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用什么药膏比较好:关于本世纪温度变化(详情请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11 18:13:25
为什么温度在1911年跌到最低
其后在几十年又急剧上升。。
请帮帮忙 谢了

在20世纪的100年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4—0.8℃,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人预测未来200年全球温度还将在波动中变暖。此种变暖是自然变化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结果?在气候学界存在很大的争论。以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为代表的一派认为21世纪全球温度要升高1.4—5.8℃他们所依据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烧煤、石油等)未来百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CO2、CH4等)将比工业革命前翻一番,再考虑到各种反馈放大因子。用大气环流模式计算而得到上述结果。另一派在“民间”,有不少气候学者对上述预测结果表示强烈的怀疑,认为到目前为止气候变化尚未超出自然变化的范围,未来的气候变化仍以自然变化为主,人类活动(使温室气体增加等)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数百年)不能主宰气候变化。“民间派”得到上述看法是基于以下一些理由。

一、自古至今,气候变化妁原因都是宇宙因素与地球因素耦合的结果,单纯的地球内部因素(如温室气体增加)主宰不了气候变化。

对百万年以上的气候变化主要是银河旋臂与地球磁场相耦合的结果,对十万年以内的气候变化则主要是太阳的电磁活动与地球外核的磁环流相互耦合的结果。太阳活动的强弱可用碳14同位素的浓度记录来表示。1万5千多年以来碳14经历了七次明显的准周期波动,周期长度为2千—3千年,平均是2500年,可称之为“双千年波动”。每一个“双千年波动”都对应着地球温度的波动——太阳活动强时,温度高;弱时温度低。其可能的原因是:太阳活动强使地核环流增强(通过电磁场耦合效应),使地球内部物质(如热水、热气等)向地表输送增多,气温升高。可以认为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太阳活动。

1915年左右是最近一个“双千年波动”暖期的开始.根据前6次“双千年波动”的气候演变史可知,“千年暖期”的升温期约持续200—300年,其升温幅度大体是0.5—1℃/100年。因为20世纪正好是处在“千年暖期”的开始升温期,故100年升温0.6t,与前6次的升温基本一致,不存在人类活动的明显影响。根据前6次“双千年波动”的气候变化规律,有人预测了第七个“双千年波动”的气候变化情景:1915—2230年左右是300年的升温期,其中22世纪的升温幅度比20和21世纪均要更大。即是说未来数百年将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暖期。翻阅中国史可知,在大暖期中(西周和唐朝),中华民族正好处在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相信即将到来的大暖期也不会例外。到公元3000年左右“千年冷期”将再次降.临人间,温度最低大概出现在公元3700-4000年。

2600多年以前人类已经开始有了太阳黑子周期长度的记录。两个太阳黑子极大(或极小)年之间的时间间隔被称为太阳黑子周期长度(简称SCL),它平均是11年,但变化于7-16年之间。它是指示太阳活动强弱的直接指标,SCL短时表示太阳活动强;反之,表示弱。它每隔5-6年就有一个数值,故可用它来研究年代际气候变化与SCL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历史上干旱少雨和低温的时段多为SCL>11年的长时段;反之,高温和多雨则多出现在SCL<11年的太阳活动强段。干旱总与农业歉收相连,而这又与政局的稳定与否相关。于是有人将SCL<11年的时段称为“好天时段”,SCL>11年者称为“坏天时段”。结果表明。我国历史上的“顺世”(政局稳定,生产发展)有83%出现在“好天时段”,而民众造反的“乱世”有85%出现在“坏天时段”.由此还可定出一个将皇帝分类的客观标准:凡在“坏天时段”能创造出“顺世”者为贤君,历史上仅唐太宗和清康熙二人;凡在“好天时段”能创造出“顺世”,在“坏天时段”未出现“乱世”者为明君,如秦始皇,汉文、景、武帝,光武帝,隋文帝,唐玄宗,宋太祖,宋太宗,明太祖,明成祖,清乾隆等;凡在“好天时段”不能创造“顺世”,“坏天时段”则导致“乱世”者为庸君,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帝属此类;凡在“好天时段”亦逼得民众起来造反而导致“乱世”者为暴君,秦二世、隋炀帝和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暴君。从以上事实可见太阳活动不但制约着年代际气候变化,还通过气候变化影响着政局的稳定与否。

以上所述都在工业革命前,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很微弱的时代。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大气中的C02含量的增加与20世纪的变暖似乎具有很好的同步性,但是20世纪的温室气体增加对气候变暖到底有多大的贡献尚存争议。20世纪刚好是SCL<I1年的“好天时段”,温度理应升高,而且自1913年至今的90年间 SCL均变化于9—12年间。其SCL的平均值为10.5年,在过去的2600多年中没有任何一个100年太阳活动达到如此之强,而且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只有公元前523年至前421年之间的100年SCL变化于9-12年之间,且其平均长度为10.6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暖期”,当时黄河流域的麦收时间比现在要早10天左右。这就是说从以SCL表征的太阳活动强度而言,20世纪应该是近2000年来最暖的一个世纪。坚持认为是温室气体增加导致了全球变暖的学者无法解释1960—70年代相对1940—50年代全球降温0.2—0.3℃的事实(此时温室气体是持续增加的),也无法解释1998年以来的5年温室气体虽然增加,但温度下降的事实(如2003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998年下降了0.1℃)。而从SCL记录来看这两次温度下降是必然的:SCL从1957年的10.4年连续增大到1976年的12.0年,从1996年9.3年至2000年突增长到11.2年,可见近50年来这两段降温是必然要发生的。有的学者已经预测:虽然温室气体仍在继续增加,但至少未来10-15年全球平均温度不会超过1998年的水平。

二、大气中C02的增多也可能是温度升高的结果,至少不是温度升高的根本原因。
大气中的C02含量变化的历史曲线以自南极冰芯中取得的16万年资料为最好,将它与同期的温度变化曲线比较可知,两者的正相关非常好,但两条曲线的极值点,并不总是C02的早于温度的,有不少时候是温度的极点早于C02的。于是我们不能说是C02的变化导致了温度变化,只能说两者相关很好。本世纪C02含量变化曲线与温度升高曲线的相关亦很好,但从年代际变化来看,温度变化肯定另有原因,此原因引起的温度降低比温室气体引起的温度升高要明显得多,这样才会出现1960—70年代的温度下降。

全球大气每年与海洋和陆地生物之间的碳交换量约为1430亿吨,其中60亿吨为石化燃料所致。可见在全球碳循环的总量中人类活动仅占4%。大气与海洋之间C02交换的强度决定于海水表层中C02分压的大小,随着温度的升高,海洋表层水C02分压亦升高,使得大气一海洋间C02的交换强度减弱,C02就要在大气中积存下来。这就是温度升高使大气中C02含量增加的原因。C02含量的增加通过温室气体效应又会使地球温度升高。这就形成了一种C02含量与温度变化之间的“正反馈机制”。如果自然界中仅此一种“正反馈机制”,则地球温度会无限制升高,这与过去气候变化的事实不符。因此至少应另有一种机制打破此“正反馈机制”。以上所述种种事实表明太阳活动(SCL的长短)就是这样一种机制。大气中C02的含量和温度的高低最终是决定于太阳活动,而不是两者的正反馈作用。

最近,李栋梁等在《高原气象》发表文章,较仔细地讨论了SCL与C02两者对温度变化的贡献。他们还对本世纪气温变化的趋势做出了预测:在SCL和C02的共同作用下,本世纪前30年温度将比世纪初略有降低,到2040年代温度开始上升至本世纪末温度比本世纪初约上升0.6℃。这一预测结果比起IPCC的令人害怕的预测结果似乎更能让人接受。当然预测是个大难题,预测的好坏要待实况出来以后才能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