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风险投资机构:甲基绿-派罗宁染液怎样配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17:14:00
我查到了分别配制甲基绿溶液和派罗宁溶液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的配方,但我们实验室买的是配好的粉末成品,我怎么也查不到它的配法。是用来做细胞组分分离实验时染色用的,请知情者帮忙!

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烧片、培养皿、吸管、镊子、刀片或切片机、分液漏斗等.

试剂: (1)甲基绿的精制:市售的甲基绿中含有甲基紫,甲基紫溶于氯仿,可用萃取法除去甲基紫,方法:先配制2%甲基绿水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然后加氯仿洗涤数次,弃除氯仿,反复多次直至氯仿层中不显紫色,水层备用。

(2)派罗宁的精制:先配制5%水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用氯仿洗涤数次,待氯仿不显红色为止,弃除氯仿水层备用。

(3)0.2mol/L醋酸缓冲液,pH4.8(0.2mol/L醋酸40ml+0.2mol/L醋酸60ml)。

(4)甲基绿—派罗宁溶液:1ml2%甲基绿水溶液+1.75ml派罗宁水溶液+pH4.80.2mol/L醋酸缓冲液25ml+水25ml,混合液可保存一周。

组织化学是以鉴定器官,组织和细胞中化学物质和酶类的种类,以及确定它们分布和位置为主要内容的实验技术。组织和细胞内的成分可通过某种呈色的化学反应加以鉴定和定位。植物细胞内最主要的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本实验学习鉴定这些物质及其在细胞内的定位的方法。

一、碳水化合物的鉴定

[原 理] 过碘酸-锡夫反应,简称PAS(Periodic acidSchi)反应。其试剂能与多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果胶)、中性粘多糖、糖蛋白、糖脂类以及不饱和脂类和磷脂等反应。 过碘酸是一种氧化剂,它可被乙二醇氧化为乙二醛,使1,2-二元醇类氧化,CC键断裂产生醛,并使醛不再进一步氧化,

反应如下: HO-CH2-CH2-OH+2HIO4→CHO-CHO+2HIO3+2H2O

乙二醇过碘酸乙二醛碘酸 RCHCHR′+HIO4→RCHO+R′CHO+HIO3+H2O 二元醇类醛类醛类产生的醛可与锡夫试剂结合产生红色复合物,反应所产生的颜色深度决定于1,2-二元醇类化合物量的多少。

锡夫试剂是由下列药品反应产生:

[器材与试剂] 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烧杯、培养皿、吸管、镊子、刀 片或切片机。

试剂:过碘酸溶液:0.5g过碘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或者按下配制,过碘酸0.8g,95%乙醇70ml,醋酸钠0.27g,水20ml。

锡夫试剂: 称取0.25g碱性品红于50ml蒸馏水中,冷却后通入SO2,直到碱性品红颜色消失为止,然后用蒸馏水稀释250ml即成。或者按下制取:0.5g碱性品红加到100ml煮沸的蒸馏水中(用三角瓶盛),经常摇动,煮5分钟(勿使之沸腾),使之充分溶解,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0.5gNa2S2O5或K2S2O5或NaHSO3。塞紧瓶塞摇动,在室温下静置12天,使其颜色退至淡黄色,加入0.5g活性碳,用力振动2分钟,用粗滤纸过滤,得无色清液,装瓶密封,贮于4℃冰箱备用。 2%亚硫酸氢钠溶液。

[方法与步骤]

1.将待检材料做成切片,(脱腊过的石蜡切片,冰冻切片或徒手切片均可)。

2.将切片放入过碘酸溶液中,30℃下处理1小时左右。

3.吸去过碘酸溶液,用水或70%乙醇洗涤。

4.在锡夫试剂中染色15分钟左右(如室温过高则要在冰箱内进行,防止锡夫试剂中释放而使试剂失效)。

5.切片用2%亚硫酸钠液洗涤2次,再用流水冲洗5分钟,最后镜检,切片的紫红色处表示有多糖的存在。 注意事项 按上述操作,细胞中水溶性糖类已丧失,被染色的是不溶性的碳水化合物。

二、脂类物质的鉴定 [原 理] 苏丹染料在脂类物质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溶剂中的溶液度,如果染料含有脂的试样接触,便有大量染料进入脂类物质的结构内,使这些结构呈红色。

[器材与试剂] 器材:器材同前。 试剂:苏丹染色剂:1g苏丹Ⅲ和1g苏丹Ⅳ放入干净的棕色瓶中,加入15ml丙酮和15ml70%乙醇组成的混合液,振荡数分钟,放置1224小时使其溶解至饱和,使用上清液,保存需严密加盖,防止蒸发。 苏木精液:10mg苏木精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加水40ml70%乙醇。

[方法与步骤]

1.将待鉴材料的切片放入苏丹染色剂中,在30℃下染色35分钟。

2.吸去苏丹染色剂,用70%乙醇洗涤,然后用蒸馏水洗去乙醇。

3.吸干水后加入苏木精溶液(以浸没切片为宜),在30℃下复染1015分钟。

4.镜检:脂类物质呈橙红色,尤其油滴更为清晰。

三、蛋白质的鉴定

(一)显示SH基的铁氰化物法

[原 理] 新制备的铁氰化物(或铁氰酸盐),在pH2.4的酸性介质中被细胞中的SH基还原成亚铁氰化物。

2〔Fe(CN)6〕-3+2RSH→2〔Fe(CN)6〕-4+RS-SR+2H+ 亚铁氰化物与三价铁结合形成普鲁士蓝沉淀。

4Fe+3+3〔Fe(CN)6〕-4→Fe4〔Fe(CN)6〕3↓

[器材与试剂] 器材:器材同前。

试剂:碱性乙醇液:0.1gNaOH+100ml3%乙醇。 铁氰化物试剂:1%FeCl3·6H2O(新配)3份加0.1%K3Fe(CN)6(新配)1份,调节pH2.4,此试剂需在临用前配制。

[方法与步骤]

1.将切片置铁氰化物试剂中,在30℃下染色510分钟。

2.吸去染色液,用碱性乙醇液洗涤半分钟(如蓝色迅速褪去,可缩短时间),使背景组织和弥散性蓝色减少。 3.迅速吸去碱性乙醇液,用蒸馏水洗涤。

4.镜检:呈普鲁士蓝的地方表示含有SH基,即为蛋白质处。

(二)双缩脲反应法

[原 理]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和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其能 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红色或蓝紫色的络合物,这反应称双缩脲反应,通过双缩脲反应可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器材与试剂] 器材:器材同前。 K试剂:5%CuSO4溶液、25%NaOH溶液。

[方法与步骤] 将待测材料(如浸种过的大豆种子)切片置于滴有5%CuSO4溶液的载玻片上,510分钟后,吸去多余的CuSO4溶液,再滴上12滴25%NaOH溶液,加盖玻片,用水蒸汽加热23分钟,冷后镜检,凡蛋白质处呈蓝紫色。

四、核酸的鉴定

(一)甲基绿-派罗宁法鉴定DNA、RNAJ

[原 理] 核酸分子因含有磷酸根呈酸性,它们对碱性染料甲基绿和派罗宁具有亲和力,但这两种碱性染料具有选择性。RNA易被派罗宁染成红色,而DNA被甲基绿染成绿色,故可用来鉴定核酸。

[器材与试剂] 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烧片、培养皿、吸管、镊子、刀片或切片机、分液漏斗等. 试剂:

(1)甲基绿的精制:市售的甲基绿中含有甲基紫,甲基紫溶于氯仿,可用萃取法除去甲基紫,方法:先配制2%甲基绿水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然后加氯仿洗涤数次,弃除氯仿,反复多次直至氯仿层中不显紫色,水层备用。

(2)派罗宁的精制:先配制5%水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用氯仿洗涤数次,待氯仿不显红色为止,弃除氯仿水层备用。

(3)0.2mol/L醋酸缓冲液,pH4.8(0.2mol/L醋酸40ml+0.2mol/L醋酸60ml)。

(4)甲基绿-派罗宁溶液:1ml2%甲基绿水溶液+1.75ml派罗宁水溶液+pH4.80.2mol/L醋酸缓冲液25ml+水25ml,混合液可保存一周。

[方法与步骤]

1.撕取马铃薯嫩茎的表皮或洋葱鳞茎表皮(12层细胞),或制作待鉴材料的切片。

2.把表皮或切片置于载玻片上,加甲基绿-派罗宁溶液(以浸没材料为宜),染色1520分钟。

3.用蒸馏水洗去多余的染液(如染色太深,可用70%乙醇洗涤)。

4.用滤纸吸干水分,用丙酮脱水及分色,20分钟后镜检。

结果:细胞核(DNA)被染成绿色,其中核仁(RNA)被染成红色。

(二)孚尔根法鉴定

[原 理] 在酸性环境(1NHCl,60℃)中,DNA的脱氧戊糖转变为醛的形式,锡夫试剂与醛基反应,产生紫色化合物,此反应可特异地显示核中的DNA。

[器材与试剂] 器材:器材同前。

试剂:(1)锡夫试剂(配法见前)。 (2)10%K2S2O5。 (3)1NHCl:8.3ml浓HCl加水稀释至100ml。 (4)亚硫酸溶液:5ml10%K2S2O5加5ml1NHCl,加水稀释至100ml(也可用2%亚硫酸氢钠溶液代替)。

[方法与步骤]

1.将切片或表皮(马铃薯幼嫩茎)放在盛1NHCl的烧杯中,在60℃水浴中放置10分钟左右。

2.冷却后用水洗涤,并吸去水分。

3.加入锡夫试剂,使材料浸没,在室温下染色3060分钟。

4.用亚硫酸液洗涤三次,每次约1分钟。

5.用水洗涤后镜检。

结果:细胞核呈红色,而核仁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