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失眠:我想问一下,蔡锷进入成城学校、进入仙台骑兵联队和进入陆军士官学校的起止时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30 00:19:01
我想问一下,蔡锷进入成城学校、进入仙台骑兵联队和进入陆军士官学校的起止时间
有两个问题,他在成城学校究竟学习了多长时间,起止时间,在骑兵联队呆了多长时间,起止时间.

1901年,蔡锷进入成城学校学习陆军.1902年8月,蔡锷从陆军成城学校毕业, 以候补生的身份投入日本仙台骑兵第二联队为入伍生。 1903年11月,蔡锷自费考入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不久补为官费生。1904年,蔡锷以第五名的成绩毕业。

上面那位回答的太多拉!画蛇添足!!!

1901年,蔡锷进入成城学校学习陆军.1902年8月,蔡锷从陆军成城学校毕业, 以候补生的身份投入日本仙台骑兵第二联队为入伍生。 1903年11月,蔡锷自费考入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不久补为官费生。1904年,蔡锷以第五名的成绩毕业。

蔡锷(公元1882~1916年),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人。

蔡锷幼年时期,家境贫寒,父亲以缝纫、蒸酒、打豆腐为业。蔡锷6岁进私塾读书,10岁能写出比较流畅的文章,获得了“神童”之誉。他白天帮着家人到地里干活,晚上点油灯读书到深夜。蔡锷嗜读书,但家贫没钱买,就到亲友家借书抄录。到了11岁,蔡锷因家穷无法到私塾学习。

1、启蒙师

同乡名士樊锥爱蔡锷之才,免费收他为弟子,并负担他的生活费用。樊锥是湖南著名的维新人士,对蔡锷影响很大。1895年,蔡锷应院试,督学江标对他的文章很欣赏,就将他补为县生员。江标也是维新之人,他的一席话给蔡锷开了一扇窗:“邵阳先辈魏源,你们得知吗?读过他的书吗?你们要学魏先生讲求经世之学。中国前途极危,不可埋头八股试帖,功名不必在科举。”

1898年,在督学徐仁铸的推荐下,蔡锷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入长沙的时务学堂,成为学堂第一班招收的学生。当时梁启超在时务学堂任教,他大力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广泛介绍西学,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揭露和抨击。时务学堂的上课形式较为简单,除了当堂讲授外,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记札记,师长加以批答、指导。发还札记的时候,师生对坐讨论。时务学堂的学习条件较为艰苦,蔡锷的学习却和认真,他写的札记,大多数都得到梁启超的认可,认为其“比例精当,见地莹澈”。蔡锷每月月考都居前列,同学都敬慕他,梁启超对这个年纪最小的高材生也很满意。学习之余,蔡锷还为《湘报》写了《“后汉书•党锢传”书后》、《秦始皇功罪论》,都是借古喻今、针砭时政的激进文字。

这一年,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时务学堂最终也被解散。这一切给了蔡锷很大的刺激。此前蔡锷曾投考湖南巡抚陈宝箴主持的出国留学生选拔考试,以第二名的成绩入选,因为戊戌变法的失败,也不能成行。蔡锷计划去武昌两湖书院求学,又因为曾是时务学堂的学生而被拒绝。

1899年夏,蔡锷到上海,考入南洋公学。这时已是暑假,蔡锷在上海举目无亲,一筹莫展,幸遇原时务学堂的教习李逸群就在南洋公学任教,特许他先在学校住宿,才解决了难题。在等待入学的时候,蔡锷接到了梁启超从日本寄来的信。原来蔡锷的几个同学辗转打听到了梁启超的地址,并与之通信,梁启超得知蔡锷在上海准备进南洋公学,就来信相召。蔡锷在唐才常等人的资助下,东渡日本求学。

2、求学日本

到了日本不久,蔡锷进入大同高等学校学习日语,研究政治、哲学,并补习普通学科。当时,大同高等学校还处在初创阶段,设备简陋,没有运动场,学生们常到体育会练习运动,蔡锷的运动成绩甚优。此时,蔡锷还以击椎生、孟博等笔名在梁启超办的《清议报》上投稿。蔡锷的这些笔名都有很深的含义,如“击椎生”就是将自己比做刺杀秦始皇的勇士。

此后不久,蔡锷改入横滨东亚商业学校,与刘百吴禄贞创办了“励志会”,后来又加入唐才常组织的“自立会”。“自立会”的许多会员又是革命团体兴中会的会员,醉心于革命方略,对孙中山倾倒备至。孙中山曾接见了蔡锷等有志之士,共商天下事。1900年秋,唐才常领导的自立军准备在汉口发动武装起义,蔡锷年纪小,唐才常认为他不堪担当重任,于起义前半个月,派蔡锷去给湖南的黄泽生送信。结果起义因泄密而失败,许多人遇难,蔡锷则幸免于难。蔡锷得知唐才常等遇难的消息,大哭一场,并在《清议报》上发表了《杂感十首》以述怀明志。经过这次事件后,蔡锷觉得投笔从戎,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并将原名艮寅,正式改为锷,取“砥砺峰锷,重新做起”的意思。

自立军起义失败后,蔡锷的处境也很危险,他的老师樊锥想到了这一点,派人把蔡锷送回日本学习军事。蔡锷回到横滨,入陆军成城学校就读,学费靠译著自给。1902年8月,蔡锷从陆军成城学校毕业,以候补生的身份投入日本仙台骑兵第二联队为入伍生。11月,蔡锷与蒋百里自费考入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不久补为官费生。1904年,蔡锷以第五名的成绩毕业。时人称蔡锷、蒋百里、张孝准为“中国士官三杰”。

蔡锷留日期间很活跃。1900年,蔡锷与朋友创办了“开智会”,宗旨是启发群众智慧,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蔡锷还与王亮畴等创设《国民报》,宣传民族主义。这时,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出版《新民丛报》,邀请蔡锷协助工作。1901年,蔡锷与杨笃生、梁鼎甫等同乡创立了湖南编译社及游学编译社,又倡议设立了校友会。在成城学校学习的时候,蔡锷还参与了邹容《革命军》一书的起草工作。后来蔡锷又与范源濂等湖南、浙江籍的留学生秘密结社,歃血为盟,以推翻清朝、建设新国家为己任,这是东京留学生秘密结社的开端。此外,蔡锷还与黄兴等人组织了义勇军。

3、指挥若定

蔡锷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于1904年冬天回到了祖国,他曾到广西担任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并兼随营学堂的总理官。1911年,蔡锷应云贵总督李经羲之邀来到昆明。在此他辑录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兵语录,加上按语,写成了《曾胡治兵语录》一书。目的是“厉兵秣马”,对付外国的侵略。这本书很有影响,1924年还被广州黄埔军校采用为教材。

1911年秋,蔡锷被任命为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相当于旅长)。他就任后,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同盟会员到三十七协各标、营、连、排中任职,营长以上的主要干部都换成了革命人物。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全国为之震动。云南同盟会员和革命人士积极响应。连续举行了五次秘密会议,蔡锷参加了四次会议,并被推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

10月29日,蔡锷赶往巫家坝,与七十四标及炮标各营管带中的革命者,商议落实起义计划。10月30日(即农历九月初九)傍晚7时,蔡锷以准备夜间演习为由,下令各队事务长做饭,8时又命令军需长李和声发给士兵枪弹,为“实弹演习”作准备。然后蔡锷在七十四标本部召集刘存厚、雷飚、罗佩金等人开会,决定起义步骤:一、12点鸣号,步、炮两标官长到七十四标本部前集合,宣布革命宗旨,然后起义;二、9点前派人将巫家坝、干海子、归化寺等处的电话线截断,通往迤南的电话线也要全部剪去。三、由七十四标二营派兵6名,到关上西边100米处的桥梁,三营也派兵6名,到双龙桥东100米处的桥梁设卡。

正在计划间,电话铃突然响了,总督李经羲打来电话,说北校场兵变,令蔡锷火速率七十四标前往镇压。蔡锷向门外看,只见城北火光冲天。他意识到北校场的驻军可能提前行动了,于是召集官兵集合,宣布了革命宗旨,官兵们三呼“革命军万岁”表示赞同。蔡锷下令整队,派二营及炮队第一营为纵队,占令五华山,进攻军械局;炮队第三一营占领东、南两门;他自己亲率七十四标和炮标进城,与从北门攻入的七十三标配合,发动了进攻。

蔡锷进城后,就在江南会馆设立了起义军司令部,亲自指挥战斗。经过激烈的战斗,到第二天中午,昆明重九起义宣告成功。起义成功后几日,蔡锷找到躲起来的李经羲,希望他能出来主持云南大局,李经羲不愿意。于是蔡锷和李根源给了李经羲一大笔钱,将他送出云南。因为这件事,蔡锷一直受人指责。

11月1日,“大中华云南军都督府”成立,蔡锷被推举为云南军都督。军政府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蔡锷设置了军政府政务会议,每星期三举行,各处都派代表参加,讨论形成的决议,由都督下令各机关限期办理,于是军政府的办事效率大为提高。撤换了一批贪污腐败的官吏,换上同盟会员或同情革命的人士,在军队中任用了一批青年军官。在沿边土司地区设里10处行政委员会,为改土归流打下了基础。财政方面,将厘税收入归公,开设富滇银行,检查会计,发行救国公债,并带头减薪,采取了这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措施后,云南省的财政因此可以自立。教育方面,特设学政司,新增学堂120所,并注意改良私塾,普及小学教育。在曲靖等地设了初级师范,对师范生实行3个月的军事教育。在此期间,考送欧美、日本的留学生达100多人。

1912年,英军对西藏虎视眈眈,达赖则策划武装叛乱,并要驱逐驻藏的川军。蔡锷见情势危急,几次致电北京政府,要求出兵支援西藏。后蔡锷任命云南军政府参谋厅总长殷承瓛为滇西征军司令官,率兵进藏。8月,西征军到达丽江,分兵为两个纵队,左路取道维西直趋盐井,右路取道中甸大道直趋乡城,司令部及其余各队暂驻丽江。左路纵队在8月15日与细致哪个叛军于溜筒江相遇,叛军被打死40余人,左路纵队乘胜追击,26日攻克盐井。滇军正欲再深入,却引起驻藏的川军的疑忌,阻止滇军前进。蔡锷为避免川滇两军矛盾激化,影响一致对外,让殷承瓛留部分军队在野人山一带,从事改土归流,其余军队全部撤回。10月末,滇军撤出西藏,进藏平叛与反侵略就暂告一个段落。

1913年10月,蔡锷辞去都督的职务,踏上了去北京旅程。

4、虎口脱险

蔡锷到北京,袁世凯任命他为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其后又委任蔡锷为政治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等,并给他加了昭威将军头衔。蔡锷热心于改革军事教育,他与蒋方震等人组织了军事研究会,常聚会讨论和演讲各种军事问题,还请外国军事家讲演。此时,他还修订了在广西起草的《军事计划》一书,主张实行军事改革的同时也要改革政治。

蔡锷曾经对袁世凯充满幻想,希望袁世凯能将国家建设好,为此他甚至愿意抛弃前嫌。可是袁世凯独裁、卖国的丑恶嘴脸日益显露出来,打破了蔡锷的迷梦。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临时约法》,将封建帝王的官职悉数恢复,民国已名存实亡。此外,袁世凯又与英、日、美等国签定了一百多个不平等条约,并借了巨额的带有苛刻条件的贷款。1915年袁世凯要与日本签定《二十一条》,蔡锷坚决反对,并以参政的名义,在参政会议上发表演说,但最终阻止不了袁世凯签约。自此,蔡锷走上了反袁的道路。

1915年8月15日,即“筹安会”发表成立宣言的第二天,蔡锷从北京搭车到天津,找到梁启超,秘密筹划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蔡锷虽暗中进行反袁斗争,表面上却装得若无其事,甚至故意与名妓小凤仙接近,以此迷惑袁世凯。袁世凯对蔡锷则始终怀有戒心,派人暗中监视他的举动。

11月,蔡锷在小凤仙的帮助下逃离北京,来到天津,托病住入医院,并向袁世凯“请假”。同时,蔡锷与孙中山、黄兴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而东京、上海、香港、昆明等地的革命党人也与蔡锷进行了联系。蔡锷与梁启超最后商定,梁启超去两广,蔡锷由日本绕道去云南,并派王驳群先到云南,汤觉顿去广东,预先准备。蔡锷又秘密派遣殷承瓛先去日本,与黄兴派驻东京的石陶钧取得联系,希望能设法避开日本的新闻记者及袁世凯的耳目。一切安排妥当后,蔡锷乘船抵达日本门司,与石陶钧改换服装,让石陶钧提着自己的行李到医院,装做就医的模样,又拿出几封亲笔信,让石陶钧隔几天就寄一封信给袁世凯的亲信唐在礼等,报告养病的情况。

蔡锷随即乘船经上海转赴台湾、香港,再经越南去云南。此时,蒙自关道周沆和阿迷(今开远)县长张一鲲,奉袁世凯密电,如蔡锷到云南后有异动,务必要跟踪追杀。两人议定在碧色寨、阿迷这两站借设宴欢迎之机,将蔡锷毒杀或劫杀。唐继尧知道了周、张两人的计划,派唐继虞率警卫两连、宪兵一分队,先到越南老街接蔡锷到河口,再乘专车来昆明。专车到碧色寨时,周沆带了便衣警察数十人请蔡锷赴宴,唐继虞派人下车说明蔡锷有病不便下车。一群大汉又围在车旁,声称是乡下代表,要见蔡锷,被随车警卫制止才没有冲进来。专车开到阿迷车站,张一鲲也如法炮制,意图杀害蔡锷,也没有得逞。12月19日,专车抵达昆明。

5、护国之战

蔡锷入滇前,云南已在酝酿反袁战争,并已召开过三次秘密军事会议。蔡锷抵达后,又召开了准备起义的第四次会议,大家共同商议,认为宣布起义的日期不能再缓,决定先通电袁世凯,令其取消帝制,然后云南宣布独立。22日,第五次军事会议举行,蔡锷、唐继尧等歃血盟誓,之后讨论了军政府的组成及军队的编排等问题。在出征、留守问题上,蔡锷希望能率兵出征,唐继尧则希望蔡锷留守,自己出征。会议讨论决定让蔡锷出征,任总司令;唐继尧留守,任都督。

12月23、24日,蔡锷、唐继尧等几次通电袁世凯,要求其取消帝制,诛除帝制祸首。袁世凯未予置答。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等联名发出通电,宣布云南独立讨袁。同时,组织了讨袁护国军和护国军云南都督府。蔡锷为护国第一军总司令,李烈钧为第二军总司令,唐继尧为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另有挺进军,由黄毓成任总司令。第一军出蜀,第二军入桂,第三军留守。27日,蔡锷等5人发出通电,历数了袁世凯的罪恶。蔡锷还发表了《告滇中父老书》。

1916年元旦,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发表《讨袁檄文》,列举袁世凯的20大罪状。同日还发表了《誓告全国申明护国宗旨书》。护国军在昆明誓师。1月14日,蔡锷率第一军和赵又新、顾品珍的两个梯团出永宁,直取泸州;左翼军出昭通,取叙府;右翼军出松坎,取重庆。蔡锷此时已有肺结核,但他不顾病体,坚持走在武装讨袁的最前线。

蔡锷入川后,发布了许多文告,宣传护国宗旨,对稳定地方、争取民心起了重要作用。当时,集结在泸州附近的北洋军有1500多人,而蔡锷的中路军只有3000人,加上刘存厚的军队及川边义勇军也只有5000人。2月,护国军进攻泸州,被敌人包围在纳溪附近,蔡锷电召叙府的第一梯团派兵职员。2月19日,蔡锷指挥全军分为三路反击,经过3天的激战,菱角塘方向的敌军被击溃,但敌人仍占优势,且援军不断到来。蔡锷从永宁的总司令部赶到纳溪前线,直接指挥战斗。部队修整几日后,又发动了发攻,激战了40多日,战线绵亘20余里,叙府得而复失,纳溪三易其手。因为战争旷日持久,部队太疲劳,且没有援军可调,枪支损坏,弹药匮乏,敌人则不断增加,至3月7日,蔡锷下令部队分三路撤出纳溪,总司令部也撤到永宁大洲驿。

此时,广西都督陆荣廷于3月15日宣布广西独立。广西的独立,使各处护国军受到极大的鼓舞,北洋军的士气则受到打击。3月17日,蔡锷组织了总反攻,19日突破了敌人的全线阵地,重新夺回纳溪,取得重大胜利。由于兵力、补给各方面的限制,最终未能突破泸州防线,蔡锷又率部退回出发点。

3越2日,袁世凯不得不撤消帝制,以大总统自居。同时,袁世凯授意四川将军陈宦与蔡锷商议停战,并提出六个议和条件,让滇黔桂三省取消独立,解散军队,不准再与官军交战。护国军方面予以拒绝,蔡锷、唐继尧发出通电,不承认袁世凯为总统,并要求对其进行审判。此后,广东、四川、陕西、湖南等地相继独立,段祺瑞、冯国璋等也不买袁世凯的帐,袁世凯众叛亲离,于6月6日病逝。

北京政府于6月24日发布命令,让蔡锷督理四川军务。6月28日,蔡锷从永宁出发,来到了泸州。在紧张的战斗后蔡锷的病情不断恶化,梁启超先已邀请到德籍医生阿斯米在泸州等候,为蔡锷治病。因阿斯米诊断错误,蔡锷的病情急剧恶化,但仍坚持研究重建四川的计划。后来病逝实在沉重,蔡锷不得已致电北京政府,请求到日本治病,未被批准。北京政府又于7月6日命蔡锷任四川督军兼省长。于是,蔡锷坐着轿子到了成都。蔡锷在成都10日,迅速处理善后问题,整理军队,统一财政收支,制定了官吏的奖惩条例。8月9日,蔡锷终于获得北京政府批准去治病。

9月14日,蔡锷入日本九州的福冈医院治病。11月8日病逝。12月,北京政府为蔡锷举行国葬。