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跳蚤市场策划案:谁能给我点政治材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4 18:58:24
我是初三的学生明天考试政治,我的版本是————义务教育课程……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的,我就想找点像把知识点都整理好了标注好了了快速翻书材料,快点啊!

初三思想政治归类复习
  一、“标志”类:
  1、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有了新发展的标志是:金属工具的出现。
  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3、欧洲从旧的封建时代开始进入新的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17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革命。
  4、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5、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使用。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7、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949年的“五四”运动。
  8、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9、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底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标志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主要矛盾”类:
  1、奴隶社会的重要矛盾是: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2、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4、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三、“本质”“实质”类:
  1、在阶级社会里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5、我国法律的本质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
  6、我国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7、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四、“根本”类:
  1、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是:追逐剩余价值。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的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5、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面对从未遇到的所有问题,判断其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的: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五、“基本”类
  1、原始社会人们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基本单位是:氏族。
  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3、当今国际社会 的基本事实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和斗争。
  4、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
  7、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8、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等。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六、“基础”类
  1、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2、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
  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
  5、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和科学。
  七、“最”类
  1、人类制作的最初工具是:石器。
  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和最低阶段是:原始社会。
  3、最初的奴隶和奴隶主是:氏族首领、战俘。
  4、人类社会最野蛮的剥削制度是:奴隶制度。
  5、农民反抗地主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6、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7、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国内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9、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
  11、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人。
  12、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13、当代青年的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初二政治总复习资料
  初二部分:一、辨析题
  1、“环境保护是国家、政府部门和大人的事,于我们青少年无关”
  答:(1)在我国,环境保护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义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防止环境污染与破坏,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政府部门的责任,也不仅是大人的事,也是我们青少年应尽的义务。(2)当代中学生不仅要成为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而且应当成为现在和未来的合格的环境保护者。为了更好地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青少年学生要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同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因而,认为环保与青少年无关的说法是不对的。
  2、“我不偷不抢,有一点违法行为不要紧。”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偷抢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固然不能去做,有一般违法行为不加以改正也是危险的;(3)一般违法和犯罪虽然有区别,但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且往往是从干一点违法的事开始的。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注意改正,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4)中学生要防止做出犯罪的事,一定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发现有一般违法行为,要认真改正,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二、案例分析或分析说明题
  1、正在读初中一年纪的小龙父母离婚后,其父一直不按离婚协议支付给儿子抚育费。经多次与父亲协商无效后,小龙依法状告其父。经法院审理,依法判决小龙的父亲须一次性支付给原告小龙5040元抚育费,另每月付给100元抚育费至小龙18岁为止。(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
  (1)小龙为何可以状告父亲?(2)人民法院为什么要判决小龙的父亲承担小龙的抚育费?
  答:(1)小龙作为未成年人,具有被抚养权,当这种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依法给予维护。他状告父亲,依法获得抚育费,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小龙的父亲作为小龙的监护人,有义务把小龙抚养成人,让小龙的生活有所保障。这种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不因离婚而消除。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小龙父亲承担小龙的抚育费,正是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王某,男25岁,曾因偷窃被两次送劳教。解除劳教后,他采取蒙面化装的手段,先后窜入居民住宅盗窃作案7次,盗窃财物价值人民币5000多元。1995年3月至8月,王犯携带水果刀等作案工具,拦路抢劫群众财物4次,刺伤事主3人,其中1人被刺成重伤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王某因犯抢劫、故意伤害罪、盗窃罪,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下面是王某临刑前写给弟弟的信的摘要:记得我第一次做的坏事,是在小摊贩那里偷了两个苹果,虽然心里很害怕,但没有被人发现,平安无事,心里觉得占了便宜,所以后来就不断地干些小偷小摸的事,别人不知道。岂知人的思想是很奇怪的东西,占了一点小便宜,慢慢地想占大一点的便宜。见了好的东西,眼睛就盯住不放,心里、手发痒总控制不住自己。偷多了,十次八次不被发现,但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为此,我两次被送劳教。本来,这是改掉坏毛病的好机会,好多象我这样的人都改好了,可我表面上装着改好了,但心里没改,出来后干得更厉害,心也变狠了,终有今日之结局。(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2)上述案例给我们什么启迪?
  答:(1)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的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犯罪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但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处罚的方法不同。一般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而犯罪则依法判处刑罚;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①二者都是违法行为。②二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一般违法与犯罪虽然有区别,但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加强思想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就有可能从犯小错发展到违法犯罪。许多犯罪是从犯小错开始的,有错不改,越陷越深,最终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②我们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3、一天深夜,在校住宿的初二学生小刚上厕所时,发现有人正在盗窃学校实验室的物品。假如你是小刚,你最好如何去做?(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答:(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青少年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但不能在违法犯罪行为面前畏首畏脚,袖手旁观。(2)如果小刚能制止盗窃者,就上前加以制止;如果小刚一人难以制止,就记住盗窃者的相貌、去向,马上去告诉老师和同学(可以自己再发挥)
  4、某校初二学生讨论青少年应有的公民意识时,同学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甲同学说:“当干部可以以权谋私,享有特权。”乙同学说:“权利我喜欢,义务我讨厌。”丙同学说:“义务如同河流的源头,权利如同河流中的水。”他们的观点对吗?为什么?(公民权利、义务意识问题)
  答:(1)甲同学看到目前有些干部以权谋私,是符合实际的,但认为他们享有特权是错误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公民权利的平等性表现在: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法定的自由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义务,任何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以权谋私、谋取特权是违法的行为。(2)乙同学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具有一致性,这要求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3)丙同学认识到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前提,这是对的。
  5、初中生王某辍学在家,经老师多次劝说也不复学。他说:“上学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读不读书是我自己的事,谁也管不着。”请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王某这种说法的认识。(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问题)
  答:(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在某些条件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和一性,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受教育就是如此。(2)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物质力量,是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公民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多作贡献。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3)从王某的说法中,可以看出他只想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而不想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这是错误的。
  6、材料一:去年,浙江省金华四中一名17岁的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下降而使得家长不断地施加的压力,用榔头打死母亲。材料二:同年,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中学两名学生因勒索钱财将一同学乱刀砍死。(法律意识、法制教育、家庭保护问题)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1)从我们青少年自身来说,①要自觉认真学法,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律己,依法办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作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②要加强道德、心理品质的修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对待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对家长教育的良好动机应表示理解和感激,对其不当教法,应礼貌地提意见,不宜对抗。对侵权的不当教育,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绝不能用非法手段来报复。(2)从家长角度讲,家长要更好地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必须认真学习和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可自己发挥)
  7、某超市的保安人员宋某怀疑女青年张某将商品藏入内衣,遂将张某扭住,并叫两名女工作人员李某和王某将张某带入更衣室内。王某和李某强制张某脱衣搜身,但未发现所谓被窃物品。张某因此向法院提取诉讼,法院经审理,以非法搜查罪对宋某等3人处以刑罚,责令商场向张某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张某精神损失费3000元。(人身权利问题)
  阅读上述案例后,请回答: (1)、此案中张某的哪些人身权利遭到侵害?
  答:张某的人身权利中的人身自由权、名誉权、隐私权受到侵害。
  (2)、该超市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侵犯顾客的权利,结果受到应有的惩处。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1)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2)公民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不得侵犯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8、材料一:上初一的磊磊的父母离异,谁也不愿承担抚养责任,对磊磊放任自流。时间一长,磊磊便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后又在别人的教唆、引诱下偷窃,被送进了少管所。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讲:“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的意义)
  阅读上述材料后,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制定未成年保护法的意义。
  答:(1)青少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振兴,所以需要制定一部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律。(2)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青少年要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有一部有效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3)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为保护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9、材料:个体运输户张某,少年丧失父母,成了一名孤儿,生活极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随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当兵,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退役后,他在政府帮助下,自己买了一辆卡车,当了个体运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第二年就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工作者。后来,他又带领村民共同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主动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好评,并当选为乡人民代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张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
  (2)张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义务?(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
  (4)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1)他享受的基本权利有:受教育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2)他履行的义务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等。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二者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①二者的合一性;②二者的对等性;③二者的制约性。
  答:①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权利;②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③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④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总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不得滥用权利和自由,而应依照法律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各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