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tcolor:请问高人关于修炼的一个问题(小弟没积分,请各位大哥帮帮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09:14:30
修佛快乐吗,怎么修啊,我想六根清静,但是不晓得怎么修炼,修炼时心里想什么。请用通俗点的话告诉我,我不懂古文

1.想一下清静就对了,想第二下,已经头上安头,不清静了;另外清静并非道果/

  初禅的未到定即可发生轻安,一般如头顶如凉水绵绵下注。身心软暖,渐渐忘记身体,人世间一切如同与我不想干,快乐无以明状....

  如此保持,渐入初禅,,,以后就非我所知了...

  “胸中无锁眉自开,清风明月闲往来.

  山河大地梦里事,畅笑一声天地白.”

  2.我非高人,南怀瑾宗师才是天人之师
  南老师悟道的那一天(纪实)

  这段文字摘自《维摩精舍》,是纪录南老师的老师--四川盐亭袁焕仙先生的一些故事的。

  当时,南老师是一个25岁的年轻人。

  这段文字是原文,没有标点符号隔开,我判的句读,应该不会错。

  请大家阅读。

  ()括号内的文字是我加的一点说明,请大家原谅,请大家原谅。

  这里, “先生”是指袁老先生。

  -----------------------------------------------------------------------------

  南怀瑾,别号玉溪,浙之乐清人,父化度,母氏赵。

  法名通禅。学密康藏时,法名法称。与郭正平同学,为知交,国难来川。郭先时在军抗敌,以病寄迹于蜀之峨嵋山大坪寺,法名通宽。时,怀瑾充中央军校教职休假来灵严寺与通宽、传西等日夕参究。

  均以扶起破沙炉,自任固志在俗也。

  行七之三日,先生手持戒板指谓传西曰:是什么?是什么?速道!速道!

  传西无语,先生摇头数下,自笑曰:又放走一个。

  复以戒板指怀瑾曰: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速道!速道!

  怀瑾亦无语,先生却点头数下,亦笑曰:汝却好。

  遂手至佛前问曰:当时我叫汝速道,速道!汝因什么无语?

  怀瑾曰:我当时不知要说个什么,所以无语。

  先生因令大喝甫三声,即曰:止。汝看汝有个什么?

  怀瑾曰:现在觅我心中,无有个什么。

  先生曰:此千圣之心灯,当人之慧命也。无再滋疑。速拜,速拜。

  怀瑾乃拜。

  遂禁怀瑾语,一时,四众大愕,谓同儿戏。(谓同儿戏,大家觉得:嗯? 就这样?)

  怀瑾自心亦不知所措,乃佯为首肯,仍沉众中,无何。

  各就坐,乃起,

  问曰:既云学人有个入处,云胡一计生死便而前途茫茫?

  (南老师心里不踏实,问了个问题。这多象被船子诚和尚打落水的那个法师啊,临走,生了疑心,结果,船子诚和尚说:你认为我还有别的东西吗?然后,跳到水里。)

  先生厉声曰:丑!汝看汝说生死未了的那个分上是有生死是无生死?!是前途茫茫?!是后路茫茫?!

  怀瑾彼时当下释然,遂拜在地。(心里踏实多了)

  时参众正暝坐,怀瑾与传西坐邻。

  顾视诸人坐禅,真若无疾而呻,无韵而哦。

  而传西亦正凝神在坐也,因而内心不牧,几次嗤之欲肆。(觉得别人好像,,就想嗤之欲肆)

  先生乃振威大骂曰:做么!太不懂事!(被老师骂了)

  怀瑾当时被先生一骂,如病得汉,如梦得醒。

  惊悉个事原来如此不费力不值钱。

  (惊悉个事原来如此不费力不值钱!)

  于是欢笑,遂而收神凝然,与同学及传西等寂坐三日。

  果州道士来山,与先生室中闭户,围炉夜话。

  曾王两先生及周杨诸子皆围炉次。

  怀瑾远隔重楼睹先生室中人物,状态话言,如亲睹面。

  诧之,因请先生至祖殿,通所见。

  先生大骂曰:我道汝是个人,犹作如是见解邪?!

  骂毕忿然返室,闭门而寝。

  怀瑾乃无语,归寝。

  是岁之冬,虚云老人自曹溪来陪都。

  成都尊宿聚于文殊院,同请昌公老法师与先生躬赴陪都迎虚老宾省。怀瑾侍先生,叩虚云老人通所见如上语,

  虚老曰:嘻,南先生,使非袁老居士手急眼快,汝险矣危哉!

  至是,怀瑾还山遂辞军校教职,图久住常,谓传西、通宽、光代、白眉等曰:斯亦齐缘也。倘非国变,何缘入川?倘不入川,这一段提不起放不下的公案从何处了?

  仔细思量,真是令人汗泪交倾不?

  五月,不禀先生,不谋友朋,突然而逸,不知所之。

  又三月,乃闻遁迹于峨眉山之大坪寺,而闭关时,生年二十五也,其皈依师曰普明。

  3.南师著作
  http://shixiu.fjbtv.com/nanshi/zhuzuo/
  4.节选
  ........无论入定之门,取何依持,用何方法,而其程序,大体有一定通例。此之通例,若取四禅八定(九次第定)而言,亦可赅而无遗。初禅者,心一境性,离生喜乐。凡修定行人,专精一念,百骸宁谧,制心一处,此外一切尘尘色色,均不足引散此一专精之念,即可得心一境性。住此境久,心身必另有一转变,例如心境不散,寂止清快,如云开日出,天朗气清,自然有无比欢喜发生。但须知欢喜之来,亦是此心觉受所生,不可随之,任其自然,自归消散。如循欢喜而转,则心已不能专一境性矣。如此专一定止,先发轻安。所谓轻安者,此心此身,轻清安适,无与伦比。发起轻安时,身宜调直,忽由顶上微生清凉感觉,贯及全身,暖软如春。当此之时,身体之累,忽然如忘。心一境性,不加工力,自然而至。修定初阶,于是乎立。轻安久久,由粗入细,不若初发时之感觉。但一念专精,色身业力习气,渐渐减薄,六根明利,逾于平时,气质之性,渐渐转变,轻安之力,忽焉增强,转入乐境。此之谓乐,尤胜轻安。如经所云"菩萨内触妙乐",非世间心身安乐所可比拟。如醉如痴,犹不足形容其万一。言之恐落笙蹄,令人耽著,故佛有所戒也。所谓离者,于心身世间善恶、是非、人我、烦恼诸法,自然厌离,不恋世味,心身超脱,胜乐难言;久久功深,乐久明生,即进入二禅定生喜乐。专精一念,忽如弦断,犹截众流,空无边颇,与明显现,进入三禅。空明亦舍,唯此识,似想亦复非想,觉受尚在,心身触乐,入于极微细轻妙之境,安静宁谧,譬如高峰绝顶,万籁无声,晴空万里,片云不滓,由此进入四禅。舍此等等胜境,得清净住,心身两忘,万境顿闲,以往之扰扰胜境,到此皆寂,皆如昨日梦中之事。再舍于此,入于灭尽定境,寂然不动,长劫可超,坐脱立亡,已成剩法。凡此定之次第,若与菩萨明智相应,阶阶进取,即为菩萨地地上升之功德。如唯耽于定,未发智明,纵饶住灭尽定,经八万大劫,仍须转出无生,发菩提心,入正觉智,方得究境。又有以念住为初禅,气住为二禅,脉住为三禅,舍念清净为四禅者,殆为不经之论,乃以功用现得境象,据实验而言之,并可资为参考:未可泥之。
  复:厂定中,易起境界。种种魔境,具如《楞严经》等所说,不及细述。须知魔境之来,皆为六根六尘磨荡,引发心气之抟击,如石击火,发此光影,若执为实,或自谓已得胜法,则忘失本心,执著成魔矣。既有外境实在魔障之来,但使此心坚定,不忘本念,不起爱怖诸心,自然自息。若逢此等事,著之成魔,搬弄光影,自以为已得神通,终堕魔道矣。修定行人,到此切记《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禅宗古德之言:"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是阴魔,倒起不起是烦恼魔。"简之,若能实验明了一切唯心所造,此心不著任何根尘色空诸法,自然当此魔境,即入清凉地,转魔成佛,则怨亲皆成平等善眷矣,于魔何有哉!
  佛法教人,由博地凡夫而至成佛,以教理行果为其一定次第。教须由多闻而坚此信,理须由思而解,行果须由修慧而证得,仅事佛学解诠注疏于义理之间,终如数他人财宝,非自我家珍。故学佛行人,应取知行合一,努力修证,佛法非仅是一种学术思想,乃离于思议,重在证得,实超科学哲学之一大实验事也。学佛行人,动斥魔外之学为非,殊不知魔外之道,皆从定中而误入歧途。矫枉过正,嫉恶如仇,安知彼之视我,亦不犹我之视彼哉!况戒、定、慧三学,为佛遗教之准则。戒德非定难圆,定慧非戒不发。佛经赞叹定德者,亦至多矣。何哉?心如昏散,所持之戒,只乃相似。心一境性,戒德庄严,相用俱足。心空境寂,戒体现前,智慧自发。"净土"之持名念佛,"天台"之止观双运,"禅宗"之观心参究,"密乘"之观想持明,"华严"法界澄观,"唯识"现量趣入,凡此等等,理虽罄竹难书,而其入门方法,要皆以择善而固执,由一门而深入,莫非以定为拄杖,理入于事为梯航也。若不此之求,狂心未歇,自云为正知正见者,不知其可矣!欲修禅定,须广读大小乘及诸禅定经论,及天台、唯识、密乘等法要,兹不繁引。
  禅宗与禅定之间
  宗门之禅,并非修定之"禅那"。..........

  5.净空法师的书也通俗易懂

宽容别人的过失,改变自己的恶习,关心别人的难处。

“不造诸恶业,恒修于众善”,“以普贤行悟菩提”,菩提是道、觉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