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波我是大明星:谁能告诉我馒头、饺子、面条的来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7 02:09:30
详细一点,谢谢
包括历史,人物都介绍

馒头的传说

  馒头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

  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征伐孟获。泸水一带人烟极

  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

  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

  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但为了鼓舞士

  气,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

  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

  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

  “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

  主食品了。
  饺子的来历

  建安初年,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辞去了太守官职,告老还乡,决心为百姓治病。

  这时正值数九隆冬,他在回乡路上,看到那些为生存而奔波的穷苦百姓,衣不遮体,许多人耳朵都冻烂了,心里更加难受。

  他一到家,登门求医者便蜂拥而至。可是张仲景心里老惦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乡亲们。冬至到了,他让弟子替他看病,他在南阳东关空地上搭起了医棚,盘上大锅,专门舍药为穷人治冻伤。他把羊肉、辣椒和去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到火候时再把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治病的穷人,每人一大碗汤、两个“娇耳”,这药就叫“祛寒娇耳汤”。人们吃后,顿觉全身温暖,两耳发热。从冬至起,张仲景天天舍药,直舍到大年三十。乡亲们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欢欢喜喜地过了个好年。

  从此以后,每到冬至,人们就想起张大夫为乡亲治病的情景,也模仿着做娇耳的办法,做起了食品。为了区别“娇耳汤”的药方,就改称为“饺耳”。因叫着别嘴,后来人们就叫它“饺子”了。天长日久,形成了习俗,每到冬至这天,家家都吃饺子。

  生日吃面条的来历
  我国人民过生日有吃面条的习俗,故面条被称为“长寿面”。
  福州人吃的面条较北方人吃的切面更长更细,俗称“福州线面”。
  关于生日吃面条的一种传说是:
  汉武帝有一回过生日,御厨师要出新花样,绞尽脑汁,做了
  一桌面条,每人一碗请大家吃。汉武帝一看,好生不悦,心想:
  我贵为天子,做生日怎么就吃这么不值钱的面条贺寿呐?他一不
  高兴,脸就拉得老长老长。御厨师一见,吓得脸都青了,不知如
  何是好。汉武帝身边有个智囊,叫东方朔,见汉武帝龙颜不悦,
  又可怜御厨师处境不妙,灵机一动,就笑着对汉武帝作了一个揖,
  高叫:“恭喜万岁,贺喜万岁!”汉武帝把筷子一顿,瞪了他一
  眼,气呼呼地说:“有什么可喜可贺的?”东方朔不慌不忙地说:
  “万岁有所不知,上古时代的寿星彭祖所以能活到八百岁,就是
  因为他的脸面长呀!万岁请看这碗里的面,又细又长,比彭祖的
  脸面不知要长多少倍哩!今日御厨师以面条为万岁贺寿,其意就
  是在祝福万岁要比彭祖还长寿、万寿无疆啊!”汉武帝听惯了奉
  承话,经东方朔这么一说,当即回嗔作喜,捧起面条就吃,还对
  大家说:“好吃好吃,众卿快吃长寿面呀,吃了大家都长寿!”
  这么着,那面条经东方朔的巧舌一转,顿时就成为一种长寿的象
  征。后来百官过生日也都吃面条。这习俗又从官府传到民间,逐
  渐成为一种相沿后世的习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