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3视频攻略纯黑:人类起源于何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1 06:54:17

你是问地球上的,还是宇宙上的?
地球上的人类就像古代的文字一样,应该在不同的地点起源,至于哪个地方最早,还是问考古或人类学家吧。

宇宙上的人类就永远不知道了。

有人说,就在大学生跨出校门的那一瞬间,其所学知识的大部分已经过时。这绝非危言耸听。法国全国教学大纲理事会秘书长多米·罗兰甚至说:“长期以来,教授科学的课程已经僵化。”

“东边的故事”划上句号

人类起源于何地?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曾预言: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早期祖先生活在非洲大陆,比在其他地方生活更为可能。此后,古生物学家在南非各地相继发现南方猿化石达几十件之多。由此,南方猿是从猿到人过渡型的说法,在科学界确立。

从20世纪50年代起,寻找猿人化石的地域逐渐从南非转到东非。

迄今,在东非发现的猿人化石起码有几千具。特别是1974年11月30日,法国古生物学家伊夫·科庞及其同事,在干涸的奥莫河谷,发现了一副320万年前的骨骼碎片。据分析,这些骨头属于一只身高1.06米的雌性南方古猿,研究人员给它取名叫“露西”。从此,在近30年的时间里,“露西”被认为是人类最古老的祖先。

在对东非人科大量考古新发现的基础上,科庞于1981年界定了这样一种有关人类起源的概念:从猿到人的进化,是一个“东边的故事”。“东边的故事”在教科书中存在了20多年。根据这种观点推导,保可做如下描述:在800万年前,一些类人猿生活在非洲大陆东部,那里树木繁茂,气候湿润。在一场大规模的地壳运动之后,出现了一个从北到南4000公里长的断层——东非大裂谷,将类人猿分成两群,并导致了一些环境变化。在西部,类人猿继续在潮湿的森林里生活;东部则变得干燥,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类人猿需要适应这种不太安全的环境,于是他们站立起来,为的是防范被捕食的危险,同时它们要走很远的路途寻找食物充饥,后来,两足站立的形态便保留了下来,东非似乎就是人类的摇篮。

然而,1995年古生物学家米歇尔·布吕内在东非大裂谷以西2500公里远的乍得沙漠深处,发现了一个类人猿的下颌。这个取名叫“阿贝尔”的类人猿,与“露西”是同时代的人。

2001年7月,还是在乍得,布吕内又发现了一个估计距今700万年的颅骨。他解释说:“这不是一个南方古猿,但是,显然它属于人科。”

虽然有些人认为,这一颅骨可能属于大猩猩的祖先,但科庞却认定其“身份”为人类祖先。这样一来,“东边的故事”也结束了。

海洋深处另有生态圈

学校里教授生物课程的老师,曾经非常肯定地讲:没有阳光,生命就不可能存在,而太阳能对于光合作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光合作用能够使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植物是食物链中的第一个环节;没有哪一种动物能够在没有阳光的海洋深处黑暗存活下去。

然而,一个适应了环境的动物群落却在海洋深处繁衍生息。1997年,一些美国科学家乘坐潜水艇考察加拉帕戈海脊——太平洋中的一座海底山脊。在海面下2630米深处,他们发现一些火山管中,流出一种温度高达350度的黑色流体,而附近的海底处,到处都是贝壳和2米长的虫,还有一些奇怪的鱼游来游去。尽管这里的条件看起来极端恶劣——压强达到200帕,生命力却依然旺盛。

法国海洋开发研究所微生物实验室的负责人若埃尔·克雷卢解释说:“这是一个建立在化能合成基础上的原始生态系统,间歇喷泉喷出的热流体含有化合物,被细菌用于自身发展;细菌成为虫和软体动物的食物,而后两者则是鱼、章鱼和甲壳动物的食物。”

2001年11月,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和道达尔—埃勒夫石油集团,联合在几内亚湾进行探测,他们在3000米深的海底也发现了生物群落。这种多彩的生命,出现在靠近甲烷泄漏点很近的地方,是一个以细蓖为始点的食物链发展的结果。这些原始微生物(细菌),消耗甲烷或硫化氢,进行新陈代谢。

此次探测活动负责人米里昂·西比耶说:“这些细菌为特色鲜明、色彩丰富的动物提供食物。”

相似的生态系统不断地在海底发现,科学家们认为,热泉喷口可能是一个微生物世界窗口。这个世界深入到地壳几英里以下,生命总数量或许和地表生物相当,甚至更多。它们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称其为“黑色生物圈”。

看来,与人类长期以来认可的观点相反,大洋深处并非荒漠一片,在一些海洋的深处,同样存在“生命的绿洲”。

“地球之肺”在何处

呼吸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人和动物都是靠呼吸吐纳循环维持生命。

据测定,一个成人每天呼吸约2万次,其需消耗空气中0.75公斤氧,呼出0.9公斤二氧化碳。以世界60亿人计算,仅人类每天就消耗氧气44亿公斤,吐出二氧化碳54亿公斤;而全球的的森林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500亿公斤,呼出氧气1000亿公斤。正是森林的这一功能,才使得大自然界氧、碳等物质循环正常运行,各种生物得以繁衍生息。因此,人们常将森林称为“地球之肺”。

20世纪80年代初,亚马孙森林已被大量砍伐,一些国家环保协会开始向国际社会发出警告,媒体也发出“地球之肺”在消亡的呼唤。

然而,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环境与气候科学研究负责人、地球化学家让克洛德·迪普莱西解释说:“其空,亚马孙森林消耗的氧气和它释放的氧化一样多。当一棵树木生长的时候,它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但当树木死亡、腐烂时,它就会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对于一片成熟的森林来说,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吸收与排放已达到平衡,正负相抵。”

其实,亚马孙森林的破坏,受到威胁的主要是生物多样性。每年都有几千种可能具有药用价值、尚不为人知的动物植物消失。让克洛德·迪普莱西认为:“真正的‘地球之肺’是海洋。藻类和浮游植物群落也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其中一部分氧气从水中进入空气。死亡之后的植物,其1%沉入海洋深处,成为沉积物的‘俘虏’,在那里一呆就是几百万年。所以,从总体上说,这些植物释放的氧气是正数。”据此,森林是“地球之肺”的概念似乎开始动摇。

编后 或许正是由于科学教科书不可能跟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进程,那种对独立思考的激励与培养,才成为一些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之本。

譬如,哈佛大学鼓励向任何类型的权威,包括学术权威、艺术权威等提出质疑的思想和行为;许多教授甚至觉得,没有受到学生挑战的课程,是最沉闷无聊的课程,也是最不成功的教育。他们认为,怀疑精神的培育,不仅是学生个人思想和学识增进的必需,也是国家和民族能够不断反思过去、质疑现在、求新求变、充满活力的必需。

科学探索是否更加需要这种“怀疑”与挑战的精神?

本期人类是那次大洪水后留下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东方有大禹治水,西方有诺亚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