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亚轩和多少男的睡过:魏延到底有没有谋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03:06:44
好象三国演义里面说魏延谋反了,但我昨天看<三国史研究>说魏延是赤胆忠心,请高手能给点历史质料.你们别只从三国演义里说,那只是小说而已.

没有

魏延不过是权力斗争中的一个失败者而已。他没有审时度势,过分轻视杨仪的能力,以至招来灭族之祸。如果魏延在诸葛亮死后的权力斗争中打败杨仪之流,那么三国历史上就不会有什么“魏延必反”的神奇预言了,恐怕所有的矛头都要指向杨仪一伙。

魏延其实并未谋反,他只是想取代孔明成为伐魏主帅,对于刘备,魏延还是非常忠心的,只是一辈子被孔明压着,没法施展,才能无法发挥,五虎上将不一定个个比他强.

《三国演义》中说魏延的还未实施反叛,就被杀了

《三国志魏延传》“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资治通鉴》“始,延欲杀仪等,冀时论以己代诸葛辅政,故不北降魏而南还击仪,实无反意也。”

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都明确评论魏延并无反意,是想杀夙敌杨仪。不过被杨仪击败,魏延被迫退往汉中,马岱奉杨仪之命率兵追击,在路上将魏延斩杀。这里有几个疑问,一是魏延的是真的死于诸葛亮生前的安排吗?二是诸葛亮明知魏延与杨仪的矛盾,为什么还安排魏延为杨仪断后?三是诸葛亮为什么要在身后才做人事安排?这几个问题是关联的,需要一并分析。

首先,魏延的是真的死于诸葛亮生前的安排吗?这点好象是比较明确的。魏延难于驾驭,诸葛亮决不会让他独揽大权,主持国政的。事实也证明诸葛亮心中也早有安排了“意在蒋琬。”蒋琬和费祎是诸葛亮发现和一手培养起来的支撑蜀汉后期人选。但是诸葛亮也清楚,等他死后,只要有魏延在,蒋、费二人未必能顺利继承自己的大业。不管功劳、资历蒋、费二人都无法与魏延相比,加上魏延手握重兵,他对诸葛亮身后的蜀汉政权的存在是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这点诸葛亮很清楚,魏延很可能会使蜀汉政局动荡,甚至内战。唯一的办法就是必须除掉魏延。诸葛亮既决定除魏延,当时魏延便在军中,随便找个借口都能让魏延人头落地。但是为什么不在自己未死之时杀之呢?这便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如果诸葛亮要杀魏延,必须要给魏延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诸葛亮是个谨慎、小心、周密的人,如果无端诛杀有功无罪之臣,一来于天下名声不利,二来杀魏延这般重臣,怕军中人人自危,军心浮动,就是有兵变也不为过。最好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谋反罪名是最好不过。这就要利用魏延骄傲自负,目中无人的性格,激起他有过激的言语和行动,然后诛之。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明明知道魏延与杨仪水火不容,还要把指挥前线部队撤退的总指挥权交给了杨仪的原因。虽然诸葛亮对杨仪也不放心,但是还是选择了杨仪。因为诸葛亮对魏延的性格太了解了,他安排魏延为杨仪断后,料定魏延必不相从。安排“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大军竟然弃魏延而去,利用魏延的性格逼他有所行动。最后导致被杀,可以说魏延之死是诸葛亮一手策划的,是有预谋的。不过牺牲一个魏延,换来蜀汉在诸葛亮身后,政权平稳延续了三十余年,以一州之地维持着鼎立局面,是完全值得的。

史实和演义是不一样的
<蜀书><魏延传>延每随亮出,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惟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三国志>蜀书十: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

魏延虽有“不肯下人”的缺点,但他对诸葛亮还是衷心服从的。在他与诸葛亮北伐的战略上有重大分歧的情况下仍然能顾全大局,没有作出损害蜀国的事,即使在孔明死于军中、情况十分紧急复杂时也没有能证明魏延叛蜀归曹魏的证据。杨仪同魏延不和已经很深,诸葛亮一死,他们的冲突更趋表面化。“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命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到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魏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裴松之认为:“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但就算是一面之词,也可以看到杨仪造谣陷害以消灭自己政敌的恶劣行径。就是据本传记载,也不能说明魏延反叛降北,而只云诸葛亮病笃时“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孔明只是估计到魏延可能不从杨仪之命,做了一点不信任魏延的安排,当然也可能是杨仪假“丞相遗令”。果然魏延不甘为杨仪所制,反而赶在撤退前破坏栈道绝杨仪归路。断后一仗是姜维指挥的,也不能说明魏延就是降北叛蜀。看来,诸葛亮在处理杨仪与魏延的严重不和的问题上也是很不周全的。尽管他在主观上“不忍有所偏察”,但魏延在前线征战迎敌,而杨仪一直在诸葛亮身边干事,对二者的倚重和感情实有所不同。假如诸葛亮在临终前把他们二人召来榻前肝胆相照,晓之大义,托之重任,至少魏、杨之间的矛盾可以得到暂时缓和,然而他把魏延排除在外,只留给他一个断后的命令,这完全是不信任之举。

从许多史籍的关键文字看,都没有提到魏延反叛降敌。最可据的是,他没有乘断后之机北去,却仍是抢先南归,即使在无心自己人残杀而被何平(何平即王平)所败后仍未北附,反而令少数人扶丧回蜀,要和费?联名宣布北伐部署,可惜为费?所出卖战败而死。再从众多史料看,魏延的意向是很明白的,魏延认为丞相虽死,但北伐之伟业不能中断,应由我魏延继续“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假如魏延真的要叛汉投曹,他可能有三种选择:其一是率军在前线倒戈,这易如反掌;其二是按兵不动,待杨仪率军撤退后再拔军驻汉中,静观形势,效当年之张鲁,凭借曾镇守汉中之威望独树一帜,这也不难办到;其三是学刘备当年夺取刘璋地盘之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回成都夺取蜀汉政权,而后剪除杨仪之军,这也不是极难之事。然而,魏延并未选择其中任何一条,相反地倒是明白地声明,不要“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要率军继承丞相之遗志继续北伐,这与叛蜀而降曹是无论如何扯不在一块的。

大凡历史的悲剧,就会有悲剧人物。当马岱提着魏延的头去报功时,“狷狭”阴狠的杨仪竟“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魏延为蜀国的存在和发展舍生忘死,铁马金戈,没有死于对敌之战场,而丧于自己营垒的暗箭,有大功反而遭诛,殃及三族,半世威名,毁于一旦。事实上,那个造谣陷害魏延的杨仪倒是想叛蜀降北的。杨仪本性“狷狭”,反复无常,是个利欲熏心的权奸;他心胸狭窄,一向和文臣武将不和。但就是这么一个佞臣却为诸葛亮素所器重,临终时授以总督军权。杨仪除掉魏延“得胜”回成都后,自诩功高,不可一世;在未能取得“尚书令”高位后心怀怨恨,对费?说:“往者丞相亡殁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这个自白又为费?密报了朝廷,于是“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但杨仪恶性难改,至徙所复上书诽谤,朝廷后来要查办他,他才自杀了。蒋琬、费?先是纵容杨仪去除掉魏延,后又除掉杨仪,诸葛亮尸骨未寒,而内部自相残杀。诸葛亮之死,而有魏延之死,其后有杨仪之死。此番折腾之后,蜀汉元气大伤,给蜀国造成每况愈下之势,诸葛亮对此也负有责任。

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一千多年前当事者的是非应给以明确的判断,研究与回味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