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手竿: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03:44:25

林黛玉 贾母的外孙女,林如海和贾敏之女,与贾宝玉为姑表兄妹。宝玉送她一字曰“颦颦”。诗社别号“潇湘妃子”。“金陵十二钗”之一。林黛玉父母双亡,寄居贾府,孤高自许,敏感多愁,富于诗人气质。她同贾宝玉之间以知心默契和共同人生理想为基础的爱情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寄寓著作家的美学理想。第一回中绛珠仙草还泪的故事,寓含林黛玉的性格与命运。第五回十二钗册子中,钗黛二人合占一首判词,“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二句属黛玉。《红楼梦》曲中《终身误》以二玉生死不渝的“木石前盟”,反射二宝情意难恰的“金玉良姻”;《枉凝眉》一支则专写宝黛爱情的曲折多难,犹如镜花水月,黛玉终至泪尽。林黛玉为小说第一女主人公,她的故事构成全书的主脉之一。其家世虽在第二回已叙出,然正式登场则在第三回进入贾府,初会宝玉。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自幼同处,萌生情爱,既言和意顺,又求全责备,此种描写在小说前半部几乎随处可见。著名的如“读曲”、“葬花”、“静日玉生香”、“情重愈斟情”等篇章,不论是“好”了还是“恼”了,误会终归冰释,情感愈益深挚。至三十二回宝玉“诉肺腑”,印证了确为知己,黛玉此后对宝玉固然已经放心,而世俗不容,前景黯淡,忧伤日甚。小说刻画的重点也有所转移。为了展现这个人物的内心感受和精神世界,全书中林黛玉名下的诗作最多:《葬花吟》、《风雨诗》、《五美吟》、《桃花行》等为黛玉独作,其余如众人都作的菊花诗、柳絮词等,也表现了她与众不同的思想情趣。有关黛钗间交往,四十二、四十五回有集中的描写,可以见出黛玉性格之一个侧面。八十回以后林黛玉的故事,脂评有若干提示,如“《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将来泪尽夭亡”;“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与“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对照,《十独吟》与《五美吟》对照”;宝玉诔晴雯“实诔黛玉”;等等。但这些提示在后面都没有着落,现在后四十回中林黛玉故事收束于九十八回,有如下重要情节:痴魂惊恶梦,见八十二回;颦卿绝粒,见八十六回;得知宝玉定亲,先痴迷复清醒,终至“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事见九十六至九十八回。

林黛玉这个人物在读者心中的影响与贾宝玉几乎是等同的。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每次读完《红楼梦》,她都能引起我的深深思考,她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她的痛苦和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但同时在她身上又存在不少弱点。

因为林黛玉的家世、出身,她在最根本点上所表现的是一个贵族阶级的小组。在探春理家之后,黛玉评论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算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O六十二回)可见她对于自己是属于贵族阶级,对于与自己休戚相关的贾家贵族的命运也是异常关心的。当湘云等人说一个扮小旦的伶人模样很象林黛玉时,她是很气恼的。“黛玉冷笑道....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二十二回)这里不仅是由于她使“小性儿”,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她在自己和社会地位低贱的人们----例如伶人--- 之间划下了一道深深的鸿沟。从而认为把自己与这类人相比,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这里,她的阶级优越感表现的很突出。

另一方面,她的性格中虽然存在着叛逆因素,但也并不是说她就一味地与封建阶级抗争。在宝玉的叛逆思想与封建传统观念冲突,矛盾最激化的时候----宝玉挨打时,黛玉却在宝玉被打后劝她:“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三十四)在这里,黛玉劝宝玉时所凭借的是怎样的一种想法呢?还有,她偶而说了两句《牡丹亭》和《西厢记》的曲文,被宝钗听到了,宝钗就对她作了长篇封建论教的说教。黛玉对此不但没有反感,而且“心下暗服”(四十二回)从此变得眼宝钗非常亲密。那么这里黛玉又是凭借怎样的一种思想来对等待宝钗的劝告呢?显然,在黛玉性格中,封建传统观念是与叛逆因素并存的。

林黛玉的性格与她所生长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由于她出身在贵族世家,自幼受父母的痛爱,因此养成了她贵族小姐的性格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在她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也就是她对封建礼教的叛逆。

林黛玉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由于生活在思想最先到达的,思想环境比较开放的南方,加之父母钟爱,把她当作男孩来培养教育,使得她的思想比较开放,才华横溢。后由父母早丧,她寄居到每日每时都发生仇恨、倾轧、争夺、欺诈的“本也难站”的贾府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奶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这样一种险恶的环境下,黛玉得不到一点欢乐幸福。但同时,险恶的环境也培育了她的叛逆性格。她永远也学不会薛宝钗的处事圆滑,也学不会讨好封建统治大家长。她眼里揉不得沙子,心里装不下尖埃。无视“温柔郭厚”的封建规范的存在。她用她那“比刀子还厉害”的言语对贵族家庭中种种黑暗和丑行揭露和嘲讽。我们常说,黛玉是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但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她正是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除此之外,林黛玉还直接反抗封建礼教。薜宝钗曾经一本正经地向她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信条,她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她才华横溢,写诗做赋不让须眉。而且她还和宝玉有着同样的爱好,最爱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移人心性”的“杂书”。她的这种蔑视封建礼教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从来不劝宝玉为官做宦,从来不用“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去劝说宝玉,因而深得宝玉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已”。他们的这种共通点也成了他们爱情的共同基础。

但可悲的是宝黛玉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充许他们之间的爱情存在的。于是嫌弃她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儿为由,一次次地向她们的爱情发出警告。从“金玉良缘”到“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再到“晴雯之死。”最终在“抄检大观园”时达到了爱情的毁灭阶段。在这场灾难中,司棋、芳官、四儿等先后做了牺牲品。就连“眉眼儿象林妹妹”的晴雯也在重病时被强赶出了大观园,最后含屈而死。这里封建势力彻底抛弃黛玉的讯号。从此黛玉的状况每日愈下,就连重病将死也乏人问津。美好的理想最终是毁灭了,黛玉赢得了爱情却无法得到美满的婚姻。

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打动了读者,令人同情。但这个形象同时又是鲜活的。她那纷繁复杂的性格,明显的弱点,和敢于反抗、追求爱情的鲜明个性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使我们感到,她就我们所熟识的人,是为我们深深喜爱的人。 http://shixingxing.blogchina.com/
不可否认,在《红楼梦》中,凝聚着作者美好理想寄托的艺术形象,是“诗人”林黛玉。自从《红楼梦》问世以来,林黛玉以她清灵卓异而又多疑多妒的性格特质,在精神生活领域被人倍加赞叹、敬仰,在世俗生活领域又使人唯恐避之而不及。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是成就林黛玉性格特质的主要方面。林黛玉爱情和婚姻生活的成与败,也都与她的孤独境遇有关。从黛玉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读者可以窥见存在于作者心目中的一种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得以产生和保持的孤独环境,以及作者意识到这种理想人格绝不可能在现实中得到保全而感到的深重悲哀。存在于作者心目中的那种理想人格,是体现在林黛玉性格深处的“独立自由、天真率直”,是未被那个时代的世俗力量所扭曲的自然人格。从作者描绘的黛玉的成长环境中,读者可以看到,成就黛玉这种“理想人格”的,是她的生存环境:孤独无依。作者为世外仙姝的存在安排了一个残酷的理想环境:丧失所有直系亲属,寄人篱下,孤独多病。从接受当时的世俗教育的角度来说,在黛玉的身边,形成了一个教育的真空。正是这个教育的真空,成就和保持了黛玉的自然人格。也正是这个教育的真空,形成和加固了黛玉的悲剧性格,使她终生都被摒弃在世俗的幸福之外。因孤独无依而形成教育真空,是林黛玉和薛宝钗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的关键所在。第40回在贾府家宴上行酒令的时候,林黛玉当着贾母、王夫人等人的面,脱口说出两句《牡丹亭》、《西厢记》中的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对于当时的贵族少女来说,这可以说是相当严重的失态。第42回宝钗就此郑重向黛玉提出警告。由于这段话对论证本文的观点至为重要,乃不避烦难,引录如下:宝钗见他羞得脸飞红,满口央告,便不肯再往下追问,因拉他坐下吃茶,款款告诉他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兄弟都在一起,都懒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识字的倒好……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从宝钗的坦白中,读者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家长教导的有无和对家庭的责任感的缺失与否,使得幼年时同样聪慧过人、天真烂漫的钗、黛,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分道扬镳,一个朝向世俗的世界发展,一个朝向精神的世界深入。第42回之后的黛玉,经宝钗指教之后,表现出相当明显的回归世俗世界的倾向。这就使读者心有余悸地想到:假如黛玉身边一直有一个“负责任”的直系女性亲属(男性亲属很少进入内庭,对女儿的影响力很小)——母亲或者姐姐,大观园中还能够产生这么一位晶莹剔透、遗世独立的世外仙姝吗?
因孤独无依而形成寄人篱下的生活状态,是林黛玉区别于史湘云的关键所在。湘云虽也自幼失去父母,但她的身后毕竟还有强大的史府。第22回湘云因生宝玉、黛玉的气,赌气道:“明儿一早就走。在这里干什么?——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么意思!”可以说,湘云能够保持豪爽坦荡的个性,与她背后的那个史府还是很有关系的。林黛玉在贾府的痛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可是,她能赌气说“走”吗?她能走到哪里去?她只有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走入诗词的文字世界,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泣诉自己的凄苦愁怨。孤独无依而又体弱多病,使林黛玉可以更大限度地逃避俗务,拥有相对自由的个人情感空间。这样她才有充裕的时间体味感情并凝聚入诗。在诗中,连爱情的感受也可以自由地表达(题帕三首)。“独立自由、天真率直”的理想人格,具体到那个时代的一个深闺少女身上,很大程度上,主要通过她在追求恋爱、婚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正是由于这种不容于那个时代的理想人格的存在,导致林黛玉在恋爱的道路上只能收获爱情而丧失婚姻。从成就爱情的方面来说,孤独无依的生存状态,为黛玉的爱情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心境。因为没有直系亲属的指教与监护,黛玉才得以与宝玉忘形地亲昵,相对自由地发展他们之间的爱情。第19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的场景,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宝黛之间天真无邪的亲昵无忌(薛姨妈入住潇湘馆后,此种情景当永不会再有)。孤独无依的生存状态,拉近了宝黛之间的心理距离。宝玉自命是黛玉的“保护神”,时时关心黛玉的身体,处处引人称赞黛玉的才华。一般来说,男人会爱上让自己产生强大感的女人。每次来到贾府都有一群史府仆人护送、自身又生性豪爽的湘云让他敬畏,如对好友,是共同淘气的伙伴。母兄俱在身边的宝钗本来年龄就长于他,又处处以教导人的姿态自居,她的所做所为只能得到贾府长者和所有与她的爱情无关的人的欣赏与拥戴,同时又只能增加她和宝玉之间的心灵距离。而黛玉呢?孤独无依的黛玉屡屡感觉自己受到了宝玉的“欺负”。她受“欺负”的感觉并不是所来无因。比较而言,宝钗有母兄,湘云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史府。宝玉就是想对她们轻薄,也会产生不自觉的顾及与犹疑。为什么只有林妹妹可以任由他亲昵呢?读者往往只看到宝黛的两小无猜、亲密无间,却忽视了宝玉潜意识中的另一重心理根由:林妹妹是无家可归的,无论他怎么对待她,也不会因此造成任何过于麻烦的后果。黛玉屡次与宝玉斗气,以眼泪来捍卫自己作为一个女孩子的尊严,并不完全是出于初恋期情人之间情绪的“阴晴无定”,黛玉受“欺负”的感觉是对的,她在宝玉心中失去了妙龄少女高不可攀的尊严。但她的失去是有补偿的:她得到了宝玉深沉诚挚的爱情。从丧失婚姻的角度来说,正是孤独无依的生存状态、世俗教育的缺失,使成长到青年初期的黛玉一步步失欢于家长,在这些能够左右宝玉婚姻的人面前丧失入选的资格。第42回之前,黛玉在与宝钗的争锋之中,屡屡当众有失态和失言的表现,这些都应该被贾母王夫人等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第54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可以说是针对黛玉在第40回中的失言而发出的严厉的指责。王夫人峻责金钏“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第30回),痛恨模样肖似黛玉的晴雯的“狂样儿”(第74回),流露出压抑在心头的对黛玉的“轻狂”表现的严重不满。
黛玉进入青年初期不久就结束了生命。或许作者不知该怎样描写婚后的黛玉?她应该是不容许宝玉的博爱的。这一点可以和王熙凤的命运相互参照。当时的妇德要求王熙凤与尤二姐、秋桐、鲍二家的等和平共处。嫉妒、独霸丈夫,是熙凤一桩显著的罪恶:张华事件是贾府被抄的导火索之一。无论如何,读者都很难想象黛玉婚后如何与袭人、晴雯(假如不遭难早死的话)、也许还有紫鹃(按照熙凤与平儿所代表的当时的惯例)平分宝玉。何况尤二姐、秋桐之类的人还会随时出现。要想不违背黛玉的性格逻辑,又不损害黛玉轻灵美好的艺术形象,作者只有安排黛玉早死,不进入当时的婚姻生活。在孤独环境中成长,又匆匆在孤独环境中凋谢,是世外仙姝的唯一来路和去路。大观园中的世外仙姝的动人形象,只能产生于孤独无依、寄人篱下、体弱多病的生存状况,只能维持在青年初期、嫁人之前,这是生活于那个时代中的作者的最清醒的认识和最彻底的无奈。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林黛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女主人公,吸引了无数研究者的目光。她的永恒魅力促使人们对其一品再品,并将其与古代历史人物、小说人物等一再比较品评,以便更好的凸现林黛玉性格的复杂性。 林黛玉也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才女。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无不通晓,既懂庄子,又晓禅理,还读兵书,至于诗词曲赋,角本传奇等杂书,她更是爱读。因此,在“红楼诗人”中最负诗名。清代红学家涂瀛在《红楼梦论赞》中便称赞她道:“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红楼梦》最。”不仅如此,林黛玉的诗魂还有一种清奇之气。在《红楼梦》的众才女中,只有林黛玉是被全方位诗化了的诗人。脂批的“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绝倒天下钗裙”的论断就强调了她的诗品和人品已近浑然一体了。时至今日,林黛玉诗中仍有许多名篇名句牵动着读者的心。如那首《葬花词》,在《红楼梦》中,它是一曲哀婉凄美的绝唱。全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辞意虽然浅近,但却是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如果抽去《葬花词》,那麽不仅林黛玉的个人形象,就连《红楼梦》此书也定当减色不少。
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则更加典型。“多愁”,是封建主义在黛玉精神上、感情上施加重压的结果;是因对宝玉执着的爱所生的疑虑而造成的结果。黑格尔说:“生命的力量,尤其是心灵的威力,就在于它本身设立矛盾,忍受矛盾,克服矛盾”。1 所以黛玉对宝玉这种爱而不得所爱,但又不能忘其所爱的矛盾与痛苦,经常使她反常与失衡“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尺幅鲛 肖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善感”则是黛玉对客观环境种种动向的敏锐的清醒的真实感受。第七回中,周瑞家的替薛姨妈给贾府众姐妹送宫花,当送到黛玉处时,黛玉不是象宝玉那样拿来欣赏一番它的“新巧”手艺,而是首先发问,“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当她知道别人“都有了”的时候,便冷笑道:“我就知道麽!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再有一回,薛宝钗给她送了一点薛蟠带来的土产,林黛玉就“触目伤情”,想起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当紫鹃对她劝解,她反而“泪痕满面”。这些都直接写出了待遇的敏感。在感情问题上,她的“善感”也表露无遗。恩格斯针对爱情问题曾指出:“性爱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在“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一回中,林黛玉来宝钗处,见宝玉已在那里,心中便有些不快。于是冷言刺语,奚落宝玉,讽嘲宝钗,借题发挥。连雪雁送来手炉,也被她指桑骂槐。诚如薛姨妈所说:“你是多心的有这些想头”。
爱情,在林黛玉所处的时代,意味着对整个社会秩序的严重叛乱。马克思曾经说过:“当旧制度本身还信仰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2 在这可悲的时代,黛玉表现出了顽强的抗争力与叛逆精神。她正是通过自身对爱情、自由的不泄追求毅然成为了这个悲剧时代的先知和觉醒了的叛逆者。
黛玉年幼时受父亲的宠爱,使她读书而不知礼。她不象宝钗那样受过严格的闺训,所以才形成了她那与封建礼教背道而驰的叛逆性格。封建礼教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黛玉却随时随地展示自己的诗才口才;封建礼教认为《西厢记》、《牡丹亭》皆是淫词滥调,而黛玉却说它是“词句警人,诗香满口”,竟在大庭广众之下随口吟出;封建礼教认为:青年男女应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而黛玉却用心上的血,眼中的泪去追求美好的爱情。恩格斯说:“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关系,在古代只是在官方社会以外才有。3 面对传统观念的束缚,待遇却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用生命和血泪给自己无望的爱情献上了一曲哀歌。
另外,黛玉还蔑视权贵,却尊重和亲近那些沦为努力的春节善良的女子。北静王之类的王公贵族,在她心目中不过是些“臭男人“。相反的,她对待象香菱那样毫无社会地位的丫头,却是极其的平易近人。这具有很高的思想意义。它冲破了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封建秩序,打破了主奴界限。这也是对封建制度的一种挑战。
林黛玉的思想来源则是道家思想。她的三首咏菊诗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红楼梦》中,待遇的三首咏菊诗中都出现了陶渊明的形象,第三首中还提出了庄生梦蝶的典故,值得仔细研究。自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传诵千古之后,人们见到菊花往往很自然的与他相联系。在《咏菊》一诗中,林黛玉在“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句之后,紧接着提到了陶渊明:“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又表达了她对陶渊明的仰慕。第二首《问菊》全诗简直是以菊写人,是一首对陶渊明风范人格的颂词。“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更是将自己定义为陶渊明的理解者。第三首《 菊梦》则最妙。在此诗中作者提到了庄周梦蝶的故事,并且说:“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意即:在梦中升仙,并非羡慕庄子那样变成蝴蝶;怀念旧情,还是愿意实现与陶渊明同隐的盟誓。梦幻与归隐都是道家的思想模式与生活模式。从黛玉诗中对陶渊明的赞许与尊崇来看,说她具有浓厚的到家思想就是确实无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