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就业信息:我国的农历大小月份有什么规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11:25:59
阳历月份规律:
一 三 五 七 八 十 腊为大月,二 四 六 九 十一为小月。

阴历月份规律:

夏历(农历)—阴阳规范历

提要: 单月29天,双月30天,每500年有97个正月为大月;19年7闰,固定闰六月大;

农历采用“定朔法”——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因年久失修,大小月无定序,不时有2-4个大月、2-3个小月相邻,以缺中气之月为闰月,闰月游移不定,各年同名节气在格里历(简称格历)3-4天里波动,不便推算、记忆和使用。傣历来源于古代夏历,19年7闰,采用“平朔法”——单月大,双月小,固定闰九月大,大小月相间定序,约5年改1个八月大,方便记忆和使用[1]。本方案返扑归真,借鉴傣历,并加以创新,使阴月阳年更加规范。

1.置闰 南朝宋大明六年——463AD大科学家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采用20组19年7闰插入1组11年4闰,计391年144闰;唐代李淳风的《德麟历》始改为“在缺中气之月置闰”,实际上仍保持19年7闰的基本格局,沿用至今。傣历采用“平朔法”、单月大,双月小,固定闰九月,比夏历早3个月,推测系从秦历脱胎而来。返本归源,本方案借鉴傣历,并固定单月小,双月大,闰六月(大月),以公元19的整倍数为闰年周期,按现行闰年次序,固定在第3、6、9、11、14、17、19年为闰年,但逢公元尾数333、666、000年份所在的19年7闰,免去后“8年3闰”,成为“11年4闰”。本方案月均近似朔望月,年均近似回归年,固定闰六月,跟寒暑周期基本相符。(表1)

2.大小月 固定单月小,双月大,闰六月大。除公元尾数为000、165、335、500、665、835年外,凡5的倍数年份的正月改为大月。本方案在333又1/3年里有333.33333×12+122.754386=4122.754386个月,其中有(333.3333÷5)-2=64.6666个正月大,合计有2000+122.754386+64.666666=2187.420153个大月,1935.333333个小月,折合121747.2982日,月均29.53057273日(29天12小时44分1.483秒),年均365.241895日(365天5小时48分20秒)。现代历算学家曾次亮,据我国几千年的日月食资料计算, 1世纪初的回归年为365.24231551天,19世纪初为365.24219879天[2],1世纪初的朔望月为29.530594093天,19世纪初为29.530588181天[2],则本方案年均相当于69世纪时的回归年,月均相当于69世纪时的朔望月,具有前瞻性,望在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日期跟月相和潮汐周期吻合,方便记忆和使用,对医学、保健、海洋生物学、水运、宗教、民俗、天文历算学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阴阳历法换算,尽管有不少专家学者曾经苦于寻找一个固定的程式,但至今仍没有结果。目前只能参照1993年出版的《中美天文万年历》一书,但书中精确的天文日月时间只从1900到2010年,因恐2011后时间误差超过一分钟,不够精确,不敢印出。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阴历置闰问题。
阴历单月29天,双月30天,每500年有97个正月为大月;19年7闰,固定闰六月大。阴历采用“定朔法”——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因年久失修,大小月无定序,不时有2-4个大月、2-3个小月相邻,以缺中气之月为闰月,闰月游移不定,各年同名节气在格里历(简称格历)3-4天里波动,不便推算、记忆和使用。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如果抛开这些复杂的天文历法,只想推算简单的干支计时,只需要了解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