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云阳第二人民医院:谁能给我详细介绍一下MAZZY STAR?谢谢了。另外在介绍以下“朋克”与“后朋克”是什么意思,谢谢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08:25:54

mazzy star

风格类型:Adult Alternative Pop/Rock

Alternative Pop/Rock Dream Pop

国籍:美国

成立时间:1989
如何界定mazzy star的音乐,我想这是件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 你可以说她是现代country的典范,你可以说她是带有迷幻色彩蓝调风格的乐队,这些全都是,但她其实就是她.mazzy star,象是一颗在清晨薄雾中星星,你始终没有办法触摸到般, 独个哀伤的凝视的我们.这张so tonight that I maight see是他们的第二张作品,(原谅我,我愿意把他+她david和hope看着一个人,她)也是我们最容易得到的一张,打口碟遍街都可以找到, 也是张遍布了灰色和悲哀的色调的作品.

一开始的就是首破裂了的爱情之歌Fade Into You,在acoustic吉它的打底下,slade吉它手法奏出来的清洌的声音和着hope喃喃自语的吟唱。而Bells Ring就明显带出来了迷幻的色彩,低调的,不抢耳的吉它回馈声在背景中拉开了。接下来的Mary of Silence简直可以说是全碟的精华所在,你听 那一开篇就由吉它回馈带出来的迷失,灰色气息,充斥了全首作品, Hope独有的低沉,仿佛是来自骨子里面的凄冷唱腔。你只能毫无办法的被彻底笼罩在这样秋天阴雨的气氛下面。
Punk(朋克)

朋克摇滚是最原始的摇滚乐----由一个简单悦耳的主旋律和三个和弦组成。其变化在于朋克摇滚将过去的旧式摇滚演奏得更快速更激昂。由于有些乐队片面地理解了朋克音乐的风格----包括60年代的车库摇滚乐队和the velvet underground, the stooges, the new york dolls----直到70年代中期朋克音乐流派才正式形成。西方的许多新生乐队不再强调区别于主流硬核摇滚的超音乐形式,而是直指音乐的本质。纽约的第一只朋克乐队是the ramones; 在伦敦则以sex pistols为代表。尽管他们的音乐表现不尽相同----the ramones显得轻快随意,相比之下the pistols更强调了重复段落表达-----可是这些独特的尝试革命性地影响了美式音乐和英式音乐的风格。朋克音乐在美国一直低调地存在,最终在80年代孕育了硬核摇滚和独立摇滚概念。而在英国,朋克摇滚则成为大众的宠儿。sex pistols被看作是对政府和君主制的严重颠覆。更重要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乐队加入了朋克摇滚。一些乐队几乎照搬了pistols的原始风格,另一些则创出了属于自己的新的元素,如buzzcocks的尖锐摇滚,clash的赞美诗般的瑞格摇滚,以及wire 和 joy division的艺术试验。不久,朋克分裂为后朋克(比原先更具艺术性和试验性),新浪潮(更具东方流行意味),和硬核摇滚(一种形式上更激烈更快速更具侵略性的朋克音乐)。整个八十年代,英国和美国都将朋克的定义与硬和摇伦联系在一起。90年代初,一批朋克复兴主义者----以green day和rancid为代表----从美国地下乐坛浮出。这一批新生力量将朋克音乐重新带回到最初的风格道路上,并尝试着在其音乐中加入重金属元素。

Mazzy Star 迷幻的低吟 简介

Mazzy Star尽管是以乐队的形式成名,但实际上只是核心人物吉他手David Roback和主唱Hope Sandoval两个人的乐队,再加上些协作乐手而已。

Mazzy Star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在地下音乐的舞台上。他们的首张专辑大获成功,也涌现出一批追随者,但Mazzy Star在音乐圈内的举动却依然有些让人琢磨不透。1993年出版的第二张专辑《So Tonight That I Might See》更是反映出了他们多变的以及富有实验色彩的音乐风格,既有电子也有acoustic。 Mazzy Star特别钟情于阴暗的迷幻音乐,从中我们很容易找到the Doors和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痕迹。

邋遢懒散的吉他弹奏,忧郁哀怨的民谣曲风。如果说在九十年代的后朋克中迷幻音乐尚有一席之地的话,Mazzy Star当是其最出色的代表。

1990年组建

Hope Sandoval: 主唱

David Roback: 吉他手

音乐风格

梦幻流行乐、成人另类摇滚/流行乐

中文译名

乱星 或 迷星

成立时间:1989
风格划分:梦幻流行乐、成人另类摇滚/流行乐

乐队简介:

迷幻音乐在九十年代成为尚存后朋克的中坚力量,Mazzy Star便是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这并不意味着Jefferson Airplane、the Grateful Dead这些乐队的追随者可以在Mazzy Star身上继续寻找到他们偶像的踪迹,事实上,Mazzy Star本身已经开创了自己的音乐流派。Mazzy Star更加喜欢阴柔凄美的迷幻味道,从他们的音乐中我们更容易发现像the Doors、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遗风。他们邋遢懒散的吉他、悲痛哀怨的民谣曲风几乎弥漫了这个九十年代,几乎成为此类音乐的一种标准。

Mazzy Star事实上是吉他手David Roback、主唱Hope Sandoval的私人乐队。David Roback在Opal乐队时听到了由Hope Sandoval演唱的一盒录音带《Going Home》,Hope嗓音的明亮、飘渺、穿透力、空间感深深打动了他。在Opal乐队的最后一次巡演中,Hope成为了乐队的主唱,不久后,David Roback和Hope Sandoval组建了Mazzy Star。1990年,乐队录制了第一张专辑《She Hangs Brightly》。原本要发行这张专辑Rough Trade美国分公司不久后陷入危机,但幸运的是,Capitol公司接纳了他们,并且顺利发行了专辑。1993年,第二张专辑《So Tonight That I Might See》上市。这张专辑简直就是第一张专辑的标准翻版——迷幻的氛围、稀疏的编排、漫不经心的吉他、萦绕心头的歌词等等,由于没有创新,开始它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年后,这张专辑开始逐渐走红,进入了排行榜前40名。这个意外的惊喜丝毫没有改变Mazzy Star,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过着迷一样的生活、演绎迷一般的音乐,一样拒绝接受记者采访,而任其在媒体上继续各种大胆的猜测。

推荐专辑:《So Tonight That I Might See》1993

相似艺人:The Church、Dream Syndicate、Rain Parade、Kendra Smith、Pale Saints、The Windbreakers、Madder Rose、Viva Saturn、Galaxie 500、Blue Rodeo、The Jesus & Mary Chain

音乐根源:The Velvet Underground、R.E.M.、The Byrds、Alex Chilton、Bob Dylan

MAZZY STAR的介绍,楼上都已经挺详细的了。我来帖下关于PUNK和POST PUNK的一些东西。

现在被新一代人称为老朋克的学校朋克兴起于70年代中后期,事实上“学校朋克”在更大范围里是一场音乐运动。70年代中后期,大多数青年人对占据排行榜的摇滚乐队感到厌烦,他们日益希望出现变化。尽管此时这种情绪还不明确,但等到一些主要促进者——其中最突出的要数马尔科姆.麦克拉伦,使起初的抗议演变成一场音乐革命时,这种要求变化的情绪就相当鲜明了。现在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老朋克作品里都有着鲜明的政治不满情绪,对整个文化环境、人文思想的否定和嘲弄,他们的主旨有两个,一是反对富足的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二是反对当时主流的摇滚形式和在音乐里的商业操作流程。
这个时代被称为“朋克之父”的“性手枪”就是走在最前端的一个。一方面,声望不断壮大的纽约地下音乐歌手伊基.波普为朋克提供了许多风格独特的服装样式:撕裂的衣服,用别针别上再加上一个合适的反传统意象。另一方面,英国酒吧成为成长中的年轻朋克摇滚音乐家汲取营养的地方。现在当我们回忆起“性手枪”,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攻击性的演出、令人讨厌的舞台行为、钉型的发型、撕破的衣服、满口的脏话和政治上不稳定的歌曲。而在他之后,朋克乐队如雨后春笋般充满大街小巷。这大概和朋克对音乐技巧的要求不太高有关系。有人说呀,只要会弹三个和弦就可以上台演出了。1977年,好象就在一夜之间,到处都可以听到朋克的嘶嚎!其中很多人是第一次碰吉他。朋克对精神和信念的偏重使它快速的走向灭亡。在良莠不齐的乐队中,外人很难分辨出好和坏,在他们的印象里,朋克是一个群体性的现象。朋克现象的影响范围超越了伦敦,每个涉及者都普遍对任何一种确定的价值感到不屑一顾,在对抗和无秩序中感到欣喜若狂,在纯粹的业余性质的活动中培养低级个人主义精神和好奇的崇高信念。人们开始把朋克摇滚当做酒足饭饱之后的一个嗝,这可真是绝大的讽刺呀。朋克在时代的呼唤中到来,他们野心勃勃,他们明目张胆,他们踌躇满志,然而他们也不过是被时代玩弄的一分子而已。
70年代中后期的学校朋克有如昙花一现,就如他们来的时候那般哄哄烈烈,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在我看来,这些后来转入地下,并且至今还活着的乐队和精神,才是真正的朋克。真正优秀的朋克乐队应该是不为你我所知的。因为那才是最纯粹意义上的朋克。朋克从本质上来说是永远不应当屈从于商业利益的。这也正是朋克尴尬的地方,也是朋克最令人欣赏的地方。就是这种自信与自卑混合成的自嘲让朋克肆无忌惮,让我心驰四方。

“后朋克”?好象大家马上联想到的是Green River、Nirvana、Pearl jam,事实上,这些乐队无一例外的是grunge,而且即便是Nirvana、Pearl jam也属于grunge的第二代。那么到底什么是后朋克呢?
“后朋克”也称为“新浪潮”,80年代兴起于八十年代初期的英国,在大约三年后消亡。代表人物有Bauhaus,Joy Division,Killing Joke等。后朋克受朋克的影响很深,可以视做朋克在80年代的延续,但是两者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后朋克和朋克一样昙花一现,而后朋克更是没有太大的规模。但是,之所以把这个飞快消失的几乎让人淡忘的时期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现在大多数人完全把它和grunge混在一起了。它的确鼓舞了西雅图一批青年推翻了重金属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grunge王朝,然而,说到底,它还是它,不是grunge。

简单说来,其实后朋是朋克的一种延续和演变,但比起朋克的激烈与暴躁,后朋则显得尤为内省和自闭,更加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自我审视和自我省思。对后来的歌特摇滚的孕育和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