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蓝莲花在线阅读:小明卖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1 19:57:50
小明有一条鱼,他爹让他卖5块钱,他决的赔了,就把鱼分成3份,每份2块,买给了3个人,小明得到了6块,他用其中的4毛钱买了一根冰棍,还剩5块6毛钱,他回去把5块6毛给了他爹,他爹拿了5块,剩下6毛让他把它分成3份每份2毛还给向他买鱼的3个人,那么买鱼的3个人就用了1块8毛钱买到一份鱼。那用3个1块8乘以3等于5块4再加上买冰棍的4毛等于5块8 问剩下的2毛去哪了????

首先,要将前后两次交换分清楚:
买方(三个人) 卖方(小明父子)
开始的等价交换: 一条鱼(6元) 2+2+2
后来的等价交换: 一条鱼(5.4元) 5+0.4(或者1.8×3)

注意开始这条鱼价值6元
鱼贬值了0.6元!
关键是以要把三个人看做一个整体,把小明父子看作整体。
而且小明实际上是将鱼以5.4元卖掉,然后占用了0.4元买糖,最后交给爸爸5元。

出问题的人误导读者了两次:
第一次:共花了5.4就是实际的花费,已经包括了小明占用的0.4元,不能再重复加上0.4元形成根本不存在的5.8元。
第二此:6元是第一次的交换金额,5.8元是误导的第二次交换金额,这两个金额相减没有实际意义。

如果这样问还有意义:那条鱼贬值了多少?或者说,后来小明父子少赚了多少?
6-5.4=0.6元
第一次误导为何成功?
答:读者没有加以思考就跟着题目将5.4元又重复加了一个0.4元。
第二此误导为何成功?
答:读者又是没有加以思考就跟着题目用第一次交换的金额6元去减一个根本不存在的5.8元(所谓的第二次交换金额)。

先,要将前后两次交换分清楚:
买方(三个人) 卖方(小明父子)
开始的等价交换: 一条鱼(6元) 2+2+2
后来的等价交换: 一条鱼(5.4元) 5+0.4(或者1.8×3)

注意开始这条鱼价值6元
鱼贬值了0.6元!
关键是以要把三个人看做一个整体,把小明父子看作整体。
而且小明实际上是将鱼以5.4元卖掉,然后占用了0.4元买糖,最后交给爸爸5元。

出问题的人误导读者了两次:
第一次:共花了5.4就是实际的花费,已经包括了小明占用的0.4元,不能再重复加上0.4元形成根本不存在的5.8元。
第二此:6元是第一次的交换金额,5.8元是误导的第二次交换金额,这两个金额相减没有实际意义。

如果这样问还有意义:那条鱼贬值了多少?或者说,后来小明父子少赚了多少?
6-5.4=0.6元
第一次误导为何成功?
答:读者没有加以思考就跟着题目将5.4元又重复加了一个0.4元。
第二此误导为何成功?
答:读者又是没有加以思考就跟着题目用第一次交换的金额6元去减一个根本不存在的5.8元

先,要将前后两次交换分清楚:
买方(三个人) 卖方(小明父子)
开始的等价交换: 一条鱼(6元) 2+2+2
后来的等价交换: 一条鱼(5.4元) 5+0.4(或者1.8×3)

注意开始这条鱼价值6元
鱼贬值了0.6元!
关键是以要把三个人看做一个整体,把小明父子看作整体。
而且小明实际上是将鱼以5.4元卖掉,然后占用了0.4元买糖,最后交给爸爸5元。

出问题的人误导读者了两次:
第一次:共花了5.4就是实际的花费,已经包括了小明占用的0.4元,不能再重复加上0.4元形成根本不存在的5.8元。
第二此:6元是第一次的交换金额,5.8元是误导的第二次交换金额,这两个金额相减没有实际意义。

如果这样问还有意义:那条鱼贬值了多少?或者说,后来小明父子少赚了多少?
6-5.4=0.6元
第一次误导为何成功?
答:读者没有加以思考就跟着题目将5.4元又重复加了一个0.4元。
第二此误导为何成功?
答:读者又是没有加以思考就跟着题目用第一次交换的金额6元去减一个根本不存在的5.8元

怎么能用客户的钱加冰棍钱再加还回去的钱呢。
明显一共六角,老爸占了五元,还有四角和六角。
三个人一共花了1.8*3 = 5.4;老爸五元加小明四角等于5.4。这明显在玩人吗。

应该是 5.4-0.4=5元

客户付了1.8*3=5.4元
小明买冰棍 0.4元
他爸拿了 5.0元

明显一共六角,老爸占了五元,还有四角和六角。
三个人一共花了1.8*3 = 5.4;老爸五元加小明四角等于5.4。这明显在玩人吗。
回答者:aboc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1-24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