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马特与洗剪吹原曲:谁能帮我找找圣经上的内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22:14:20
有一段大概是说女人的左侧住着魔鬼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可以找出那一段出来吗?

圣经上说:女人的左侧住着魔鬼,为了镇住它新娘结婚时戒指要戴在左手上。因为只想让新郎见到她最美的一面。

圣经上说:女人的左侧住着魔鬼,为了镇住它新娘结婚时戒指要戴在左手上。因为只想让新郎见到她最美的一面。

东正教次经:

1 Esdras 以斯得拉一书(即基督教指为伪经的以斯得拉三书)(*)
Tobit 多俾亚传
Judith 友弟德传
Additions to Esther 艾斯德尔传补编
Wisdom of Solomon 智慧篇
Ecclesiasticus 德训篇
Baruch 巴路克
Epistle of Jeremiah Song of the Three Children 三圣子之歌
Story of Susanna 苏撒纳
Bel and the Dragon 贝尔和大龙
Prayer of Manasseh 玛拿西祷言(*)
1 Maccabees 玛喀比一书
2 Maccabees 玛喀比二书 3
Maccabees 玛喀比三书(*)
4 Maccabees 玛喀比四书(*)
Psalm 151 诗篇151篇(*)

* = 天主教所没有的次经,其余就是天主教圣经包含部份
新教对次经的态度
自宗教改革时代到今日,新教仍然反对把旧约次经列为正典,但是旧约次经的地位是否能够判别一个教派是异端的准则却没有一致意见(下文会交代)。但是个别基督教派对这些在历史上面曾经长时期被教会传统沿用、相关的历史事实却非常回避、甚至不许信徒接触,主要因为他们把「次经」和「罗马天主教」混为一谈,也把宗教改革时代之前的教会历史等同「罗马天主教」历史而否定之,於是把宗教改革时代之前的教会历史割裂,甚至故意误导一般信徒以为教会一开始就使用和今日一模一样的圣经(美国的比较极端基要派更加认为KJV,King James Version比任何翻译本更加正确,完全拒绝所有新近圣经文本的研究,发出例如耶稣的名字只可以叫 Jesus,不可以叫 Jesu、Yeshua、 Iesu、耶稣等等的怪论)。
当然越来越多学者开始接受初期教会和信徒群体都有阅读使用次经,令次经问题少了情绪化的争执。
次经问题的起源
不少次经其实都是希伯来文写的,例如「多比传」、「便西拉智训」原本都是希伯来文写的,但是不幸地它们的希伯来原文已经散失。有部份次经则是是亚兰文或希腊文写的,主要是在「间约时期」,或者两约之间时期写成的,写於公元前 400 年祭司以斯拉带领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到主前 200 年间。
次经分作以下类别:

历史书卷:包括 「以斯得拉一书」、「玛喀比一书」、「玛喀比二书」。

宗教故事:「多比传」、「犹滴传」、「以斯帖记补篇」、「比勒与大龙」、「苏撒拿传」、「三童歌」、「亚萨利亚祷言」 。

智慧书:「巴碌书」、「所罗门智训」、「便西拉智训」。
在主前约一百八十年之前已经完成的「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在基督的时代,已经通行巴勒斯坦和散居各地说希腊语犹太人(Hellenist),他们被称为 Hellenist World,在各地犹太教会堂里面,「七十士译本」是被使用来诵读的。 著名使徒保罗生在大数城(Tarsus),受业於著名的法利赛教师迦玛列(徒 22:3),按今日学历比较,保罗学历起码是研究院博士,他通晓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 亚兰文,他全部书信都用流畅的希腊文写成,他熟悉旧约,非常清楚「七十士译本」和希伯来文本的分别,他在所有自己写的书信里面直接引用了「七十士译本」的旧约,而不是用希伯来文。这一点已经表示,「七十士译本」在他心目中地位绝对不下於希伯来原文圣经。
犹太人旧约
犹太人旧约编排和基督教的有明显的不同,他们称他们的经典作Tanakh,分别是:

(一)律法书,Laws,Torah: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
(二)先知书,Prophets,Neviim: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耶利米书、以赛亚书、以西结书、何西亚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拿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
(三)著作部份,Writings,Ketuvim:诗篇、箴言、约伯记、但以理书、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历代志上下,著作里面也分一类称为Megilot,包括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等。
犹太人旧约成典的三阶段说
根据三阶段说,律法部份最早得到犹太教广泛接受。而一位学者赖尔用公元前五世纪为界线,当时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分裂,撒玛利亚人只接受律法书为正典。先知书这一部份后於律法书,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才开始被承认。而最后被承认的是著作部份,也是最多争论的部份。这一部份最后确立年份最多争论,坚持雅麦尼亚大会一派认为是公元90年,也有一派认为实际确立日期要到公元二世左右。例如在 Encyclopedia of Judaism,指出著作和是到公元第二世纪中叶才正式确定,而不是公元第90年的 Jamnia会议。 而依索匹亚Ethiopia居住的犹太教派,到今天用的旧约和以色列犹太教用的是不同的旧约。他们用的是「七十士译本」扣除了「便西拉智训」,可见雅麦尼亚大会的决定也没有流传到所有犹太教世界。当然现在也有更多学说企图勾划出旧约形成的历史,但是普遍倾向把犹太教旧约经目确定年日定在主后一世纪之后,并且指出犹太教和基督教已经明显分开,犹太教的决定没有在基督教造成影响。例如支持三阶段说主要是参考犹太教的经目编排,但是经目编排未必代表其形成时间,也可能是按崇拜诵读习惯而形成的。
新教和天主教在旧约正典的争论
新教主要声称旧约只有39卷的根据,是指犹太教据讲在公元90年在雅麦尼亚 (Jamnia,又名 Yavneh 或 Javneh)举行了一个会议,拍板把旧约经目定立。犹太教据称在 公元90年在雅麦尼亚的会议所订立的经目,称为「巴勒斯坦正典」(Palestinian Canon),但是那个会议的地位和一个宗教的大公会议(Ecumenical Council)完全不同,并非一定代表他们把正典拍板,他们也没有代表所有犹太教派。他们也不能代表那些散居在罗马帝国各处的犹太人,特别是以希腊语为主要语文的 (Hellinist)。
耶稣时代的情况
很不幸,记载耶稣生平的福音书,新约作者都没有著意探讨旧约正典经目这个问题。 圣经新约全书所给人的印象是,耶稣接受有律法、先知和诗篇,不过这三个分类和基督教的不同,不是全部的旧约,律法指Torah,先知书就缺了但以理书、历代志等,也没有提到「著作」。死海古卷里面发表的,就是爱色尼人也抄写耶利米书信、巴碌书,缺了以斯帖记 (这和理论指以斯帖记仍然有争议不谋而合)。
耶稣时代犹太教不同教派对正典标准有异,没有任何一派被判为异端
耶稣时代犹太教有主要两派:
(一)法利赛人接受Torah、Neviim、Ketuviim (二)当时和祭司是同人(associates)的撒都该人 Saduccees,只接受 Torah。
撒都该人虽然人少,但是地位高过法利赛人。法利赛人比较受人尊重,因为他们宗教生活敬虔。但是两派只是互相指责,却从来没有指责对方是异端。虽然后来有雅麦尼亚大会(Jamnia),但是假如其结论有约束力,就不应该到主后 两世纪仍然有拉比对《传道书》、《雅歌》和《以斯帖记》有争议了。
新约和使徒时代使用的旧约
首先,新约书卷作者多数都直接从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旧约。而「七十士译本」早於公元前180年完成,在新约时代已经是在巴勒斯坦地非常普及。但是最大原因,其实是「七十士译本」是基督徒用来证明耶稣是弥撒亚的主要理据。如上面提到,保罗书信、希伯来书等都使用「七十士译本」旧约。
雅麦尼亚大会的背景
当早期基督徒和犹太教争辩耶稣是否弥赛亚,基督徒往往使用「七十士译本」去证明,其中以赛亚书7:14说「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 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注: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七十士译本」用的是 Virgin (处女),而希伯来原文的字直解不一定解释作为处女。基督徒就用这段经文证明耶稣是基督,向说希腊文的群众,包括向说希腊语的犹太人传福音。这翻译上的分别,种下犹太领袖拒绝「七十士译本」而基督徒接受「七十士译本」的因。 另外,在「所罗门智训」第二章就有一段非常强力的弥赛亚预言:(以下是引用自天主教「思高圣经」)

「恶人共谋压迫义人」

10. 我们要压迫穷苦的义人,不必顾惜寡妇,连白发年高的老人,也不必敬重。
11. 我们的势力,就是正义的法律,因为软弱只呈现自己无用。
12. 我们要陷害义人,因为他太令我们讨厌,反对我们的作为,指责我们违犯法律,控告我们品行不检,
13. 自夸认识天主,自称是上主的仆人,
14. 自充我们思想的裁判员,我们一见他,就感觉讨厌;
15. 因为他的生活与众不同,他的行径与人两样。
16. 他竟将我们视作杂种,远避我们的行径,像远避不洁之物;声言义人有幸福 的结局,且自夸有天主为父。
17. 我们且看他的话是否属实,看他究有什麼结局。
18. 因为,如果义人是天主的儿子,天主定要帮助他,拯救他脱离敌人的手。
19. 来罢!我们用耻辱和酷刑试验他,查看他是否温良,考验他是否忍耐。
20. 我们判他受可耻的死刑,看他是否蒙受眷顾,如他所说的一样。

上面的景象和马太福音里面宗教领袖嘲笑基督的言论何其相似。另外,耶稣基督有两个比喻也是取材自次经的:

太廿二23-33:
[23] 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那天,他们来问耶稣说:
[24] 「夫子,摩西说:『人若死了,没有孩子,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
[25] 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兄弟。
[26] 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如此。
[27] 末后,妇人也死了。
[28] 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七个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都娶过她。」 [29] 耶稣回答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 神的大能。
[30] 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
[31] 论到死人复活, 神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 [32] 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 神,以撒的 神,雅各的 神。』 神不是死人的 神,乃是活人的 神。」 [33] 众人听见这话,就希奇他的教训。

原来是取自多比传一个妇人连续嫁了七个男子,个个都在她未生儿前死了。(猫按: 非常命硬,克死七个老公!)

多比传三7-17

「撒辣的忧苦与祈祷」

同日,在玛待厄克巴塔纳城里,辣古耳的女儿撒辣听到了她父亲的一个使女的辱骂,

因为她已嫁过七个丈夫,而恶魔阿斯摩太在他们按礼俗与她合房以前,就一一杀死了。使女对她说:「是你杀了你的丈夫,你已嫁过七个丈夫,但是你连他们中的一个姓氏都没有得到。

你为什麼因为你丈夫死了,就责打我们呢!你也跟他们去罢!巴不得我们永远见不到你有子女!」
当日她心中十分忧伤,流泪痛苦,便走上她父亲的楼台,想要悬梁自尽。但她转念一想,说道:「决不能让人讥讽我的父亲说:你只有一个爱女,但是她为了许多苦难而自缢了;这样,我必使我老年的父亲悲惨地进入阴间了!还是苦求上主使我死去,总比我自缢为我更好;这样,我一生再也听不到辱骂了。」
那时,她便向窗户伸手祈祷说:「慈悲的天主!你是可颂扬的,你的圣名是永可赞颂的,愿你的一切造物永远赞颂你!
现在,我向你仰面举目,
请你发言,命我脱离现世,使我再听不到辱骂之声罢!
主你知道,我是清白的,我从没有受到男子的玷污。
我在流徙之地,从没有玷污过我的名和我父亲的名。我是我父亲的独生女,他没有别的儿子来继承,他也没有近支的兄弟或近亲,可以让我嫁给他为妻。我的七个丈夫业已死去,我为什麼还活著呢?假使你不愿叫我死去,那麼,上主!请你垂顾可怜我,使我再不听见辱骂罢!」
「 二人的祈祷蒙垂允」
那时,二人的祈祷,在荣耀的天主前都获得垂允。

所以天主打发辣法耳来医治他们二人:给托彼特除去了他眼中的白膜,使他再亲眼见到天主的光芒;将辣古耳的女儿撒辣嫁给托彼特的儿子多俾亚为妻,把恶魔阿斯摩太从她身上赶出去,因为多俾亚比那一切愿意娶她的人,更有权利占有她。那时,托彼特正从庭院回到屋里,而辣古耳的女儿撒辣也正从楼台上下来。
也因为如此,基督教早期教父,包括奥古斯丁都认为「七十士译本」含有神的启示(见其著作「上帝之城」)。而「七十士译本」有不少其他经文(包括次经部份)都被说希腊语的基督徒引用证明耶稣是弥赛亚,可以想像到犹太宗教领袖对「七十士译本」的存在是非常不满的。
因此,公元90年在 Jamnia的会议目的除了决定犹太教经典之外,更加是要把一切有利基督教的书卷排除。
这里所得的结论就是,所谓 Palestine Canon根本不是基督教的正典,而是为反基督教的犹太教正典。同一时间,新约作者却不断使用「七十士译本」,似乎看到他们把「七十士译本」和希伯来旧约是放在等同地位的。他们也没有跟随公元90年在 Jamnia的会议决定。 基督教正确来说,「七十士译本」是基督徒的旧约(Christian Old Testament),而不是犹太人的旧约。
另外一点要留意,就是当时一个隐密教派爱色尼人(Essenes)他们留下的死海古卷里面没有「以斯帖记」。
这显示了,Ketuvim部份的 Megilot在基督时代是未有定论的。
公元七十年圣殿被毁灭,犹太人永远被赶出耶路撒冷,Hillel教门的Rabbi Yochanan ben Zakkai在 Jamnia召开会议,讨论了犹太教经卷的问题。首先他们把希腊文写的 次经拒绝,目的主要是因为里面有很明显的弥赛亚预言,和耶稣基督的遭遇太相似,所以不可以留下来。 「玛喀比一书」虽然有希伯来原文版,但是因为里面描述犹太人独立战争,公元七十年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受到残酷镇压的痛苦和恐怖还历历在目,因此在 Jamnia大会上面他们不愿意再把「玛喀比一书」和「玛喀比二书」列入正典。
Jamnia会议所谓的旧约正典,还不是所谓基督教的旧约正典,而只是犹太一个教门 的经目而已。是次决定,并没有和当时的基督徒沟通,因为当时双方关系恶劣。 基督徒就仍然自顾自用「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
但是Jamnia会议的决定并未真的使犹太教形成一个固定的旧约经目(rigid list of definitive books),相反他们似乎以两组经目为核心(律法、先知),其他经目 维持一定弹性,直到主后第二世纪,才把旧约经目固定为二十二卷(包含新教三十九卷旧约)。
James King West,一位新教的圣经学者说:The Scriptures of Judaism were not, therefore, a precisely defined body of literature absolutely set apart from all other literature, but a central body of material, the Torah (i.e. Genesis, Exodus, Leviticus, Numbers & Deut.), which from the time of Ezra had remained fixed as... the Scriptures par excellence, surrounded by other interpretive material of varying degrees of importance and authority. [S&W, p. OT 432]Donald J. Selby & James King West,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 1971).
早期教会使用的旧约
教会最初三百多年也是没有固定一个经目的,早期教父引用经目是非常自由,而今日被部份新教视为异端书的次经,在早期教会是和其他书卷一同被使用。早期教会对旧约经目上,有不少教父都对次经有一定的肯定: 殉道者游士丁 (Justin Martyr)、爱任纽 Iranaeus 、特土良Tertullian接受「七十士译本」。 俄利根在 "A letter from Origen to Africanus" 指出虽然犹太人不接受「多俾亚传」 和「友弟德传」,但是他指出教会是一向使用这两卷书的。而在那篇书信里面,俄利根也为教会使用「苏撒拿传」辩护。
耶柔米,St Jerome
基督教对犹太教旧约或者Jamnia会议所谓的旧约正典是一无所知,直至主后到三百多年,耶柔米为了要编写拉丁语圣经才去接触犹太教。他却对Jamnia大会 把 部份次经排除出正典的原因并不了解,相反倾向接受他们的解释。耶柔米他亲自编写了第一部以平民普及语文拉丁语的「武加大版本」(Vulgate),对次经的看法一生都不断摇摆,他曾经称它们为次经,后来又称「便西拉智训」为 Holy Scripture、 「所罗门智训」为Scripture、「犹滴传」为 Sacred Volume,而又接受在但以理书和以斯帖记里面希伯来原文没有的补篇("Against Rufinus" )。但是耶柔米对於次经的批评后来被新教引用来攻击天主教。
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
奥古斯丁是主要支持次经的教父,特别在他的著作「上帝之城」里面,指它们属于 正典。而也有教会领袖,例如亚那他修对次经持保留态度。基本上,最初的三百多年,教会容许各领袖自由使用书卷,而没有所谓正典的存在。一切视乎地方教会的习惯。
地方教会议会和大公教会会议
在公元382年 Council of Rome (罗马大会)、393年希波大会Synod of Hippo 和两次在迦太基 (AD 397 、419)举行的地教会议会,先后倡议了教会应该使用并视为神默示的旧约和新约经目,而旧约部份正正包括了次经。而主要倡议者就是奥古斯丁。他看到教会有需要就崇拜和教导经目上有一个统一的决定,就有这些倡议。
第二次尼西亚大公会议 Ecumenical Council of Nicea II (AD 797) 追认了迦太基会议(AD 419)关於教会使用的新旧约经目的决定。但是第二次尼西亚大公会议并没有正式列出旧约和新约经目或者使用到「正典」 (Canon )这个字眼,而只是认为他们是否Inspirted Words,可以在教会崇拜使用。不过西方教会和东方教会也开始习惯接受次经为 Sacred books,并在教导和崇拜上面读。
在1442年,Council of Florence再次提起圣经的经目,当时是希望和东方教会修好,那些经目也包括了次经,所用的字眼叫 Inspired,而不是「正典」(Canon)。
教会当时不是只有圣经才是权威,当时权威包括:教会、圣经、承传,三者同样受到重视,并没有分别。圣经正典经目,所谓 definitive list of sacred books,根本在宗教改革之前,是没有像「尼西亚大会」通过的「尼西亚信经」者后来的「迦克敦信经」成为「大传统」(Tradition with the big "T")。只要次经是在教会传承下在崇拜、教导上面得到和其他书卷一样地位,当时教会的观点就等同承认了 他们是正典,因此教会也没有刻意的定出所谓 Canon of Old Testament或者 Canon of New Testament。(新教基要派一方面否定传统,一方面也选择性接受部份传统,而从来不加以解释)。
由于教会领袖认为关於教会使用的新旧约经目再没有任何争论,没有正式使用「正典」(Canon) 这个字眼去确立,相反出现的是 "canons"这个众数。在任何大公会议里面也没有宣布正典"Canon"(有个大"C"的Canon)。在当时教会看来,之前大公会议的决定对他们是有约束性的,他们会尊重过去会议决定,因而他们就接受了46卷旧约 和27卷新约为 Sacred books,Inspire books。圣经各卷权威,基本取决於教会是否习惯在崇拜里面使用、参考里面内容订立礼仪。既然教会已经在崇拜诵读,甚至早期教父都承认了,罗马天主教教会根本认为圣经经目是已经有共识,将来也不会有人挑战。 这个漏洞结果为后来宗教改革时代圣经正典争论埋下了计时炸弹。
宗教改革时代
马丁路德和天主教关系破裂后,他自己出版圣经。多数新教徒会知道他把次经列入附录,和他对「雅各书」的不满。但是马丁路德对当时罗马教会圣经正典的怀疑并非单单在教义出发。路德当时反对赎罪卷、炼狱等教导,被天主教引用「玛喀比二书」挑战,路德就一口拒绝「玛喀比二书」,指他们不是神的启示(not inspired words by God)。马丁路德自行订立的的经目不是任何大公教会的决定,而是他知道的「巴勒斯坦正典」,Palestine Canon,是属于犹太教的经目,而不是一个 Christian Canon。
马丁路德基本上把过去罗马教会接受的旧约和新约经目视为人为的传统,是可以改变的,加上第二次尼西亚大公会议没有明确列明新旧约经目,所以他就大胆批评,并把经目按自己的神学观点理解再重新确立。马丁路德除了极力批评「雅各书」外,他也认为「启示录」、「犹大书」、「希伯来书」都有问题,要把他们和次经一同列为圣经附录,把其权威性置於「神启示经卷」之下,只是属于有益的读物,而不可以用以建立教义。
相信没有任何福音派信徒或者新教徒会愿意承认,今日他们手上的圣经(所谓39卷旧约加27卷新约)其确立过程,不是先有一个正典经目(compiled list of inspired books),才有信仰的解释建立,而是反过来,先有信仰和教义,再决定那一些可以归入正典经目。手上的「旧约全书」,其产生过程,正是路德先决定了信仰立场,然后才决定删除那些旧约书卷。
正确来说,马丁路德清楚知道罗马教会(其实也即是整个基督教)千百年来没有正式宣布过圣经正典的经目,而对次经的权威地位也没有清晰的立场,马丁路德其实是单纯从他理解的神学立场去决定那些书卷应该被纳入为正典。而马丁路德其实自小学习的的圣经就是天主教圣经。第一部用普及语文的圣经其实就是耶柔米翻译的 Vulgate,拉丁文圣经。拉丁文是普通百姓的语言,希腊文是知识分子和贵族的语言。马丁路德因为反对炼狱或者为死人祈祷,就把「玛喀比二书」拒绝。他看见「雅各书」和他倡导的「唯独因信称义」有矛盾,而想把「雅各书」的权威贬低到和「次经」一样。
以下是马丁路德的说话:
I see that Luther rejects the apostolicity of Hebrews, James, Jude, and Revelation, although he does say they are "fine" books. Yet of James, Luther states that it is "flatly against St. Paul and all the rest of Scripture." Logical consistency was not one of Luther's better qualities, needless to say. In his Preface to Revelation, from 1522 - from the time period in which he was translating the Bible), he pontificates: I miss more than one thing in this book, and this makes me hold it to be neither apostolic nor prophetic. . . . I think of it almost as I do of the Fourth Book of Esdras, and can nohow detect that the Holy Spirit produced it . . . It is just the same as if we had it not, and there are many far better books for us to keep.... Finally, let everyone think of it as his own spirit gives him to think. My spirit cannot fit itself into this book. There is one sufficient reason for me not to think highly of it, - Christ is not taught or known in it; but to teach Christ is the thing which an apostle is bound, above all else, to do, as He says in Acts 1, 'Ye shall be my witnesses.' Therefore I stick to the books whichgive me Christ, clearly and purely. {Jacobs, ibid., pp. 488-9} (Works of Martin Luther, Philadelphia: Muhlenberg Press, 1932, copyrighted by the United Lutheran Church in America, vol. 6. pp. 363 ff., tr. C.M. Jacobs)
由上面可见,马丁路德对於所谓圣经正典的决定是很主观的。 然而,除了在旧约的观点上马丁路德得到其他宗教改革人士支持之外,他后来对新约书卷的批评也沉默下来,之后的改革者也没有跟随他的意见把「雅各书」、「启示录」、「犹大书」、「希伯来书」从新约剔除。但是对於旧约,他们就跟随马丁路德的版本(虽然路德对旧约的批评也非常苛刻,例如他觉得「以斯帖记」是没有价值的)。 英国教会仍然把次经和39卷旧约、27卷新约一同出版。
天特大会(脱利腾大公会议)
面对马丁路德的挑战,罗马天主教会被逼回应。因此召开天特大会,把七卷次经、其他39卷旧约书卷和27卷新约正式宣布为正典,但是为时已晚。宗教改革如燎原之火,势不可挡。这个是唯一一次大公会议(Ecumenical Council)正式地白纸黑字把新旧约全书经目(Definitive list of books in the New Testament and Old Testament)列出。 后来,清教徒移居北美洲,他们缺乏教会历史文献和历史资料,而后来他们用的圣经是没有次经的,因此他们开始相信圣经一开始只有39卷旧和27卷新约(即今日 新教徒的圣经),浑不知道他们其实也接纳了罗马教会的传统。
现代不同基督教或者犹太教派用的旧约都不同
新教:39卷
天主教:39卷加七卷次经
东正教:39卷加七卷次经加「以斯得拉一书」I Esdras、「玛喀比三书」3 Maccabees、「玛喀比四书」4 Maccabees、耶利米书信 Letter of Jeremiah、玛拿西祷言、诗篇151篇
依索匹亚犹太教:39卷加七卷次经加「以斯得拉一书」I Esdras、「玛喀比三书」 3 Maccabees、「耶利米书信」 Letter of Jeremiah、「以诺一书」1 Enoch、 Jubilees、Josippon's Medieval History
现代基督教学者的意见
首先梁家鳞博士在《信仰答客问》(p. 80)指出,天主教圣经多了的次经,「只是旧约版本审定问题,也是历史传统问题,与信仰的真伪无关」。
在《圣经无误的再思》里面,罗庆才博士指出,所谓公元 90年在雅夫拿(即 Javneh,或Jamnia)的拉比会议声称旧约正典已经被确立,是缺乏客观佐证的。唯一被确定的,就是旧约律法和先知的部份,而著作部份(Writings,包括所有次经)是没有确定的。而死海古卷里面发现的部份经文,有些和今日的马所拉经文非常接近,有些则差距很大,显示在主前一世纪到主后一世纪间,经文也没有划一化,同一卷书也同时有不同版本流传。当时最少有巴比伦、巴勒斯坦、埃及(亚历山大)三个不同版本,而且是没有分别的。
「七十士译本」和希伯来文两个版本的分别非常明显,例如在希伯来书,作者引用了诗篇40:6
「祭物和礼物,你不喜悦,你已经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