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国辰机器人怎么样:合肥工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08:46:35

ENGLISH

新闻中心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信息资源

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是一所工、理、文、经、管、法、教育等综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座落于绿色科教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交通便利,通讯快捷。
合肥工业大学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近六十年来,合肥工业大学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1995年,江泽民、李鹏、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为合肥工业大学建校五十周年题词。学校经过近六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合肥工业大学占地面积3000亩,共分三个校区,南校区(合肥市屯溪路193号)、北校区(合肥市六安路269号)、翡翠湖校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大学城内)。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8万多平方米,藏书148万余册,国内外期刊6800余种,建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学校设有17个院、部,86个实验室、41个研究所、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甲级综合建筑设计研究院、20个省级重点学科。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学校还建立了全国高校首家生产力促进中心。
学校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具有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等4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已达19个;学校设有本科专业61个,分布在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哲学、农学等9个学科门类和28个一级学科之中,形成了先进制造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电气电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力学及建筑、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生物机电工程、人文经济管理工程等7个学科群,拥有“以工为主、覆盖面宽、综合交叉、应用性强”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遵循“招生有计划,办学有条件,质量有保证,社会有需求”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约22000余人,研究生3535人。学校现有教职工3768人,教学科研人员1670余人,其中正高职200人,副高职564人,博士生导师86人,并聘请了200余名国内外著名学者兼任学校名誉教授、顾问教授、兼职教授,75%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合肥工业大学办学特色明显,师资力量雄厚,学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学校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突出素质、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原则,改革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多年来,合肥工业大学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为校训,不断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坚持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实践性的统一,广泛开展“大学生学术科技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星级寝室评比”等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健康高雅、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全国大学生竞赛中屡屡获奖。通过多年的努力,合肥工业大学已形成了“思想品质好、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许多人成为祖国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和骨干。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一次就业率都保持在93%以上。2000年,学校又被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确立为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
合肥工业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校园内的古迹名胜斛兵塘、慈功阁绿树掩映,碧波荡漾,更是莘莘学生求知、休憩的好场所。学校利用多种投资方式,加大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障了教学、科研和扩大招生的需求。现代化的饮食服务中心、学术活动中心和一幢幢学生公寓拔地而起,显示出合肥工业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勃勃生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合肥工业大学不仅是教育中心,而且是科技中心。学校充分发挥为经济建设服务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科技优势,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结合,大力加强科研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成果显著,先后承担企业委托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1000多项,为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学校获奖科研成果200多项次,其中国家级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2项,授权专利35项;出版著作270部,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科技工作的发展对学校学科学位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国家的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学校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2000年10月,以学校作为发起人之一的 “鑫科材料”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
学校坚持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重视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淘汰制度和奖、贷、助、减、勤等助学措施,对品学兼优者允许跳级、提前毕业、推荐为免试研究生;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校注重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市场、规范市场行为,保障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为就业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已基本建成了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毕业生具有 “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思想作风朴实”的特点,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为尽早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人才市场的贯通,我校与苏州、无锡、常州、烟台等市人才交流中心及福建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签订协议,与以上15家“中心”共同设立“驻合肥工业大学工作站”。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活动,已和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丹麦、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已保持二十五年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学校是招收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试点院校。十年来,我校手球队在全国高等院校手球比赛中,一直名列前茅。
新的世纪,新的辉煌。合肥工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争先进位快发展,努力把合肥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先进、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Copyright © 2005 合肥工业大学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230009)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本站旧版 皖ICP备020549号

合肥工业大学占地面积3000亩,共分三个校区,南校区(合肥市屯溪路193号)、北校区(合肥市六安路269号)、翡翠湖校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大学城内)。

楼上两位都说错了,现在只有两个校区了,北校区已经租给别人了,我就是工大的啊。
南区和新区两个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创办于1945年,1960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5年江泽民、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合肥工业大学建校50周年题词。

学校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面对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对扩招形成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为主动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按照学校“十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合肥工业大学制定了到2005年底,全日制本科生将达到250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超过4000人的发展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是固守老校区在校内挖潜力,还是向外拓展,开辟新校区,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了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全校师生员工的面前。

经过“三讲”教育的洗礼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实践,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从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人类正在经历一场新的世界性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历史的责任和时代的要求,驱使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发展才是硬道理。合肥工业大学作为在皖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应用特色明显,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在推进科教兴市和科教兴皖方面也要有更大的作为,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设新校区既是学校扩大办学规模的需要,又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更能为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和安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经过教代会反复讨论酝酿,科学论证,精心研究,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地做出了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建设合肥工业大学新校区——翡翠湖校区的重大决策。

2000年10月,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提出建设新校区的宏伟计划,2000年11月,校党委书记朱新民、校长陈心昭、副校长杨善林、副校长梁金喜赴教育部作了专题汇报,2000年12月,学校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十五”发展计划,并提请教代会审议通过,2001年4月,学校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征地合同,校长陈心昭命名新校区为"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

翡翠湖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座落在风景旖旎的翡翠湖畔,由丹霞路、环湖路、翡翠路环抱,呈“心”形;东临锦绣大道商业区,北倚大学城公共建设区,西傍翡翠湖公园,处在合肥大学城的中心位置。 新校区在一开始规划时,学校就提出“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的要求,要把新校区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校区。2001年4月底,学校邀请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深圳设计院四家国内著名的设计单位参与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并邀请一批国内著名专家评审,最终确定华南理工大学方案中标。在华南理工大学何静堂院士亲自主持下,方案几经修改,最终在2001年7月底由学校党政联席会议确定新校区——翡翠湖校区的规划方案。

翡翠湖校区的规划方案,立足学校近远期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翡翠湖校区的自然地形特点,集中体现科技规划、人文规划、环保规划和谐统一的内涵,既有现代建筑风格,又有民族韵律。校区中间地段设计为生态谷,与校区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学生公寓相互辉映。生态谷里流水潺潺,绿树掩映;体育馆框架结构成一本打开的书,气势恢弘;学生公寓复式坡形灰蓝水泥瓦铺嵌屋面,建筑典雅;教学楼构筑新颖,错落有序,栋栋贯通,层层相连;图书馆似大鹏展翅,虚怀若谷,体现更大的亲和力。校区规划把庭院与园林有机结合,融自然地貌、河塘水面、楼群建筑为一体,巧妙辅以水榭、亭阁、假石山、曲径小道,体现了高校个性环境理念和绿色文化内涵,人伦道德桐林盛,理学文章碧水幽。规划设计充分达到了恬静、幽雅、整洁、怡人、有序的校园自然生态效果。

翡翠湖校区一期工程建设为177600平方米,建筑包括:十栋学生公寓(67000平方米)、学生食堂(11000平方米)、教学大楼(31500平方米)、五栋实验楼(35000平方米)、体育馆(8100平方米)、工业培训中心(1100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14000平方米)。一期工程2001年12月22日动工,2002年9月交付使用,并保证了2002级新生5600人按期入住。短短的九个月,共完成了24栋楼宇的土建任务,同时完成给排水、强弱电缆、通讯、网络、有线广播、电视、道路、绿化、校门、围墙等大量配套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质量严。经过校党委的精心安排,建设组同志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在建设单位和经济开发区以及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一期工程如期完成,确保新生开学,创下了合肥工业大学建设史上的新记录。

翡翠湖校区二期工程建设约为16万平方米建筑,包括十二栋学生公寓(80000平方米)、学生食堂(17000平方米)、图书馆(34000平方米)、教学大楼(32000平方米)。二期工程于2002年12月动工,2003年8月交付使用,确保2003级6000名新生入住。

“十五”期间,学校将把翡翠湖校区建设成容纳14000名一、二年级本科生的教育基地,同时在规划中还预留充分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的建成是实现学校“争先进位快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学校党政领导和全体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成果,是凝心聚力、集思广益的结晶。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通过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翡翠湖校区的明天会更加璀灿,合肥工业大学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合肥工业大学占地面积3000亩,共分三个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是一所工、理、文、经、管、法、教育等综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座落于绿色科教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交通便利,通讯快捷。
合肥工业大学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近六十年来,合肥工业大学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1995年,江泽民、李鹏、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为合肥工业大学建校五十周年题词。学校经过近六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 合肥工业大学占地面积3000亩,共分三个校区,南校区(合肥市屯溪路193号)、北校区(合肥市六安路269号)、翡翠湖校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大学城内)。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8万多平方米,藏书148万余册,国内外期刊6800余种,建有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学校设有17个院、部,86个实验室、41个研究所、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甲级综合建筑设计研究院、20个省级重点学科。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学校还建立了全国高校首家生产力促进中心。 **************
学校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具有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等4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已达19个;学校设有本科专业61个,分布在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哲学、农学等9个学科门类和28个一级学科之中,形成了先进制造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电气电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力学及建筑、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生物机电工程、人文经济管理工程等7个学科群,拥有“以工为主、覆盖面宽、综合交叉、应用性强”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遵循“招生有计划,办学有条件,质量有保证,社会有需求”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约22000余人,研究生3535人。学校现有教职工3768人,教学科研人员1670余人,其中正高职200人,副高职564人,博士生导师86人,并聘请了200余名国内外著名学者兼任学校名誉教授、顾问教授、兼职教授,75%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合肥工业大学办学特色明显,师资力量雄厚,学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学校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突出素质、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原则,改革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多年来,合肥工业大学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为校训,不断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坚持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实践性的统一,广泛开展“大学生学术科技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星级寝室评比”等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健康高雅、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全国大学生竞赛中屡屡获奖。通过多年的努力,合肥工业大学已形成了“思想品质好、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许多人成为祖国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和骨干。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一次就业率都保持在93%以上。2000年,学校又被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确立为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
合肥工业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校园内的古迹名胜斛兵塘、慈功阁绿树掩映,碧波荡漾,更是莘莘学生求知、休憩的好场所。学校利用多种投资方式,加大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障了教学、科研和扩大招生的需求。现代化的饮食服务中心、学术活动中心和一幢幢学生公寓拔地而起,显示出合肥工业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勃勃生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合肥工业大学不仅是教育中心,而且是科技中心。学校充分发挥为经济建设服务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科技优势,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结合,大力加强科研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成果显著,先后承担企业委托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1000多项,为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学校获奖科研成果200多项次,其中国家级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2项,授权专利35项;出版著作270部,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科技工作的发展对学校学科学位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国家的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学校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2000年10月,以学校作为发起人之一的 “鑫科材料”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
学校坚持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重视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淘汰制度和奖、贷、助、减、勤等助学措施,对品学兼优者允许跳级、提前毕业、推荐为免试研究生;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校注重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市场、规范市场行为,保障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为就业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已基本建成了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毕业生具有 “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思想作风朴实”的特点,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为尽早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人才市场的贯通,我校与苏州、无锡、常州、烟台等市人才交流中心及福建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签订协议,与以上15家“中心”共同设立“驻合肥工业大学工作站”。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活动,已和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丹麦、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已保持二十五年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学校是招收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试点院校。十年来,我校手球队在全国高等院校手球比赛中,一直名列前茅。
新的世纪,新的辉煌。合肥工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争先进位快发展,努力把合肥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先进、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