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れいな):求冬暖式日光大棚技术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09:27:22
听说冬暖式日光大棚不用烧煤加温,非常感兴趣,希望各位能帮我搞一点资料

人物简介
  王乐义,1941年生于寿光三元朱村一个贫寒之家,1965年入党,1978年任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1989年,他率先试验成功了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生产技术,并引发了寿光乃至全国的蔬菜“绿色革命”。1990年被评为潍坊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1992年获中国改革勋章;1993年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1994年获山东星火奖;1996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拔尖人才、山东省首届农民科技明星并荣获寿光人民勋章;1997年当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1998年被评为首批山东省农村科技大王;2001年“乐义牌”蔬菜商标注册;2002年当选为中共十六大代表。

  记者 刘炳文 严洁

  一个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发明了不需加温的“冬暖式日光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结束了我国北方深冬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在广大农村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带动当地和省内外亿万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他,就是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被誉为“中国菜王”的王乐义。
  掀起“蔬菜革命”
  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各类新鲜蔬菜在今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就在十多年前,中国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还远不如现在这样丰富,尤其是在冬天的北方地区,几乎家家都要靠贮存单调的“三大菜”———大葱、萝卜、大白菜过冬。
  1988年,47岁的王乐义担任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已有十年,当初穷得叮当响的三元朱村已经靠种果树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可王乐义不满足,他做梦都在琢磨着,怎样才能带领乡亲们从一千来亩土地上刨出一条真正的创新路、富裕路呢?
  这年的腊月廿八,王乐义一个长年在外贩菜的堂弟从大连给他带来1公斤顶花带刺的鲜黄瓜,说这次贩运了6箱黄瓜,没几天就挣出一辆嘉陵摩托的钱。寒冬腊月里这几根水灵灵的黄瓜让王乐义眼睛一亮:这不正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吗?春节刚过,他就带上干粮去东北取经,在初步掌握了大棚生产反季节果菜的技术要领后,王乐义根据本村的自然生产条件反复试验,对大棚从方位、墙体、棚顶结构、大棚骨架、覆盖薄膜等5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终于建成了深冬不需燃煤加温的冬暖式日光蔬菜大棚。
  1989年秋,王乐义半是说服半是命令地让全村17名年轻的党员干部贷款建起了17个新式大棚,12月底,鲜嫩的黄瓜一上市就卖到20元一公斤。几个月下来,17个蔬菜大棚最低的收入2.07万元,最高的收入3.03万元。以前全村只有几千元银行存款,这次一下冒出了17个万元户!村民们眼热了,心动了,纷纷要求建大棚。第二年,全村大棚一下子发展到144个,当年户均增收1万多元,全村银行存款超过100万元。
  在王乐义的带动下,寿光的新式蔬菜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到现在已发展到40万个,年产各类蔬菜45亿公斤,收入45亿元,并且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成为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的蔬菜生产基地和中转站。
  寿光菜博会组委会顾问张嘉庆说:历届菜博会上,王乐义所在的三元朱村、孙家集街道展位都是人气最旺的亮点,博览会最好的位置、最大的广告都是“菜王”王乐义的形象。
  致富火种传遍神州
  在三元朱村村委会的一间仓库里,满满当当地存放着几百面匾额、锦旗,村委会主任徐国华说,那是全国各地的政府和群众送来感谢王乐义和三元朱村的,多得实在挂不开,只好放在仓库里了。
  三元朱村的大棚菜一炮打响后,王乐义也立时成了炙手可热的“大红人”,四邻八乡的人纷纷来聘请王乐义传授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县、市、省直至中央领导也不断前来视察并希望他推广这项新技术。
  王乐义和村里的干部、党员几经商议,毅然决定把这项得之不易的技术无偿向外推广。1990年,寿光成立了冬暖式蔬菜大棚推广小组,王乐义担任技术总指导,整整一年时间,他拖着病残之躯走村串户,在27个乡镇巡回指导,当年全县新建的5130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全部成功,增收6000多万元。现任寿光市委书记的徐振溪同志说:寿光贫穷形象的改变就是从农民种大棚蔬菜开始的,王乐义和他的蔬菜种植新技术改变了三元朱村,也造就了“天下第一菜篮子”,成了寿光响当当的名片。
  不仅是在寿光,王乐义和他带领的三元朱村技术员队伍也走向了全省,走向全国。王乐义本人就曾先后13次赴新疆推广大棚菜种植技术,彻底结束了那里一年中有8个月靠外地供菜的历史。现在,三元朱村有140多人、寿光市有4000多人常年在外传艺,足迹遍及包括西藏在内的20个省市自治区。
  王乐义和三元朱村出名后,前来参观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平均每年超过8万人,最多的一次,王乐义一天接待了来自6省市的17批3000多人。王乐义和村委一班人商定,对前来参观学习者分文不取,所有技术倾囊相赠。十多年里,作为“播火者”的王乐义把农民致富的火种传给了一支百万大军。
  “三元朱村富了不算富,寿光农民富了也不算富,只有全国农民兄弟都富了,那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王乐义有着农民的朴实,更有着共产党员宽广的胸襟和高远的视野。
  “我是农民的儿子”
  王乐义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头脑灵活,善于学习,并且敢闯敢干。1978年春,他因患直肠癌做了直肠切除和肛门改道手术,腰间从此挂上个粪便袋。尽管如此,半年后村支部改选时,村里的党员们还是一致推选深受村民信赖的王乐义担任党支部书记。老母亲和妻子担心他的身体,坚决不同意。可王乐义心想:组织上信任我,村民们需要我,豁出这条命也得挑起这副担子。在第一次支部会上,王乐义对全体党员说:“到底能活几年我说不上,只要还能喘气,活一天我就要为党工作一天,就要为村里老少爷们儿干点实事!”
  王乐义这一干就是28年,三元朱村富了,寿光富了,王乐义和他的家庭却没能沾上什么光,获得的各种奖金几乎都被他用在了村集体事业上,家里的活计则全都撂给了妻子。种地、养鸡鸭、管理果树,妻子的腰累弯了,关节炎时常发作,膏药能从脚踝一直贴到腰部。身为“大棚书记”的妻子,她却没能亲手种过一个棚,因为王乐义没工夫,她一个人忙不过来。
  1979年,王乐义把公社“戴帽”分给大女儿月荣的招工指标让给了别人,16岁的女儿想不开喝了农药,没能救过来。在乡亲们面前,王乐义忍着泪说:“孩子小,不懂事。”夜里跑到女儿坟前泣不成声:“谁家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儿女,可咱不能做让人戳脊梁骨的事……”
  “这些年有很多次出国考察的机会,我很少出去,一来咱没多少文化,二来也怕花钱,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公家的。”65岁的王乐义如今已是功成名就,但他依然保持着憨厚淳朴的农民本色。交谈中,他总把“我是一个农民”挂在嘴边,他说他最喜欢的称呼就是由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同志作序的他的传记的名字———“农民的儿子”。
  1996年,寿光市在全市一百多万群众中自下而上推选“寿光人民功勋”,王乐义无可争议地成为两名获奖者之一。颁奖大会上,市领导王天德将一枚含金量99.99%的纯金制成的勋章佩戴在王乐义胸前,“乐义啊,这枚勋章价值万元;可这上面十个向日葵花瓣象征着百万寿光人民对你的信任和爱戴,这才是无价之宝啊!”那一刻,王乐义激动得流下了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