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大桥卓弥打官司:魏源的《寰海十章》(城上旌旗城下盟)全诗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12 18:10:30

《寰海十章》

城上战旗城下盟,怒潮已作落潮声。

阴疑阳战玄黄血,电挟雷攻水火并。

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

全凭宝气销兵气,此夕蛟宫万丈明。

译文:

忽报鬼子被奋起义民层层围困,

人人同仇敌忾,顷刻间号召数万人大军。

敌酋眼看就擒,忽然斜刺里来了救兵,

是谁开笼放虎,让它们祸害人民!

难道鬼子也懂仁义,可以七擒七纵?

怪的是忽战忽和,反复举棋不定。

这样荒唐事,真使有心人愁闷欲死;

我象黑蛟龙冻卧在墨池中,有志难伸。

扩展资料:

1840年5月,英军包围广州,奕山战败,派人向英军求和,与英国侵略者订立了丧权辱国的《广州和约》,答应向英军交纳赎城费六十万元,赔偿英商馆损失三十万元。魏源此诗反映的就是这一事件。

首联揭示投降派与敌议和的实质乃城下之盟,对抗击侵略者的斗争由盛转衰深感惋惜。颔联回顾如火如荼的抗英斗争,以此反衬投降派的软弱无能。

颈联与尾联揭露投降派惧敌本质,讽刺其以赔款的方式媾和。此诗语带锋芒,讽刺辛辣,强烈的感情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用典失之晦涩的缺陷。

魏源(1794.4.23-1857.3.26),名远达,字默深,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  。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光二年( 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全诗:

寰海后十章(其九)

[清]魏源

城上战旗城下盟,怒潮已作落潮声。

阴疑阳战玄黄血,电挟雷攻水火并。

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

全凭宝气销兵气,此夕蛟宫万丈明。

译文:

城上插着战旗迎风招展,城下已经签订了屈辱的盟约。军民抵抗侵略的行动如海潮一般悄悄退去。

海外侵略者气焰嚣张,逼使被人民奋起反抗。双方枪炮齐鸣,如雷电闪鸣,有声有色。

侵略者难道真是不可战胜的吗?国家的金银财宝难道真的应该进献给海外的侵略者吗?

统治者全靠用国家的金银财宝来求得一时苟安,他们奉献给侵略者的珍宝,已经把他们的营帐照得一片通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840年5月,英军包围广州,奕山战败,派人向英军求和,与英国侵略者订立了丧权辱国的《广州和约》,答应向英军交纳赎城费六十万元,赔偿英商馆损失三十万元。魏源此诗反映的就是这一事件。

作者对于当时满清政府的惧外媚敌行径极为不满,并对外国的入侵和清廷的颟顸无能怀着深切的忧虑,诗中充分流露出这种愤懑和忧国的感情。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寰海后十章(其九)

百度百科-寰海十章





《寰海十章》全诗:

城上战旗城下盟,怒潮已作落潮声。

阴疑阳战玄黄血,电挟雷攻水火并。

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

全凭宝气销兵气,此夕蛟宫万丈明。

赏析

《寰海》组诗,凡十一首,多作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均以鸦片战争为题材。本诗所写,即是年五月,英军包围广州,清朝大员“靖逆将军”奕山不战而降的历史事实。

首句从对比角度入手,以城上城下比照来写,颇值得玩味。城上旌旗高标飘扬,城中兵力自然完整无损;然城下盟会,城上将帅却已在向敌方进行投降的交易,此便令人莫名惊诧。

次句更进一层,以形象的比喻,点出导致反侵略战争由高潮而低潮的真正罪魁。抗击外来入侵之怒潮所以突然降落萎缩,非兵民不战,实乃清廷及其大员投降政策使然。

第三、四两句写战争发生缘由与非战不可及民众齐心抗敌、勇击外寇轰轰烈烈情势。《周易·坤》云“阴疑于阳,必战。”阴气盛大,凌犯阳气,互不相让,战争必然发生。

又《坤》上六爻辞云:“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玄黄喻指血色。“阴疑阳战玄黄色”,正揭示出英军以强兵压境,凌犯我土,我方出于自卫,被迫还击,正义与非正义所在,自是朗若白昼。

“电挟雷攻水火并”,客观再现了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光辉事迹,又以自然天象,烘托渲染了民众抗击外来之寇情绪的高涨激烈,场面之可歌可泣。

第五句设一问句,笔势激转,由三、四句写抗战怒潮转写落潮。“鼓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与发布号令的鼓号,此处代指英寇。琛珠,宝珠。海王,喻指由海路而来穷极叫嚣的敌方。

“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前句似是疑问,实为否定,后句则以愤激反语,表露了诗人极大的愤怒。在诗人看来,外寇也并非从天而降的神兵,也并非不可战胜,然清军献上降表,赔款送宝求和,此在其昏愦不抵抗策略之过。

结末二句,对满清王朝投降派之卖国求生、软弱腐朽,作了进一步的批判声讨。“全凭宝气销兵气”,不求奋发图强,抵御外侮,竟靠赔款割地来消弥兵事,这显然为舍本逐末。

“此夕蛟宫万丈明”,蛟宫喻指英军之大本营,而其万丈通明,是英军侵略者为得来毫不费功夫的收获而庆贺,抑或为清军送去的珠光宝气照亮,诗人并不作说明,然一切批判、愤慨、痛心、屈辱……尽在不言之中。“此处无声胜有声”,以此收煞,效果却比一切说明均显得更强。

通观全诗,既有对清廷昏愦颟顸的批判,也有对下层民众爱国热情的歌颂,而对下层民众的歌颂,又更加深了对上层统治者腐败无能、卖国投降罪行的谴责。具有深厚爱国情感的诗人,目睹鸦片战争中种种可耻的事实,有无限之愤激和痛心,本诗正表现了他的这一情怀。

在艺术表现上,诗中多用典故及比喻对比手法,虽略显隐晦,然其所表露的诗人对国家命运之关切、对国是日非之痛心、对投降派卖国行径的揭露,却也清晰可见。

扩展资料

魏源的思想成就:

1、革新图强

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

他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运、盐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反对侵华

魏源坚决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华活动,提出了反侵略的主张与办法。他对人民群众的力量有一定的认识,同林则徐“民心可用”的观点相一致,提出“义民可用”的主张。

为了有效地进行抵抗,他反对“浪战”,而主张“以守为战”。他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提出“自守之策二: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一曰调客兵不如练土兵,调水师不如练水勇”,主张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设阱以待虎,设以待鱼”,以歼灭来犯者。

3、推崇民主

魏源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而且也很推崇和歆慕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他称誉瑞士“不设君位,不立王侯”,“推择乡官理事”,是“西方桃花源”。又说“墨利加北洲(指美国)之以部落代君长,可垂奕世而无弊”。

在封建专制制度长期统治下的当时中国,敢这样赞美没有君主和皇帝的政治制度,不能不说是很有胆识的见解。 

4、赋税思想

在赋税问题上,魏源主张培植和保护税源,指出“善赋民者,譬植柳乎,薪其枝而培其本根”。

他指责苛重税敛,认为重税破坏了纳税人的财产,也就破坏了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彼贪人为政也,专脧富民;富民渐罄,复脧中户;中户复然,遂致邑井成墟”,“有因何不种稻稷?秋收不给两忙税,洋银价高漕斛大,纳过官粮余秸秷。”

魏源主张国家利用赋税手段保护工商业的发展,认为“士无富民则国贫,士无中户则国危,至下户流亡而国非其国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魏源

《寰海十章》(其九)

城上战旗城下盟,怒潮已作落潮声。

阴疑阳战玄黄血,电挟雷攻水火并。

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

全凭宝气销兵气,此夕蛟宫万丈明。

翻译:

放眼望去,城池上方早已树立其迎战的战旗,并且城下队伍也早已集结完毕,士兵们一浪高过一浪的怒吼犹如涨潮时巨大的水浪声,响彻天边。可反观侵略者们也是气焰嚣张、战力十足,激烈的战场上无一处不流淌着勇士们的鲜血。

扩展资料:

1840年5月,英军包围广州,奕山战败,派人向英军求和,与英国侵略者订立了丧权辱国的《广州和约》,答应向英军交纳赎城费六十万元,赔偿英商馆损失三十万元。魏源此诗反映的就是这一事件。首联揭示投降派与敌议和的实质乃城下之盟,对抗击侵略者的斗争由盛转衰深感惋惜。

颔联回顾如火如荼的抗英斗争,以此反衬投降派的软弱无能。颈联与尾联揭露投降派惧敌本质,讽刺其以赔款的方式媾和。此诗语带锋芒,讽刺辛辣,强烈的感情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用典失之晦涩的缺陷。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字默深、墨生,原名远达,字良图,又字汉士,法名菩萨戒弟子魏承贯,湖南隆回人,魏邦鲁第二子。

幼年时家道中落。6岁进私塾。9岁应县童子试,因以“腹内孕乾坤”对“杯中含太极”而使考官大为惊叹。14岁参加县学入学考试,名列前茅,被称为神童之一。三年后,回乡教书,方圆百里,颇有文名。

此后求学京师,随姚学塽学宋儒之学,从刘逢禄学《公羊》。中年后充任督抚幕府。

道光二年(1822年)应顺天乡试,中举人第二名。后屡试未中进士,捐“内阁中书舍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进士,历任江苏东台知县、兴化知县、两淮盐运司海州分司运判和高邮州知州等。

咸丰三年(1853年)因迟误驿报而被革职,后虽经保举复职,终无意仕途,入僧院参禅,后卒于杭州东园僧舍。

参考资料:“魏源”百度百科

全诗:

《寰海十章》

城上战旗城下盟,怒潮已作落潮声。

阴疑阳战玄黄血,电挟雷攻水火并。

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

全凭宝气销兵气,此夕蛟宫万丈明。

译文:

放眼望去,城池上方早已树立其迎战的战旗,并且城下队伍也早已集结完毕,士兵们一浪高过一浪的怒吼犹如涨潮时巨大的水浪声,响彻天边。可反观侵略者们也是气焰嚣张、战力十足,激烈的战场上无一处不流淌着勇士们的鲜血。

勇士们用生命保卫着城池,抵挡侵入者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双方枪炮齐鸣,像雷电交织一样壮观不已。进攻的号角越来越急促,勇士们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即使整个城池都已被侵略者团团包围,但那股势不可挡的锐气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激励着士兵夺得胜利。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840年5月,英军包围广州,奕山战败,派人向英军求和,与英国侵略者订立了丧权辱国的《广州和约》,答应向英军交纳赎城费六十万元,赔偿英商馆损失三十万元。魏源此诗反映的就是这一事件。

首联揭示投降派与敌议和的实质乃城下之盟,对抗击侵略者的斗争由盛转衰深感惋惜。颔联回顾如火如荼的抗英斗争,以此反衬投降派的软弱无能。

颈联与尾联揭露投降派惧敌本质,讽刺其以赔款的方式媾和。此诗语带锋芒,讽刺辛辣,强烈的感情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用典失之晦涩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