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尊农txt 网盘:中学生提高自控能力的办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18:52:45

一、 在群体中突出个体的位置,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

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是自我教育能力的最初表现。只要先认识了自己,才能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进而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着重针对刚迈入中学大门的一年级学生。因为他们刚刚从小学进入初中,面对新的、更为紧张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的智力发展和情感活动还没完全达到“借别人的镜子来认识自己”的水平。这时期的群体认识比较明显:他们往往留恋于小学时的学校和班级,回忆过去有意义的活动;到了新环境,希望找到温暖的,可以信赖的新集体,所以,他们对集体和他人的依赖性比较强,很少考虑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和影响。因此学校和班级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个体意识的培养。在学生统一规范的要求下,强调每位同学在集体中的作用。从学生行为上给予引导,让他们懂得好的行为和不良行为会对整体产生什么影响,把集体的荣誉感,化为个人的自尊心。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力。要利用一切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在学生表现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肯定其优点,纠正其不足。以表扬为主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要及时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各方面的爱好,寻找机会,发挥每位同学的特长,增加其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师在管理方法上应该是化整为零,合零为整。要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应该注意不要为了整体而损害了学生个体,造成学生自我认识的心理歪曲。

二、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自我评价和情感体验的能力,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必要的心理准备。因为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才会控制自我行为的趋向,才会在客观环境中掌握自己的行为。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典型和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作为学生行为的参照,使他们掌握评价自己的标准,建立学生行为档案,经常让他们互评和自评。久而久之,就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进一步稳定不平衡的心理因素,培养他们自省、自查、自责、自勉的习惯,逐渐形成心理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把施于学生的外部动力,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积极的内部动力,为培养其他各种能力,为其成才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同时,老师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办法感化他们。情感教育有两种基本途径。一是直接的情感教育,就是通过直接的人际关系,比如师生关系、家庭成员关系、朋友关系及同学之间的友谊等,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二是通过电影、电视、报刊、文学作品等间接形式,启发和影响他们,使他们的行为符合社会统一的情理习惯和要求。这种采取情感陶冶,以情育情的办法,优于单纯的说教并易使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情感体验,并促使学生自我认识转化为自我行为。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情感体验的能力,还应特别注意的是他们的极端性心理特征。由于他们还不够成熟,评价和判断力有时很片面,而且往往执意自信,这是由于他们情感的缺乏原则性造成的。据学生个体心理调查表明,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渴望得到同学之间的友情,而且是十分私好、不互相背离的友情。于是“哥们义气”的现象比较严重,男女生间也出现了“朦胧爱情”,这种情感上的缺乏原则性,势必带来评价与判断的片面性。调查表明,有的同学公然不讳地为违纪学生辩护就是一例证。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的情感体验向健康的方面发展。

三、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根据我们的调查,绝大部分同学对学习态度和目的比较明确,对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也都了解,但是很多同学自己承认“管不住自己”,即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这是他们各方面能力得以完善发展的心理阻碍。中学生中常常表现出的自由散漫、游离失控的现象,往往是这种心理状态的体现。当然并不排除外界的影响使个别学生走向下坡路的情况。失控感表现在:男同学散漫、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侧重于外部表现;女同学善于多思、内心常常处于矛盾状态,个人情感脆弱,侧重于内在表现。因此,学校要针对学生这种心理状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用集体的力量去征服他们。教师要用“遥控”手段促使学生的“自控”。多开展一些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参加活动前后他们一系列的心理上的准备和回忆,也就是一个完整的自控过程。同学自己的事情应更多地交给自己去做。在班级里提倡同学们互相监督,因为在监督别人的同时必须做到首先自我控制。要充分利用班干部的作用,注意培养典型,在教学和一切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幕后”的“导演”,“舞台监督”,不要干涉、阻碍学生主体因素的正常发挥。否则,学生的依赖性和失控感无法排除。但是,目前中学教育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四、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促使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既是长知识、长身体时期,也是世界观和自我教育能力逐渐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教师的教育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关键,是主导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成为心灵美、行为美的楷模。我们强调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核心是自我教育,但并不排除教师在此培养过程的主导作用。正因为此,我们国家的教育界人士提出了在当前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启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可塑性极大的成长中的广大青少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无时无处不在感染、影响学生,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一辈子,影响到整个社会。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的性格、气质、仪表、爱好,随时都在感染学生。为了以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影响学生,教师个人必须“美其德,慎其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和渊博知识的人。教师个人没有的东西,是不可能传授给别人的。因为教师本人是学生的现实教材,教师的工作态度、生活方式,既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又是他们监督的对象。教师的仪表、风度和行为是强有力的教育因素,而且具有鲜明的示范性。一个称职的教师,内在气质道德和外在的风度、仪表都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要想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教师自身就应当是那样的人。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中,每个教师都要自觉地加强对教师品德言行具有特殊的示范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那就是培养高中学生能力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它同样也是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探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说,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他们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业,并在自己完全走上社会后,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善于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才能自觉地抵制、批判周围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说,培养高中学生能力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http://blog.dyzx.cn/more.asp?name=panny&id=14170

找个厉害的老师,训上三年就行了,555~~偶们班现在不仅有铁一般的纪律,还都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啊~

培养高中学生能力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它同样也是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探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说,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他们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业,并在自己完全走上社会后,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善于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才能自觉地抵制、批判周围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说,培养高中学生能力的核心是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