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优化文章系统:通感是不是比喻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9 02:30:42
我们刚刚学习了《荷塘月色》对里面的通感句子颇为欣赏!

通感不是比喻句。


  1.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2.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通感”在写作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通感简单的说就是将人的各种感觉,比如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等快速移觉运用在作者对事物的看法中。
例如:“你张开怀抱融化了我,你轻拈指尖揉碎了我。”
“手中仍然紧握着当年褪色的痕迹”(齐秦)
我感觉通感不是比喻.比喻应该有本体和喻体,而通感是把自己对事物的一种感觉用另一种感觉表达出来,以达到一种艺术效果,所以不应该算比喻.
这是本人之见,不一定对.

不是.“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
先有人类认识事物的感官相通,才有人们心理感知的“通感”,然后有修辞手法的“通感”,“通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和心理现象。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

通感是比喻的一种。通感又名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