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图片备份吗:什么是跨掉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0 17:35:58
有本书叫《在路上》是跨掉派的经典 没读过 不知什么是跨掉派??

  关于跨掉派

  1、关于写作范围:没有什么东西,从裸体的睡者、吸毒的流浪者、太空的未来战士、正在逐渐腐烂的脸,到同性恋者颤抖的内心,到染病的向日葵,一直到甚至母亲的私处
  2、关于形式:他(金斯堡)长长的诗行就像50年代的一次太阳之旅,它不可思议,粉碎了以前人们对诗歌的界定。
  惠特曼:最纯净的表达,就是找不到适于自己的范围,靠自己创造一个新范围的东西
  韩(兰?)波:鲜为人知的新发现要要求有新的表达方式
  克鲁亚克:你所感觉到的东西将会找到自己的方式
  金斯堡:好头脑出不了坏东西

  看,这跨掉派!
  ?这个世界人人都需要有工作,或者说,人人都需要有收入。被美国文坛放逐一生的“垮掉派”作家查尔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毕生几乎没有“正正经经”的工作,就像《勤杂多面手》里的男主人公。虽然现在大家都说,他和格鲁亚克一样伟大。
  ??无论是2005年的《勤杂多面手》还是1987年的《酒心情缘》,担任编剧的查尔斯·布考斯基都将男主人公命名为Henry Chinaski,令人想起成名前同样穷困潦倒的亨利·米勒。与亨利· 米勒一样,查尔斯·布考斯基流淌着德裔日耳曼人的血统,在美国长大,大学没念完就自动退学,拒绝朝九晚五,抱着写伟大作品的大志,乐当无名小人物,混迹人间。
  ??不工作可以,没收入不行。无论是《勤杂多面手》和《酒心情缘》里的亨利——他们都是布考斯基生活的写照——还是布考斯基本人,为生计所逼,自然什么都干过。雪弗莱公司的零工,小博物馆的临时看门人,报社编外校对,当然不排除厚着脸皮傍至少付得起房租和一罐啤酒的女人。一天二十四小时里,至少在二十三小时五十九分里他是个不务正业的混混,有一分钱就到下等酒寮狂饮啤酒和马蒂尼的无赖,喝醉滋事打架斗殴的恶棍,浪费时间,糟蹋自己。但当夜深人静,回到脏乱差的贫民窟公寓,听着爱人醉眠床上的鼾声,窗外酒馆招牌的红光在窗上闪烁,放上一盘莫扎特,Henry Chinaski或者布考斯基就披上了翅膀,从凡人变成了天使。他写诗、写小说,从搀和着酒精的血液里分泌出无比纯净的语言:“可我总是不停地想你,我感觉你像个胎儿似的在我腹中,我称之为爱情。”“我看见你饮一汪泉水,用你小小的、小小的蓝色的手,那源泉生在法兰西。”
  ??绝大多数描写作家的电影都有矫柔做作的毛病,令观众觉得作家都是神经病。但《勤杂多面手》无此弊病。像查尔斯·布考斯基这样的作家,生性极端冲动,不善节制,是酒色之徒、好斗分子,但并不表明他们不知道社会为何物。在知识上,他们同样洞察人情世故,渴望讨别人喜欢,被社会承认,但不愿意为此改变自己,不愿意假装变成别人。《勤杂多面手》揭示出了这一点。一个描写作家的电影做到这样,就是好了。
  ??布考斯基其人是个勤杂多面手,什么都写,诗、短篇、长篇、剧本。毕生住在南加州的贫民区,死前总算有了宝马。美国之外,几千万读者为之发狂,包括我喜爱的宝岛上的音乐诗人陈升。深谙艰辛的他给亨利设计了让人意难平的结局。“黑麻雀”出版社的女编辑慧眼识英雄后,Henry Chinaski没有收到稿费,他已被房东扫地出门了,看来有些人要一直倒霉到底。布考斯基似乎想说,好吧,不出名一点没什么,至少亨利按照自己的愿望活着,而且写了那么多,这就够了。关键是要坚持下去,永远保持勇气。酒鬼就酒鬼,色鬼就色鬼,我就是我。波德莱尔不是说过,宁愿沉沦地狱,不愿虚无人世。

  作者简介
  杰克·凯鲁亚克,美国垮掉派作家。青年时代生活放浪,做过各种杂工,曾遍游全美及墨西哥,著有小说18种,后死于酗酒。

  凯鲁亚克年谱:

  1922年3月12日,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洛威尔城,是加拿大法国移民列奥·凯鲁亚克和加布里尔的第二个儿子,排行老三。
  1939年从洛威尔中学毕业。
  1939年~194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足球奖学金,在纽约霍雷斯·迈因预备学校读预科。
  1940年~1941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本科学习。
  1942年~1943年在美国海军服役,被以精神病为由除名;后在商船上当水手,随船队去英国利物浦。
  1944年认识卢西·卡尔、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涉嫌参与卡尔杀人案;8月22日同第一个妻子埃迪·帕克结婚。
  1946年~1948年写作小说《镇与城》;在纽约同尼尔·卡萨迪相识。
  1948年同作家约翰·克列农·霍尔姆斯(John Clellon Holmes)相识,提出“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这一名称。
  1948年~1950年开始写作《在路上》,第一次同卡萨迪以在路上》主人公狄安原型)横越美国,最后到达墨西哥城。
  1950年《镇与城》出版,与第二任妻子哈维蒂结婚。
  1951年2月~3月,阅读巴勒斯小说《贩毒者》以及霍尔姆斯的小说《走》手稿。4月,在纽约公寓内的一卷打字纸上写出了《在路上》。10月,提出“自发式写作”方法,开始修改《在路上》。
  1951年~1952年在纽约和旧金山写作小说《戈迪的幻想》。
  1952年在墨西哥城写作小说《萨克斯医生》。
  1953年在纽约写作小说《玛吉·卡萨迪》和《地下人》。
  1954年在纽约和加利福尼亚开始研究佛学,在旧金山写成诗集《旧金山布鲁斯》。
  1955年写作《墨西哥城布鲁斯》,在墨西哥城开始写作长篇小说《特丽斯特莎》。10月3日,同金斯堡等出席旧金山“六画廊”诗歌朗诵会,金斯堡朗诵《嚎叫》,大获成功。
  1956年在墨西哥城完成小说《特丽斯特莎),在北卡罗来纳开始写小说《杰拉德·的幻想》,在华盛顿州和墨西哥城完成长篇小说《孤独的天使》第一部。金斯堡的诗集《嚎叫及其他》在城市之光出版社出版。
  1957年3月到法国和英国作短暂旅游。《在路上》由纽约维京出版社出版;在佛罗里达开始写小说《达摩流浪汉》。
  1958年~1960年写成小说《孤独的旅人》手稿。
  1961年在新墨西哥城完成小说《孤独的天使》第二部,在佛罗里达写成小说《大瑟尔》。
  1965年在佛罗里边写成小说《萨托里在巴黎》。
  1966年5月同母亲迁往故乡洛威尔,11月9日同第三任妻子斯特拉结婚。
  1967年在洛威尔写作小说《杜鲁阿兹的虚荣》。
  1968年尼尔·卡萨迪死于墨西哥。到欧洲作短期旅行。
  1969年10月21日病死于佛罗里达州圣·彼德斯堡。

最推荐的就是去看那本在路上

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

之所以将这样一小群潦倒的作家、学生、骗徒以及吸毒者当作“一代”,是因为这个人群对二战之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方文学领域,“垮掉的一代”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垮掉的一代”的成员们大多是玩世不恭的浪荡公子,他们笃信自由主义理念。他们的文学创作理念往往是自发的,有时甚至非常混乱。“垮掉的一代”的作家们创作的作品通常广受争议,原因是这些作品通常不遵守传统创作的常规,结构和形式上也往往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

“垮掉的一代”对后世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文化研究学者们看作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亚文化”。

“垮掉的一代”的重要文学作品包括杰克·克鲁亚克(1922年-1969年)的《在路上》、艾伦·金斯堡(1926年-1997年)的《嚎叫》和威廉·博罗斯(1914年-1997年)的《裸体午餐》等。后两部作品由于内容“猥亵”而引起法庭的注意,但也为此类文学作品在美国出版的合法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自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