钰龙天下一期:原子核、电子是什么形状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06:33:57

原子核在中心,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原子核体积极小,但集中了大部分的质量,是球形的,电子似蝌蚪,如精子一般

原子核在中心,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

质子中子的形状与基本构造___最后的谜底
质子中子的形状与基本构造___最后的谜底

密陀僧(吴晓红,四川省彭山县白云诊所)

简要:首次将基本粒子的构造进行完整统一!
首次揭开质子中子的直观形状!
首次揭开质子中子的具体结构!
首次全面破译各种粒子衰变之迷!
关键词:圆环*离心力*3个介子重叠*双层结构*库仑约束*核子齿轮

在上一篇论文里,我已经谈到介子重子都是由正负电子组成.正负电子成双成对,首尾相接作圆周运动,最后形成一个闭合的圆环;大约有120多对电子组成一个静质量为135-140的中性Y介子(暂名,相当于过去说的派介子,因为这里打不出这个字母).由于这种圆周运动产生离心力,从而使电子对形成中空的结构.3个大小相等的中性Y介子整齐地重叠在一起,就形成一个中性的K介子,其结构如下:

1(上):正电子*负电子*正电子--------
2(中):负电子*正电子*负电子---------
3(下);正电子*负电子*正电子---------

这3个同样大小的中性Y介子按上中下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的圆环共同旋转._-__-这就是K0介子.但是也不稳定,与此同时,k0介子的外围(注意:是外围!或者是外层!)再对应结合3个静质量都是在170-180左右的中性Q介子(暂名.由于这3个Q介子是继内层的K介子而形成的,它不能够单独形成,所以在实验室里很难发现,但以后在质子的碰撞中它会露面),这时一个静质量为930-940左右的中子也就形成.
也就是说,中子是由6个基础介子组成.6个基础介子的形状都是圆环形结构.共分内外两层.内层由3个大小相等的中性Y介子重叠组成;外层由另外3个大小相等的中性Q介子重叠组成(外层半径稍大,其电子对多于内层),内层的3个重叠的中性Y介子构成一个中性K介子,其静质量在405-420之间.(在楮圣麟编的原子物理学中k介子的静质量为490-500之间,这个很好理解:多出部分是因为在k介子形成时它的外层又有新的电子对在继续形成外层结构,也就是说,当你在实验室截获一个k介子的时候,实际上它的上面已经有成对的电子串结合在上面.在它的外层结构没有完全形成3个重叠的Q介子之前,k介子都不稳定,但是k介子衰变的第一步就是让3个重叠结合在一起的Y介子各自脱离,同时脱离的还有80-90静质量的正负电子串,只是这附着在3个圆环介子上的成对电子串在解体时并没有被观察到罢了).而外层的3个中性Q介子重叠结合后称为一个中性“超K”介子,其静质量在510-530之间.(如下)

中子共6个介子:内层3个Y介子组成一个K0介子;外层3个Q介子组成一个超K0介子.

中子有了以上内外两层结构,已经相对稳定,这时6个基础介子中的正负电子全部成对.但是由于极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这个相对稳定的中子最终使外围的超K0介子上的一个负电子发射出去形成轨道运行_____于是中子变质子(外围的超K0变.变超K+)

质子:内层1个K0介子;外层1个超K+介子
.为什么发射出去的是负电子不是正电子,那是因为质量关系:既正电子的静质量稍大于负电子的静质量.只有当出现反常状况时_____既一个正电子的质量小于负电子时___,这个正电子才可能发射进轨道形成反质子!
问题是为什么外围只飞出一个负电子?外围有3个Q介子,这个电子是从哪个Q介子上飞出来的?最大的可能是中间的一个Q介子,因为中间哪个介子所受到的离心力是最大的!当一个负电子进入轨道后,中子变质子,这时质子的外围中部的表面便出现一个单独的正电子,如图;

1正电子*负电子*正电子*负电子*正电子*负电子----------
2负电子*正电子*---------*正电子*负电子*正电子----------
3正电子*负电子*正电子*负电子*正电子*负电子-----------
由于质子外层中间的介子上少了一个负电子,但多出一个正电子,这个多出的正电子对其余本来不稳定的负电子起到了库仑约束力,质子内的所有负电子只要受到约束,正电子也就更加稳定,于是质子进入稳定态.
当一个中子与一个质子结合后,这时内外层各有6个圆环形介子重叠,加上质子上的那个单独正电子对周围(包括中子上)负电子的约束力,再加上质子与中子结合后旋转速度有所减弱,离心力也就相对减小,使中子与质子结合之后中子也变得稳定起来——这是中子在原子核内稳定结合的原因.上图质子外层的2号Q介子由于发射出一个轨道电子,使这个介子形成的圆环没有完全闭合,但是它与内层相连,同时又与外层两侧的1,3号Q介子连成了整体,所以2号介子也很稳定——只有当核子受到强列的撞击时,2号Q介子上的那个单独的正电子才有可能放射出去——这个衰变使质子变成中子!!常见与2,3周期的人工放射元素!但是衰变比较慢,要几到十几分钟时间才能完成.(请参照“打开原子核的核子壳层结构秘密”那篇文章去理解)
中子衰变之后为什么会出现中微子?现在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子是由电子和中微子组成,其实这是一种错觉:那是因为电子是由中微子和光子组成,中微子非常细碎(而光子比较坚硬,所以当一对正负电子发生碰撞时,只发现2个光子),当中子外层上发射出一个负电子,其负电子从正电子上挣脱时,其二者自身接触部位的中微子发生了部分脱离.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质子中子以外的重子,产生这些重子其实很简单:它们都是临时结合在质子A,B两面的1至4个Y介子或一些正负电子串而也,____但是这些附缀粒子仅仅是匆匆的过客!
综上所述,,质子是最稳定的强子,它由内层的一个K0介子和外层的一个超K+介子组成,这种稳定的结构只有在发生碰撞时才能够衰变:当一粒Y介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打击在质子上时,这个Y介子临时与质子形成一个超子,这个Y介子同时又将质子中的K0介子从内层撞出——这个现象称为“协同产生”!
电子的形状可以肯定为球体或近似球体,那么质子中子的外形就酷似一个中空的轮胎,由于电子是球体,质子这个圆环的上下和内外表面便形成均匀的齿轮,这个齿轮再回到我的那篇“打开原子核核子壳层结构秘密”中去重新理解,你会极其惊讶地发现,原子核的核子在A,B两面(这里的上下两面)以及整个侧面上的结构与运动和我们现在机械齿轮的结构与运动是多么地相似!!我们完全可以把原子核内的各核柱的集体运动理解为最完美的机械运动!!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来验证我的质子中子结构的准确性——根据楮圣麟所编的原子物理学上的资料显示:在所有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Y介子撞击质子或用质子撞击质子中,只产生一粒超子或K0或K+介子,而从没有观察到有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K介子产生!现在通过质子的结构我们很容易解释:因为质子里面只有K0和K+,而没有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K介子。又载;而当中子撞击中子时,为什么不会出现中性的超子和中性的K介子?我的理解是因为中子外层的负电子本来就不稳定,一遇撞击后就会有负电子从圆环上飞离出去!!(质子遇到撞击时,虽然那个单独的正电子也会脱落,但时间比较长,刚才已经谈过)

结束语:

当本文和十几天前发表的那篇“打开原子核的核子壳层结构”完成之际,我坚信自己已经找到那些基本粒子以及原子核内部结构的真实世界.当这个真实世界出现在我们眼前,所有人都会感到诧异____因为它离我们最初的判断实在是相去甚远!可是它现在又是那么真实和合理.也许正是我们犯了经验上的错误,才使我们用近百年的代价去盲人摸象,那些高级的数学运算并没有让我们真正看到核子的直观形态;反复的实验与分析也没有最终找到粒子的结构模型____好在因为有了这些实验数据的存在,才让我们产生了由点到面的思维,才让我们有了基本的方向去接近真理!现在,当我们找到了这些秘密,又反过来重新修正我们的一些实验中的疑案甚至误判!
我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两篇论文的产生是原子物理学上的一次划时代飞跃!它解决了近百年来的许许多多疑难,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微观物理学世界里找到了宽阔的路径.也许它会在短期内受到传统权威的冷落甚至排斥,但没有谁能够最终阻挡科学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