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十大流程:宋朝时候的军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3 03:17:33
详细

宋朝(960一1279)是在结束唐末五代割据纷争基础上重建的统一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其军制奠定于北宋初年,南宋相 承,但又有差异。北宋开国后,赵匡胤为矫治前代将帅拥兵自重、割据分裂之弊,即进行军制改革。采取兵权集中于皇帝,臣僚分揽军 政,中央萃集精兵,更番戍守边城要地.抑制将权,以文治武,内外 相制,守内虚外等改革措施,对强化中央集权,开创宋代基业,起了 积极作用。但其后继者奉此为基本国策,遵从不变,则又导致了冗 兵坐食,战力积弱,国势日衰,致使两末百万兵将,在与辽、西夏、金 的抗衡中屡遭失败,最终为起于漠北的元朝所灭。
军事领导体制 宋朝军队的建立、调动和指挥大权由皇帝直接掌握。其下军权三分,“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史·职官二》)。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 管军政、军令,制定战略决策等事。正副长官为枢密使、枢密副使, 或称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一般由文官担任,依次宰相,却与 宰相对持文武二柄。南宋中期,规定宰相兼抠密位为定制。三衙, 即殿前都指挥使司(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马军 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步军司),为中央军事指挥机关。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等武帅,分统全国禁军和厢军,其地位低于枢密院长官。率(帅)臣是禁军出师征战或戊时临时委任的统军大帅,官名为都部署(后改名都总管)、钤辖、都监等, 统领当地分屑三衙禁军,事毕则罢*后又子路或州、府设经略安抚 使、经略快、安抚使等职为率臣,兼管较大地区军民内政,由文臣任 正职,武将任副职。军事行动一般须奉命于皇帝、宰相和枢密院。枢 密院、三衙、率臣,职权分割,上下相维,使军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此 外,尚书省还没有兵部,主要掌管仪仗、武举、兵器、马政、地图等军 务事宜,兼学厢军、乡兵、土军、蔷兵、边境少数民族首领的官封与承袭等。

兵役制度 宋朝主要实行募兵 制。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 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此外,还 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或以罪 犯充军,兵源缺乏时,也抓民为军。一 经应募,终身为伍。北宋规定,诸路募 兵由长吏或都监施行,以“兵样”或“木 挺”为标准,选壮健者充禁军,其短弱 者充厢军。新兵入伍,即在脸部或手臂 刺字,以标明军号,故招募又称招刺。 其家属可随住军营。宋军实行拣选制 度,每年春秋按上、中、下3等标准进 行训练考核,壮健有武技者,可由厢军 升禁军,武技出众者,优给赏物,可补 阙阶官。武技不及下等者,马军降为步军,又不及降为厢军。老弱者或陈低级别,或削除军籍,或降充“剩 员”和供军中杂役。禁军、厢军以及土军,一般60岁退役,其衣粮供 给减半。阵亡军士家眷有抚恤,伤残也有安置的规定。
武官制度 宋朝武官有阶官和军职之别。武阶官是表示官员 等级、确定品位和俸禄而无实际职掌的虚衔,如大尉、通侍大夫、忠训郎等,其升迁称“转官”或“转资”。军职为官员治卑的实职,如侍 卫马军都指挥使、都虞候、副兵马使、统制、统领、正将、部将等, 其升迁称“转阶级”。禁军、厢军的军官称渭:三衙长官至厢都指 挥使称都校,军都指挥使全都头称将校,军头币押官称节级。都校 升迁无定序,将校和节级升迁,通常3年一次。军职升迁的同时.阶 官也随之升理相应品位。节级内的升迁,多以军功、武技或分绩为 条件。
宋朝初级武官的来源,大部从有战功的军士巾提升;少数通过 武学培养和武举选任。武学学员来自末授职的使臣、荫补子弟、京官保荐的平民。学习诸家兵法、历代战例及骑射等武艺。武学、武 举3年一试,合格者按等第授官,武学不合格者,续学次年再试,三 试不合格者除其籍。
宋朝还在中央设十六卫官衔,如左右金吾卫的上将军、大将 军、将军等,称“环卫官”。无职权,无定额,多为武臣赠典,用以安置 升了官又被撤去实职的部校和将校。通常都校授上将军或大将军, 将校授将军,中郎将、即将。遇有战事,往往从环卫宵中选任都统 制、统制等主将。
军官的军俸,包括俸禄、职钱及各种名目的赠给、赏赐和补助。其俸禄按阶官等级领取料钱、月粮、春冬衣,职钱按差遣的实职每月领取钱、粮;赠给、赏赐相补助,有的固定不变,有的不定时、不定 量,但均按阶官或军职等第发给。
宋朝建有武官致仕制度。都校、将校一股年满70为致仕(退 休)期,或授环卫官致仕,或授宫观致仕,或带职致仕,皆升转一官。 俸禄多为半结,部分有战功的可领全俸。十将至押官,年65减充剩 员,70退役,其衣粮亦各得原来之半。

通信及后勤供应制度 宋朝军事通信,主要由设于全国要道 的急脚递或马递铺担任。凡有军令公文,递铺兵乘马接力传送, 规定日行四五百里,昼夜兼程,不得误期。传令的凭信有银牌、铜牌,木契,传信牌等。通常银牌为皇帝的凭信,铜牌为枢密院发兵凭倍,木契、传信牌为诸路主将发兵凭信。凭信须与传输的文件 相符才能发兵。为保守秘密,还有“字验”规定,即战前制定常规事 若干条,每条配一字作暗号,置于传信牌中,即使传信牌落入敌手, 也不致泄密。 宋军后勤供应,主要是粮食、兵器及战马。粮食实行定仓供应 制度,统一实施。兵器以冷兵器为主,火药兵器为辅,由首都及重要 州府设置的兵器工厂,按照军器监设计因式、规格、用料标准等统 一制作。造好的兵器送交兵部各库,遵枢密院命令发放。战马主要 从西北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购买,其次内监牧饲养。南宋时,因陕 西丧失,军马缺编较其。后勤运输主要是水运及陆路车运,战时则大量征调民夫和畜力运输。

武装力量体制和军队编制 宋朝武装力量主要由禁军、厢军、乡兵、蕃兵构成,此外,还有土军和弓手。 禁军是中央军。包括皇帝宿卫军和征战戊守部队,分别隶属三 衙。其任务是卫皇宫、守京师、备征战和屯戍边郡、要地。有步军印 马军两个兵种,水军和炮军附属于步军。其编制为厢、军、营(指挥)、都4级。厢辖10军,军辖 5营,营辖5都。每都100人 。各级统兵官分别为:厢 都指挥使;军都指挥使、军都虞 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马 军称军使)、副部头(马军称副 兵马使)。指挥(营)是禁军基本 的建制单位,调动、屯戍和作 战,常以此计算兵力。为防止武 将叛乱,禁军在兵力部署上,大 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诸郡,京 城与畿辅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内外相制。同时实行“更戊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以使兵不识将,将无专兵。
厢军属地方军。名为常备军,实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 役兵。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机关统管,总隶于侍卫马罕司、侍卫步车 司。主要任务是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桥、运粮垦荒以及官员的侍 卫、迎送等.一般无训练、作战任务。有步军和马军两个兵种,编制 分军、指挥、都3级,统兵官与禁军同。
乡兵也称民兵。是按户籍丁壮比例抽选或募集土人组成的地 方民众武装。平时不脱离生产,农闲集结训练。担负修城、运粮、捕 盗或协同禁军守边等任务。各地乡兵名目很多,编制亦不统一,或 按指挥、都,或按甲、队,或按都保、大保、保的序列编成,最多之时, 陕西、河北、河东谙路总数达42万余人。
蕃兵是北宋西北部边防军。由陕西、河东与西夏接壤地区的羌 人熟户部族军组成。诸部族首领被封军职.率部族军戍守边境。 其编制因族而异,或按部族、性、族,或按族、标、队,至神宗时才统 一采用指挥、都的编制。
土军和弓手属地方治安部队。由巡检相县尉统辖。土军为神宗时所设,隶属各地巡检司;原为吏役,轮差民丁充当,后改为雇募 民丁,隶属于各地县尉司。土军和弓手人数不多,通常采用都一级编制。
宋神宗时,为增强国防力量,曾推行王安石改革军制的新法, 主要有省兵法、将兵法、保甲法和保马法。省兵法,即简编并营,裁 汰老弱、冗兵。将兵法,即改变更戊制造成的兵将分离,使武将对所 部有统御川随和指挥作战之权。于全国诸路(四川除外)设置100 多个将,每将统兵数干,以禁军若干指挥为主,与蕃兵、乡兵等混合 编组而成;统兵官称正将、副将,置将统领的禁军称系将禁军;各地 不隶于将的称不系将禁军,地位次之。驻守京城的禁军又称在京禁军。不系将禁军与在京禁军均保留原有编制;系将禁军在京禁 将、部:队3级编记,一队50人。后又在将之上设军,以统制、统领 为正副长官。保甲法,是对乡兵制度的改革,即在全国按户2丁取 1充当保甲,5户为1小保,25户为1大保,定期习学武艺,夜间轮 流巡警。其中,凡是经严格训练的乡兵,成为禁军的辅助力量,少数 还被升为禁军。保甲法,即在推行保甲法的基础上,改牧监养马为 保甲养马,以扩大军马来源,增强军队战斗力。
南宋军队变化较大。初期,北方禁军主力大部溃散,重新编组 的中央军;称屯驻大兵,南方各地的系将和不系将禁军虽保留原番号和建制,但已不是主力,而降为与厢军相类的杂役兵。南方厢军 沿北宋旧制,专供杂役.不事征战。乡兵名目繁多,在与金、元抗伤 中发挥过一定作用。善兵因陕西的陷落,事实上已不存在。屯驻大 兵的番号几经更易,初为御营军、东京留守司军、陕西军3支大军, 后统改为行营护军,分前、后、左、右、中5支大军。绍兴十一年 (1141)又改为御前诸军,以示直属皇帝,并受枢密院管辖,不隶三 衙。至中期,先后在长江和川陕交界设置10支彻前诸军,其统兵官 为都统制和副都统制。三衙长官职权降低,与10都统制大致平级, 各统率1支大军,负责守卫首都临安(今杭州)和建康府(今南京), 事实上也是屯驻大兵。这13支屯驻大兵,均按军、将、部、队序列编成,其统兵官分别为统制、统领,正将、剔将、准备将,部将,队将等。 屯驻大兵的军士一般分效用和军兵两级,效用柯军兵内又分若干 等级,以示身分和待遇的差别。此外,各屯驻大兵有一定比例的“不 入队人”,包括火头、辎重兵等非战斗人员。
南宋中、后期,为加强对屯驻大兵的控制,进一步扩大由文臣 出任的制置使、宣抚使等官的统兵职能,使之逐渐取代、剥夺各都 统制的统兵和指挥权,并在13支大军外陆续创设各种番号的新军发展为主力,而原有的屯兵逐渐削弱.

从《水浒》闲谈宋朝武将官制 从《水浒》闲谈宋朝武将官制
从《水浒》闲谈宋朝武将官制 从《水浒》闲谈宋朝武将官制
关于宋朝武将官职名称,《水浒传》中出现许多,如第十二回出现:“左右两边齐臻臻地排着两行官员∶指挥使,团练使,正制使,统领使,牙将,校尉,正牌军,副牌军。 ……正将台上立着两个都监。”还有第五十一回“那帐前都统、监军、统领、统制、提辖、军职一应官员,各各部领军马”杂七杂八,和后世的明清的总兵官之类很不一样,而是,这些官职之间,在小说中体现不出其高低,实在让人头疼。鄙人根据《宋史》和王曾瑜先生的一些研究,简单介绍一下宋朝的武将官制,方便大家比较查阅。
首先,我们需要肯定是,《水浒》在前期出现官职,都是相对正确的,但由于水浒前后不是同一个时期写的,前面三十多回的官制基本上没错,如三十三回出现总管、都监和知寨,其官职大小和称呼都是符合史实。后面错得很厉害。尤其是高俅去攻打梁山那段,居然出现十节度出兵。熟悉宋朝的人都知道,宋朝的节度使是虚阶,没有实权,手下不会有什么兵,而且本身是从二品的大官,和高俅的殿帅(殿前都指挥使)同阶,高俅可不能随便指挥的。
宋朝的官制非常复杂,分为阶官和职官两种。阶官,对于武将来说,简单来说就是现在军衔制度,如上校之类;而职官,就是团长营长之类。
例如,狄青曾经做过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秦州刺史是虚衔,代表他的官职大小,代表从五品的官员,而是泾原路副都总管是职官,是负责统领泾原路兵马的指挥官。
两名武将要比较官的大小,一般来说,是比较阶官。那么,这些阶官是如何比较的呢?宋朝的官制发生过三次变化,分别是政和以前武将官制(1116年前),政和官制(1116至1131)和绍兴官制(1131以后),大体如下
政和新官 政和之前旧官 官品 阶次
太尉 政和新置,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阶之首。 正二品 1

通侍大夫 内客省使 正五品 2
正侍大夫 延福宫使 正五品 3
宣正大夫 履正大夫 正五品 4
协忠大夫 并政和新置。 正五品 5
中侍大夫 景福殿使 正五品 6
中亮大夫 客省使 从五品 7
中卫大夫 引进使 从五品 8
翊卫大夫 从五品 9
亲卫大夫 从五品 10
中缺
拱卫大夫 并政和增置。 正六品 12
左武大夫 东上合门使 正六品 13
右武大夫 西上合门使 正六品 14
正侍郎 正七品 15
宣正郎 正七品 16
履正郎 正七品 17
协忠郎 正七品 18
中侍郎 并政和增置。 正七品 19
中亮郎 客省副使 正七品 20
中卫郎 引进副使 正七品 21
翊卫郎 正七品 22
中缺
拱卫郎 并政和增置。 从七品 24
左武郎 东上合门副使 从七品 25
右武郎 西上合门副使 从七品 26
武功大夫 皇城使 从七品 27
武德大夫 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 从七品 28
武显大夫 左藏库、东西作坊使 从七品 29
武节大夫 庄宅、六宅、文思使 从七品 30
武略大夫 内园、洛苑、如京、崇仪使 从七品 31
武经大夫 西京左藏库使 从七品 32
武义大夫 西京作坊、东西染院 礼宾使 从七品 33
武翼大夫 供备库使 从七品 34
武功郎 皇城副使 从七品 35
武德郎 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副使 从七品 36
武德郎 左藏库、东西作坊副使 从七品 37
武节郎 庄宅、六宅、文思副使 从七品 38
武略郎 内园、洛苑、如京、崇仪副使 从七品 39
武经郎 西京左藏库副使 从七品 40
武义郎 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副使。 从七品 41
武郎翼 供备库副使 从七品 42
敦武郎 内殿承制 正八品 43
修武郎 内殿崇班 正八品 44
从义郎 东头供奉官 从八品 45
秉义郎 西头供奉官 从八品 46
忠训郎 左侍禁 正九品 47
忠翊郎 右侍禁 正九品 48
成忠郎 左班殿直 正九品 49
保义郎 右班殿直 正九品 50
承节郎 三班奉职 从九品 51
承信郎 三班借职 从九品 52
下班祗应 殿侍 无品

以上就是一直到南宋初年的武将官阶情况,先比较品,同品官职就比较阶次。看到这些东西,会有人会问,当一名武将,从阶官来说,升到正五品之后,上面好像就是太尉啊?一下子从正五品到从二品?其实,在这个中间, 还有从四品的诸卫将军,正四品的诸位大将军,从三品的诸卫上将军,正三品上护军这些环卫官。此外,还有:

作者: 221.214.244.* 2005-8-2 16:36 回复此发言

--------------------------------------------------------------------------------

2 从《水浒》闲谈宋朝武将官制 从《水浒》闲谈宋朝武将官制
节度使(从二品)、
节度使留后又名承宣使(正四品)
观察使(正五品)、
防御使(从五品)、
团练使(从五品)
刺史(从五品)
这些武将虚衔。而事实上,这些武将虚衔,作用比阶官还大,很多武将官职大小的比较,都是通过这些虚衔来比较的,大家可以理解成阶官的一种补充。
还有人会说:我是越看越糊涂了。我们看到的是总管、都监之类和殿帅之类的官职,哪里来的这些大夫和郎?如何比较总管和都监之类的官职?这不要紧,因为一般来说,通俗小说只是给这些武将的职官名称,而我们上面所说的是阶官,所以还必须要看这些武官官职全称。如你知道狄青被任命为泾原路副都总管,这不够,你需要还要找一个擢秦州刺史,这样就才能比较官职大小了。
《宋史兵十》记载:换前班差遣,州总管以下,并以五路缘边为优,诸路为次。正团练使,州总管;正刺史,州钤辖;诸司使副,都巡检使、驻泊都监;内殿承制、崇班,巡检、州都监;供奉官至借职,教押军队指使。”
简单来说,都总管一般搭配团练使虚衔,为从五品,钤辖搭配刺史虚衔,为从五品,略低于团练使;都巡检使、驻泊都监(即是某路都监)搭配皇城使至供备库副使(两者都是从七品)阶官;而某州都监则搭配内殿承制、崇班这类正八品的官职,指使等就是三班借职这类从九品小阶官了。我们就从狄青这位从小兵到枢密使大官的武将来说明一下宋朝的官职情况吧:

首先,狄青起初只是一名小小的士兵,为散直,这个自然不算官。宝元初,赵元昊反,诏择卫士从边,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这个“殿使”上面阶官列表提到是无品的,有趣的是,当时狄青杀得西夏人胆战心惊,但他们只知道狄青为指使,但不知道指使是什么大官,故此就称呼狄青为狄天使;后来在延州保卫战中有功,被封为三班殿直,就是正九品的小官了。康定元年十一月,狄青被提拔为泾州都监,这是正八品的官职。后来因累迁西上阁门副使,这个是从七品的官职。又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这个已经是从五品的大官了。后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这个也是从五品,但阶次高了一级。后来狄青徙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依旧是从五品,但阶次又高了。;迁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又迁马军副都指挥使,这个已经是正五品了。后再升为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擢枢密副使,这是从二品的大官了。

这个是政和前的, 我们看一个政和后期,就是韩世忠的官职变化:
韩世忠从小兵做起,始补进义副尉,这个是没有品的低级武官,至藏底河,斩三级,转进勇副尉,这个还是没有品,擒方腊之后,韩世忠转承节郎,这个是从九品,比狄青的右班殿直要低;后来世忠积功转武节郎,这个已经是从七品了,阶次为38。因世忠挥戈力战,转武节大夫,还是从七品,但阶次为30。后来升河北总管司辟选锋军统制。再功迁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这个是从五品官职。然后升为嘉州防御使,从五品。初建御营,为左军统制。建炎二年,升定国军承宣使,这个是正四品的大官了。

所以,水浒传里面,有很多官职是错误的,如鲁达的提辖,本身就是从五品大官,老实说,杀一个屠户,实在不算什么;而在许多地方,水浒显然把团练使当作一个普通职官对待,地位还远在总管之下,这显然不妥。至于里面出现许多都统制,统制,也是不正确的。
宋史职官七记载“诸军都统制 副都统制 统制 统领 旧制,出师征讨,诸将不相统一,则拔一人为都统制以总之,未为官称也,建炎初,置御营司,擢王渊为都统制,名官自此始。其后,神武五军及川陕宣抚司、都督府、枢密院皆置。绍兴十一年,三大将兵罢,诸军皆冠以:御前”二字,擢其偏裨为御前统领官,以统制御前军马入衔,秩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且令仍旧驻扎,以屯驻州名冠军额之上。”
既然是建炎初前“未为官称也”,显然在北宋,就不可能有这些都统制、统制作为地方官存在。要知道,童贯伐辽,以种师道为都统制,作为全军之首,这些相当于司令一级,可不是普通的地方官可比。作为地方武官,出战的是总管、钤辖、都巡检、都监之类。同时,由于王安石实行了将兵法,还应该有正将、副将、预备将这类的职官出现,这些才是作战武官。
水浒结尾的时候,是这样封官的:
先锋使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副先锋卢俊义加授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
军师吴用授武胜军承宣使。
关胜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
呼延豹授御营兵马指挥使。
花荣授应天府兵马都统制。
……

首先,关胜和吴用的官职,是正确,总管是职官,能搭配从五品的阶官;而承宣使则是正四品的大官了,而安抚使是职官,但不常设,宋史职官七记载“旧制,安抚总一路兵政,以知州兼充,太中大夫以上,或曾历侍从乃得之,品卑者止称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一般来说,安抚使起码是掌管某路,而不是某州的安抚,应该是“知楚州,淮南东路经略安抚使”,而且,作为阶官,武德大夫和武功大夫这两个阶官太低,武功大夫和武德大夫都是从七品的中等阶官,与从五品的总管和从四品的承宣使无法比,何况武功大夫的排位,还在武德大夫之上呢,这里显然又是一个错误。至于都统制之类,在北宋更是不能随便授予。

大约说这么多吧。根据宋史合班制度,再大约给一个常用武将的官职排位。
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为从二品
殿前副都指挥节度使、节度使留后又名承宣使为正四品、
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观察使为正五品)
殿前马步军都虞侯、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 诸州刺史,驸马都尉为从五品,总管、钤辖这些职官都是搭配从五品阶官。
某路都监约为从七品
某州都监约为正八品
正将约从七品
副将约为从八品

补充一下,我们常常说七品芝麻官,其实七品官可不算少。对于宋朝武官来说,从五品的官职,如防御使之类,已经算高级武官,武德大夫之类的从七品官,算中等军官;而右班殿直或者是承节郎之类的九品官,才算低级武官。

宋朝(960一1279)是在结束唐末五代割据纷争基础上重建的统一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其军制奠定于北宋初年,南宋相 承,但又有差异。北宋开国后,赵匡胤为矫治前代将帅拥兵自重、割据分裂之弊,即进行军制改革。采取兵权集中于皇帝,臣僚分揽军 政,中央萃集精兵,更番戍守边城要地.抑制将权,以文治武,内外 相制,守内虚外等改革措施,对强化中央集权,开创宋代基业,起了 积极作用。但其后继者奉此为基本国策,遵从不变,则又导致了冗 兵坐食,战力积弱,国势日衰,致使两末百万兵将,在与辽、西夏、金 的抗衡中屡遭失败,最终为起于漠北的元朝所灭。
军事领导体制 宋朝军队的建立、调动和指挥大权由皇帝直接掌握。其下军权三分,“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史·职官二》)。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 管军政、军令,制定战略决策等事。正副长官为枢密使、枢密副使, 或称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一般由文官担任,依次宰相,却与 宰相对持文武二柄。南宋中期,规定宰相兼抠密位为定制。三衙, 即殿前都指挥使司(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马军 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步军司),为中央军事指挥机关。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等武帅,分统全国禁军和厢军,其地位低于枢密院长官。率(帅)臣是禁军出师征战或戊时临时委任的统军大帅,官名为都部署(后改名都总管)、钤辖、都监等, 统领当地分屑三衙禁军,事毕则罢*后又子路或州、府设经略安抚 使、经略快、安抚使等职为率臣,兼管较大地区军民内政,由文臣任 正职,武将任副职。军事行动一般须奉命于皇帝、宰相和枢密院。枢 密院、三衙、率臣,职权分割,上下相维,使军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此 外,尚书省还没有兵部,主要掌管仪仗、武举、兵器、马政、地图等军 务事宜,兼学厢军、乡兵、土军、蔷兵、边境少数民族首领的官封与承袭等。

兵役制度 宋朝主要实行募兵 制。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 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此外,还 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或以罪 犯充军,兵源缺乏时,也抓民为军。一 经应募,终身为伍。北宋规定,诸路募 兵由长吏或都监施行,以“兵样”或“木 挺”为标准,选壮健者充禁军,其短弱 者充厢军。新兵入伍,即在脸部或手臂 刺字,以标明军号,故招募又称招刺。 其家属可随住军营。宋军实行拣选制 度,每年春秋按上、中、下3等标准进 行训练考核,壮健有武技者,可由厢军 升禁军,武技出众者,优给赏物,可补 阙阶官。武技不及下等者,马军降为步军,又不及降为厢军。老弱者或陈低级别,或削除军籍,或降充“剩 员”和供军中杂役。禁军、厢军以及土军,一般60岁退役,其衣粮供 给减半。阵亡军士家眷有抚恤,伤残也有安置的规定。
武官制度 宋朝武官有阶官和军职之别。武阶官是表示官员 等级、确定品位和俸禄而无实际职掌的虚衔,如大尉、通侍大夫、忠训郎等,其升迁称“转官”或“转资”。军职为官员治卑的实职,如侍 卫马军都指挥使、都虞候、副兵马使、统制、统领、正将、部将等, 其升迁称“转阶级”。禁军、厢军的军官称渭:三衙长官至厢都指 挥使称都校,军都指挥使全都头称将校,军头币押官称节级。都校 升迁无定序,将校和节级升迁,通常3年一次。军职升迁的同时.阶 官也随之升理相应品位。节级内的升迁,多以军功、武技或分绩为 条件。
宋朝初级武官的来源,大部从有战功的军士巾提升;少数通过 武学培养和武举选任。武学学员来自末授职的使臣、荫补子弟、京官保荐的平民。学习诸家兵法、历代战例及骑射等武艺。武学、武 举3年一试,合格者按等第授官,武学不合格者,续学次年再试,三 试不合格者除其籍。
宋朝还在中央设十六卫官衔,如左右金吾卫的上将军、大将 军、将军等,称“环卫官”。无职权,无定额,多为武臣赠典,用以安置 升了官又被撤去实职的部校和将校。通常都校授上将军或大将军, 将校授将军,中郎将、即将。遇有战事,往往从环卫宵中选任都统 制、统制等主将。
军官的军俸,包括俸禄、职钱及各种名目的赠给、赏赐和补助。其俸禄按阶官等级领取料钱、月粮、春冬衣,职钱按差遣的实职每月领取钱、粮;赠给、赏赐相补助,有的固定不变,有的不定时、不定 量,但均按阶官或军职等第发给。
宋朝建有武官致仕制度。都校、将校一股年满70为致仕(退 休)期,或授环卫官致仕,或授宫观致仕,或带职致仕,皆升转一官。 俸禄多为半结,部分有战功的可领全俸。十将至押官,年65减充剩 员,70退役,其衣粮亦各得原来之半。

通信及后勤供应制度 宋朝军事通信,主要由设于全国要道 的急脚递或马递铺担任。凡有军令公文,递铺兵乘马接力传送, 规定日行四五百里,昼夜兼程,不得误期。传令的凭信有银牌、铜牌,木契,传信牌等。通常银牌为皇帝的凭信,铜牌为枢密院发兵凭倍,木契、传信牌为诸路主将发兵凭信。凭信须与传输的文件 相符才能发兵。为保守秘密,还有“字验”规定,即战前制定常规事 若干条,每条配一字作暗号,置于传信牌中,即使传信牌落入敌手, 也不致泄密。 宋军后勤供应,主要是粮食、兵器及战马。粮食实行定仓供应 制度,统一实施。兵器以冷兵器为主,火药兵器为辅,由首都及重要 州府设置的兵器工厂,按照军器监设计因式、规格、用料标准等统 一制作。造好的兵器送交兵部各库,遵枢密院命令发放。战马主要 从西北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购买,其次内监牧饲养。南宋时,因陕 西丧失,军马缺编较其。后勤运输主要是水运及陆路车运,战时则大量征调民夫和畜力运输。

武装力量体制和军队编制 宋朝武装力量主要由禁军、厢军、乡兵、蕃兵构成,此外,还有土军和弓手。 禁军是中央军。包括皇帝宿卫军和征战戊守部队,分别隶属三 衙。其任务是卫皇宫、守京师、备征战和屯戍边郡、要地。有步军印 马军两个兵种,水军和炮军附属于步军。其编制为厢、军、营(指挥)、都4级。厢辖10军,军辖 5营,营辖5都。每都100人 。各级统兵官分别为:厢 都指挥使;军都指挥使、军都虞 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马 军称军使)、副部头(马军称副 兵马使)。指挥(营)是禁军基本 的建制单位,调动、屯戍和作 战,常以此计算兵力。为防止武 将叛乱,禁军在兵力部署上,大 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诸郡,京 城与畿辅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内外相制。同时实行“更戊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以使兵不识将,将无专兵。
厢军属地方军。名为常备军,实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 役兵。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机关统管,总隶于侍卫马罕司、侍卫步车 司。主要任务是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桥、运粮垦荒以及官员的侍 卫、迎送等.一般无训练、作战任务。有步军和马军两个兵种,编制 分军、指挥、都3级,统兵官与禁军同。
乡兵也称民兵。是按户籍丁壮比例抽选或募集土人组成的地 方民众武装。平时不脱离生产,农闲集结训练。担负修城、运粮、捕 盗或协同禁军守边等任务。各地乡兵名目很多,编制亦不统一,或 按指挥、都,或按甲、队,或按都保、大保、保的序列编成,最多之时, 陕西、河北、河东谙路总数达42万余人。
蕃兵是北宋西北部边防军。由陕西、河东与西夏接壤地区的羌 人熟户部族军组成。诸部族首领被封军职.率部族军戍守边境。 其编制因族而异,或按部族、性、族,或按族、标、队,至神宗时才统 一采用指挥、都的编制。
土军和弓手属地方治安部队。由巡检相县尉统辖。土军为神宗时所设,隶属各地巡检司;原为吏役,轮差民丁充当,后改为雇募 民丁,隶属于各地县尉司。土军和弓手人数不多,通常采用都一级编制。
宋神宗时,为增强国防力量,曾推行王安石改革军制的新法, 主要有省兵法、将兵法、保甲法和保马法。省兵法,即简编并营,裁 汰老弱、冗兵。将兵法,即改变更戊制造成的兵将分离,使武将对所 部有统御川随和指挥作战之权。于全国诸路(四川除外)设置100 多个将,每将统兵数干,以禁军若干指挥为主,与蕃兵、乡兵等混合 编组而成;统兵官称正将、副将,置将统领的禁军称系将禁军;各地 不隶于将的称不系将禁军,地位次之。驻守京城的禁军又称在京禁军。不系将禁军与在京禁军均保留原有编制;系将禁军在京禁 将、部:队3级编记,一队50人。后又在将之上设军,以统制、统领 为正副长官。保甲法,是对乡兵制度的改革,即在全国按户2丁取 1充当保甲,5户为1小保,25户为1大保,定期习学武艺,夜间轮 流巡警。其中,凡是经严格训练的乡兵,成为禁军的辅助力量,少数 还被升为禁军。保甲法,即在推行保甲法的基础上,改牧监养马为 保甲养马,以扩大军马来源,增强军队战斗力。
南宋军队变化较大。初期,北方禁军主力大部溃散,重新编组 的中央军;称屯驻大兵,南方各地的系将和不系将禁军虽保留原番号和建制,但已不是主力,而降为与厢军相类的杂役兵。南方厢军 沿北宋旧制,专供杂役.不事征战。乡兵名目繁多,在与金、元抗伤 中发挥过一定作用。善兵因陕西的陷落,事实上已不存在。屯驻大 兵的番号几经更易,初为御营军、东京留守司军、陕西军3支大军, 后统改为行营护军,分前、后、左、右、中5支大军。绍兴十一年 (1141)又改为御前诸军,以示直属皇帝,并受枢密院管辖,不隶三 衙。至中期,先后在长江和川陕交界设置10支彻前诸军,其统兵官 为都统制和副都统制。三衙长官职权降低,与10都统制大致平级, 各统率1支大军,负责守卫首都临安(今杭州)和建康府(今南京), 事实上也是屯驻大兵。这13支屯驻大兵,均按军、将、部、队序列编成,其统兵官分别为统制、统领,正将、剔将、准备将,部将,队将等。 屯驻大兵的军士一般分效用和军兵两级,效用柯军兵内又分若干 等级,以示身分和待遇的差别。此外,各屯驻大兵有一定比例的“不 入队人”,包括火头、辎重兵等非战斗人员。
南宋中、后期,为加强对屯驻大兵的控制,进一步扩大由文臣 出任的制置使、宣抚使等官的统兵职能,使之逐渐取代、剥夺各都 统制的统兵和指挥权,并在13支大军外陆续创设各种番号的新军发展为主力,而原有的屯兵逐渐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