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剑奇缘藏镜人的实力:想学画画,画几米那种的,怎么开始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17:46:28
我特别喜欢几米画画的风格,我不是特别感性的人,想通过画画挖掘一下心灵深处我都不太知道的那一面,喜欢五颜六色的那种和谐的色彩搭配,怎么开始呢?我25岁了,没有太多画画的基础,现在开始晚吗?

我觉得无论想画什么风格的画,还是得从最一般的基础做起

比如静物素描之类的

这个方法比较特别:
书话]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无名

如果说有人给你讲五天将教会你学会绘画并掌握绘画的全部精髓,而且不论他是5岁小孩还是50岁的大人,五天之后他不但掌握所有技巧,而且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会发生改变。你一定认为他不是一个疯子就是一个骗子,但事实上真有这样的绘画教程。

这样神奇的教程来自一个美国加州大学的艺术学博士、著名画家贝蒂的头脑。贝蒂长期从事艺术及研究工作,有一天她对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斯贝瑞关于大脑研究的成果发生了极大的兴趣。斯贝瑞认为人的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一个是左脑模式一个是右脑模式,而事实上我们绝大部分习惯于左脑思维模式。贝蒂很快将这个医学上的成果应用到自己的美术教学上,贝蒂惊奇地发现她自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一个绘画成年班上,贝蒂崭新的美术教学理论得到了验证:这个成年班的学生绘画水平不一,受教于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的美术背景和不同的绘画技巧。他们第一天的作品和第五天的作品有着天壤之别,连学员自己都感到惊叹,自己五天后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进步。学员们的作品整体显示了巨大的提高,并且有的在作品中表现了令人惊叹的绘画技巧。

贝蒂绘画技巧分为如下五项基本技能:一是对边线的感知;二是对空间的感知;三是对相互关系的感知;四是对光线和阴影的感知;五是整体和整合的感知。这五种感知其实是对个人观察习惯的重新训练。通过熟悉这五种技能,不知不觉你就成为一个优秀的画手。当然你还只能成为一个画手。

一位跟随贝蒂学画的学生深有体会地说:“贝蒂老师教会我怎么样更多依靠自己看事物的方式,这太让人惊奇了。我觉得基本绘画技巧就像是写字和骑自行车一样简单,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天分获得和发展这项技能。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绘画,并且欣赏别人的绘画,就像贝蒂教授的那样。贝蒂教会你画画,更重要的是教会你怎样看眼前的事物。”

贝蒂的诀窍在于她完全领悟到了人类思维的秘密,一般人习惯于左脑思考问题,而且这个世界也习惯于左脑思考问题。天才之所以天才完全是不同的思考方式,他们天生习惯右脑,他们天生习惯用左手。天才不习惯于用语言,他们习惯于直觉,他们的直觉往往更接近于事物本身。世界上一些知名的人物也往往都是左撇子,爱因斯坦、卓别林、维多利亚女王、本杰明·福兰克林、恺撒大帝、查尔斯王子、玛丽莲·梦露、乔治·布什等等。

其实人类的思考的秘密一直就是这样的简单,贝蒂成功地通过绘画技能的训练,揭示了人类要如何学会转换思考模式,使得每一个人迅速获得真实认知世界的方法,而学习美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观察这个世界重新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

楼上两位一下子引经据典的说了这么多,汗~~~~~其实像美术这种东西,只要你不是说要在一年的时间里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那么多晚开始都是不晚。一楼的说的不错,学美术首先都是从素描开始,画画静物、石膏之类,主要是培养你在二维的空间塑造三维造型的能力,但是如果你并不是要求自己在美术上面取得很大的成就的话,你也可以不用花太多时间在这些事情上,但是,学习素描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如果你喜欢几米的画风,建议你最好从临摹他的作品开始,注意他的用色以及画面氛围的营造,然后从中借鉴,开始自己的创作。注意,临摹只是一种借鉴,而非是照抄,稍微有点美术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临摹是提高美术水平的重要一步,包括在美术史上留下一席之地的很多大画家都是从临摹开始,最后从中逐步的找到自己的风格。你喜欢几米的画风,那么最好就从几米的作品中学习。
画画时一种感性的东西,不要把它想得太难,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不要被太多的东西束缚了。

学习素描要么深入要么别碰,学得半头不孬的最没意思,最后还把你天真的东西给抹杀了!“建议你最好从临摹他的作品开始”?学画最好厚积薄发,太局限的视野最终只能把你变成一个几米的抄袭者,你很难摆脱他的束缚,所以博采众长探索规律,最后总结创新!画画时一种感性的东西?没有理性的基础感性站得住脚?你可以问问几米他的人生经历是什么!

用拖把画啊,不要说几米就是画几十米都很容易!或像唐伯虎一样也精彩

铅笔打稿,然后上色,就这样。

想学几米那样画画首先你要了解几米!!!!他的成功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努力吧,只要敢想,只要肯做,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几米是近年来台湾最受欢迎的成人绘本作家。他炙手可热的情况,可以形容为“几米现象”。从1998年8月出版个人第一本著作之后,几米的作品就在市场上兴起一股热潮,历经多年不减。他的每本书都有数万乃至十多万册以上的销量,更为人瞩目的是,报纸媒体广为刊载几米的插画、唱片界配合制作几米的音乐CD、礼品界生产几米的各种产品———几米几乎成为一种新的生活主张的代言人。不仅如此,几米的作品还卖出过美国、德国、法国、希腊、韩国、日本等多国版权。另外,从2002年开始,几米在纽约正式有代理人,开始针对全球,把他全方位地推上世界舞台。在台湾,几米不仅入选2001年度“台湾十大时尚”,他的图文结合的长篇绘本更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叙事模式,开启了“几米时代”。从口袋书、笔记本,到手机、T恤,甚至地铁车票,几米的作品无处不在。在内地,几米的8部作品自今年2月陆续面市以来,销量一直高居榜首。他的绘本被白领阶层视为经典,也成为学者探讨的文化现象。

  如此知名的作家,记者在网上检索到的资料却几乎都千篇一律地这样写着:“几米,男,台北市人,吃素,已婚,有一个女儿。”没有他的照片,只有他的作品,简短的文字介绍只是给几米增加了更多的神秘。几米到底是谁?

  几米的忧伤

  几米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是一直到高三才知道大学里有美术系,为了应付考试,他匆匆忙忙地学了三个月的素描,结果考上了文化大学美术系,但是素描只考了16分。为此,他在上大学时常感到自卑,于是选择了设计专业,想走实用的路线。大学毕业后,在著名的奥美广告公司工作了12年。

  这十多年里,他自言过着别人看起来非常令人羡慕的生活:收入高,工作时髦。但实际上,广告公司压力非常大,几米渴望有自己的东西。在他工作的低潮期,有人曾预言:“你不要再寄人篱下了,要自己创业。1995年将会大发,独当一面,不费吹灰之力,财源滚滚,从此平步青云走上人生高峰!”奥美集团的美术指导是令很多美术人羡慕的职位,可几米离开的原因只是“让自己重新回归简单,想拥有个人作品”,而且,他不想做需要跟别人沟通的工作了。

  1994年春天,几米离开了广告业,做了SOHO族。那时起,几米开始画插图,因为这个工作很简单,画完寄给出版社或报社就可以了。那段时间几米几乎天天都要画画,画很多不同的“小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高矮胖瘦不一,小狗小猫、动物怪兽也画,根据文章配图的需要。几米认为“一开始我对我画里的任何‘小人’都没有投入情感,他们只是我赚钱谋生的工具。我从未觉得必须对他们付出任何的关爱。他们是他们,我是我。”

  没想到的是,一年之后,几米罹患“急性骨髓白血病”,这种病俗称血癌。1995年,查不出原因的大腿疼痛使几米日渐衰弱。最后终于得知自己得的是血癌时,“我就像连续剧中遭逢惨剧的主角,放肆地大哭大闹,一直哭到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再醒来时,病床外的花篮已堆得满满的,甚至有些花已经开始枯萎了。”

  在医院接受化疗的半年里,几米说自己“每天以泪洗面”。

  几米病得很重,躺在医院与世界隔离,跟生死搏斗。好长一段时间他下不了床,不能会客,哪里都不能去。看到窗外飘动的白云,艳丽的落日,甚至是偶尔停驻窗台的寻常鸽子,都会让几米忍不住激动掉泪。几米体会到身不由己的悲哀,并开始疯狂思念他的“小人”。当几米身体日渐好转、不再哭泣的时候,他开始为那些“小人”编写故事,同时也编入他自己的心情。“微笑的鱼”就是他跟他的“小人”在这段生命重生的日子里,所共同创作出的一个浪漫奇情且温馨感人的故事。几米说:“‘小人’就这样不断的被创造出来,而我希望他们的故事也将会不断地被画出来、写出来。他们已变成了我,我也变成了他们。”“我感念那一段饱受折磨的伤痛时光,让我变得感性而敏锐,许多平凡的小事变得重要,而许多非凡的大事又变得无足轻重。”

  一场病痛让几米变成了一个素食者,也让他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几米的彻悟成为他创作的动力,灵感的源泉。

  几米的灵感

  因为有过不平常的人生经历,所以人生无常成了几米笔下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他说生活里是没有那么多幸福的,也许年轻时是乐观的,但现在他不是了。所以几米对现代都市人的孤独格外敏感。几米作品里那些没有名字的人跟周围的世界总是厚厚地隔了一层,他们处在自我对话的状态,非常沉默地走在都市中。作品中从头到尾都充斥着两个字———“忧伤”。

  几米是个简单的人,因此,童心、童趣充满了他的画面。他说:“创作的开始都只是为了好玩。”好玩的题材让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它画出来。“我画好玩的故事,没有任何企图。”他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他的真实的生活。在《森林唱游》中,有两只小猪坐在桌子边冥思苦想:“没有灵感时,怎么办?/苦思没有用,激励没有用,时间没有用,智慧没有用。/横躺着没有用,倒立着也没有用。/喝咖啡没有用,抽香烟也没有用。/或许灵感这玩意儿根本就不存在,/那就干脆抛开一切,去尽情地玩耍吧!”这不就是作者自己在没有灵感时苦恼的写照吗?

  在创作《向左走·向右走》时,连几米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故事,直到有一天,他读了辛波丝卡的诗?“他们彼此深信/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这样的确定是美丽的/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几句诗诠释了几米一直想表达的主题。这段诗被几米写在书的第一页。创作过程中,几米一直在思考如何安排男女主角彼此在生活中的巧妙关系,才能符合整个故事的设计。一天,几米被隔壁的电钻声吵得无法画画,只好坐着发呆。突然他意识到自己从不知道自家隔壁住的人是谁,不知道谁搬走了,谁又搬来了。如果和邻居在外面偶遇,若彼此不提及各自的住处,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那么也许就不会再相逢。就这样,《向左走·向右走》里的男女主角之间的故事开始了。

  《月亮忘记了》的诞生,是源于几米的一个朋友到北京开会时患脑溢血突然去世,留下妻子和孩子,几米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他们,就画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让月亮陪伴着他。在书的扉页,几米写道:“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几米在安慰朋友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安慰着自己和自己的亲人?是不是也在安慰着所有面临着生死离别的人们呢?

  几米称自己的记忆力很诡异,他记不住电话号码,记不住别人的名字,但是他记得住画面———“我记住一个画面。一个占据整面巨墙的大水族箱,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鱼游来游去,一个面无表情的男子寂寞的站在中间,安静地仰望凝视。我记住一个画面。一群人寂寞地站在大水族箱前,专注地凝望一只小鱼,眼神安静地随着鱼儿摇摇摆摆,忽高忽低忽左忽右……”这些画面占据在几米的脑海中久久不去,引出《微笑的鱼》这本书中其他一页页天马行空的画面。然后才有了场景,有了情绪,有了故事。

  几米的孤独

  几米的作品频频获奖,与蔡志忠、朱德庸并称,作品被认为是“漫画”而被评为最佳儿童类读物……然而这些却令几米有几分尴尬。几米并不喜欢自己与这两个人相提并论,而且几米认为,漫画更倚重文字的嘲讽力量,如果去掉文字,画面本身很难说明问题;而绘本就是用图画表达,不看文字一样可以读懂。“我更倾向于把绘本和漫画看作两种平行发展的门类。”“我的书销量很好,有很多人喜欢,但是有时我又不由得想,人们是否能真正懂得一本书的美丽?”据说,几米说这句话时显得有些茫然和迟疑。

  几米是孤独的。他的作品往往散发出孤独的气息。据几米自己讲,一般情况下是画面先出现在他头脑里,然后才会选文字来配,最后是相互修正的过程。几米认为,迄今为止,他的作品里还没有他个人的真实经历,他说自己是个平凡的人,实在“没有什么好写的”。其实,在几米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作者的心灵深处。几米不承认作品中有他的经历,只是想让自己继续存在于“孤独”的氛围中。

  作为一个如此著名的作家,几米平时的活动范围却非常小,他不太习惯接受采访,曾说采访是“消耗性的东西”,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只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看过就算了。几米上过两次电视,但现在不再接受电视采访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太平凡,“瘦瘦小小的,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几米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不想做需要跟别人沟通的工作”,这也是当初他辞职的原因。如果几米不是患了孤独症,那他就是喜欢这种孤独。几米给自己包裹了一个孤独的壳。

  几米的孤独也表现在他笔下的“小人”身上,《向左走·向右走》中的两个主人公,不是站在窗口看外面的云和雨,就是站在镜子前面顾影自怜,他们没有朋友出现在画面中;《月亮忘记了》中的小男孩,因为上学迟到、上课睡觉,渐渐地“朋友越来越少”;他和月亮整夜地跳舞,妈妈却“早就累得睡着了”;就是每天陪伴他的月亮,也是在白天的时候昏昏沉沉,晚上小男孩睡了,月亮却变得精神抖擞;最终小男孩和月亮也注定要分离……

  几米逃不开自己设计的孤独。几米就是一个孤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