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世界游戏怎么玩:谁有好的文章啊要写景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7 16:36:02
很着急有用啊

海上的日出

巴金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四季美景
我爱鞍山,我的家乡。
习惯了每天清晨收听这个城市上空的声波。悠扬的音乐响起,精美的散文便随着播音员纯正动听的嗓音跃入心头。犹如一杯上好的早春绿茶,味清色美,回味无穷。不由得使人心旷神怡,心旌荡漾。娓娓的轻诉释放出浓浓的乡情。似乎已经把你带送进了尘封的北方家乡的往事里,置身于那远古的时代。
这个城市留给我最深的记忆就是她美丽的四季,我花的一样岁月拌在其中,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细细品味,就如同一杯浓香的茉莉茶。
我爱她的春天。爱那寒意犹存而又不乏温馨的初春的风。是她轻轻地拂醒了大地,休眠了一冬的大地欣欣然睁开惺忪的睡眼。爱那绵绵的春雨。是她润醒了小草,浇绿了杨柳,催开了报春花……告诉我们春天来了。于是,小草钻出了地面,扭动着它柔弱的身体,新奇地张望着;报春花迅疾地张开了报春的小喇叭,杨柳摆动着腰肢随风舞蹈……春雨“沙沙沙” 地落着,雨后,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花更红了,树更绿了,天更蓝了,太阳也更加温暖了,大地变得五彩斑斓。
我爱她的夏天。我爱她五月香飘四溢的梨花节。生日是寒冷的12月,心里的天平却倒在美丽的夏天。我爱夏天,那热得让人无法拒绝的体验。这让我体会到炎热的季节里的家乡人好客的热情,才感觉到生命像诡异的花朵激情地绽放着。
我爱她的秋天。盼望着立秋。立秋了,秋天便也紧随着来了。好多回梦里,我梦见故乡公园的那一片枫叶林。一阵风轻轻拂过,像无数只蝴蝶般纷纷从枝头落下,悠悠地,仿佛从天而降,让人不禁怀疑是否是上天馈赠的礼物,落叶铺成的那一条林阴小道。而我又是多么想俯下身,静静地聆听从泥土里发出的声响。我将蝴蝶轻轻地摊在掌心,继而又小心地放入口袋中,满足的神情仿佛拥有了整个秋天。
我爱她的冬天。因为你可以看出她是那样纯洁、朴素。冬天必然少不了雪。一片,两片,三四片,每一片小雪花都是那样可爱,晶莹剔透的,它在空中纷飞,时而轻吻一下人们的脸,时而拍打一下人们的肩,时而和人们捉迷藏。早上,公园里,大街上,树木上,屋顶上都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在美丽的千山里,山野一片白茫茫,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冬青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雪花压满了整个山恋,人至其中,犹如置身于琼楼玉宇的仙界之中,俗世的所有烦恼和浮华都烟消云散、随风而逝。
美丽的鞍山,美丽的家乡,美丽的城市,美丽的四季!

美丽的大海
我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就是想看看大海,了解大海。今年暑假,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一天,爸爸带我来到了惠东平海。一下车我就飞快地奔向海滩。沙滩上挤满了人,热闹非凡。啊,多么美丽、多么宽广的大海呀,一望无际哩。雪白的浪花,深蓝的海水,浅灰色的沙滩,仿佛要把我们带入缥缈的世界。深蓝的海水与蔚蓝的天空形成海天一色,一片湛蓝的世界,简直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飞翔的海鸥,时而拍翅高飞,时而低掠岸滩,不时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好像欢迎游客的到来。远处的海面上有几艘捕鱼的船,在缓缓地前进。我迈步走向海滩,侧耳倾听,在嘈杂的人声中传来一种强有力的“哗哗”声,好像几百万人同时鼓掌。原来这是海涛的呼声。举目远眺,只见一条镶着白花边的翠蓝色的绸带来势汹汹,翻滚着朝沙滩涌来。它一涌向前,激起千层巨浪,卷起万丈狂涛,有如千军万马在奔腾。浪潮差不多到岸边时,就像一群群调皮的小精灵,翻着跟斗向岸边猛扑过来,发出刷刷的声音冲向沙滩,慢慢地海浪渐渐退下去,激动的大海又恢复了平静。远处,又有一股巨浪涌向岸边,如此循环往复,这一切令我感到一种雄壮的美。
我玩累了,躺在柔软的沙滩上,倾听着有节奏的浪涛声如耳听仙乐,如痴如醉!抬头仰望,碧海蓝天,让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宝石的色又太深,我尽情地享受着这湛蓝的世界!哦,不,这是任何画家也调不出来的跳动着生命力的蓝色啊!
看到一望无际,雄伟壮丽的大海,我情不自禁地赞叹:“大海,真美啊!”

美丽的大海,金色的时光
在学校紧张的学习中,我最愿意去海边进行语言实践活动,6月3日,那一次去海边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海,永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浪花一次次地冲击海滩,一片清爽的蓝色映入眼帘,放眼望去,平静的海面上略有几只船,与天相接,海风习习,吹动了头发,也吹动了一颗颗年轻的心。海仿佛是母亲,令人依恋,投入母亲的怀抱该是多么温暖啊,我被这一幕幕所吸引,这一天,阳光温暖,许多老人悠闲地晒太阳。在老师宣布解散后,我和Amy就去找了两位老奶奶聊天,她们看起来很和蔼,慈祥,我由于是有点紧张,略邮电由于地冲他们说:“Hello! May I talk with you?”他们马上说:“Yes, of course.”简单的一句话,就开始了聊天,令我有点想不到,我向她们介绍We are from Beijing China.我们来这为了学英语,他们非常赞许,当我问到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a?她们说:“China is very big and has a long long history. Although England is more richer than China, but China also a important country in the world.我们向她介绍了The Great Wall the summer palace.她们很高兴,我说的时候却有点紧张,但内心中有个信念在驱使着我:尽力说,尽力,try my best,老人们特别耐心听,而且还纠正我们的发音,在她们说的时候,有个单词不明白什么意思,比如说drab,我就问:“What does means this word?”她们解释说:“not interesting.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马上抽出本子记下了这些生词,而且这两位老人说得我们居然能听懂,而且句子越说越流利。刚开始说得挺结巴的,这会儿渐渐有了信心,当聊到英国时,我们各自谈了一些感想,聊天愉快地进行着……最后我们送两位老人印有国宝熊猫的手帕,她们更高兴了,并且说,若有机会,一定去中国,这是个美丽的地方,我很希望他们去中国“Welcome to China”
时间飞速地消失,要集合了,然而此时,我却想到了《老人与海》,夕阳的余辉洒在海滩上,两位老人在与我们聊天“晚风轻拂澎湖湾,海浪逐沙滩”沙滩上留下了串串欢笑,我们该回去了,再见了,大海,再见了!两位老人!我还会再来的,我留恋这美丽的海,金色的时光。

美丽的山水 是我可爱的家乡 美丽的姑娘 是我曾经的梦想
鸟儿在天空飞 因为他已经长大 告别自己的家乡 去寻找自己的理想
那时的天空 非常的蔚蓝 小时候的我 和朋友站在蓝天下
我大声说着 我想快快的长大 就能知道和做许多的事

满意回答 北京散记 初到八达岭,便陷入重叠的浓翠中了,车在道上行,两旁全是高大的山脊,比起绍兴的山,这里的确巍峨得多。
终于,长城出现了,蜿蜒于浓翠中的长城曲曲折折地引伸,引发众多豪杰的千古遐思。
八达岭长城是居庸关的北口,东门曰“北门锁铜”,西门曰“居庸外镇”。北往延庆州,西至宣镇,故名“八达岭”。
下车后,觉得十分凉爽,山风舞动着长城,一派孤傲的性格,更衬托出它的气势。
长城的石阶很高,蹬步稍许有些费劲,向上攀爬不得不低头弯腰。
八达岭道极宽,可使五马并行,整座城墙用花岗岩条石和特制城砖砌铺而成,守城可谓“固若金汤”。
手扶石栏,顿觉凉意。城墙边有敌台、垛口和躲洞,也有排水系统,约行十步便有一个。
排水系统在花岗石脚下,有一个正方形的小洞,山风灌进来,从脚凉到手。凭栏远眺,蜿蜒长城延绵在天的尽头,经历千年的风霜便扑打在坚固的城楼上,城砖越磨越光,最后变得平滑。
当年的刀光剑影仿佛在眼前闪现,当年直赴沙场的骏马仿佛驰骋在眼前,当年的喊杀声仿佛在耳畔回响,当年的烽火仿佛燃于眼前……我怎能不屈服于“出塞抱琵琶,骆驼还故乡”的游离,怎能不屈服于李自成闯八达岭,夺关而入的豪迈,长城静观了多少千古青史,濡染了多少英雄儿女的情怀?
到长城来,不得不登上好汉坡,但登上它时已背湿一片。原先稍为平坦的路越来越陡,只觉站不住脚,只得握拳前行,手心早已攥出了汗。
爬到后来,腿肚已没有了知觉,只觉得一阵阵发麻,到达好汉坡时,才觉得累瘫了,山野的清风从城墙口一阵阵灌进来,毛泽东的题字“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山风中特别醒目。
长城远方立着一块巨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下面用英文标注着“OneWorld,OneDrem”,左边是奥运会的会标,2008,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梦想便立在这块中华瑰宝上。
下了长城,太阳正值头顶,长城下用餐的时候也到了。因耗费体力,肚中饥渴,本想大吃一顿,可这儿的菜太咸实在咽不下去,只得悻悻吃了碗杂酱面。
下午的长城依旧巍峨,长城博物馆内的东西一些是仿制品,除了刀剑、铠甲、大炮和长城巨大的模型,其它我没有多大兴趣。
晚上,我还在怀想长城,透明的心幻化作雨丝,滴落在厚实的城墙上。

看两京赋吧,三都赋也可。

往事(二)183

山中杂记

--遥寄小朋友213

寄小读者(通讯十八~二十一)229

别后251

寄小读者(通讯二十二~二十四)266

介绍-本书--《北京的尘沙》275

寄小读者(通讯二十五)288

赴敌292

绮色佳Ithaca(一)(二)(三)296

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六)299

剧后302

姑姑306

相思313

李易安女士词的翻译和编辑315

寄小读者(通讯二十七~二十九)361

中西戏剧之比较

--在学术讲演会的讲演369

哀词376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378

我爱,归来吧,我爱!381

致张若谷(10月14日)385

致张若谷(11月13日)387

我曾389

《往事》--以诗代序391

《幻醉及其他》序395

第一次宴会399

三年408

1930年刘纪华414

我再也不能承受这样的温存415

《先知》〔黎巴嫩〕纪伯伦著418

南归

--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472

惊爱如同一阵风502

我劝你504

分507

记事无根而失实517

致梁实秋518

致胡适520

1923年中国新诗的将来

旧诗歌的声韵格律都打破了以后,新诗就出来了。许多的人做着,许多的人看着,许多的人讨论研究着--新诗的种子,撒在一班青年人的心地里,只要是不落在幽荫处,或是石田上,它便如同春草,随处乱生。两三年来的新诗,各时各地散见于报章杂志上的,不在万首以下,即此可见新诗是合于时代的精神,而有存在和生长的可能性的。

诗在唐代,词在宋代,曲在元代,都有它们最光荣的地位了,新诗如何呢?我个人相信:它要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占它的领地的。它不但有蓬勃的现在,还有灿烂的将来!

虽然如此,有人却在极热闹之中,为新诗的前途抱悲观。

他们说:“新诗太容易了,太‘频’了;人人都可充诗人,出口成章的随便乱写,做来做去,恐怕新诗要与‘平话’和‘弹词’同一价值,同一命运”--这话很使我思索!

固然说:诗是不可遏抑的,无心流露的情绪表现,不容任何裁制,来侵犯它的自由的;然而从客观上看起来,诗的界说,虽每人有他自己的意见,极不容易定准,而诗和非诗的界限,在人们脑中,却有时极其清晰,如:

先驱者远了! --朱自清作

仿佛地看见簪豆花的小妹妹底影子。 --冯雪峰作

没风时白杨树也萧萧着--

萧萧外园里更不听见什么,

野花悄悄地谢了--

悄悄外园里更没有什么。 --朱湘作

一看便承认它是诗。而--只是生活程度的增高,” “日里做事夜间睡觉,

实在太平板了! 把它颠倒起来,夜间做事日里睡觉,

岂不有趣?” “上码头几分钟之后,

我们觉得这里是欧化地住华化人! 适者生存的公例,

在辫子上成问题! ”

这几首便不能一看立刻承认它是诗。至于:

不解放的行为,

造就了自由的思想。

(这一首是《春水》里的。为做这篇论文,又取出《繁星》和《春水》来,看了一遍,觉得里面格言式的句子太多,无聊的更是不少,可称为诗的,几乎没有!)

却是一看便不能承认它是诗!

从以上几首的意思,综合起来,--为抄录省事起见,因选些短的--或者可以说诗是偏于情感的;深入浅出的;言尽而意不尽,诗意常是仿佛要从句后涌溢出来的。反之,偏于理智判断的;言尽而意索然,一览无余的;日记式,格言式的句子,只可以叫做散文,不能叫做诗。

或有人说,前几首是抽象的描写,抒情的,后几首则近乎具体的,叙事的,不过少用象征的字眼,仍不能不是诗。然而诗不止有意境,还有艺术,要有图画般逼真的描写,音乐般和谐的声调的,叙事之中,仍不失其最深的情感。朱自清的《星火》全篇叙事,而他用:

我若有光荣呵!

我的悲哀--

虽然是天鹅绒样的悲哀呵!

便觉得异常生动。刘延陵的《水手》,末几句: 那人儿正架竹子,

晒他的青布衣裳。

真是一幅图画呵!一个乡庄的少妇,浮在纸上了!

旧诗有声韵,格律难做得上而容易做得像。新诗没有声韵格律容易做上而难得像。凭借愈少,自己的努力愈多。但人们以其容易做上,便肆无忌惮的做;近来小诗又流行开了,于是偶然有些可以独立的短句子,都也错杂拼上,都叫做诗,万首的新诗,模仿的去其大半,非诗的又去其大半;真正能表现自己情绪,而又经过艺术的组织的,也就所余无几了!这般中空的,容易激起反动的进步,怎怪留心文学的人,不为新诗的将来,抱隐忧呢?我以为要补救这乱做的弊病,只要在批评和创作这两方面注意。

有研究有见识的批评家,在今日是极其需要的。要他们在这春草般的新诗上,加以适当的培芟。我绝对不是说批评家可以干涉人做诗的自由,或说他们的鉴别力一定是精确的。

但是有一班人,以做新诗为时髦之一种,东抄西袭,不住的做,不住的发表,来扰乱诗界的空气。又有一班真为表现自己情感而做的人,又苦于没有艺术上的指导,只得自己摸索前进,或至走入歧路。--我个人总不信批评能使作家受多大的打击或奋兴;但多少总可以使作家明了自己的作品,在别人方面所生的影响。因此作家和批评家尽可两不相识两不相妨的静悄悄的各做自己的工作。

再一说:批评能引起讨论,各种不同的见地和眼光,更能予作家以莫大的辅助。 --在此又引起攻击和袒护问题。

所以我主张作家和批评家尽可两不相识。固然不相识能起误解,而太相识又易徇情。不如面生些,各尽忠于艺术,为艺术而作,为艺术而批评。没有偏袒,也无意气。

在创作一方面:新诗出产,不求其多,只求其少。不是说不做,是说少做。要情绪来寻纸笔,不要劳纸笔去寻情绪。

写的时候,要为“不得不写”而写,不要为“写给人看”而写。在诗的质上,要注重:修养感情,这修养不必限于道德问题;诗底目的,不仅是教训,专为教训的,不一定便是好诗。若说人格,则曹操枭雄,一般的也会做出: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委婉缠绵的句子来。不过诗歌是最表现作者的人格的,有的诗虽无教训之名,而有教训之实,那是因著作者的最高最浓挚的感情,在他不自觉中,无意中,感动了读者,如: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之使人深思泪下! --总之,教训也好,不教训也好,感情总有修养底必要的。诗思要酝酿在光明活泼的性天里和“自然”有相通和人类有甚深的同情的交感。此外更宜以美术的鉴赏自娱乐,以陶冶感情,使之澄静而优美。

在诗的形上要注重:

多看多读,中外和古今的好的诗歌,都带有最浓厚的时代的精神,和特具的国民性,能予作者以极大的观感。多看能比较了许多意境,多读更能熟练了许多修辞。对于本国的特长要保守,对于外国特长要采取 。至此我又想起些诗句:

着的自己身上射出来的青白色的萤光所感动,玫瑰花,红的白的互相依傍着,他们与他们的邻人们同发出优婉的清香,互相安慰着,我们虽不能说因着修辞的不妥,或是句子太长,便失了诗的意味,但如有更好的句法我们是不应当拒绝的。这等句法太欧化了。“中国的新诗”,不应以神似译品为止境。明了清楚,本是新诗的长处,我们要小心不要使它反成为空泛拖沓,成了它的短处。

一个朋友说:“新诗内容不是没有好的,不过读完不易记住,介字和形容字太多了。”这话十分的有意思。介字和形容字太多,和声调很有关系。旧诗词里有些词句,是可减却许多介字,而并不难索解的。“中国的新诗”,在这一点上,不可不注意。

总而言之,我想新诗的将来,是上升不是下坠的,“好诗太少”,不足为病 。三年历史的新诗,确已有了相当的贡献,将来更不能不趋向光明。只要做诗的人慎重的做,批评的人忠实的引导批评。 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燕大周刊》1923年2月26日第1期,署名谢婉莹。) 论文学复古

新文学运动的声浪,到了今日,沉寂了许多;译作的出品,到今日也少许多。正值近来坊间又发现了几种“反新文学”的出版物,一班关心新文学的青年人,以为新潮已到了狂澜将倒的时代,都为新文学的前途,抱了无限的隐忧。

我要安慰青年人说:时代流水似的向前走了,民族思想决不能石子似的停在中流。无论如何防阻,如何挽留,总不能使二十世纪的人物,仍去穴居野处,茹毛饮血。无论如何复古,也不能使二十世纪的中国青年人,仍去守那尊奉君王和一夫多妻的制度。新思想一日不能灭,新文学一日不销沉!

新旧文学的最大的分别,决不在于形式上的语体和文言,乃在于文字中所包含的思想,某一时代特具的精神。人们既不能上下更易时代,便也决不能来和时代的文学占夺位置。

拿起那些“反新文学”的出版物来看一看罢,它们果可算为新文学的劲敌么?我每每不解,以为似这般无聊的作品,何至使一班新文学的热爱者,不惜奋其全力,天天对它们下攻击!

论到思想一方面:摊上流行的各种小杂志,尽是些流氓口吻的滑稽文字,和滥调的英雄儿女文章,无思想之足言,不必说了。就是稍大些的也是对于国内的文学,没有提倡;对于国外的文学,没有介绍。除了琐谈笔记以外,就是俗调滥套的小说,竟难有几篇向上的,建设的文字。我推测着说一句,似乎其中的作者,不尽是明了文学的人,不尽是已有了“自己的人生哲学”的人。他们描写宗教,法庭,以及社会主义等等,都取同一的态度,意思模糊,不是极端攻击,不是极端赞成,也更未有自己的建议和判断。以文学为消遣的,为不足轻重的人,本来不推求这个,看完掩卷欠伸而起,自然也没有什么。而一班以文学为神圣,要它引导,要它提醒,要它来替他们解决各种问题的人,对于这般麻木不仁的文学作品,是决不能满意的。时代渐渐的旋转过去,这种出版物的领土,当然是要渐渐缩小的,无可讳言!

论到艺术一方面:他们很少在前人未走过的文学田地,开辟自己的新途径。人物相似,背景相似,开端和收局也相似。

是为作文字而作文字,不是自己有什么不可遏抑的情感和问题,而作文字。对于西文学的研究,似乎也见限于坊间流行的言情或侦探小说,转来转去的沿袭模仿。看完意兴索然,不留印象,似乎书中的人,和读者还隔着万重烟雾。这样感人不深,趣味又少,几乎失了文学的效用。而且他们无条件的反对新文学,同时也拒绝了新式标点,一字一点,一句一圈,层层斩断,神气不完,未免是个缺点。

反新文学的作品,既是在思想艺术两方面,都难得立足的地位,为何它们又有了复兴机会呢?至此我不得不向新文学家说:“是谁之过?”

新文学不能普遍的得国人的欢迎,固然是因为国人不了解新思想,但如果介绍的得法,中外人民的头脑构造,原是一样的,决不至于瞠目结舌,像听天书一般。无奈一班介绍者,太令读者为难了,一知半解,漫无头绪,佶屈聱牙的说下去,弄得人莫名其妙。不解就生厌烦,愈烦厌就愈不解。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同时国人又需要些文学的慰藉,就不得不返求于这些无聊的出版物了。

我以为“反新文学”作品的流行,是新文学进行中最可看的现象,是新文学家的当头棒和奋兴剂。如果一班读者对于所谓新文学的作品,糊里糊涂的领受了去,没有一毫的反抗和怀疑,新文学就真是不幸了。因为他如何糊涂的接受了去,也要如何糊涂的倾吐了出来。像这般无根基的建筑,新文学的前途,真是危险到不堪设想。而这种不自安,自寻活路的态度,却可以见出国人对于新的物事,不能强以不了解无条件的盲从!这真可促一班新文学者的反省和奋斗!

新文学者中不犯“反新文学”者的毛病的又有几人?新文学的作品,又有几篇是真建设,真向上,真有自己的哲学,不追逐时尚,拾人牙慧的?滥调的“资本家万恶”、“妇女解放”、“心弦”、“爱人”等等的句子,和“怜我怜卿”、“成仙成佛”不个性的作品,相去又几何?只满纸的“呵,么,呀,的”,和“!?: -”这种堆砌白话字眼,乱点新式标号的假新文学作品,不必反新文学者,一班新文学者,先须起而廓清扫灭!

我相信除了建设,没有破坏。我们既认定:新思想是有介绍的必要的;时代的精神除了新文学,是无处寄托的;便当抖擞精神,折回原路,来寻找向上的建设的途径!

第一我们要永远拒绝:不明了原作,而以介绍为时髦的事,三天脱稿,四天出版的译述。

第二我们要永远拒绝:思想没有系统,对于艺术没有习练,对于物事没有观察,随波逐流,西抄东袭的假新文学作品。

第三我们要创造中国的新文学。至此便牵连到文法问题,中外的文法,几乎是绝不相同。介绍者图省一点整理的手续,便文不加点的,和盘托将过来。因此语气颠倒,文义拖沓,意思暗昧,此等例举不胜举!而且许多新文学不但译文直得过火,连作品都是以外国人的口气说中国话,令读者很难了解他说的是什么。托尔斯泰说: “假如不令大多数民众了解,这艺术就是坏艺术,或者竟不是艺术。”这话虽然太偏,却也有他的真理。意思好了,工具如不好,在作者一方面真是心力枉废。文学既不是专为一班新文学者互相读阅的,还请把民众放在心上,用中国人的语气来叙述描写,来创造中国的新文学!

我素来不关心,而且不喜欢讨论这些事,不过教员方面既愿意我来研究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将我的意见说一说。转以为对于这些无聊的出版物,尽可置之不闻不问,太过注意,反动更大。--而且理论是无用的,强有力的后盾,还是真正的新文学作品,真的新文学发扬光大起来,时代自会把它们驱走的。新文学家呵!四面重敌之中,突围而出的,必不是摇旗呐喊的人,沉默的创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