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2010 64破解补丁:民间皮影的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4 12:47:34

物体遮光成影的现象早为古人察知,“云破月来花弄影”能成美丽形象;竹影映窗启发墨竹技法,李白“对影成三人”的名诗都是观察自然光影情趣的艺术加工。

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书中已对光影现象作科学研究,群众则早已用纸或皮张剪成人形,以光投射其影于墙取乐,唐人小说即有术士剪纸成月形贴于壁上并引唐明皇游月宫的神话,即是民间影戏的反映。为使影子活动而加关节,为让影像美观而加镂刻成花,为求影像空灵而用处理成半透明的驴皮加彩,发展成皮影戏。

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宋周密《武林旧事》:“影戏有三贾三伏”。可见宋代皮影戏不仅已很发达,并有专事皮影的名家了。《茶香室丛钞》:“元吴自牧《梦梁录》云:更有弄影戏者,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不致损坏,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

可证皮影原从纸影发展而来,而纸影实自燃火取影之彩灯变出,《广德神异录》:“唐明皇于正月望夜,上阳宫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门望殿门,设蜡炬,莹煌如昼,”可知皮影戏是古时元宵观灯发展至市民文艺的产物。

河北省滦县称皮影为“羊皮戏”,人物均用羊皮纸裁剪绘色而成,利用灯光从幕后投射影像于白幕上,皮影人物各系以线,演员在幕后提线执棒操纵皮影演出,并配歌奏乐,有声有色。观众在外看到活动如生的影像,并可搬演各种戏文情节,或称之为“灯影戏”、“土影戏”、“驴皮影”。

皮影戏通常以传统戏曲为内容,人物造型、服饰与唱腔受地方戏影响较大,所以皮影戏的人物角色也分为生、旦净、未、丑五类。因限于平面布幕演出,在造型上最具特点,只能左右运动而没有三维立本效果,迫使皮影只能做二维造型表现---人像多侧影,脸谱外形虽有正侧面、斜侧面和正面,但躯体只有正侧和斜侧,脸为五分脸,身子都是七分。由于腿分前后,能使人产生立体感,又在操纵时利用灯光造成虚实影,居然也可增加三维空间的错觉,但很有局限。由于皮影只是线性侧影造型,一个形象必须各部连接才不致散架,所以人像必须夸张其眉、眼、鼻、嘴和胡须五部分,眉梢眼角延长至鬓角是最大特点。皮影靠透光表演,造型也必须避免大块的黑影,凡整片处必设法用镂空线性花饰调剂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