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中版的西游记:台风的名字是怎么起的?有什么根据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19:34:36

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台风,美国军方于关岛上设置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次大战习惯对各台风给予名字,方便识别。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2000年起,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负责。

现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台风的名字,由国际气象组织的十四个东亚区内的会员提供,各交十个名字,分为五组。

来源 I II III IV V
柬埔寨 达维 康妮 娜基莉 科罗旺 莎莉嘉
中国 龙王 玉兔 风神 杜鹃 海马
朝鲜 鸿雁 桃芝 海鸥 鸣蝉 米雷
中国香港 启德 万宜 凤凰 彩云 马鞍
日本 天秤 天兔 北冕 巨爵 蝎虎
老挝 布拉万 帕布 巴蓬 凯萨娜 洛坦
中国澳门 珍珠 蝴蝶 黄蜂 芭玛 梅花
马来西亚 杰拉华 圣帕 鹦鹉 茉莉 苗柏
密克罗尼西亚 艾云尼 菲特 森垃克 尼伯特 南玛都
菲律宾 碧利斯 丹娜丝 黑格比 卢碧 塔拉斯
韩国 格美 百合 蔷薇 苏特 奥鹿
泰国 派比安 韦帕 米克拉 妮妲 玫瑰
美国 玛莉亚 范斯高 海高斯 奥麦斯 洛克
越南 桑美 利奇马 巴威 康森 桑卡
柬埔寨 宝霞 罗莎 美莎克 灿都 纳沙
中国 悟空 海燕 海神 电母 海棠
朝鲜 清松 杨柳 凤仙 蒲公英 尼格
中国香港 珊珊 玲玲 欣欣 婷婷 榕树
日本 摩羯 剑鱼 鲸鱼 圆规 天鹰
老挝 象神 法茜 灿鸿 南川 麦莎
中国澳门 贝碧嘉 琵琶 莲花 玛瑙 珊瑚
马来西亚 温比亚 塔巴 浪卡 莫兰蒂 玛娃
密克罗尼西亚 苏力 米娜 苏迪罗 云娜 古超
菲律宾 西马仑 海贝思 莫拉菲 马勒卡 泰利
韩国 飞燕 浣熊 天鹅 鲇鱼 彩蝶
泰国 榴梿 威马逊 莫拉克 暹芭 卡努
美国 尤特 麦德姆 艾涛 艾利 韦森特
越南 潭美 夏浪 环高 桑达 苏拉
实际执行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负责。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定为热带风暴时,即根据以上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四位中首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该年顺序号。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气旋,名为“科罗旺”;0313即2003年第13号热带气旋,名为“杜鹃”。

台风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名称。台风是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的叫法;在大西洋、东太平洋、加勒比海地区称为飓风;在印度洋、孟加拉湾称为热带风暴;在澳大利亚称为热带气旋。我国为什么叫“台风”?有人认为古时的人不清楚台风的起源,以为台风是从台湾来的。又一种说法,认为台风是广东话“大风”的谐音。
台风的直径一般在600~1000千米,最大可达2000千米,称为超级台风,最小的仅为100千米,称为微型台风或豆风。
台风在水平方向上有三个不同部位。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台风眼区、云墙区和螺旋雨带。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该处气压最低,温度较高,天气晴朗。其直径平均为25千米,大的可达60~70千米,小的也有5~6千米。台风眼的周围是宽几千米、高十几千米的云墙区,也称为台风眼壁。它由许多发展旺盛的积雨云组成,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的地区,凡摧毁性的大风、暴雨均集中于此。
云墙区外是螺旋雨(云),由几条雨(云)带呈反射针方向、螺旋壮向眼壁四周辐合。它由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单体构成,雨带宽约几十千米或几百千米,长约几千千米。螺旋雨带所经之处降阵雨。

中文名是由中国香港台风协会起的名,国际上是由联合国
台风检测委员会起名

"玉兔"--初听到这个可爱而又充满诗意的名字,一般很少会往坏处想。而
事实上,它是正在肆虐我国两广地区的今年第7号台风。
  许多人可能已注意到了,与前不久刚刚袭击我国的"榴莲"、"尤特"等灾害性强热带气旋一样,这次的台风也拥有动听的名字。
  那么,究竟是谁在给台风取名?中央气象台台风科的有关专家介绍,中央气象台给台风起名是从2000年1月1日开始的。此前,我国一直采用热带气旋编号办法。
  为了便于各国交流,亚太经社理事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台风命名系统,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美国和越南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员组织各提供10个名字,经有关专门会议批准后循环使用。
  我国为台风组织选用的10个名字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它们分别是:龙王、悟空、玉兔、海马、海燕、杜鹃、海棠、电母、海神、风神。

typhone的音译

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 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 希腊单词typhon 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 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就象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Tufan ,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 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 和 tufan 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 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中国,另一个大帝国,给了我们风暴的另一个单词,这里指的是在中国附近洋面发生的飓风。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 fung 同我们的阿拉伯语借用词相近, 最早以tuffoon 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英语。 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