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兰朵冰欺凌卡门味:什么是佛教唯识学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7 23:56:02

1.引子:
  印度佛出世前婆罗门的二个学派就有关于
  比量,证量,圣教量,比喻量等的学说..........
  2.
  南怀瑾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中有关阿赖耶识的部分解释,供佛友参考:

  “玄奘法师八识规矩颂中,阿赖耶识颂二: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根身器所指的根是六根,身是人体,器是物质世界,都是这一念变来的。这一念就是业力,念转得过来,业力也转得过来。所以禅宗了心,就是了这一念,这一念就是五阴,就是八识。修是修这个,不是光修第六意识。第六识一念一念来,也一念一念地去,所以你一念不能了第七识、不能了第八识,还学什么禅!

  我们平常只在心中搞一点意识清明,那是第六识一部分的事,差得远啊!到了临死时,四大要分散时,你平常所得的清净,所得的功夫,一概用不上了,因为单单一个第六意识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婴儿生下来,第六意识没有分别,老年糊涂了,也没有用,可是那第七、第八识还在作用,这一点要知道。所以临死时,你叫他念佛,他说:“不行了,不行了!”真是不行了,但是你怎么还会说话呢?这时第六意识涣散了,只能起一部分作用。所以,一念不了第七、八识,你学什么禅,了什么念!”

  ..........
  ========================

  正体:唯识法相宗简介

  3.
  发表人admin

  法相宗,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我。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创始人玄奘曾游学印度17年,回国后先后译出瑜伽学系的“一本十支”各论,并糅译了《成唯识论》,奠定了法相宗的理论基础。其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等对该宗典籍竞作注疏,在理论上各有发挥。特别是窥基,直绍玄奘所传,融会贯通,加以发扬,有“百部疏主”之称。窥基之后,慧沼、智周传承两代,各有阐扬。自智周弟子如理支后,即逐渐衰微。

  主要奉古印度大乘佛学瑜伽一系学说,其所依经典,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十论为支的所谓“一本十支”为主要典籍。《成唯识论》为其代表作。

  此宗的判教,依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判释迦一代教法为有、空、中道三时。第一时有教。为破异生实我之执,于鹿野苑说阿含经等,昭示四谛、十二因缘、五蕴等法,是为初时我空之说。第二时空教。为破除诸法实有之执,在灵鹫山等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等,开示诸法皆空之理,令中根品,悟彼法空,舍小取大,是为第二时法空之说。第三时中道教。为破除执着有空,于解深密等会,说一切法唯有识等,即心外法无,破初有执;内识非无,遣执皆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是为第三时识外境空之说。此三时教的说法,有依释迦说法年月先后来区分的,称年月次第;有依了义与不了义来区分的,称义类次第;还有兼年月次第与义类次第来区分的。

  理论:1、三性说。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无著世亲等瑜伽行派认为,诸法实相应有两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诠表所说,也不是一切都无所有,而是远离有无二执以为中道。这样即有虚妄分别与空性两面:依分别的自性说为“依他起性”(相对真实);依分别的境说为“遍计所执性”(妄想);又依空性说为“圆成实性”(绝对真实)。法相宗继承此说,且结合唯识说,以为三性也不离识,谓诸识生起之时,现似见分与相分两分是依他;意识从而周遍计度,执为“能”、“所”二取,则是遍计所执。

  该宗又用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认为世界现象都由人的第八识即“阿赖耶识”所变现,而前七种识再据以变现外境影像,缘虑执取,以为实在。又认为在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世界的潜在功能,即所谓种子。其性质有染有净,即有漏无漏两类。有漏种子为世间诸法之因,无漏种子为出世间诸法之因。从而说明未来出世者种姓有声闻、独觉与菩萨三乘之别,又有不定为何乘之“不定种姓”与三乘也不得入的“无种姓”,因而建立五种姓说。这与向来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说不同,是该宗中心思想之一。

  2、五重观法。为与唯识说相适应,主张用唯识观。窥基在《大乘法苑义林章》的《唯识章》中特别提出从宽至狭、从浅至深、从粗至细的五重唯识观。五重观是:(a)遣虚存实识。此观有情的遍计所执性法,纯属妄情臆造,毫无事实体用,故应遣除;至于依他性法仗因托缘依他而有事实体用,是“后得智”之境,又圆成性是诸法之理,为“根本智”之境,均不离识而应留存。是为唯识观的初步。(b)舍滥留纯识。虽观事理皆不离识,而此内识有所缘相分和能缘见分。相分为内境,见分心仗以起,摄境从心,并简别有滥于外境,所以只观唯识,为第二步。(c)摄末归本识。摄见相二分之末,归结到自心体分之本。因见相分皆识体所起,识体即为其本。今但观识体,为第三步。(d)隐劣显胜识。隐劣心所,显胜心王。心王起时必隐劣心所,为第四步。(e)遣相证性识。心王犹属识相,今遣相而证唯识性,得圆成实之真,为唯识观最究竟之阶段,即第五步。

  3、因明学说。因明原为瑜伽行派所创。世亲门人陈那有更大发展。玄奘在印度游学时,曾到处参问因明,造诣极高。临回国前,在戒日王所主持的曲女城大会上,立了一个“真唯识量”,书写在金牌上,经过18天,无一人能驳倒它,创造了因明光辉的典范。回国后,先后译出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和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门人竞作注疏。其中以大庄严寺文轨和慈恩寺窥基所作最为流行。窥基对因明作法,多有发展,主要有:区别论题为“宗体”与“宗依”;为照顾立论发挥自由思想,打破顾虑,提出“寄言简别”的办法;立论者的“生因”与论敌的“了因”,各分出言、智、义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过类”都分为全分的、一分的,又将全分的一分的分为自、他、俱;推究了有体与无体。

  此宗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律宗道宣专事四分律的宣扬,在理论上也吸收了玄奘新译唯识学的观点,以阿赖耶识所含藏的种子(功能)思心所为戒体,称为心法戒体论(戒弟子从师受戒时,在精神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称戒体)。晚明思想家王夫之著有《相宗络索》一书,对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颇精。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在其著作中运用因明三支比量。谭嗣同在所著《仁学》一书中,也引用有关唯识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曾运用因明与西方逻辑、中国墨经作比较研究,并有《齐物论唯识释》之作。近代欧阳竟无、韩清净和太虚等也曾对法相唯识之学竞相研习,并撰有不少专门著作。

  法相宗在日本亦有流传。唐永徽四年(653)日僧道昭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传法,称南寺传。开元四年(716),日僧玄昉从智周学法,归国后以兴福寺为中心传法,称北寺传。新罗智凤、智鸾、智雄亦从智周学法相而弘传于日本。法相宗是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最有影响的宗派之一,至今流传不绝。

  =====================
  4.
  发表人:寄尘

  唯识宗的人间修行法

  下面把唯识宗的修持方法,修持应具备的态度,约略说明如下。

  一、善摄四力
  我们如果想悟入唯识的境界,以了解山河大地,乃至宇宙万有,皆由吾人的心识
  所变现的真理,应该具备四种力:
  ?1.因力:凡事必有其因,有如是因才能产生如是果。欲趣入唯识的果位,先要培
  养修观唯识的因力,以大乘的教法来说,要多闻熏习,就是要常常听闻佛法,种下好
  的因缘种子。
  ?2.善友力:所谓善友力,就是要有善知识的指导。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
  黑。"修学佛法,亲近善知识是很重要的。对于善知识,应该要虚心向他求教,接受
  他的教导。善知识的熏陶能使我们增加求道的信心与力量,修学上能够走向正确的方
  向,以进入唯识的境界。
  ?3.着意力:所谓着意力,就是要有卓越的见解,对佛法坚信不移,永不退转。佛
  教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思想,不能只从字面上去加以解释,或者表面上浮光掠影般地去
  了解。学佛的人,应该对佛法要深一层地去认识,肯定它的立论,而不轻易改变对佛
  法的信心。这种由思想而产生信仰,由信仰而引发力量的过程,就叫着意力。有了着
  意力之后,任凭别人批评毁谤,仍能屹立不摇,毫不转移。譬如有人批评说:"佛教
  是迷信的宗教。"我们扪心一问:迷信也很好,比什么都不信好多了。能够正信,当
  然最好,不能正信时,至少还有信仰,连迷信都没有的人,是空无所有,最为贫乏。
  其实所谓迷信者,是指一些不讲条件,不加辨别而信仰宗教的人。我们经常可以
  看到一些老公公、老婆婆跪在神明的前面,虔诚的礼拜着。虽然他们不懂高深的哲理
  ,他们的信仰被批评为"迷信",但是他们的信心好纯洁,好高尚!
  我们对于维护世间的公理、社会的正义,也要有毫无条件的道德勇气。当我们一
  切抱持着"我不为什么"时,就能择善固执,勇于为真理牺牲。假如心中存着条件,
  面对牺牲时,就会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傻呢?"一旦如此,就裹足不前了。岳飞曾
  说:"假如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宋朝的江山就可以保住了。"所谓不要钱,不
  怕死,就是一种为维护真理而执着不放的迷信。这不是在提倡迷信,而是说凡事不必
  只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有时不妨抛开条件,为社会奉献一点力量。况且迷信不见
  得是坏事,如果对真理能产生迷信,何尝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呢?
  ?4.任持力:除了对自己所信仰的立论确信不变之外,并且要时时守护住它,经常
  思惟,才能逐渐与身心相应。同时,要能担当起弘法的责任,担当起救护群伦的使命
  ,要能受持四摄六度的菩萨行,受持佛陀的慈示。

  二、修行次第
  唯识宗修行入道的次第,在《成唯识论》里,分有五个阶位,概略介绍如下:
  ?1.资量位:就是菩萨发坚固菩提心,欲求无上佛道,要先修持四摄、四无量心、
  六度万行等种种福德、智能,作为成就佛果的资粮,诸如修桥铺路、冬令救济、响应
  慈悲爱心人运动等等善行,抱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广植福德,积集资粮。
  ?2.加行位:加行就是加功用行的意思。既然已经具备了福德资粮,进入到菩萨十
  回向满心,需要再进一步迈向菩萨十地的第一极喜地,勤行四善根,即暖、顶、忍、
  世第一位等四加行位。加行位好比工厂赶制产品,必须连夜加班,一气呵成。又好比
  打铁必须趁热,加紧工夫,炼铁成钢。
  ?3.通达位:到此阶位已能体会唯识真性,通达真如,可以说见道了,一般说的分
  证法身菩萨,就是指这个阶位。
  ?4.修习位:这一个阶位就是修道位,从通达位进入初地起,到第十地,以无分别
  智断二障,依我空、法空证悟唯识理。此一阶段要经过十地位,修十波罗蜜,断十重
  障,证十真如。
  ?5.究竟位:菩萨修至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断二障种子,证二空理,转烦恼障得
  涅盘,转所知障得菩提,成就佛果,达到究竟解脱。
  以上我们对唯识作了简略地介绍,主要的目的是要我们认识"识"。识是什么?
  识就是我们自己,就是生命的根本。我们的身体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烂了,但
  是有一样东西却不灭亡,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识。这一个心识,是流转生死六道
  轮回的本体,有时候转世成人,有时候出生为牛。尽管形象不一样,但是心识只有一
  个,没有不同。因此,如果我们来生希望出生何道,今世就必须将我们的心识着意在
  那一方面。一心持戒,守住做人的根本道德,来生就有希望投胎为人。如果再加修禅
  定,就可升天享福,若要究竟常乐,则必须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以上举出一些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其实修学唯识最终的目标就是转识成智。
  识,是生死的根本;智,就是佛性,也就是我们的光明。佛教说转八识成四智,即:
  第一、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二、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三、转第七末那识为
  平等性智;第四、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转八识成四智,是修学唯识宗主要用
  功用力的地方。只是唯识学实在太专门了,不容易深入,如果有心学习,依《成唯识
  论》所记载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讨、深入,必能转凡夫为圣人了。
  .........

修了点佛教文化 还是不明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