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调暗的软件:上海和崇明间的隧道什么时候能建好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04:03:32

海市规划局局长毛佳梁今天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世界直径最大的海底隧道———长江隧桥,计划于2010年初建成。

  长江隧桥的建设是崇明在新世纪启
  动建设的一个基础性的工程。该隧桥于去年年底开工,总长25.5公里,其中隧道长为8.9公里,大桥长10.3公里。同时长江隧桥在长兴岛和崇明岛的引桥和道路部分,共长6.3公里,计划于2010年的年初建成。长江隧道的(盾构)直径为15米,内径13.7米,是世界上直径最大的海底隧道。

  据了解,对这条全长接近9公里长的大直径、长距离越江隧道进行设计之初,设计者们就特别在隧道的消防、通风等抗灾害体系的更新、改良上花了很多的心思。除沿袭了之前的翔殷路隧道联络通道、逃生滑梯等逃生设施的设置外,上海长江隧道还增设了排烟通道,使隧道内因各种突发事件而引起的烟雾不影响到隧道内的正常疏散。

  记者昨天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举行的建院40周年创新技术通气会上获悉,在崇明越江通道建设中,上海长江隧道将在智能控制、风险管理以及防灾救灾体系上达到一个新水平。

  智能化集成发挥高效能

  长江隧桥工程于去年年底开工,其中隧道工程全长8954米,隧道的(盾构)直径15米,内径13.7米,是世界上直径最大的海底隧道。隧道设计院有关专家介绍,与上海第一条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相比,隧道直径增加了50%不到,但隧道内的截面积增加了一倍。而江底隧道的长度达到了7公里多,远远超过现有的黄浦江越江隧道1公里的距离。如此大规模的隧道可谓开世界盾构隧道的先河。

  出现事故时,人员可通过最近的联络通道(两隧道中部连接处)疏散到另一条隧道内。

  世界级的隧道将体现世界级的管理。智能化集成将发挥高效能,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隧道运营管理达到真正的智能化。有关专家解释说,将来计算机对事故点可进行自动识别并启动相关措施,必要时也可由人工鉴定。

  增加横向排风设计

  防灾理念创新与综合防灾体系的建立,将使绵延近9公里的隧道无后顾之忧。专家介绍,作为世界第一大越江隧道,庞大在建造时并不可怕,只有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怎么在如此长距离的隧道内逃生及防火成为隧道设计师们最关心的。目前设计中包括了采用纵向通风、半横向排烟的通风方式,配备全面、可靠的消防系统,又设置了连接通道、车道板下纵向救援通道、工作井内的调头车道、人行通道等多重疏散途径。

  据了解,隧道内一旦发生火灾,对人威胁最大的是烟雾。现在的隧道由于距离较短,只设有纵向排风系统将烟雾排出,而上海长江隧道由于距离长,光靠纵向排风效果并不理想。为此,设计师增加了横向排风的设计,即在隧道顶部的剩余空间,增加一条排烟通道,将烟雾吸到排烟通道,通过抽风机将烟雾从南北两头的一头或两头排出去,加快烟雾消散的速度。

  8条联络通道保证疏散

  同时,隧道每隔830米就将在一来一去两条隧道中设有一条联络通道,预计有8条联络通道,创下了越江通道之最。一旦一条隧道内出现事故,人员可通过最近的联络通道疏散到另一条隧道内,每条隧道内的地面上设有滑梯,人员可通过滑梯进入车道板下的空间内。对于隧道内顶部的防火板以及车辆尾气产生的隧道内的温度上升问题,设计师也将有专门的对策。

  长江隧道关键的盾构施工有望于明年下半年展开。至于有关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线是否能利用隧道下部的剩余空间过江,设计师表示尚处于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