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g laswell怎么读:散文阅读(高分重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6 10:26:14
如果对付语文考试中的散文阅读?特别是:如何找到作者的感情基调?如何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
(麻烦讲细一些,重谢!)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如《长城》(2000年)一文,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在这种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会洞若观火,游刃有余。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阅读《兽·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国民党当局却大行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先生十分悲愤,坚决主张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试卷中的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读《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的心。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如《报秋》(1998年),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深含着生活的哲理。作者通过玉簪花这个载体,提醒人们要多珍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是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这就是“玉簪花精神”。抓住这个“精神”,也就等于找准了阅读的突破口。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常见的有:①比喻。如“兽”“鬼”各指什么(《兽·人·鬼》);②反衬。如《报秋》中用太阳花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③对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④象征。如《门》(2001年)中的“门”;⑤排比。如“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报秋》),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⑥变换人称。用“我”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用“你”便于抒情,便于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它”或“她”只是写了不同人的感受。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如《话说知音》(2002年),为什么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理清前四段之间的关系。第一段写自从有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后,人们对知音的神往和渴求;第二、三、四段写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在历代典籍中的记载。综合这两部分,就回答了以上问题。二者缺其一,都不是完整的回答。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散文还需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

散文阅读要领

姚惠莉
天津七中姚惠莉

散文和小说、诗歌、戏剧属于文学作品的范畴。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特别青睐以散文为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材料。例如天津市2002年考了散文《枯枝与鲜花》,2003年考了林斤澜的散文《春风》,2004年考了散文《贝多芬之魂属于人类》。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散文阅读的一些要领和解题技巧。

散文阅读要注意整体感知和局部探究两个方面。

整体感知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文章的思路与线索;文章的大意与主旨;文章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写作手法(正面侧面描写、联想与想象、伏笔与照应、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局部探究是从细节问题切入,如: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比、反复、反语等);句式选择的方法(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祈使句、排比句等);表达方式(议论、抒情)在文中的作用等。

解答散文阅读题,必须具备相关的散文文体知识,如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聚;分析散文时常用的一些专用术语,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侧面烘托、欲扬先抑、象征等。

散文阅读程序一般是:先整体感知,做到熟悉文章大意,概括要点;再局部探究,细化相关内容,带着题目去精读有关段落;最后再整体勾连起来综合全面地思考,进行深化理解。

分析文章结构,可从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变、人物的行踪、事情的主次,作者感情的转变等方面切入寻找文章线索,再结合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来思考,把握全文的思路和结构。

概括文章中心,或从标题着手挖掘,或从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子中探寻,因为散文写作有“卒章显志”一法。当然,文中其他地方的议论抒情句也是不能随便放过的。

分析字词的语境含义,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原则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阐释。

分析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的作用,一往中心思想靠,二靠人物情感,三靠写作特点。

对于欣赏题,答题时要做到语言简洁;内容全面;分出层次;联系现实生活。

散文阅读教学建议

南武中学 何康成

一 阅读的总体原则

1.整体阅读,纵观全篇,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 因此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

2.理清脉络,理顺结构,划分层次

理清文章的思路,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这是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研读,细心揣摩段落层次,让学生透过“散”的外表,理出内在的经纬,领悟文章的主旨和神韵。

二 教学中的操作方法

1.学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

注意指导学生抓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写景散文则要求抓住意象或情景交融的句子。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整体感知。

可以一句话,也可以是若干词语归纳。

3.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学生圈点勾画的情况进行点拨。

4.掌握散文常用的技巧手法,提高鉴赏评价散文的能力。

5.对文中描写或精彩的段落要求学生熟读。

散文阅读

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三是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一 阅读的总体原则

1.整体阅读,纵观全篇,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 因此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

2.理清脉络,理顺结构,划分层次

理清文章的思路,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这是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研读,细心揣摩段落层次,让学生透过“散”的外表,理出内在的经纬,领悟文章的主旨和神韵。

二 教学中的操作方法

1.学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

注意指导学生抓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写景散文则要求抓住意象或情景交融的句子。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整体感知。

可以一句话,也可以是若干词语归纳。

3.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学生圈点勾画的情况进行点拨。

4.掌握散文常用的技巧手法,提高鉴赏评价散文的能力。

[语文]现代文阅读 把握散文的主旨
我们做任何一道题目前,都必须认真地阅读语段,把握语段的主旨,然后才开始答题。那么怎样才能比较有效、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呢?根据我的体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品味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句是文章重要的语言单位。如果我们能对文中关键的语句进行深入地体察、细心地品味,了解它们的作用,就可以真正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这是一个简捷可行,很具操作性的方法。那么哪些句子是文章的关键句呢?
首先是文中一些表示抒情(思想感情),特别是议论(写作意图)的句子。
一般散文、记叙文都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如果文中出现一些抒情、议论的语句必然就会有它的特殊作用。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图,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感情,就是用这些句子来表达,也就是来点明文章的中心。而且这种句子往往是精当的、要言不烦的、“画龙点睛”的,大家可千万轻视不得!我们可以在一边阅读时一边把这些语句都划出来,然后等全语段阅读完以后加以筛选和选择。所以我们S、H版课本上都选了《风景谈》这篇文章。茅盾先生在延安亲眼见到了根据地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于是他用六幅画面,把它们记叙、描写出来。在每一幅画面叙述以后,他都用饱蘸感情的笔写了这样议论的语句:“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乃是伟大者尤其伟大者!”“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这些句子很好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歌颂了在党领导下北方抗日军民的崇高、伟大。
这个方法可以广泛地用在对试卷中文章的阅读上。如99年上海卷考了一篇关于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见“附1”)。文章记叙了作者心中对生命的理解。文章最后一节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你们看作者阐述的应该如何对待生命的主旨不是通过这些句子表露得十分明显了吗?掌握了主旨后,再做文中的各道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点明文章写作背景的句子、意在言外、含义丰富的句子,以及开头的总起句、结尾的总结句,每小节的起始句、文中的一些过渡句等。这些都是我们打开文章主旨这扇牌的钥匙。一般文章主旨有显隐直曲之分。即使主旨比较隐曲的文章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
刚才提到的99年上海考卷中现代文第三个语段是讲述“生命”话题的。该文的第一句话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而第二小节第一句话又说:“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第三小节第一句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大家看,如果我们抓住文章开头和每一小节起始句这些关键的语句,得出这篇文章的主旨之一———“生命的内涵”还困难吗?
二、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散文的主旨一般是通过情、景、人、事、物的描绘来加以体现的,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就必须了解文章叙了什么事,记了什么人,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1、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
文章写人记事离不开环境描写。★精当的景物描写能①烘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②能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③渲染某种特定气氛,④自然也就能点出题意、揭示中心。97年上海高考试卷中选了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见“附2”)。其中第8小节详细地描绘了罗丹的工作室。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工作室却是如此简朴,除了工作中所需的东西以外别无他物。从而看出了罗丹对工作的专注、热情,为表现文章的主旨作了强有力的烘托。
2、找出文章线索,领会作品主题:
一篇文章,都有一条贯穿文章的线索,找到文章的线索,便可理清文章的脉络,进而领会作品主题。前几年全国试卷中有一篇文章题为《木屐》,尔后广泛地被选登在我们上海各级各类的考试试卷中。文章就是通过农村中普普通通的一件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木屐串联了在改革开放后所发生在边远农村中的父子两代人的一个小故事。只要找到了这个线索,反映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对这个农村和农民思想的牢牢束缚这个主题也就很好地可以领会了。
3、抓住详略处理把握文章的主旨。
文章中的详略处理总是服从于文章的主旨的。和主旨密切有关的人、事物则要细致描写、竭尽铺陈之能事,反之则可从略处理,一笔带过。记叙文中的详略处理正隐含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指向。所以抓住了详略处理,也是把握文章主旨的一条有效途径。上面提到《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中第9到12节是全文详写的部分,而当年高考试卷中第25题就要求写出这部分详写的三点作用。当然其中一点作用就是很好的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站在高处,列提纲。
老师教我的。

每次都灵。

题是活的,方法也是活的,但重点只有一招!!

用欣赏的眼光,慢慢读,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