的移民活动,人数达数百万之多,主要迁入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地。经过他们的长期艰苦劳动已开垦出几亿亩荒地,建起数以千计的林场和垦殖场,形成了一些新的“移民城市”,为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家还有计划地每年分配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边疆民族地区进行智力支边。
  建国以来,除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的人口迁移外,还有东部地区广大农村人口向边疆民族地区的自发流动迁移。这种迁移方式虽然带有自发和盲目的性质,但规划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迁移的原因是我国各区之间人口、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存在差异。农村人口的自发流动占移民总数的比重较高。如新疆建国后迁入的人口中有2/3 属于这种方式。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东部农村商品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口,再次自发地大量涌入民族地区,广泛从事裁缝、修配等各项街头服务行业。
  建国以来,内蒙古和西北、西南等民族地区一直是人口的主要迁入地区。其中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在人口的增长构成中,机械迁入人口所占比重最高,如根据1954—1980年的统计资料,新疆占36%,青海占30%,内蒙古占28%。

从历史中来

中国人是从中国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