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吨水有多少斤:大学生不应该打扮,是我的辩题,我该怎样辩?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3 10:20:07
这个问题并不大,只是一时找不到很好的切入点
大家多帮忙!!!谢谢
还有这个问题的主体是大学生,而且打扮也是广泛性的,不光光是化妆

这个话题太大,一时不好说
  你可以参考一下下面这篇文章

  大学生应该节约

  据日照新闻网10月5日载,某高校大四女生宿舍六个女生,每人都有全套品牌化妆品,但他们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舍不得吃也舍得在这上面"投资"。另据一则报载,武汉某大学的一名家境困窘的女大学生,每天都到学校食堂捡别人吃剩的馒头,而且一捡就是近两年。更让人吃惊的是,整个2004年,她一共才花了8.4元零花钱。直到有一天无意中被人发现,学校才对她的生活进行了妥善的安排。前者盲目消费,令人惊讶。后者在困境中,为了更好的生存,在逆境中锻造自己。我不否认,那位女大学生每天都到学校食堂捡别人吃剩的馒头吃只是个案,但这种个案也恰恰折射出了一个群体的生活现实。
  自中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倡议后,“节约”一词便势如破竹之式地成为各机关单位必不可少的桌头案。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节约”意思算是被重新拾起,传承了下来。在当前全民共创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从身边小事做起远比大谈口号要更为实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节约, 从日常小事做起,将节约落到实处。如果我们做到每天节约1元电话费,节约少开两个小时的电脑,少点聚会,彻底戒掉抽烟的恶习......一年所节约下来的钱,少说也不下于1000元,极为可观。
  高消费源于盲目攀比的"示范效应"。当一部分学生都做同一件事情或处于某种状态时,就会产生一种群体压力,其他学生会受到这种压力迫使,随后模仿。否则,就会感觉到自己被排斥于群体之外,产生不协调感。大学里高消费学生普遍具有以下共同点:崇尚品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外出上街,常坐出租车;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高校女大学生美容高消费是不可争的事实,笔者认为,这与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存在的偏见有直接关系,如对形象、气质,身高等要求,无形中给女大学生造成误导。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大学生们适当的打扮、打扮无可厚非,但不应该花费过多的金钱与精力,用人单位最终要的是能干事的人,而不是"花瓶"。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管自己的家庭条件如何优越,都不应该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大学时代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阶段,也是开始学习如何理财入门的阶段。面对消费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脱离实际的消费,以免玩物丧志。贫困生要坦然地接受现实,从容地面对现实,在磨练中提升自己。
  大学生们作为一代天之骄子,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未来开拓者,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做节约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学校、社会、家长应该怎样如何引导大学生们更加合理健康地消费,完善他们的人格修养。笔者认为,大学们应该节约,节约她是一种精神,一种修养,一种美德。大学生更应明白:高等教育不属父母义务之内。在义务之外,父母可以供养子女上大学,也可以不供养子女上大学。学校应该对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体验父母每年拿出钱来给子女读书的艰辛。贫困家庭的子女,更应该勤俭节约,理解父母每一分钱中所包含的汗水与恩情。社会在宣传力度上要进一步构建一个创建‘节约型社会’的环境,对大学生进行节约消费的理念熏陶;在助学贷款、学校勤工俭学、社会慈善机构能力都很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部门、教育部门还是应该考虑调整高等教育收费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节约理念教育,要他们在暑期中通过劳动去争取一点儿钱,使他们真正地懂得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

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的;自然就是最美的;化妆对皮肤不好等等

学习嘛,是为了获得知识而不是为了打扮

知识就是装扮``````
没有知识,有再好的外表装扮自己,那也只是个空壳啊````
自然就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