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9012led大灯有吗:“台风”为什么叫台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20:05:17

“台风”名字的起源:
太平洋西部沿海有一种极猛烈的风暴,本来没有专用名词,我国广东人只是笼统地叫它“大风”。后来欧洲的航海家来到中国,从广东人嘴里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个词,可是这个词在外语里该怎么写呢?当时航海家采用了音译法,广东人的“大风”念[taifunɡ],于是就成了英文的typhoon、法文的typhon,等等。这个外文词不久又传回中国北方,北方人说的“大风”(dà fēng)和广东人发音不一样,所以想不到这个词是当初的“国产货”,而是把它当作“进口货”处理,又用半音译和半意译的方法译成了“台风”。

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 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 希腊单词typhon 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 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就象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Tufan ,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 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 和 tufan 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 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中国,另一个大帝国,给了我们风暴的另一个单词,这里指的是在中国附近洋面发生的飓风。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 fung 同我们的阿拉伯语借用词相近, 最早以tuffoon 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英语。 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

台风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名称。台风是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的叫法;在大西洋、东太平洋、加勒比海地区称为飓风;在印度洋、孟加拉湾称为热带风暴;在澳大利亚称为热带气旋。我国为什么叫“台风”?有人认为古时的人不清楚台风的起源,以为台风是从台湾来的。又一种说法,认为台风是广东话“大风”的谐音。
台风的直径一般在600~1000千米,最大可达2000千米,称为超级台风,最小的仅为100千米,称为微型台风或豆风。
台风在水平方向上有三个不同部位。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台风眼区、云墙区和螺旋雨带。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该处气压最低,温度较高,天气晴朗。其直径平均为25千米,大的可达60~70千米,小的也有5~6千米。台风眼的周围是宽几千米、高十几千米的云墙区,也称为台风眼壁。它由许多发展旺盛的积雨云组成,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的地区,凡摧毁性的大风、暴雨均集中于此。
云墙区外是螺旋雨(云),由几条雨(云)带呈反射针方向、螺旋壮向眼壁四周辐合。它由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单体构成,雨带宽约几十千米或几百千米,长约几千千米。螺旋雨带所经之处降阵雨。
参考:http://www.cpus.gov.cn/kpwd/content.asp?id=384

typhoon
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 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 希腊单词typhon 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 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就象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Tufan ,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 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 和 tufan 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 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中国,另一个大帝国,给了我们风暴的另一个单词,这里指的是在中国附近洋面发生的飓风。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 fung 同我们的阿拉伯语借用词相近, 最早以tuffoon 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英语。 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

有人认为古时的人不清楚台风的起源,以为台风是从台湾来的。又一种说法,认为台风是广东话“大风”的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