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光耽美主攻游戏:我想知道一些关于西洋宗教音乐的知识,还有著名的西洋宗教音乐家,关于他们的资料,代表作,图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06:54:29
尽快啦,要交作业,谢谢。

弗朗索瓦·古诺
(Charles Francois Gounod,1818-1893)
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在巴黎音乐学院从师于阿列维。1839年在罗马悉心研究宗教音乐,并反映在创作中。他是梵蒂冈国歌《教皇进行曲》(1846)的作者。归国后,曾担任过合唱团指挥,并创办“古诺合唱团”。
在歌剧《浮士德》中可以显示出他合唱写作的特长。《浮士德》作于1859年,取材于古典名著,音乐朴实平易,配器丰富巧妙,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德国抒情歌剧的代表。此外,尚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十余部歌剧、三部交响乐及大量宗教歌曲等。他以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为伴奏所作《圣母颂》流传极广,是跨年代合作的典范。

我再作关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他是巴洛克时期著名的宗教音乐家

巴赫的声乐创作及其历史地位
巴赫(J.S.Bach, 1685-1750)是巴罗克晚期的德国作曲家,在他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声乐作品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主要包括大量的宗教康塔塔和一些世俗康塔塔,以及受难乐、清唱剧和弥撒曲等。 在1723年到1729年期间,巴赫为莱比锡几个主要教堂的路德教仪式创作了四套可供整个教会年使用的康塔塔,每套有大约60首,共200多首保存至今。康塔塔在念福音书之后演唱,经常是用音乐对福音书的内容加以评论。巴赫也有一些康塔塔是对自己以前作品的改编。他的很多康塔塔包括以众赞歌的歌词和旋律为基础的乐章。这样的众赞歌康塔塔一般用一首基于众赞歌曲调的合唱开始,并以同一首众赞歌的简单的四部和声式的合唱来结束。中间的乐章通常是咏叹调、重唱和宣叙调,常常改编众赞歌歌词,有时也引用众赞歌的旋律。例如他著名的康塔塔《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锁中》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 除了宗教康塔塔,巴赫还写了少量的世俗康塔塔,其中最著名的有《太阳神和牧神的争吵》、《咖啡康塔塔》和《农民康塔塔》。在这些作品中,巴赫运用了一些属于"华丽风格"(galant style)的新手法,例如避免精致的伴奏,优雅而平衡地分成两个呼应乐句的旋律等。 巴赫的《马太受难乐》和《约翰受难乐》用音乐表现了《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描述。它们是为了莱比锡教堂在受难节期间演唱的需要而创作的。在这两首受难乐中,一个独唱男高音担任了福音书叙述者的角色,其它的人物分配给各位独唱者,它们演唱宣叙调和咏叹调。合唱表达群众的情绪,对情节加以评论,演唱全曲首尾的两个大型乐章以及用四部和声谱写的众赞歌。这些作品实际上已超越了宗教仪式音乐的局限,具有很强的戏剧性,集中体现了巴赫作品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B小调弥撒》是巴赫晚年用他自己以前创作的作品汇集而成的,创作过程横跨了20多年。它包括了传统的常规弥撒曲中的五个段落,体现了巴赫在拉丁文复调音乐方面的理想。除了天主教仪式音乐的"古代风格"的因素,巴赫在这部作品中也混合了一些新的风格,例如《信经》的"在圣灵中"这一句和其它一些咏叹调风格的乐章中,便出现了当时流行的"华丽风格"的因素。总的看来,巴赫可能是想把它写成一部超越教派的、带有普遍性的宗教作品,其中汇总了适合宗教音乐创作的各种手法。 巴赫的音乐在他死后的很多年中只在他的学生和崇拜者的小圈子里流传。在18世纪末一种新的更加简单明快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兴起后,巴赫的音乐被认为是复杂而臃肿的,因而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忽视。对巴赫音乐的全面的再发现开始于19世纪,1802年,尼克拉斯·福克尔的第一部巴赫传记出版,德国作曲家采尔特大力推动了《马太受难乐》的重新上演,1829年,这部沉睡多年的作品终于在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指挥下在柏林得到公演,此举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巴赫音乐的兴趣,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复兴巴赫的运动就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 今天,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巴赫在音乐史上所处的中心地位。他生活在欧洲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音乐史上也是欧洲古代音乐向近代音乐过渡的重要时期,因此,巴赫不仅是巴罗克音乐的一个辉煌的终点,而且也是后来的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
巴赫的《康塔塔》创作
【康塔塔】康塔塔 (Cantata,亦作Kantata,德文) 是一种供独唱、重唱、合唱及管弦乐队演出的作品,常包含规模不大的几个乐章,1600年前后与歌剧同时在意大利发展起来。巴洛克时期的康塔塔有宗教和世俗两种类型,无论是宗教内容的,还是世俗的,都是由巴赫写出了它们最优秀的篇章。 【宗教康塔塔代表:第80康塔塔"宗教改革"】巴赫的宗教康塔塔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宗教康塔塔的内容与当日宣讲的福音书有关,每个礼拜日都需要一部新作。巴赫每年为莱比锡的几个教堂提供约58部康塔塔,为此共创作4-5套,总数进300部,有200部左右流传至今。这些宗教康塔塔的格式基本相同,以一首规模较大的合唱曲开始,中间是一系列独唱或重唱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最后用四部合唱的众赞歌结束。 《"宗教改革"康塔塔》为1723年6月31日的宗教改革纪念日而作。16世纪发端于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由反对天主教的腐败现象开始,宗教歌唱起到了团结群众、鼓舞斗志的作用。此间在德国产生的一种新的宗教歌曲体裁--众赞歌,就是这样的歌曲。这场运动的领导者,马丁·路德金亲自创作的众赞歌"我们的主是坚固堡垒"被恩格斯称为"16世纪的马赛曲"。 巴赫正是将这首众赞歌作为他的第80康塔塔的核心,把原歌曲的4段歌词分别置于第一、二、五、八曲,处于起始、中间和结尾的地位,众赞歌因此成为康塔塔的支柱。其余4首是两组宣叙调与咏叹调。 第一曲是一首众赞歌幻想曲,由合唱队和3只小号、2只双簧管、定音鼓、弦乐组和管风琴演出,这在当时属规模较大的编制,能发出明亮辉煌的音响。巴赫把原众赞歌的旋律重新组织,合唱队的4个声部按男高音、女低音、女高音、男低音的顺序逐步进入,在每一句结束时歌声拖长,小号和双簧管插进断断续续的众赞歌旋律,歌声和乐声交融,构成一个气势宏大的乐章。 第二曲,咏叹调,是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二重唱。女高音演出原众赞歌的第二段歌词,男低音用花腔式的歌唱予以支持。 第五曲由合唱队以齐唱的方式演唱众赞歌第三段歌词,乐队衬以急速而热烈的音乐流动。与第一曲一样,每到歌声拖长的空隙,小号华丽明亮的声音就突现出来。 第八曲返回到众赞歌简明清晰的四部合唱形态。 巴赫恰当的运用了这首象征宗教改革运动的歌曲,使他的康塔塔富于英雄气概,并打下了鲜明的历史印记。 【世俗康塔塔代表:第211康塔塔"咖啡"】巴赫的世俗康塔塔更加接近歌剧,某些世俗康塔塔还加上了"音乐剧"的称呼,它们是巴赫音乐中最生动活泼的部分。 《"咖啡"康塔塔》是1732年为莱比锡的"音乐学会"而作。在巴赫时代,德国各城市流行喝咖啡,咖啡店成了社交场所,不仅热闹非凡,还提供音乐演出。然而咖啡价格昂贵,普通市民往往限制自家的青年人对咖啡的嗜好。巴赫就以这一社会风尚为背景,写成了这曲?quot;咖啡"康塔塔》。全曲共3个角色,没有合唱。 第一曲 男高音独唱担任叙事人的角色,他唱的宣叙调向听众介绍故事的人物及情节的开端:"安静,别说话。看,施伦德兰来了,他的女儿丽茜也在。施伦德兰看上去无精打采,让我来告诉你是怎么回事儿……" 第二曲 男低音担任父亲施伦德兰,他唱起咏叹调:"现在的孩子真不听话,我天天都要教训她,可她从来不听?quot; 第三曲 女高音丽茜,咏叹调:"喝咖啡是最大的快乐,咖啡,咖啡,它比葡萄酒更甜美!"在这一段里,弦乐与羽管键琴织成活泼的背景,支持着女高音的歌唱,长笛的助奏更为音乐增添了光彩。 第五、七曲是父女二人的对话。父亲说,如果女儿坚持要喝咖啡就不许女儿出门,不给她买漂亮衣裳和织毛衣的针,但女儿什么也不要,就要喝咖啡。第六段是施伦德兰无法说服丽茜而唱的一段咏叹调。第七曲的末尾,父亲拿出最后一个办法:如果女儿不放弃喝咖啡,就不让她出嫁! 第八曲 丽茜的咏叹调。她屈服了,要爸爸赶快给她找一个如意郎君。 第九曲 由叙事人讲述故事的结局:丽茜对未来丈夫的唯一要求就是每当她需要时,立即给她端上一杯可口的咖啡!(--这是屈服吗?) 第十曲 终曲的三重唱:"就像猫要捉老鼠,人人都要喝咖啡。既然父亲母亲喜欢喝,祖母也喜欢,为什么不让女儿喝呢?!"
巴赫的《尊主颂》
文/杨周怀 (《爱 乐》)“巴赫在音乐方面的贡献,正如创教者于宗教一样。”——舒曼 巴赫的《尊主颂》(Magnificat in D,BWV243)是巴赫的后期作品,在巴赫所创作的少数以拉丁文为词的乐曲中,这首《尊主颂》和《B小调弥撒》一样伟大,直到今日仍被视为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作品。 舒曼曾说过:“巴赫对音乐方面的贡献,正如创教者于宗教一样。”巴赫的音乐有如两面镜子,一面反映了音乐到巴赫时代的发展和人类已在音乐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巴赫使这些成就达到了顶峰;另一方面反映出音乐将要发展的前景。巴赫所用的技巧、布局和方法,使后来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人,得以开拓了“新的”音乐地平线。 《尊主颂》是巴赫1723年在莱比锡为圣诞节前后所举行的晚祷会所写(在晚祷会时,演唱完《尊主颂》,牧师进行讲道。)《尊主颂》是巴赫以《圣经》之《路加福音》第一章46-55节拉丁文为词而谱写的,这段《圣经》记载着耶稣的母亲玛丽亚在生耶稣以前,听见天使向她说她将被圣灵感孕,生一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后,就唱起了这首歌。歌的首句是:“我的心尊主为大”,拉丁原文为Magnificat(意为尊主),因而就将此首歌称之为《尊主颂》。巴赫共写了两首《尊主颂》,一首为高音独唱,现以遗失。1855年编辑巴赫作品全集时,就没有找到此首;另一首,现存两个原稿,早期的原稿是E大调,后来巴赫又写了一个D大调的,今日所出版、演唱的,多为D大调稿本,手稿上标有1730年抄写。 全曲共分12段,但在巴赫的原稿上,第二段、第五段、第七段及第九段的后面各都插入了一首《众赞歌》。现行的乐谱、演唱会、录音带、唱片及CD版本上都没有这几首《众赞歌》。现行的乐谱、演唱会、录音带、唱片及CD版本上都没有这几首《众赞歌》。据考证这些《众赞歌》是在莱比锡大教堂每次晚祷时都要咏唱的,而且也不由担任演唱《尊主颂》的圣诗班的歌手们演唱,而是另一个小型圣诗班,用另一架小型风琴伴奏咏唱的。 当时教堂安排在晚祷时唱《尊主颂》的时间并不长,不得超过半小时,因此巴赫谱写此曲演唱的时间,也不超过半小时,但这仍然是一首极美而快乐的乐曲。 我们很难想象一位少女尚未结婚,听到她将怀孕并生一子时仍能如此快乐,满怀信心地接受如此非常特殊的“任务”,第一段合唱“我的心尊主为大”,贯穿这道乐曲的情绪是快乐,充满信心。五个声部的合唱和乐队的编制,特别是巴赫又另加了三个声部的小号来加重这种快乐的情绪,并伴有两个声部的长笛,两个声部的双簧管及弦乐来为这首五声部合唱伴奏。在第七段及第十二段的合唱中,巴赫也同样用了如此的乐队编制及五声部合唱,但第十二段“荣耀归于至高的上帝”合唱中,合唱部分的比重更强一些。 第二段女高音II独唱“我的灵以上帝我的救主为乐”,只用了弦乐伴奏,仍然表现出玛丽亚的快乐和沐于阳光之下的心情;第三段女高音I独唱“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只用柔声双簧管及通奏低音伴奏,巴赫在开始的伴奏中以一个下降的旋律来表达“卑微”之意,而在女高音开始独唱处,巴赫使用了他那著名的“圣母玛丽亚旋律”;第四段的合唱“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则紧接第三段女高音独唱之后,各声部的主题互相追逐,形成赋格型式;第五段的男低音独唱:“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巴赫以男低音雄伟的声音来表达“成就了大事”,而且全段的伴奏只是一声部的通奏低音,实际上是男低音与通奏低音的二重唱(奏);而第六段女低、男高二重唱:“他怜悯敬畏他的人”的伴奏,从始至终是以加了减音器的弦乐和两个声部的长笛作为伴奏用以表达“敬畏上帝”;第七段合唱:“他用膀臂施展大能”是以雄壮的合唱来表达的,而乐队中巴赫又加了三个声部的小号以增强其雄伟的力度。值得注意的是这首乐曲通奏低音的伴奏和第六段女低、男高二重唱一样都以两种固定音型贯穿全部两曲,特别是第七段的固定音型的通奏低音,又加强了“他用膀臂”的情绪,只是结尾的末七小节,巴赫是以众赞歌形式来结束此段乐曲;第八段男高音独唱“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富足的空手回去”,巴赫使用了三个旋律:一个自高而低的小调旋律,表示“叫有权柄的失位”,一个短促的小调音型式的旋律则表示“权柄的丢失”,另一个由下而上的快速旋律则表示“叫卑贱的升高”;第九段女低音独唱“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巴赫也用了两个旋律:一个上行快乐的旋律,好像带有光明的微笑,表示“饥饿的得饱美食”;一个短促下行的旋律表示“叫富足的空手回去”,一个旋律轻快,一个旋律短节奏音重,再伴以两个声部的长笛和从头至尾以手拔弦的通奏低音;第10段两个女高音和一个女低音的三重唱中包含着两个《众赞歌》,一个是“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以女声三重唱唱此曲调,另一首众赞歌:“我的心尊主为大”则由柔音双簧管以“助奏”的形式在那一首《众赞歌》旋律之上奏出,从开始直到曲终,只有巴赫能如此地应用两首不同《众赞歌》在一个曲中,而且起了如此愉快的情调,伴奏是大管及弦乐通奏低音;第11段又是五部合唱:“为要纪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永远”是以赋格的形式写的,五个声部合唱的伴奏,只有通奏低音,最后第12段雄壮和有力度的合唱“荣耀颂和阿们”酷似一首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并加了许多装饰音,使之更有吸引力,在乐曲的后半部我们又听到了第一段合唱曲中的欢乐气氛,最后以合唱“阿们”结束全曲。 巴赫《尊主颂》全部歌词引自《路加福音》一章46—55节,以下为歌词列表:1.合唱:“我的心尊主为大”; 2.第II女高音独唱:“我的灵以上帝我的求主为乐”; 3.第I女高音独唱:“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 4.合唱:“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 5.男低音独唱:“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为圣”; 6.女低男高二重唱:“他怜悯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 7.合唱:“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心里妄想,就被他赶散了”; 8.男高音独唱:“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 9.女低音独唱:“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10.女高音I,II及女低音三重唱:“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 11.五声部合唱:“为要纪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永远”; 12.合唱:“荣耀归与最高上主,起初这样,现在这样,以后也这样永无穷尽,阿们”。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巴赫家族出过几十位音乐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位J.S.巴赫,我们平时讲的巴赫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指的就是J.S.巴赫。巴赫是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也曾经是唱诗班歌手、小提琴手、宫廷乐长。他是西方音乐的“音乐之父”,对后世西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巴赫的家族很多成员都具有音乐天赋,其父本身是一位音乐家,最初是父亲教他音乐。10岁时父母先后去世,开始和其中一个兄长生活,十五岁时,巴赫就读於吕内堡的米亥尔学校,后来先后在唱诗班担任过歌手、在室内乐团拉小提琴、在当地教堂演奏管风琴。cl 巴赫的音乐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威玛、柯恩、莱比锡。“威玛时代”的巴赫是管风琴师,期间他创作大量的管风琴作品,而且也逐渐成为比较有名的管风琴师,他自己写作品演奏,有时也作即兴演奏。以器乐曲和管弦乐曲为主的“柯恩时代”,这个时期他已经是当地有名音乐家,在宫廷也有职位,生活安定,期间完成大量的作品,包括其大作《布兰登堡协奏曲》、《平均率钢琴曲集》等。巴赫於1732年迁入莱比锡,任当地一重要教堂的合唱长,这是当时一个比较重要的职位,这个时期的作品以清唱剧、圣咏等宗教音乐为主,当中仅清唱剧还有超过200部能保留到现在。
直至逝世前巴赫一直都进行创作。无论是对管风琴、钢琴,或是对位法研究得到的音乐理论的研究都反映在他庞大的曲目中。1958年德国音乐学者史密特“巴赫作品主题目录”所定之 Bach-Werke-Verzeichnis (简记为 BWV )编号的作品就超过1000,当然作品的实际数量比这个数字多得多。巴赫在生时是著名的音乐家,但他在生时的成就远没有现在的评价那么高。他的成就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管风琴家、钢琴家。因此在他逝世后的几十年逐渐被遗忘,当然他和他作品的伟大仍然受到一些音乐家的尊崇,包括巴赫之后的两位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莫扎特和贝多芬。1829年,著名德国作曲家孟度逊(菲利克斯·门德尔森)重新上演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使一般公众也重新注意巴赫的作品,巴赫的在音乐史的地位重新被认识,他的大量作品也开始被重新发现、演奏并受到世人的推崇,直至现在也长盛不衰。

弗朗索瓦·古诺
(Charles Francois Gounod,1818-1893)
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在巴黎音乐学院从师于阿列维。1839年在罗马悉心研究宗教音乐,并反映在创作中。他是梵蒂冈国歌《教皇进行曲》(1846)的作者。归国后,曾担任过合唱团指挥,并创办“古诺合唱团”。
在歌剧《浮士德》中可以显示出他合唱写作的特长。《浮士德》作于1859年,取材于古典名著,音乐朴实平易,配器丰富巧妙,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德国抒情歌剧的代表。此外,尚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十余部歌剧、三部交响乐及大量宗教歌曲等。他以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为伴奏所作《圣母颂》流传极广,是跨年代合作的典范。

马丁- 路德(1483---1546)
基督教新教创始人。宗教改革家,宗教作曲家。
路德深知音乐的重要。他认为应该用音乐来敬拜神,并教导信徒。因此他鼓励同工写作诗歌;他自己创作了几十首,其中"上主是我坚固保障”,采取诗篇第四十六篇为主旨,是在情绪低落中写的。 1527年,他自己有相当长的时期患病,威登堡地区有瘟疫流行,周围是死亡的阴影威胁着,有些朋友死了;他的家成为临时医院,需要照顾病患。他的笔下却涌出了信心之歌,家传户诵,很快全欧洲都唱起来,激励宗教改革的信念。

组长~~~我系麦兜啊~~~~~我已经尽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