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老照片翻新:为什么我总学不好英语 学英语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啊! 有的话告诉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30 01:34:26

注重基础

其实学什么都是没有捷径的.英语最主要的首先就是你的词汇量,再次就是一些词组的固定搭配的掌握,最后就是对语法的理解.要多背,背一些你感兴趣的短文.背也是为了提高你的语感.单词每天都要积累一点.多看一些英文杂志,听一些英文歌,或看看原声电影.

我也急于学好英语,搜集一些文章,与你分享。一共两篇

(一)
常有人问我:学英语有什么诀窍?说老实话,要想掌握一种语言,在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实在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学好英语,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个人实际情况不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 但我相信:只要仔细体会,逐渐摸索,人人都可以创造出一套有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这里,我想同大家谈谈我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以供参考。 尽管在中学时我的英语基础不错,但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我还是深深地感到了自己的差距。 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首先要掌握五千到八千词汇。而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生,我当时的词汇量真是少得可怜。于是,我决定把迅速扩大词汇量作为主要突破口。 有的同学喜欢背大部头的词汇手册,而我觉得这样做,既枯燥,又不利于灵活运用。我于是就把着眼点放到了阅读上,词汇与阅读齐头并进,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迅速扩大词汇量我从一开始就选择一些当时对我们来说难度偏大的阅读材料。上千字的文章,通常会有二、三十个生词。这些文章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多个领域的词汇。
  我通常采取“两遍阅读法”,即第一遍着重训练阅读能力,第二遍着重扩大词汇量并培养语感。起初进行阅读训练时,我参考了《Active Readers》这本书。 首先从提高阅读速度入手。集中精力阅读一篇长度适中的文章,记下起止时间,并计算单位时间的阅读量。迫使自己进行快速阅读,便成了我的习惯。 在第一遍阅读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训练速度,掌握文章大意及基本结构上,并找出问题,以便进一步阅读时着重解决。 第二遍阅读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扩大词汇量。具体做法是:把文章再过一遍,查出生单词,记到小笔记本上,有时间就拿出来背。 背单词,我从不利用整时间。当学习别的内容效率较低的时候,对我来说,背单词最合适。每次背的时间不一定很长,贵在多次反复。 当时我使用的是英汉词典,因为我觉得英文解释不便于记忆。而在扩大词汇量的初期阶段了解词的释意最为重要。就这样,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面的扩宽,我的词汇量也就突飞猛进了。 只是到了后来准备TOEFL、GRE等考试时,我才开始背词汇手册,并使用英文解释,以了解词的确切含义及使用的语言环境。
  第二遍阅读的第二个重点在于培养语感。仔细地体会精彩的语言,留意词的使用以及搭配,对某些段落我常出声朗读,甚至背诵下来。 这样做,有利于加强语感;为写作打基础。通过这种两遍阅读法,所读内容在我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一般都很深刻,而且也提高了阅读材料的利用率。 我十分重视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单从兴趣出发,相反,有意识地读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甚至不大感兴趣的科普、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章。另外,针对不同的训练目的,我还选取了内容难度不同的阅读材料。 例如,进行快速阅读时,可以选择生词量较小、篇幅较短的文章;而重点在扩大词汇量、拓宽视野的阅读训练,就选择英美报刊杂志。此外,我还注重循序渐进,根据不同阶段自己英语水平的变化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 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我从“读”中受益无穷。通过有意识的大量阅读、一方面扩大了词汇量,另一方面培养了语感。而这两方面我认为是掌握一种语言的两大支柱。 至于听、说、写三个环节,我其实并没有经过什么特殊的训练。读的东西多了,词汇量足够大,语感足够强,只要多加练习,这三方面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在听、说方面,英文广播以及原版电影都是极好的传播媒介。另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同外国朋友交谈,并着力模仿,都颇有成效。至于写作,在阅读量还不足的初始阶段,我并不急于自己动笔写,而是学习、模仿一些经典篇章。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还有精读课本中的一些精彩篇章,我都背过,并常利用早晨的时间大声朗读,或者收听广播。这样一来,耳朵里听到、眼睛里看到了地道的英语,久而久之,自己也就学会说、学会写了。 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在各种英语测试中取得高分。实际上,我并没有什么专门的应试对策。在听、说,读、写能力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只要稍微做一些模拟试题,了解各种测试特点,成绩就自然不会坏。 我认为,与其到考试前夕,搞题海战术,倒还不如踏踏实实、一点一滴的积累。 在我看来,学好英语的“诀窍”无非是苦干加巧干。因为我深信:功到自然成。

(二)

我向大家推荐《新概念英语》的第三册。《新概念英语》从五六十年代问世以来一直风靡不衰不是没有道理的,从文章的选材和语言来说,都非常适合作为背诵的材料。
  我学习新概念英语的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先看单词,至少会读,对中文释意有印象;然后大概读一遍,速度要快;接下来就要听磁带,至少听三四遍,模仿其中的单词和句子的读法;最后背诵,要大声朗读出来。这样学一课大约需要4 5分钟的样子。当然这只是开始,必须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重复。相对来说,重复的过程就比较简单了:对于我来说,我最常做的就是听磁带。其实听磁带是最省事的办法了:你什么也不用做,就有人在你耳朵边跟你说个不停。有一段时间,我是走路听、坐车听、吃饭听,总之,只要是用不到耳朵的时候,我就不会让它闲着。还有,睡觉之前我也必听,仿佛安眠曲一样,我想我之所以会在梦里讲英语应该跟这个习惯有关。
  听英语朗诵磁带、背英语课文是我从初中开始养成的习惯。那时候我的英语老师很注重英语的听说能力,所以班上听英语磁带可以说是蔚然成风。大家都在反复听,模仿里面的发音,然后上课的时候看谁模仿得最像。我的初中课本上就画满了重音符号和升降调符号。现在回过头去想,发现这其实是学习英语的最好方法:因为我们学习语言,都是从听、说开始的,而不是从语法练习、阅读理解开始的。在这样一种听、说、背诵的训练下,最容易培养语感。
  词汇
  现在说到了我的强项,本来是准备专门写一篇《我爱背单词》的,现在先为考研战友服务吧。
  在考研中,词汇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选择题中的词汇部分(一句废话,我知道)和阅读理解。有的同学可能感觉词汇部分的题目比较难,所以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词汇的区别。其实,真正的重点在于阅读理解。词汇部分的难度在逐年降低,这是大家都注意到的。相比之下,阅读理解的难度正在逐年提高,而且分值的对比也是显而易见的。
  本来我是不主张背单词的,因为我一直认为语感是最重要的。但是当我发现原来背背单词是那么容易,而且对提高语感有帮助的时候,背单词也就成了我梦中呓语的一部分了。
  大一的时候,我试着买了一本刘毅的《Vocabulary Fundamental》,感觉还不错,因为其中单词有三成都认识。接下来,买了本《Vocabulary 5000》,背了三遍,结果记住的不足半成。我发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就另找新的办法。因为这本书有配套的磁带,所以我就买来听。这时候,我发现太神奇了:不用一个月就记住了九成。刘毅的磁带是先念单词,然后念例句。一面磁带3 0分钟可以念3课,就是将近200个单词。因为有了以前记忆的效果,所以听起磁带来毫不费力。其实背单词,主要的是记住单词的读音,因为毕竟单词的拼写和它的读音基本上是相对应的,除去少部分发音不规则的单词需要特别记忆以外。这样,在磁带里念单词停顿的空当,就可以回忆单词的拼写。如果是坐在公教就更可以把它默写出来了。而在念例句的时候,你又可以仔细体会这个单词的用法。
  照着这样的方法,我背完了刘毅的《Vacabulary 10000》和《Vovabulary 22000》,非常轻松。我的感觉是在8 000词汇量的时候,好像是一个瓶颈,突破了它,你的词汇量就可以突飞猛进了。原因应该是这样的:在掌握8000词汇量的时候,你已经对常见的词根非常熟悉了,这样再背起单词来就异乎寻常地简单了,你甚至感觉自己都可以造词了。
  当然,用这种方法背单词仍然很容易遗忘,这就需要重复。我的重复方法是:拿出词汇书,一边听、一边看、再一边练拼写,这样听一面3 0分钟的磁带可能就要60分钟,但是因为有各种手段配合起来,所以效果非常好。
  对于考研词汇,市面上有很多的相关参考书。我就看过一本马德高的《考研词汇》(32开本),那里面的一些图示和词源的讲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感觉要背词汇,最好的是俞敏洪的红宝书蓝宝书。这不是在说笑,其实蓝宝书也不过6 000多单词,而且词根词源很清楚,另外还有一些邪门的记忆方法。我发现,看蓝宝书看多了,我比老俞还有创造力:我的邪门方法更多。这里就不举例了,有兴趣的就跟我交流吧。
  我在前面说过,考研的词汇主要难在阅读理解。所以储备大量的词汇就是必需了,不一定整天抱本考研词汇书死背。读考研词汇书的目的在于,知道每个单词的要求程度,是认识就行,还是不但认识还要会用。准备考研的词汇,你大可以根据你的程度找些如前面提到的词汇书来背,因为我发现越大本的书越容易打击读者的信心。再者说,词汇的掌握是多多益善,眼光只盯在考研大纲上的词汇是远远不够的。

多背单词,然后多看英语原声电影和英语歌,开始不要太在意,就当做听歌,时间久了,就好自然接受了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