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江电影巧斗鬼子:关于冷战的独特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7 20:14:56
对冷战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想知道其中一个最有力的观点它的论据。

一 、利益驱动在冷战中起的根本作用

  在关于冷战的众多原因当中,其最根本的作用的是利益驱动。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领军人物基欧汉认为,国际制度是国际体系进程的基本特征。他继承了新现实主义对国际政治的假设,但其表述的内涵却与后者大相径庭:第一,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并不必然意味着无组织与无秩序,“尽管国际系统是无政府的,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却有着高度的秩序。无政府的国际系统对国家的行为有着一种无形的控制”;第二,国家是国际社会中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行为体,它具有有限理性,追求的是满意或绝对收益而不是利益的最大化或相对收益;第三,国际政治是权利政治而不是权力政治。
  所以首先,历来国与国之间的外交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外交政策可以变,建交对象可以变,敌人可以变成朋友,朋友也可以变成敌人,但永恒不变的,是利益。获取最大的利益,是各国外交的根本目的。所谓冷战起源问题,实际上是二战后的国际关系问题,特别是大国关系问题。在二战的胜利使苏美英三大国由热战中的盟友转变为冷战中的对手。这一转变并非单独某一方或某个人的作用或过错,而是由诸多因素和条件所促成的,具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

  其次,学术界关于意识形态在冷战起源中起最重要作用的说法并不严密。
  许多研究者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认为大国间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冷战起源和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固然,意识形态在冷战起源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然而,起根本作用的并非意识形态,而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要素国家利益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家关系态势。从这个角度讲,二战后,意识形态表面上把世界简单地一分为二,实际上国家间的相互关系要复杂得多。
  再次,认为丘吉尔成为所谓冷战的始作俑者,亦是利益驱动。
  二战爆发前,在西方、希特勒和苏联复杂的三角智斗中,英国拙劣的绥靖政策招致苏德联手而引火烧身。当斯大林与强盗联手而终受其害时,丘吉尔不啻松了一口气。英苏两国的当务之急共同抵抗大敌法西斯暂时掩盖着两国之间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然而,他们之间的利益之争和观念之别并没有化解,而是潜在地进行较量,甚至在战争紧急的时刻也是如此,尤其是英国。丘吉尔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初援助苏联抗德的演讲中没有掩饰其对苏联的恶感;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上,他为了本国利益而百般拖延。
  综上,学术界的许多观点最终都可以归结到利益追求上,而其他因素只是对其起影响作用。下面将展开论述其他因素对冷战不同深度的影响。

  二、意识形态起到的重大影响

  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式的自由民主体制下,占据优势的意识形态往往决定着美国外交政策的方向。这在冷战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至于美国的一切外交资源都围绕着保存和扩大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个中心来进行。当1988年戈尔巴乔夫在联合国大会上要求在国际事务中“非意识形态化”时,实际上是对美国发动的这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战争的妥协。在现实中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无所不在,对此,迈克尔•H•亨特对意识形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意识形态思维是对历史环境进行有益反思的源泉;是在极端复杂而令人迷茫的现实中必不可少的指导性因素;也是创造一个较好未来的道德行为的基础……
  二战爆发前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基本原则未必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其急剧地调整了对外政策的观念和手段。这一时期苏联对外政策和外交的突出要点就是摆脱了意识形态和既定政治观念的束缚,紧紧抓住国家安全和利益不放,并为此目的不惜一切。斯大林这种外交思想和策略的转变和调整是符合当时复杂、险恶的国际局势的,有利于苏联的安全和利益。难怪有人着重评价斯大林的这种冷静、清醒与现实,若非如此,苏联不待在战后冷战中自行解体,可能早在二战的热战中灭亡。当然,进入冷战之后,苏联为何美国对抗又开始对意识形态重视起来。
  可见,意识形态影响着两霸主的外交政策,也是冷战起源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意识形态的不同一定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对抗,就像当今世界,仍存在着意识形态的不同,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可以共存的。

  三、英国与冷战起源

  在研究冷战起源的问题上 , 许多研究者认为英国是冷战的 " 始作俑者 " 。近年来有的学者断言 " 英国绝不是盲目追随美国政策的小伙伴 ", 有着 " 独立的冷战政策 ; 还有的人强调英国并非扮演消极被动的美国追随者角色 , 而是采取一种 " 主动积极的对抗性政策 " 。但是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上述评价并不正确 , 英国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被夸大了。英国不是冷战的始作俑者。在冷战开始前 , 英国并没有独立的冷战政策 , 也没有采取主动积极的对抗性政策。

  四、冷战中的核因素

  美国的两枚原子弹,提前了二战胜利的时间表。同时,也让世界对核武器产生了深深的恐惧。美苏的斗争并未过渡升级,核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苏联加紧研制核武器的同时,其挑战的举动并未十分突出,只是在一些次敏感地区进行试探。而且选择的也多是美国的战略盟友—英国为试探对象。
  美国在1947年3月12日正式提出了"杜鲁门主义"。美苏对抗正式开始。任何矛盾从产生到发展到激化都会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和过程,而未等冲突激化到战争的地步,核因素便加入进来,从而使整个竞争格局及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不妨对比一下这些时间,美苏对抗没有升级成战争的核因素便一目了然了。标志着双方对抗升级的第一次柏林危机出现在1947年,双方对立的第一个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在1949年8月成立的。而在1947年底,苏联发表声明,原子弹已经不是秘密了,此时离杜鲁门主义提出尚不足十个月,苏联宣布的核因素无疑对事态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在1949年8月,杜鲁门向美国人民宣布,苏联已经拥有原子弹。北约的成立,从某种程度来说,正是对竞争核因素的出现所作的无奈地的回应。有危机而没有战争,有军事集团对立而没有兵戎相见,因为战争的结果是没有赢家。第一个开火的也就是最后一个眼睁睁看到自己和全人类同归于尽的。因此,挑战国家与霸权国之间的斗争,尽管是激烈的对抗,却并未形成战争。这也就是人类历史上会出现如此长期的冷战奇迹的主要另一个主要原因了。

冷战起源刍议——兼论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霜木

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4 期

提要:" 冷战" 这一概念并不能涵盖战后世界历史,它只强调了军备竞赛对峙
的一面,忽略了和平这一时代主流,应该说" 冷和平" 或" 核和平" 可能更贴近于
现实。冷战的产生并不是某一方某个人的作用或过错,而是诸多因素和条件所促成
的,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国家利益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家关系态势起着根本作用。

在东西方对峙中,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原子武器的威慑作用也是不应忽视的重要
因素。

世界各国都已公认,所谓的冷战已经结束,但是冷战思维及氛围至今仍未彻底
消散,并且争论半个世纪的所谓冷战问题再度沸沸扬扬,几乎成为热点1.对于人类
社会一段正常历史的这种近乎不正常的反应,应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和认真反思。

而对" 冷战" 用语本身及冷战起源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则是最基本的课题。?



二战以后,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冷战" 这一产生于西方的称谓,随
着冷战的结束而输入东方并为所有国家所认可、使用,至今几乎成为毫无异议的约
定俗成的称谓。然而,这一概念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得当,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
问题。⒇对于二战后首先使用" 冷战" 一词的第一人尽管尚无一致说法2 ,但有一
点是肯定的,即这一用语是二战及战后时代的产物。厌恶战争、向往和平是战后民
众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心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大国之间利益争夺的减弱和结束。

为了概括或渲染这种大国之间潜在的争夺,敏感、善于制造新闻的媒体人物或
是别有用心的政治家,抑或其他某些人,创造了" 冷战" 这一用语。最初这一具有
某种色彩的用语对于战后世界战争具有某种警示作用,反映了对战后局势发展的普
遍担忧和关注,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人们要求并珍惜和平、厌恶和预防战争的普遍
心理。

不过," 冷战" 这一曾被历史埋没,二战后被赋予新涵义的用语,并非科学严
谨的政治术语和概括当时大国关系的科学概念。" 冷战" 在理论和逻辑上不科学、
不严密,实际上也不能反映当时大国之间关系的实际状况,而且,具有一定的负面
效应。战争与和平是相互依存的:和平中潜伏着战争,战争促成和平。然而,它们
又是两个截然不同而对立的范畴和现象。它们之间是排它的,非此即彼。两者之间
存在模糊甚至胶着的现象:和平状态下的局势紧张、武装对峙,乃至战争期间的近
乎和平的休战、停战等。但是,它们之间的界线是清晰而毫不含混的:无战争即是
和平。一旦发生武装冲突,和平局面即被打破而转为战争状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
历史来看,和平是较长期的现象,而战争是相对短暂的和平间的插曲。这也反映了
人类的普遍愿望。看来,首倡" 冷战" 用语的人或许是为了以此警示人们防止战争。

而后来的西方政治家和学者逐渐默认了这一概念并用来概括当时东西方和平对
峙的局面。从所谓冷战的整个时期来看,既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也没有发生大国之
间的直接大规模战事。在此期间虽然冲突频仍,小战不鲜,乃至大国之间时有剑拔
弩张、一触即发的紧张对抗,而且军备、尤其是核军备及竞赛达到空前的地步,然
而,这一时期最终没有打破世界和平,仍然保持了全球的大致稳定,总的说来,属
于和平时期,是对峙的双方之间兼有对话与对抗、紧张与缓和而趋向对话与缓和的
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国家或集团之间在和平状态下,进行政治、经
济、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国民生活水平诸方面的较量,
是和平共处、和平竞赛。说世界总体处于和平状态并不是否认国家之间在利益和安
全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和争斗。至于备战乃至战争,那是各国军方始终考虑的
永恒主题,是他们的职业,而不是国家对外政策的全面和经常的题目。另外," 冷
战" 这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对以苏美对峙为主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概括,很难说明
后期变幻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总之," 冷战" 这一狭窄、片面的用语,无法涵盖
战后长期丰富的历史内容,只强调了军备竞赛对峙的一面,而忽略了和平这一时代
主流和主要现象。?

从战争的角度或是从和平的角度观察、概括和界定客观局势,除了是否符合实
际外,其影响和后果也大不相同。" 冷战" 这一划归为战争或用战争来形容紧张关
系的说法不免存在某些误导作用,加重了战争式的对抗意识和气氛,致使不少研究
者动辄论证" 冷战的爆发" ,追究挑起冷战的责任这一不存在战争罪犯和祸首的问
题;而且,这种产生于" 战争" 角度认识世界局势的用语使参与者潜意识地处于临
战状态而追求克敌制胜,加重了战争的气息和氛围。这不符合人们普遍的要求和平
心理,也不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媒体以及政治家的思维和决策,而不利于维持
世界和平。相比之下,所谓的" 冷和平" 或解体前夕苏联学者提出的" 核和平" (
ядерныймир)3 从逻辑上和实际上更贴近于当时和平对峙的局面,也能
从心理上减缓" 战" 的情绪,而增加" 和" 的气氛。因而,即便我们继续使用冷战
这一概念,也有必要予以澄清和说明,清除用不符合实际、具有负作用的" 冷战"
概念来概括当时和平对峙的非战争状态所造成的误解,阻止当今某些人继续使用冷
战思维思考并处理国际问题现在人们已经再度明显感觉到了这一点。

?



以往对冷战起源的研究往往追究冷战对峙双方的责任。半个世纪以来,曾经相
互指责的双方先后改变了自己所指责的对象,而且,大有自我反思甚至异化逆反的
趋势:西方在冷战起源问题上不断自责4 ,而苏联尤其是独立之初的俄罗斯则批判
揭露苏联的对外政策。这是不可避免的认识过程。不过,研究冷战起源问题,不宜
从某一当事国角度出发,更多地纠缠于某方的责任,而应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着
重分析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

所谓冷战起源问题,实际上是二战后的国际关系问题,特别是大国关系问题。
在二战的胜利使苏美英三大国由热战中的盟友转变为冷战中的对手。这一转变并非
单独某一方或某个人的作用或过错,而是由诸多因素和条件所促成的,具有某种历
史的必然性。?

许多研究者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认为大国间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冷战起源和过
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固然,意识形态在冷战起源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然而,起根本作用的并非意识形态,而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要素国家利益以及由
此而形成的国家关系态势。从这个角度讲,二战后,意识形态表面上把世界简单地
一分为二,实际上国家间的相互关系要复杂得多。?

毫无疑问,美苏两国是最终形成的所谓冷战的主要对手,不过,在二战后三国
关系紧张过程中,历来拨弄欧洲大国关系是非的英国是最先的发难者,而丘吉尔则
是所谓冷战的始作俑者。?20世纪上半期,日趋衰落的英帝国在欧洲外交中仍然坚
持其不变的" 只有永恒利益" 的外交原则,因袭其惯用的欧洲均势的外交策略。

二战爆发前,在西方、希特勒和苏联复杂的三角智斗中,英国拙劣的绥靖政策
招致苏德联手而引火烧身。当斯大林与强盗联手而终受其害时,丘吉尔不啻松了一
口气。

英苏两国的当务之急共同抵抗大敌法西斯暂时掩盖着两国之间利益的冲突和意
识形态上的对立。然而,他们之间的利益之争和观念之别并没有化解,而是潜在地
进行较量,甚至在战争紧急的时刻也是如此,尤其是英国。丘吉尔在苏德战争爆发
之初援助苏联抗德的演讲中没有掩饰其对苏联的恶感;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上,
他为了本国利益而百般拖延。二战战时外交过程中,丘吉尔那种大度的战略胆识和
他那斤斤计较的小动作典型地反映了英国外交精明清醒的商业意识,同时散发着绅
士风度下的市侩气息。?当欧洲战场形势越来越有利于苏联时,英国政府首脑那种
大战略、小气量的反差和弱点也日益显露出来。

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磨磨蹭蹭的慢拳中,在欧洲第二战场地点的选择上,到
希特勒崩溃前丘吉尔急于进攻柏林等问题上,无论丘吉尔如何巧言令色,其用心可
谓昭然若揭。历史也作弄了一下丘吉尔:希特勒灭亡不久,丘吉尔不得不让出首相
的位置。然而,他并不甘寂寞,以其独具的战略眼光,预言" 铁幕" ,告诫世人防
止苏联的威胁。希特勒促成的三国联盟最终因希特勒的灭亡而瓦解。丘吉尔的促散
作用在三巨头中是首屈一指的。

面对苏联的辉煌战绩和咄咄逼人的发展趋势,没有精良陆军、战绩平平的英国
相形见绌。英国在战时无力单独对抗德国,在战后更无力对付苏联,所以,英国外
交部战时曾建议满足苏联的要求而争取与苏联在战后合作5 ,其中包括制定了两国
关于巴尔干百分比划分秘密文件。为了防止苏联打破欧洲大陆的均势,英国极力争
取大洋彼岸美国的力量共同遏制苏联。均势不仅是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外交原则,而
且也成为欧洲国际关系几乎公认的原则和经久不衰的规矩和习惯。然而,它却是一
个典型的二律背反:谁都想成为强国而反对它国强大起来。从这一角度讲,即使苏
联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英国也不容其坐大而使欧洲大陆均势失衡。这是英国几百年
来一直屡用不爽的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外交绝技。表面上所谓冷战似乎在意识形态
上把欧洲划分为对立的东西方,但它掩饰了大国在欧洲为各自利益而进行的争夺。
看来,意识形态在英国外交中更多的是一个幌子,是一种维护大英帝国利益与安全
的手段。丘吉尔及英国政府是这样,英国军界也是如此,他们在没有永恒朋友的信
条下,不分国家制度而几乎把所有国家都视为" 潜在敌国"6。

联合美国是丘吉尔对外政策的一个支点。与抱怨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的张伯伦不
同7 ,主战的丘吉尔不仅迅速地理顺了与美国的关系,并将其希望整个押在罗斯福
身上8 ,而且,早在富尔顿" 铁幕" 演讲二年前,就预言英美之间若无" 特殊关系
" ,将可能发生" 另外一场奇怪而可怕的战争"9。可见,二战后丘吉尔的奔走呼号
不是偶然的。他要紧紧拉住美国在欧洲对抗苏联。另外,早在苏军攻克柏林前后,
他就力劝杜鲁门对苏联采取强硬立场,并在1945年5 月12日致杜鲁门的信中提出在
东西方之间" 铁幕已经降临"10。丘吉尔的战略远见无法改变英国大势已去、无能
为力的现实。他清楚地意识到在" 俄国巨熊和美国大象" 之间" 英国小狮" 的被动
地位11。在他被迫离开首相职位前夕,即1945年6 月29日,帝国司令官委员会制订
了《英帝国安全》报告,正式称苏联为主要敌人,提出了于日后为冷战现实所证实
的对策和措施12。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英国政府为了本国利益和安全导演了欧洲
和世界上新的更大规模的均势抗衡。?

1.目前在Internet上仅在yahoo 上有关" 冷战" 的网址就有91个,网页为
117341个;其中关于" 冷战起源" 的网页有11432 个(参阅http://search.yahoo.
comsearch?p=cold+war&hc=2&hs=91&h=s&b=59)。显然其中还未必包括西方全部
的有关信息,也未包括中国及俄国等国的有关信息。可见冷战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
兴趣。以冷战胜利者出现的西方相继成立了一些学术机构,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91
年开设的美国华盛顿的威尔逊学者国际中心(
TheWoodrowWilsonInternationalCenterforScholars),国际研究部所开设的" 冷
战国际关系史项目"ColdWarInternationalHistoryProject,参见http://wwics.si.
edu,ABOUTWWC ,其中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冷战的重要档案,参见http://cwihp.
si.educwihplib.nsf ;1997年美国哈佛大学戴维斯俄罗斯研究中心(
DavisCenterforRussianStudies)设立的哈佛冷战研究计划
HarvardProjectonColdWarStudies(HPCWS ),参见http://www.fas.harvard.edu
等。西方学者先后在欧美各国召开了若干次国际学术会议,研讨冷战问题。独立后
的大多数俄罗斯学者摒弃前嫌,转变立场,与西方学者联席研讨冷战问题,共同研
究" 斯大林与冷战" 等课题,挖掘了大量档案资料,发表了许多论著。俄国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抽调了各研究机构的学者,专门组织了冷战史研究组。参见俄国史
学家丘巴里扬著《冷战新史》,载《近现代史》НоваяиНовейщаяИ
стория1997年第6 期。关于西方冷战起源的理论流派及其发展情况,美国哈
佛大学的研究生理查德·维特进行了认真、详细、周全地梳理和分类,是我们了解
西方冷战起源问题研究发展与现状的有益的导读和索引,参见那林斯基主编《冷战:
新方法和新资料》отв?ред?М?М?Наринский:Холодн
аявоǔна:новыеn одходы,новыемаm ерuaлы,莫
斯科1995年版,第11-47 页。近几年,中国不仅引进并接受了" 冷战" 概念,而且
相继出版了不少有关冷战的著作和译作,仅北京国家图书馆" 冷战" 词条所列的书
目就有33条。参见http://www.nlc.gov.cncgi?binqry.pl.?

2.有人认为二战刚刚结束,英国作家乔治·奥韦尔于1945年10月首先使用" 冷
战" 一词。也有人认为,1946年初美国政治家赫伯特·斯沃普为美国参议员起草的
演说中首先使用了" 冷战" 一词。最终,美国政论家李普曼以" 冷战" 为题发表论
著。?

3.参见札格拉金《苏维埃外交成败史》H.B.Загладин,Исm орu
яусn еховu неудачсовеm скоǔдunломаmuu ,莫斯科
国际关系出版社1990年版,第119 页。?

4.西方从系统的修正学派开始,经温和修正学派、后修正学派到苏维埃史学派,
都把挑起冷战的责任归到美国方面。参见理查德·维特《冷战起源的西方理论》P.
Узйтц,Заnaдныеm еорuuхолодноǔвоǔны,引自那林
斯基等主编《冷战:新方法和新资料》,第38-39页。

?5.参见奥·查列夫《苏联与英国:从合作到对抗(1941-1945 )》О?И?
Царев,СССР- Англu я:оm соm руднu чесm вакк
онфронm ачuu1941-1945 ,载《近现代史》1998年。?

6.帝国安全报告摆脱意识形态的干扰而把法国、美国也毫无例外地列入了潜在
敌国之中。参见奥·查列夫《苏联与英国:从合作到对抗(1941-1945 )》,载《
近现代史》1998年,第99-105页。?

7.张伯伦先后于1937年和1940年指出:" 最好和最安全的是不期待美国人除了
空话之外任何东西" ;" 老天爷有眼,我可不希望美国人参战到我们一方。因为,
如果他们有权参与制订和平条约,我们不得不付出过高的代价" 。见德·雷诺德《
英国的帝国外交》Велu кобрuma нu я:Имnepckaядunломamu я,
转引自阿·丘巴里扬主编《战时盟友:1941-1945 ,纪念胜利50周年》отв?р
ед?А?О?Чубарьян,Coюзнuku ввo ǔнe ,1941-1945?к
50?леmuюnoбеды,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53 页。?

8.1942年11月,丘吉尔向艾登透露" 我的整个计划都基于罗斯福的伙伴关系之
上".参见德·雷诺德《英国的帝国外交》,转引自阿·丘巴里扬主编《战时盟友:
1941-1945 ,纪念胜利50周年》,第354 页。?

9.ChurchilltoRichardLaw.16Febr.1944 ,转引自德·雷诺德《英国的帝国外
交》和阿·丘巴里扬主编《战时盟友:1941-1945 ,纪念胜利50周年》,第354 页。
?

10。德·雷诺德:《英国的帝国外交》,转引自阿·丘巴里扬主编《战时盟友:
1941-1945 ,纪念胜利50周年》,第357 页。?

11.德·雷诺德:《英国的帝国外交》,转引自阿·丘巴里扬主编《战时盟友:
1941-1945,纪念胜利50周年》,第364 页。?

12。据俄国学者奥·查列夫称,对于英帝国的这一安全报告,直到1996年在德
国召开" 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包括英国学者仍
未与闻。该安全报告认为由于苏联的庞大的军事潜力而成为英国的主要威胁。防苏
的对策和措施主要是建立西欧集团和加强联合国等。参见奥·查列夫《苏联与英国:
从合作到对抗(1941-1945 )》,《近现代史》1998年,第99-105页。?



二战爆发前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基本原则未必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其急剧地调
整了对外政策的观念和手段。

这一时期苏联对外政策和外交的突出要点就是摆脱了意识形态和既定政治观念
的束缚,紧紧抓住国家安全和利益不放,并为此目的不惜一切。斯大林这种外交思
想和策略的转变和调整是符合当时复杂、险恶的国际局势的,有利于苏联的安全和
利益。难怪有人着重评价斯大林的这种冷静、清醒与现实1 ,若非如此,苏联不待
在战后冷战中自行解体,可能早在二战的热战中灭亡。?苏德战争爆发前,斯大林
严格地坚持防止卷入战争的外交方针,谨防资本主义的绥靖及与法西斯主义联合反
苏,并在关键时刻,果断地采取了" 与强盗联手防贼" 的策略,随后采用了" 以侵
略防侵略" 的非常措施。最终斯大林为此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并付出了相当大的政治
和道义代价,换得了苏联比绥靖的西欧晚卷入战争20多个月的时间。" 我们只能从
苏联立场出发。如果苏联利益要求与这些或那些不愿意破坏和平的国家接近,那么,
我们就毫不动摇地这样做。"2斯大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幸的是苏联为
击败希特勒德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否则,真不堪想象斯大林外交会得到什么样的恶
名。?

苏德战争的爆发最终把苏联拖入战争。苏联政府根据新的形势尽快调整了自己
的对外政策,争取与盟国进行了反法西斯的合作。在英美的谅解和配合下,斯大林
顺利地完成了从与希特勒联手到与英美握手的外交急转弯,开创了二战期间盟国联
合抗德的新局面。然而,即使在这种时候,斯大林与西方一样,一刻也没有忘记自
己的安全和利益。因而,他与盟国,主要是与英国之间在某些利害关系上存在着难
以掩盖的矛盾,这种矛盾随着胜利的接近而日益明显和尖锐。?

首先是苏英在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上的计较。斯大林对丘吉尔在开辟欧洲第二战
场的表现不满并担心英国政府旧习不改,仍企图日后与希特勒联手" 阴谋算计" 苏
联3.其次,两国在东欧和巴尔干的利益范围上明争暗斗。

这是影响至今的历史陈案。苏英两国在争取各自的利益上既有矛盾,也有默契
联手。从中可以感觉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国际关系上那种传统的均势思
想以及维系这种均势的牺牲它国利益的" 补偿原则" 没有改变。

这是导致二战后欧洲大国关系恶化的重要且根本的因素。在这里,意识形态表
面上似乎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它是一种类似舆论的工具和手段,掩盖不了
争夺国家利益的实质。在三巨头安排战后世界的交涉中,斯大林得到了所希望的大
部分东西,如同俄罗斯权威学者萨哈罗夫所说," 实质上,勾勒欧洲未来政治状况
的雅尔塔会议文件归还了苏联1939年8 月与希特勒秘密协定所得到的一切"4。斯大
林希望实现和维护这种战后世界的安排。

他握有以军事胜利为基础、实际控制的主动权以及几乎是如日中天的国际声誉,
因而不太介意一惯玩弄手段的丘吉尔。他所担心的是英美两国先后易主、三巨头去
二剩一的情况下,所达成的对苏联有利的协议能否兑现落实。另外,战争胜利曙光
进一步激发了苏联上下的斗志和革命热情。二战前夕斯大林在内部指出,积二十年
之经验,欧洲共产主义运动在和平时期不可能强大到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程度,
"这个党的专政只能通过大的战争取得"。他进而指出:" 世界革命是唯一的行动,
这是瞎说。世界革命发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红军的行动同样也是世界革命。
"5莫洛托夫1940年6 月也相应指出天才的列宁没有错,他相信我们,如同第一次世
界大战使我们夺取了俄国的政权那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使我们夺取全欧洲的政
权"6。斯大林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有所收敛,突出的例证是解散共产国际。然而,随
着战争胜利的到来,随着苏联在东欧的胜利,斯大林最终无法掩饰自己的真实思想,
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大谈特谈资本主义必然引起世界战争,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且
不可战胜。?

在三国之中,美国最初较之苏英两国为超脱。这并非美国政府不关心自己的利
益,而是由于美国与欧洲大洋相隔的特殊地缘,并且必须顾及其亚洲战场及利益等
特殊环境以及传统外交观念影响所决定。美英两国元首关系固然密切些7 ,但罗斯
福时常起着斯大林与丘吉尔之间的调解人角色,而且罗斯福与斯大林之间建立了良
好的关系。苏美之间确实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8 ,对于战后苏美关系产生不良影
响。在美国政界反苏遏苏的政治派别也的确曾活跃过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不能否认,也不应只强调丘吉尔最初在煽起冷战对立情绪方面的作用。他固然
一方面宣扬苏联威胁,另一方面以巴尔干和西亚的一些利益吸引美国参与欧洲与苏
联对抗。然而,美国有自己的利益和打算。至死关注美苏关系的罗斯福的逝世带走
了战时苏美之间空前的良好气氛,新任总统杜鲁门最终选择了丘吉尔安排的路子,
联合遏制苏联。?

美国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美国发展的外向性。20世纪上半叶,美国摆脱了传
统的孤立主义外交原则,形成了更加积极的对外政策,并随着实力核裂变似地急剧
增长而要求日益扩大外向空间。难怪美国第26届总统西罗德·罗斯福自称" 我是一
个扩张主义者。我简直不明白一个人怎么能够不成为扩张主义者"9。二战后损失小
而收获大的美国这种领导世界的责任心有增无减。杜鲁门比罗斯福雄心更大,不愿
意与苏联合作,共分天下,而决心在与苏联的对抗中争夺和扩大势力。

以天下为己任的美国政府越过大洋来到苏联周边,与之发生了防范后者威胁的
较量。

战后的苏联,虽然声名大振,然而终归遭受了巨大损失,很难与美国对抗。不
过,斯大林不怕杜鲁门抛过来的手套。当时的苏美两国大使各自给本国政府的报告
集中地反映了两国关系的这种变化10。综上所述,随着二战中战局的相继好转,英
苏之间始终未消除的相互猜忌、相互提防的旧病复发。除了第二战场纠葛之外,
1945年6 月29日英国针对苏联的《英帝国安全》报告可以被视为战后敌对关系的信
号。它不仅意味着英国敌对苏联计划的形成及为此而做的行动部署,而且,不免引
起苏联的警惕,刺激斯大林的情绪11。而斯大林的激昂则连锁式地刺激了美国政界。
美国对苏遏制战略的确定,意味着它将替代衰落的英国主持与苏联的对抗。这种大
国关系态势的历史趋势已经形成,余下的只是进程和方式问题12。这样,在苏美之
间促成由之、促散由之的丘吉尔政府把英苏在欧洲的矛盾与对立转变为美苏为主的
全球性的对抗。?



有两个与二战后以苏美为首的东西方对抗密切相关的问题,即意识形态的对立
和原子弹的作用。如果说,前者是进行冷战的软件,那么,后者则可视为形成和保
持冷战状态的硬件。?

意识形态在战后国际关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丘吉尔始终坚持的对社会主
义制度的恶感,斯大林二战胜利后坚持的资本主义必然引起世界战争的批评,充分
说明了这两位意识形态上的死对头在思想观念方面水火不相容。

尽管它不免影响和妨碍两国关系,但是并没有根本破坏战时两国合作的关系。
这两位国务活动家都识大局,掌握着分寸。?

意识形态作为一个与社会存在相区别、相关联,涉及政治、法律、哲学等重要
领域的范畴,必然与国家对外政治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国际关系中引入这一概念,
是为了说明国家在意识形态13上的异同。从国际关系历史和实践角度看,意识形态
在国家关系中必然有所反映,是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首先,作为国家,或者说是国际关系中的主体的基本条件或资格,首要的不是国家
体制或意识形态,而是作为国家的基本条件国家机构、地域、人口等实在的因素。
其次,在国际关系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意识形态的优劣,而是国家实力的强弱。
当年强力推行先进资本主义的拿破仑最终败于封建的亚历山大一世并非因为其意识
形态方面的问题,而资本主义世界最终承认苏联也并未肯定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
态潜在地、有时作为一种手段而影响国家关系。最为鲜明的例证大概可属希特勒充
分利用东西方意识形态的矛盾而左右其手。

在所谓冷战时期,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这种非武力的东西竟然也能够从某种角
度整齐地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两个部分,可见它的作用。意识形态往往作为一种对外
政策的工具、时常用于宣传手段在不正常情况下突出出来,也往往作为一种超然无
形的东西而长期潜移默化。前者常常是在国家实力不逮而呼吁国际同情和支持的危
难时期,或者国力强大得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而需要输出价值观念时。?

意识形态的这种影响并不能最终决定国家利益关系的属性其实早为政治家所认
识。在反对拿破仑法国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与最为反动的封建俄国联手合作。
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基辛格针对二战时的苏德关系指出:" 如果意识形态能够决定外
交政策,那希特勒与斯大林就绝不可能联手,这跟三百年前黎塞留与土耳其苏丹的
情况类似。但地缘政治上的共同利益是一股强大的结合力量,促使希特勒与斯大林
这两个往日仇敌唇齿相依地结合在

冷战起源刍议——兼论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霜木

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4 期

提要:" 冷战" 这一概念并不能涵盖战后世界历史,它只强调了军备竞赛对峙
的一面,忽略了和平这一时代主流,应该说" 冷和平" 或" 核和平" 可能更贴近于
现实。冷战的产生并不是某一方某个人的作用或过错,而是诸多因素和条件所促成
的,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国家利益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家关系态势起着根本作用。

在东西方对峙中,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原子武器的威慑作用也是不应忽视的重要
因素。

世界各国都已公认,所谓的冷战已经结束,但是冷战思维及氛围至今仍未彻底
消散,并且争论半个世纪的所谓冷战问题再度沸沸扬扬,几乎成为热点1.对于人类
社会一段正常历史的这种近乎不正常的反应,应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和认真反思。

而对" 冷战" 用语本身及冷战起源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则是最基本的课题。?



二战以后,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冷战" 这一产生于西方的称谓,随
着冷战的结束而输入东方并为所有国家所认可、使用,至今几乎成为毫无异议的约
定俗成的称谓。然而,这一概念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得当,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
问题。⒇对于二战后首先使用" 冷战" 一词的第一人尽管尚无一致说法2 ,但有一
点是肯定的,即这一用语是二战及战后时代的产物。厌恶战争、向往和平是战后民
众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心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大国之间利益争夺的减弱和结束。

为了概括或渲染这种大国之间潜在的争夺,敏感、善于制造新闻的媒体人物或
是别有用心的政治家,抑或其他某些人,创造了" 冷战" 这一用语。最初这一具有
某种色彩的用语对于战后世界战争具有某种警示作用,反映了对战后局势发展的普
遍担忧和关注,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人们要求并珍惜和平、厌恶和预防战争的普遍
心理。

不过," 冷战" 这一曾被历史埋没,二战后被赋予新涵义的用语,并非科学严
谨的政治术语和概括当时大国关系的科学概念。" 冷战" 在理论和逻辑上不科学、
不严密,实际上也不能反映当时大国之间关系的实际状况,而且,具有一定的负面
效应。战争与和平是相互依存的:和平中潜伏着战争,战争促成和平。然而,它们
又是两个截然不同而对立的范畴和现象。它们之间是排它的,非此即彼。两者之间
存在模糊甚至胶着的现象:和平状态下的局势紧张、武装对峙,乃至战争期间的近
乎和平的休战、停战等。但是,它们之间的界线是清晰而毫不含混的:无战争即是
和平。一旦发生武装冲突,和平局面即被打破而转为战争状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
历史来看,和平是较长期的现象,而战争是相对短暂的和平间的插曲。这也反映了
人类的普遍愿望。看来,首倡" 冷战" 用语的人或许是为了以此警示人们防止战争。

而后来的西方政治家和学者逐渐默认了这一概念并用来概括当时东西方和平对
峙的局面。从所谓冷战的整个时期来看,既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也没有发生大国之
间的直接大规模战事。在此期间虽然冲突频仍,小战不鲜,乃至大国之间时有剑拔
弩张、一触即发的紧张对抗,而且军备、尤其是核军备及竞赛达到空前的地步,然
而,这一时期最终没有打破世界和平,仍然保持了全球的大致稳定,总的说来,属
于和平时期,是对峙的双方之间兼有对话与对抗、紧张与缓和而趋向对话与缓和的
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国家或集团之间在和平状态下,进行政治、经
济、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国民生活水平诸方面的较量,
是和平共处、和平竞赛。说世界总体处于和平状态并不是否认国家之间在利益和安
全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和争斗。至于备战乃至战争,那是各国军方始终考虑的
永恒主题,是他们的职业,而不是国家对外政策的全面和经常的题目。另外," 冷
战" 这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对以苏美对峙为主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概括,很难说明
后期变幻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总之," 冷战" 这一狭窄、片面的用语,无法涵盖
战后长期丰富的历史内容,只强调了军备竞赛对峙的一面,而忽略了和平这一时代
主流和主要现象。?

从战争的角度或是从和平的角度观察、概括和界定客观局势,除了是否符合实
际外,其影响和后果也大不相同。" 冷战" 这一划归为战争或用战争来形容紧张关
系的说法不免存在某些误导作用,加重了战争式的对抗意识和气氛,致使不少研究
者动辄论证" 冷战的爆发" ,追究挑起冷战的责任这一不存在战争罪犯和祸首的问
题;而且,这种产生于" 战争" 角度认识世界局势的用语使参与者潜意识地处于临
战状态而追求克敌制胜,加重了战争的气息和氛围。这不符合人们普遍的要求和平
心理,也不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媒体以及政治家的思维和决策,而不利于维持
世界和平。相比之下,所谓的" 冷和平" 或解体前夕苏联学者提出的" 核和平" (
ядерныймир)3 从逻辑上和实际上更贴近于当时和平对峙的局面,也能
从心理上减缓" 战" 的情绪,而增加" 和" 的气氛。因而,即便我们继续使用冷战
这一概念,也有必要予以澄清和说明,清除用不符合实际、具有负作用的" 冷战"
概念来概括当时和平对峙的非战争状态所造成的误解,阻止当今某些人继续使用冷
战思维思考并处理国际问题现在人们已经再度明显感觉到了这一点。

?



以往对冷战起源的研究往往追究冷战对峙双方的责任。半个世纪以来,曾经相
互指责的双方先后改变了自己所指责的对象,而且,大有自我反思甚至异化逆反的
趋势:西方在冷战起源问题上不断自责4 ,而苏联尤其是独立之初的俄罗斯则批判
揭露苏联的对外政策。这是不可避免的认识过程。不过,研究冷战起源问题,不宜
从某一当事国角度出发,更多地纠缠于某方的责任,而应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着
重分析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

所谓冷战起源问题,实际上是二战后的国际关系问题,特别是大国关系问题。
在二战的胜利使苏美英三大国由热战中的盟友转变为冷战中的对手。这一转变并非
单独某一方或某个人的作用或过错,而是由诸多因素和条件所促成的,具有某种历
史的必然性。?

许多研究者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认为大国间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冷战起源和过
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固然,意识形态在冷战起源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然而,起根本作用的并非意识形态,而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要素国家利益以及由
此而形成的国家关系态势。从这个角度讲,二战后,意识形态表面上把世界简单地
一分为二,实际上国家间的相互关系要复杂得多。?

毫无疑问,美苏两国是最终形成的所谓冷战的主要对手,不过,在二战后三国
关系紧张过程中,历来拨弄欧洲大国关系是非的英国是最先的发难者,而丘吉尔则
是所谓冷战的始作俑者。?20世纪上半期,日趋衰落的英帝国在欧洲外交中仍然坚
持其不变的" 只有永恒利益" 的外交原则,因袭其惯用的欧洲均势的外交策略。

二战爆发前,在西方、希特勒和苏联复杂的三角智斗中,英国拙劣的绥靖政策
招致苏德联手而引火烧身。当斯大林与强盗联手而终受其害时,丘吉尔不啻松了一
口气。

英苏两国的当务之急共同抵抗大敌法西斯暂时掩盖着两国之间利益的冲突和意
识形态上的对立。然而,他们之间的利益之争和观念之别并没有化解,而是潜在地
进行较量,甚至在战争紧急的时刻也是如此,尤其是英国。丘吉尔在苏德战争爆发
之初援助苏联抗德的演讲中没有掩饰其对苏联的恶感;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上,
他为了本国利益而百般拖延。二战战时外交过程中,丘吉尔那种大度的战略胆识和
他那斤斤计较的小动作典型地反映了英国外交精明清醒的商业意识,同时散发着绅
士风度下的市侩气息。?当欧洲战场形势越来越有利于苏联时,英国政府首脑那种
大战略、小气量的反差和弱点也日益显露出来。

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磨磨蹭蹭的慢拳中,在欧洲第二战场地点的选择上,到
希特勒崩溃前丘吉尔急于进攻柏林等问题上,无论丘吉尔如何巧言令色,其用心可
谓昭然若揭。历史也作弄了一下丘吉尔:希特勒灭亡不久,丘吉尔不得不让出首相
的位置。然而,他并不甘寂寞,以其独具的战略眼光,预言" 铁幕" ,告诫世人防
止苏联的威胁。希特勒促成的三国联盟最终因希特勒的灭亡而瓦解。丘吉尔的促散
作用在三巨头中是首屈一指的。

面对苏联的辉煌战绩和咄咄逼人的发展趋势,没有精良陆军、战绩平平的英国
相形见绌。英国在战时无力单独对抗德国,在战后更无力对付苏联,所以,英国外
交部战时曾建议满足苏联的要求而争取与苏联在战后合作5 ,其中包括制定了两国
关于巴尔干百分比划分秘密文件。为了防止苏联打破欧洲大陆的均势,英国极力争
取大洋彼岸美国的力量共同遏制苏联。均势不仅是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外交原则,而
且也成为欧洲国际关系几乎公认的原则和经久不衰的规矩和习惯。然而,它却是一
个典型的二律背反:谁都想成为强国而反对它国强大起来。从这一角度讲,即使苏
联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英国也不容其坐大而使欧洲大陆均势失衡。这是英国几百年
来一直屡用不爽的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外交绝技。表面上所谓冷战似乎在意识形态
上把欧洲划分为对立的东西方,但它掩饰了大国在欧洲为各自利益而进行的争夺。
看来,意识形态在英国外交中更多的是一个幌子,是一种维护大英帝国利益与安全
的手段。丘吉尔及英国政府是这样,英国军界也是如此,他们在没有永恒朋友的信
条下,不分国家制度而几乎把所有国家都视为" 潜在敌国"6。

联合美国是丘吉尔对外政策的一个支点。与抱怨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的张伯伦不
同7 ,主战的丘吉尔不仅迅速地理顺了与美国的关系,并将其希望整个押在罗斯福
身上8 ,而且,早在富尔顿" 铁幕" 演讲二年前,就预言英美之间若无" 特殊关系
" ,将可能发生" 另外一场奇怪而可怕的战争"9。可见,二战后丘吉尔的奔走呼号
不是偶然的。他要紧紧拉住美国在欧洲对抗苏联。另外,早在苏军攻克柏林前后,
他就力劝杜鲁门对苏联采取强硬立场,并在1945年5 月12日致杜鲁门的信中提出在
东西方之间" 铁幕已经降临"10。丘吉尔的战略远见无法改变英国大势已去、无能
为力的现实。他清楚地意识到在" 俄国巨熊和美国大象" 之间" 英国小狮" 的被动
地位11。在他被迫离开首相职位前夕,即1945年6 月29日,帝国司令官委员会制订
了《英帝国安全》报告,正式称苏联为主要敌人,提出了于日后为冷战现实所证实
的对策和措施12。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英国政府为了本国利益和安全导演了欧洲
和世界上新的更大规模的均势抗衡。?

1.目前在Internet上仅在yahoo 上有关" 冷战" 的网址就有91个,网页为
117341个;其中关于" 冷战起源" 的网页有11432 个(参阅http://search.yahoo.
comsearch?p=cold+war&hc=2&hs=91&h=s&b=59)。显然其中还未必包括西方全部
的有关信息,也未包括中国及俄国等国的有关信息。可见冷战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
兴趣。以冷战胜利者出现的西方相继成立了一些学术机构,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91
年开设的美国华盛顿的威尔逊学者国际中心(
TheWoodrowWilsonInternationalCenterforScholars),国际研究部所开设的" 冷
战国际关系史项目"ColdWarInternationalHistoryProject,参见http://wwics.si.
edu,ABOUTWWC ,其中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冷战的重要档案,参见http://cwihp.
si.educwihplib.nsf ;1997年美国哈佛大学戴维斯俄罗斯研究中心(
DavisCenterforRussianStudies)设立的哈佛冷战研究计划
HarvardProjectonColdWarStudies(HPCWS ),参见http://www.fas.harvard.edu
等。西方学者先后在欧美各国召开了若干次国际学术会议,研讨冷战问题。独立后
的大多数俄罗斯学者摒弃前嫌,转变立场,与西方学者联席研讨冷战问题,共同研
究" 斯大林与冷战" 等课题,挖掘了大量档案资料,发表了许多论著。俄国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抽调了各研究机构的学者,专门组织了冷战史研究组。参见俄国史
学家丘巴里扬著《冷战新史》,载《近现代史》НоваяиНовейщаяИ
стория1997年第6 期。关于西方冷战起源的理论流派及其发展情况,美国哈
佛大学的研究生理查德·维特进行了认真、详细、周全地梳理和分类,是我们了解
西方冷战起源问题研究发展与现状的有益的导读和索引,参见那林斯基主编《冷战:
新方法和新资料》отв?ред?М?М?Наринский:Холодн
аявоǔна:новыеn одходы,новыемаm ерuaлы,莫
斯科1995年版,第11-47 页。近几年,中国不仅引进并接受了" 冷战" 概念,而且
相继出版了不少有关冷战的著作和译作,仅北京国家图书馆" 冷战" 词条所列的书
目就有33条。参见http://www.nlc.gov.cncgi?binqry.pl.?

2.有人认为二战刚刚结束,英国作家乔治·奥韦尔于1945年10月首先使用" 冷
战" 一词。也有人认为,1946年初美国政治家赫伯特·斯沃普为美国参议员起草的
演说中首先使用了" 冷战" 一词。最终,美国政论家李普曼以" 冷战" 为题发表论
著。?

3.参见札格拉金《苏维埃外交成败史》H.B.Загладин,Исm орu
яусn еховu неудачсовеm скоǔдunломаmuu ,莫斯科
国际关系出版社1990年版,第119 页。?

4.西方从系统的修正学派开始,经温和修正学派、后修正学派到苏维埃史学派,
都把挑起冷战的责任归到美国方面。参见理查德·维特《冷战起源的西方理论》P.
Узйтц,Заnaдныеm еорuuхолодноǔвоǔны,引自那林
斯基等主编《冷战:新方法和新资料》,第38-39页。

?5.参见奥·查列夫《苏联与英国:从合作到对抗(1941-1945 )》О?И?
Царев,СССР- Англu я:оm соm руднu чесm вакк
онфронm ачuu1941-1945 ,载《近现代史》1998年。?

6.帝国安全报告摆脱意识形态的干扰而把法国、美国也毫无例外地列入了潜在
敌国之中。参见奥·查列夫《苏联与英国:从合作到对抗(1941-1945 )》,载《
近现代史》1998年,第99-105页。?

7.张伯伦先后于1937年和1940年指出:" 最好和最安全的是不期待美国人除了
空话之外任何东西" ;" 老天爷有眼,我可不希望美国人参战到我们一方。因为,
如果他们有权参与制订和平条约,我们不得不付出过高的代价" 。见德·雷诺德《
英国的帝国外交》Велu кобрuma нu я:Имnepckaядunломamu я,
转引自阿·丘巴里扬主编《战时盟友:1941-1945 ,纪念胜利50周年》отв?р
ед?А?О?Чубарьян,Coюзнuku ввo ǔнe ,1941-1945?к
50?леmuюnoбеды,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53 页。?

8.1942年11月,丘吉尔向艾登透露" 我的整个计划都基于罗斯福的伙伴关系之
上".参见德·雷诺德《英国的帝国外交》,转引自阿·丘巴里扬主编《战时盟友:
1941-1945 ,纪念胜利50周年》,第354 页。?

9.ChurchilltoRichardLaw.16Febr.1944 ,转引自德·雷诺德《英国的帝国外
交》和阿·丘巴里扬主编《战时盟友:1941-1945 ,纪念胜利50周年》,第354 页。
?

10。德·雷诺德:《英国的帝国外交》,转引自阿·丘巴里扬主编《战时盟友:
1941-1945 ,纪念胜利50周年》,第357 页。?

11.德·雷诺德:《英国的帝国外交》,转引自阿·丘巴里扬主编《战时盟友:
1941-1945,纪念胜利50周年》,第364 页。?

12。据俄国学者奥·查列夫称,对于英帝国的这一安全报告,直到1996年在德
国召开" 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包括英国学者仍
未与闻。该安全报告认为由于苏联的庞大的军事潜力而成为英国的主要威胁。防苏
的对策和措施主要是建立西欧集团和加强联合国等。参见奥·查列夫《苏联与英国:
从合作到对抗(1941-1945 )》,《近现代史》1998年,第99-105页。?



二战爆发前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基本原则未必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其急剧地调
整了对外政策的观念和手段。

这一时期苏联对外政策和外交的突出要点就是摆脱了意识形态和既定政治观念
的束缚,紧紧抓住国家安全和利益不放,并为此目的不惜一切。斯大林这种外交思
想和策略的转变和调整是符合当时复杂、险恶的国际局势的,有利于苏联的安全和
利益。难怪有人着重评价斯大林的这种冷静、清醒与现实1 ,若非如此,苏联不待
在战后冷战中自行解体,可能早在二战的热战中灭亡。?苏德战争爆发前,斯大林
严格地坚持防止卷入战争的外交方针,谨防资本主义的绥靖及与法西斯主义联合反
苏,并在关键时刻,果断地采取了" 与强盗联手防贼" 的策略,随后采用了" 以侵
略防侵略" 的非常措施。最终斯大林为此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并付出了相当大的政治
和道义代价,换得了苏联比绥靖的西欧晚卷入战争20多个月的时间。" 我们只能从
苏联立场出发。如果苏联利益要求与这些或那些不愿意破坏和平的国家接近,那么,
我们就毫不动摇地这样做。"2斯大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幸的是苏联为
击败希特勒德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否则,真不堪想象斯大林外交会得到什么样的恶
名。?

苏德战争的爆发最终把苏联拖入战争。苏联政府根据新的形势尽快调整了自己
的对外政策,争取与盟国进行了反法西斯的合作。在英美的谅解和配合下,斯大林
顺利地完成了从与希特勒联手到与英美握手的外交急转弯,开创了二战期间盟国联
合抗德的新局面。然而,即使在这种时候,斯大林与西方一样,一刻也没有忘记自
己的安全和利益。因而,他与盟国,主要是与英国之间在某些利害关系上存在着难
以掩盖的矛盾,这种矛盾随着胜利的接近而日益明显和尖锐。?

首先是苏英在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上的计较。斯大林对丘吉尔在开辟欧洲第二战
场的表现不满并担心英国政府旧习不改,仍企图日后与希特勒联手" 阴谋算计" 苏
联3.其次,两国在东欧和巴尔干的利益范围上明争暗斗。

这是影响至今的历史陈案。苏英两国在争取各自的利益上既有矛盾,也有默契
联手。从中可以感觉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国际关系上那种传统的均势思
想以及维系这种均势的牺牲它国利益的" 补偿原则" 没有改变。

这是导致二战后欧洲大国关系恶化的重要且根本的因素。在这里,意识形态表
面上似乎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它是一种类似舆论的工具和手段,掩盖不了
争夺国家利益的实质。在三巨头安排战后世界的交涉中,斯大林得到了所希望的大
部分东西,如同俄罗斯权威学者萨哈罗夫所说," 实质上,勾勒欧洲未来政治状况
的雅尔塔会议文件归还了苏联1939年8 月与希特勒秘密协定所得到的一切"4。斯大
林希望实现和维护这种战后世界的安排。

他握有以军事胜利为基础、实际控制的主动权以及几乎是如日中天的国际声誉,
因而不太介意一惯玩弄手段的丘吉尔。他所担心的是英美两国先后易主、三巨头去
二剩一的情况下,所达成的对苏联有利的协议能否兑现落实。另外,战争胜利曙光
进一步激发了苏联上下的斗志和革命热情。二战前夕斯大林在内部指出,积二十年
之经验,欧洲共产主义运动在和平时期不可能强大到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程度,
"这个党的专政只能通过大的战争取得"。他进而指出:" 世界革命是唯一的行动,
这是瞎说。世界革命发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红军的行动同样也是世界革命。
"5莫洛托夫1940年6 月也相应指出天才的列宁没有错,他相信我们,如同第一次世
界大战使我们夺取了俄国的政权那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使我们夺取全欧洲的政
权"6。斯大林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有所收敛,突出的例证是解散共产国际。然而,随
着战争胜利的到来,随着苏联在东欧的胜利,斯大林最终无法掩饰自己的真实思想,
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大谈特谈资本主义必然引起世界战争,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且
不可战胜。?

在三国之中,美国最初较之苏英两国为超脱。这并非美国政府不关心自己的利
益,而是由于美国与欧洲大洋相隔的特殊地缘,并且必须顾及其亚洲战场及利益等
特殊环境以及传统外交观念影响所决定。美英两国元首关系固然密切些7 ,但罗斯
福时常起着斯大林与丘吉尔之间的调解人角色,而且罗斯福与斯大林之间建立了良
好的关系。苏美之间确实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8 ,对于战后苏美关系产生不良影
响。在美国政界反苏遏苏的政治派别也的确曾活跃过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不能否认,也不应只强调丘吉尔最初在煽起冷战对立情绪方面的作用。他固然
一方面宣扬苏联威胁,另一方面以巴尔干和西亚的一些利益吸引美国参与欧洲与苏
联对抗。然而,美国有自己的利益和打算。至死关注美苏关系的罗斯福的逝世带走
了战时苏美之间空前的良好气氛,新任总统杜鲁门最终选择了丘吉尔安排的路子,
联合遏制苏联。?

美国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美国发展的外向性。20世纪上半叶,美国摆脱了传
统的孤立主义外交原则,形成了更加积极的对外政策,并随着实力核裂变似地急剧
增长而要求日益扩大外向空间。难怪美国第26届总统西罗德·罗斯福自称" 我是一
个扩张主义者。我简直不明白一个人怎么能够不成为扩张主义者"9。二战后损失小
而收获大的美国这种领导世界的责任心有增无减。杜鲁门比罗斯福雄心更大,不愿
意与苏联合作,共分天下,而决心在与苏联的对抗中争夺和扩大势力。

以天下为己任的美国政府越过大洋来到苏联周边,与之发生了防范后者威胁的
较量。

战后的苏联,虽然声名大振,然而终归遭受了巨大损失,很难与美国对抗。不
过,斯大林不怕杜鲁门抛过来的手套。当时的苏美两国大使各自给本国政府的报告
集中地反映了两国关系的这种变化10。综上所述,随着二战中战局的相继好转,英
苏之间始终未消除的相互猜忌、相互提防的旧病复发。除了第二战场纠葛之外,
1945年6 月29日英国针对苏联的《英帝国安全》报告可以被视为战后敌对关系的信
号。它不仅意味着英国敌对苏联计划的形成及为此而做的行动部署,而且,不免引
起苏联的警惕,刺激斯大林的情绪11。而斯大林的激昂则连锁式地刺激了美国政界。
美国对苏遏制战略的确定,意味着它将替代衰落的英国主持与苏联的对抗。这种大
国关系态势的历史趋势已经形成,余下的只是进程和方式问题12。这样,在苏美之
间促成由之、促散由之的丘吉尔政府把英苏在欧洲的矛盾与对立转变为美苏为主的
全球性的对抗。?



有两个与二战后以苏美为首的东西方对抗密切相关的问题,即意识形态的对立
和原子弹的作用。如果说,前者是进行冷战的软件,那么,后者则可视为形成和保
持冷战状态的硬件。?

意识形态在战后国际关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丘吉尔始终坚持的对社会主
义制度的恶感,斯大林二战胜利后坚持的资本主义必然引起世界战争的批评,充分
说明了这两位意识形态上的死对头在思想观念方面水火不相容。

尽管它不免影响和妨碍两国关系,但是并没有根本破坏战时两国合作的关系。
这两位国务活动家都识大局,掌握着分寸。?

意识形态作为一个与社会存在相区别、相关联,涉及政治、法律、哲学等重要
领域的范畴,必然与国家对外政治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国际关系中引入这一概念,
是为了说明国家在意识形态13上的异同。从国际关系历史和实践角度看,意识形态
在国家关系中必然有所反映,是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首先,作为国家,或者说是国际关系中的主体的基本条件或资格,首要的不是国家
体制或意识形态,而是作为国家的基本条件国家机构、地域、人口等实在的因素。
其次,在国际关系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意识形态的优劣,而是国家实力的强弱。
当年强力推行先进资本主义的拿破仑最终败于封建的亚历山大一世并非因为其意识
形态方面的问题,而资本主义世界最终承认苏联也并未肯定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
态潜在地、有时作为一种手段而影响国家关系。最为鲜明的例证大概可属希特勒充
分利用东西方意识形态的矛盾而左右其手。

在所谓冷战时期,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这种非武力的东西竟然也能够从某种角
度整齐地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两个部分,可见它的作用。意识形态往往作为一种对外
政策的工具、时常用于宣传手段在不正常情况下突出出来,也往往作为一种超然无
形的东西而长期潜移默化。前者常常是在国家实力不逮而呼吁国际同情和支持的危
难时期,或者国力强大得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而需要输出价值观念时。?

意识形态的这种影响并不能最终决定国家利益关系的属性其实早为政治家所认
识。在反对拿破仑法国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与最为反动的封建俄国联手合作。
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基辛格针对二战时的苏德关系指出:" 如果意识形态能够决定外
交政策,那希特勒与斯大林就绝不可能联手,这跟三百年前黎塞留与土耳其苏丹的
情况类似。但地缘政治上的共同利益是一股强大的结合力量,促使希特勒与斯大林
这两个往日仇敌唇齿相依地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