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睿智的女孩英文名:谁知道《南泥湾》的创作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18:35:12
求郭兰英老师的《南泥湾》的创作背景
我是个学生,背景对我来说很重要!比如创作时间,创作地点,当时相关事件等等!!
谢谢!!

《南泥湾》的原唱是郭兰英,那个当年梳着两根粗黑辫子、大眼睛、亮嗓门的姑娘。郭兰英,女,1930年生,乳名心爱,香乐村人。

 20世纪初中国有了自己的作曲家,也有了自己的创作歌曲,而在那个年代,劳动歌曲也成为创作歌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党统治的地区,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码头工人歌》就是最早创作歌曲中的最有影响的劳动歌曲。而在延安抗日根据地,发展生产支援抗战也成为当时歌曲创作的主题,《生产大合唱》、《军民大生产》、《南泥湾》等都是传唱甚广的佳作。

作者简介:屈明(1969-),女,陕西富平人,现任公安消防部队西安指挥学校技术十一级讲师,武警上尉警衔。

  1941年春至1944年底,八路军120师359旅在陕北南泥湾军垦顿田,创造了我军建设史上的奇迹,不仅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减轻了人民负担,保卫了边区建设,而且培育形成了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南泥湾精神。它是我党、我军历史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研究它的形成及其作用,对于正确弘扬南泥湾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南泥湾精神的形成

  南泥湾精神作为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结晶,它的形成,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
  (一)粉碎国民党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是南泥湾精神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
  1939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迫于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正式承认了我党的合法地位,接受了我党关于国共合作建议。此后,我党严格覆行宣言承诺的各项条件,将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全国最进步的地方和民主的抗日根据地。1939年3月国民党作出“限共”、“溶共”、“反共”决策,会后秘密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等文件。
  1939年11月,国民党进一步确定了以“军事限共为主,政治限共为辅”的方针。处处制造摩擦,挑起事端。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调集30万大军,西起宁夏,南沿泾水,东迄河滨,绵亘数省,耗资一万万元,修筑碉堡群构成五道封锁线,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以断绝外界对边区的援助。同时停发了原来承诺发给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需物资和粮饷。当时,边区地理贫瘠,人民生活困苦,无力负担赋税,八路军359旅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迎难而上,奉命开赴南泥湾进行大生产运动的。
  (二)毛泽东思想是南泥湾精神的理论基础
  面对国民党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极大困难,毛泽东、朱德等同志作了许多有关方针、政策和指示。这形成了南泥湾精神的理论基础。在1939年有延安党政军民生产动员大会上,毛泽东提出“生产自救”。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生产运动在边区展开了。同年6月,他又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号召“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解决吃饭、穿衣、住屋、用品问题的全部或一部,克服困难,以利抗战”。10月,359旅到达指定区域。一面守卫河防,一面开展大生产运动,后来进驻南泥湾进行大生产。同时,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一系列著作,为359旅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指出大生产运动的总方针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等一系列口号。在各项生产事业中,要“农业为全,农业、畜牧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商业全面发展”;在公私关系上,主张“公私兼顾”、“军民兼顾”;在组织经济中,“以互助合作方式,努力生产,厉行节约,开展劳动竞赛”。
  1940年,朱德、董必武、徐特立、王首道等同志到南泥湾临镇等地进行实地视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出了南泥湾屯田政策。朱德总司令深入南泥湾,为部队勘察定点,划分生产任务,作了详细的指示。
  可见,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从而为大生产运动作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指示、方针和政策,这成为359旅广大官兵巨大的精神动力,形成了南泥湾精神的理论基础。
  (三)八路军359旅是南泥湾精神的实践主体
  在王震旅长兼政委率领下,359旅从1940年11月至1945年6月,经历了4年零7个月的大生产运动。他们在一缺资金、二缺衣食、三无生产工具等极端困难条件下,提出了“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经过努力奋战。截至1944年秋,全旅开荒种地26万亩,达到“耕一余一”,开始向边区政府缴一万石公粮。经费也达到全部自给。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地工业、运输业和商业,为发展边区经济作出了贡献。同时,积累了经济工作经验,培养了一批经济工作干部,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丰功伟绩。

  二、南泥湾精神的历史意义

  经过艰苦奋战,359旅官兵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改革了部队生活,加强了部队建设据1943年统计的数字,全旅粮食除全部自给自余(“耕一余一”)外,还上缴了一万石公粮,经费自给达到 91.3%。“牧畜饲养达到了“二人一猪。一人一羊,十人一牛”的指标。住宿条件也大为改观,住进了平整、光洁的窑洞。从而直接解决了部队官兵的温饱问题。
  在南泥湾的艰难岁月中,359旅官兵一道生产劳动,从而改善了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和军政关系。给部队带来了“许多副产品”,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起了带头作用。广大官兵同甘共苦,打掉了官气,情同手足,官兵关系大大改善。
  1943年正月我军开展了历史上第一个拥政爱民月,提出了“军政民关系如果不好,一般的要军队负主要责任”的指导思想。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开展了历史上第一个拥军优抗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率领各界人士参加劳军团到359旅慰问,把军民关系推向一个新阶段。359旅与同被封锁的边区人民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军民关系亲密无间。此外,由于实行了严格的劳动纪律,加强部队行政管理,从而强化了部队组织纪律性。军政训练和农业生产相结合,大大增强了部队战斗力,为后来组织南下,挺进东北,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了经济,支持了敌后的艰苦抗战
  359旅官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使南泥湾面貌迅速改变。359旅开荒亩数逐年大幅度增加,经费自给占总开支比例不断上升。粮食方面,全部自给,达到了“耕一余一”,并上缴公粮上万石。军队的事业经费、军队生活主要靠自己得到了解决。此外,还办了盐业公司。土产公司、运输公司等三个公司。以及纺织厂、皮革厂、鞋厂、肥皂厂、榨油厂、造纸厂等十三个工厂。在农副业生产的同时,还重视了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部队财政经济实力。
  这样,昔日“雉鸡成伙满山噪,狼豹成群林里窜,猛兽当家百多年,一片荒凉少人烟”的“烂泥湾”经359旅广大官兵的奋战,变成了“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屯田仅告成,战士粮温饱,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朱德同志诗)的陕北的“好江南”。1943年2月,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中央授予359旅“经济发展的前峰”锦旗一面,充分肯定了359旅的突出贡献。在南泥湾精神的推动下,其他敌后根据地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仅晋察冀边区8年垦荒124亩。
  由此可见,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为巩固根据地革命政权,度过严重困难,支持敌后长期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三)大大减轻了人民负担,保卫了边区建设
  全旅经过1941年的起步,1942年好转,1943年的自给自足,1944年的“耕一余一”,每年上一个台阶。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变了靠老百姓提供军响的传统。中央根据地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充分信赖和支持,为赢得抗战胜利和最后解放全中国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此外,359旅还出色完成了作战任务,粉碎了胡宗南的进攻阴谋,保卫了延安,保卫了党中央。  359旅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了“盘古未有过的奇迹”(毛泽东语)。正是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内容千富的南泥湾精神。依靠它,我党我军战胜了困难,度过了抗战最艰苦的阶段。
  当前,在江总书记大力倡导“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的形势下,回顾南泥湾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总结其历史作用和科学内涵,这既是基于我国国情的长期需要,也是抗拒腐败、艰苦创业的建设需要。具体来讲,就是:一是要学习南泥湾人的创造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善于总结,勇于开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觉抵制党内外不正之风,廉洁自律,无私奉献,与消极腐败现象和资本主义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做坚决斗争;三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科学,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按经济规律办事,反对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
总之,南泥湾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仅是我党基本路线和外交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之一。因此,我们要学习和研究南泥湾精神,大力弘扬南泥湾精神,让南泥湾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http://www.xaxfxx.com/wj/3rd/rd-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