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酵素的做法:糖尿病有什么好的药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06:45:20
我老公是五年的糖尿病,一直在服药,可是血糖总是不会稳定,想知道有没有办法能治得彻底一些.

您该选用哪种降糖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教授 曾龙驿
《家庭医药》2002年7月号
抗糖尿病药物种类繁多、名称各异,令人眼花缭乱;抗糖尿病药物广告铺天盖地、句句动情,使人无所适从。如何正确选药真让人挠头搔耳。由于不同种类的抗糖尿病药物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只有正确选用才能物尽其用发挥出最佳效果。
选药原则简而言之有以下几条:
一、按糖尿病类型选药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及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效果不好、出现急性合并症(酮症酸中毒等)或严重慢性合并症(视网膜病变、尿毒症等)、严重应激状态(急性心肌梗死等)、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及围孕产期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除上述情况外的2型糖尿病患者才能考虑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二、依体型选药
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如果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型偏胖,首选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因为该类药物有胃肠道反应和体重下降的副作用,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来说,正好化害为利;如果实际体重低过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型偏瘦,应该优先使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包括磺脲类和苯甲酸衍生物),因为该类药物有致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对于消瘦者,正好一举两得。
三、按高血糖类型选药
如果是单纯的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则首选糖苷酶抑制剂;如果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有餐前血糖轻度升高,应首先考虑苯甲酸衍生物;如果空腹、餐前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血糖高,都应考虑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
四、依有无其它伴随疾病选药
如果患者还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首先考虑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胃肠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慢支、肺气肿等肺通气不良的疾病,慎用双胍类;如果患者有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类;如果患者有较严重的心肝肾肺等全身疾病,则最好使用胰岛素。
五、依年龄选药
对于老年患者,慎用长效的磺脲类药物,最好使用苯甲酸衍生物。
以上是糖尿病治疗选药的一些基本原则,随着抗糖尿病药物的不断推陈出新,药物的选择也越来越有讲究。增加对用药的了解当然十分重要,但是俗话说“用药如用毒”,具体到每一位患者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则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应该是最佳的选择。下表列出5类口服降糖药,供病友参考。
点评5类口服降糖药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向红丁
《家庭医药》2002年7月号
我常把糖尿病的治疗比作是“驾好五套车,做好六件事”。五套车是我们的手段,六件事是我们的目标,而最终目的还是让糖尿病病人不得并发症,健康地生活,正常地工作,并且享受和非糖尿病者基本相同的寿命。所谓“五套车”,就是指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糖尿病监测。而“六件事”则是使糖尿病病人避免肥胖,减轻胰岛素抵抗,并使其血糖、血压、血脂和血粘控制在满意的范围之内。在“五套车”中,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治疗,是十分得力的一匹马;而降低血糖,又是“六件事”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顾名思义,口服降糖药就是口服之后可以降糖的药物。归纳起来,糖尿病的问题有二: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佳,后者又称胰岛素抵抗。口服降糖药就是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而设计的。以刺激胰岛素,解决胰岛素不足问题的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药和苯甲酸衍生物两种;而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主要用于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糖分吸收的药物则包括双胍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二酮。这些药物结构不同,作用方法各异,但如果使用得当,都能产生满意的降糖效果。
磺脲类降糖药 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素释放,使身体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以利于血糖的下降。所以,磺脲药的适用对象应该是血糖比较高,但还有潜在胰岛素分泌能力的2型糖尿病病人。又因为磺脲药刺激胰岛素后,病人食欲可能增强,糖分利用可能改善,糖分自尿中流失的量可能减少,故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其体重增加。所以体重原来就较轻或正常的病人用起磺脲药来更为适宜。磺脲药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副作用就是低血糖症,有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不可不防。临床常用的磺脲药包括甲磺丁脲(D860)、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吡嗪(美吡达、迪沙片)、格列苯脲(优降糖)和格列美脲。其中甲磺丁脲作用较弱,价格很便宜;格列齐特作用时间较长,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格列喹酮基本不从肾脏排出,适合有轻微糖尿病肾病者服用;格列吡嗪作用快速而短暂;格列苯脲作用强大而且价格便宜;格列美脲降糖效果强,服用方法简单。医生和患者可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予以选用。
苯甲酸衍生物类降糖药 作用及副作用与磺脲药相似,其适用对象也主要为不胖、及有潜在胰岛素分泌能力但对磺脲药效果不佳者。常用的苯甲酸衍生物类降糖药包括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唐力)。
双胍类降糖药 此类药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是抑制食欲及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加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为这类药物不要求身体必须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所以双胍药适用对象包括1型及2型糖尿病病人。因为双胍类能使人少吃东西,并使病人体重有所下降,所以那些食欲较为旺盛,体重较重者可以首先选用。双胍药最主要的副作用是使体内乳酸水平增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所以这类药物应用于年龄不太大,无乳酸增高的糖尿病病人。另外,双胍药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肝、肾功能不全者也不宜服用。双胍类包括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降糖灵)两种,前者副作用较小,后者价格更为便宜。因为苯乙双胍副作用较大,故国外现已不再使用。国内使用中,也仅适宜于年轻、肾脏功能没有问题,而且吃不起二甲双胍的病人。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它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特别是餐后血糖较高者,包括阿卡波糖(拜唐苹)和伏格列波糖(倍欣)两种。拜唐苹作用较强,需要餐前嚼碎服用。病人在服用阿卡波糖的初期可能有腹胀、排气多等消化道症状,坚持服用或减少用量时这些症状可减轻。值得提醒的是,病人在服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不能产生葡萄糖以补充血糖的不足,故如果服用这类药物的病人在发生低血糖时,应直接使用葡萄糖。
噻唑烷二酮 是最新一类口服降糖药。它们也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但能从多种角度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所以又称为“胰岛素增敏剂”。国内市场的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有罗格列酮(文迪雅)和吡格列酮(艾汀),它们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甚至血糖增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副作用不大,当然,因为此类药物问世不久,对它们的副作用还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