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瘦小腿肌肉:谁知道粘(nian)氏的起源及主要居住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6 16:23:10

粘姓人比较少,然而内聚力很强。在福建和台湾均设有粘氏宗亲会、粘氏宗祠,定期地举行 祭祖活动,并编纂家谱、族谱。粘姓人大多务农、务渔、务商,其中有少数人成为实业家, 在台湾有一部分粘姓人进入政界,充当下级公务员,还有的人从事教育和文化工作。在福建 的粘姓人,在户口上均填为满族(以前由于历史原因曾报为汉族),在台湾的粘姓人则自称是 女真族。?
  由于多次赴台,我曾与台湾的粘姓人有所接触,又曾到福建实地调察了解粘姓人的情况,因 而 看到了粘姓的家谱和族谱达8种之多。这只是粘姓家谱族谱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有些粘姓 人不肯向外人出示其家谱族谱,寻找工作相当困难,没有粘姓名人的协助是难以进行的。?

  这些家族谱编修的时间有早有晚,最早的族谱始修于明代后期,其后又不断增修。有的家谱 修纂于清代和民国年间,个别的家谱是近年所修。家谱族谱的篇幅不同,有的长达10余万字 ,有的只有1万多字。这些谱书主要是记载粘姓的世系、居住地、祖茔所在,同时也对某些 人的事迹作了记述。?

  这些家族谱均记载,福建粘姓的祖先名叫博温察儿,元代时曾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于 元朝末年浮海南游,到达了福建晋江的浔江浔海居住。这里在元代产海盐,设有浔渼场。因此,粘姓家谱族谱多题有浔江、浔海、浔渼字样。博温察儿的坟墓尚存,在今石狮市永宁镇杨丹村(石狮市原属晋江,1987年从晋江 市析出)。博温察儿是福建、台湾粘氏的共同始祖。
  ?
  博温察儿的事迹,史书无传。家谱称:“博温察儿,南合公之子也。知河中府,旧谱遭倭乱 散失,政绩事迹莫考,闻之故老,谓公因世乱流寓江南,遂浮海抵泉,居晋江永宁杨丹。” 南合,《元史》卷一六四有传,附于粘合重山之后,传称南合“子博温察儿,知河中府”( 中华 校点本3467页)。南合之父为粘合重山,原为金朝贵族,金末为质于蒙古。金亡以后,协助 成 吉思汗略地有功,后为中书左丞相,协助右丞相耶律楚材“建官立法,任贤使能,与夫分郡 邑,定课赋,通漕运,足国用”(校点本3466页),死于太宗窝阔台在位期间,赠太尉,封魏 国公,谥忠武。
  ?
  粘合氏即粘割氏,又作粘葛氏、粘哥氏。在《金史》中,有粘哥荆山、粘葛奴申、粘割韩奴 、粘割贞、粘割斡特剌等十余人,说明粘割氏是女真人中的重要姓氏。女真人的姓氏有白号 之姓与黑号之姓的区别,据《金史·百官志》,粘割氏属于黑号之姓。清人何桂撰《金史姓 氏考》,遗漏了此姓。陈述先生撰《金史拾补五种》,于《金史氏族表》内指出:“《辽史 》 三六属国军有粘八葛,又卷七0属国表寿昌三年二月,粘八葛酋长 请复旧地。此粘割氏,或即其后裔也。”若此,则粘割氏是女真人中出现比较早的一个姓氏 。?

  粘氏族谱之修纂,始于明代。有粘灿者,字懋昭,又字中美,号涤楼,生于成化八年(1472) ,卒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官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晚年辞官后修纂粘氏族谱。“方成而 未传布,洪潦泛溢,书斋遭陷,谱稿亦被溺,因有一二遗失。”明隆庆二年(1568),粘锺德 将遗失的部分补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粘锺星、粘洪楠叔侄 又加以补修。其后,粘本盛、粘士麟于清初又加以增广。粘本盛于顺治八年(1651),“宦游 北直,访得武邑、邢台、临汾、洪洞诸派宗支”。康熙四年(1665),命其子士麟“辑修武邑 世系,合一册”。上述族谱皆已佚失(包括武邑粘氏在内),据后来粘琼林在《浔海粘氏家谱 》所言:“晋江之博温察儿,武邑之春童,邢台之木达木可,三派以三公为分居启祖可也。 ”?

  武邑、邢台在河北省,临汾、洪洞在山西省,这是北方粘氏所居住的地方,可称北方粘氏; 福建、台湾之粘氏,可称南方粘氏。北方粘氏不限于冀、晋二省,在山东省也有粘氏族人。 据定居哈尔滨的粘领弟(女)告诉我,她原籍是山东省莱阳县高格庄公社东大策村。山东省的 粘氏,是由河北迁移而来,还是独立的一个族支?由于缺乏研究,尚不明了。不过它说明粘氏在北方的分布范围也很大,不次于南方粘氏。?

  粘氏属于金代女真人粘割氏的后裔,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不过粘氏家族谱中,都一致 的把远祖追溯到金代宗室贵族粘罕(完颜宗翰),把粘罕列为粘氏的一世祖。这个问题比较复 杂,粘割氏属于黑号之姓,完颜氏属于白号之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姓氏。或许粘姓人把“ 粘割氏”误作“粘氏”了,亦未可知。在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以前,只可作为存疑,待深入 研究以后,才能有准确的说法。
  ?
  尽管如此,粘姓15000人的存在,却向我们透露一个重要信息:女真人的后裔至今仍然存在 。金朝的皇族完颜氏,在北京有许多后裔,现在均改为王氏。清代的麟庆(著有《鸿雪因缘 图记》)和崇实、崇厚,都是皇族完颜氏,属于金世宗旁支之后,有确凿的证据(详拙著《皇 裔沉浮》,学苑出版社2002年)。非皇族的完颜氏,在安徽、甘肃、河南也存在,采取聚居 方式以自卫。粘氏的存在,使我们对女真人后裔又增加了新的信息,这是耐人思考的一个重 要问题

闽台粘氏满裔同根

闽台一衣带水,福建和台湾隔海相望,两岸粘氏宗亲同是女真满族的
后裔,血缘相同,习俗相近,殷殷族情,绵绵不断。

完颜粘氏为女真后裔。女真族源于西伯利亚东部的通古斯族系,周朝
称之肃慎,东汉称之揖娄,元魏称之勿吉,隋唐称之?翩翩谅X?l称女真。
女真人渔猎于我国松花江、黑龙江、长白山及渤海一带,是我国古代少数
民族之一。唐时建立渤海国。契丹(辽)灭渤海国后,女真分为南北两部。
南部称熟女真,北部称生女真。女真人平时吃苦耐劳,精于骑射,战时勇
猛善战,尤以完颜部最为强悍。

粘氏源自吉林会宁的女真部,女真民族亦大多由此起源和发展。公元
1114年,女真族完颜部领袖完颜阿骨打(汉名?a■■桑■骋慌■■■■■BR>金国,第二年称帝为金太祖。粘氏一世祖完颜粘没渴生于1078年,是女真
部落领袖金国景祖英烈惠桓皇帝乌古?斥?长孙,金韩国公劾者的长孙,
金太祖的长侄。

1234年3月,大金帝国结束政权时,粘氏已传至六世粘重山。粘氏传至
八世粘博温察尔,元宫授知河中府,因世乱,举家南迁福建,居今石狮市
永宁镇杨丹,后迁居今晋江市衙口蕃衍,为入闽开基祖,生子三人:子寿、
子禄、子正。今晋江市衙口、粘厝埔等为九世子寿的后裔;泉州城区及南
安市梧坑、晋江市金井和深沪、石狮市永宁镇沙美村和梅林村等是九世子
禄的派流。本省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及江苏、浙江、台湾、
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均存粘氏,而以台湾最多。

二十二世粘尚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带一妻五子由衙口
入台开基,住彰化县福兴乡顶粘村。二十二世粘粤、粘恩兄弟三人背祖父
母、父母木主由粘厝埔入台开基住厦粘村,与粘秉合称开台四先祖,至今
200多年。如今粘氏人员遍及台中、台北、高雄、屏东、花莲、嘉义、基隆
等地,从事农、工、商、渔等各行各业。

衙口是闽台粘氏祖居地。自九世定居蕃衍后,再分支为无数支派。传
至十三世粘琚生有六子,于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倡建宗祠,距今
492年。1933年台湾粘氏曾捐资重修。1993年8月台湾粘氏宗亲会捐资重建,
溥杰老族亲为之书写了“河山衍庆”的匾额。1995年3月9日,大宗祠重建
落成典礼隆重举行,台湾粘氏宗亲总会共135人前来参加。

今年6月,闽台粘氏大宗祠经晋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定为市级文物保护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